雁塔飛空,虹樑飲漢,巖巒紛虯,叢薄阡眠,既切煙雲,亦虧星月。上則危峰 迢遺;下則輕溜潺諼。實仙居之勝地,諒棲靈之祕城。 ——《西州圖經》
西遊記裡有一齣戲描述的是唐僧師徒西天取經路阻火焰山,並在此引出了鐵扇公主、牛魔王以及三借芭蕉扇的故事。現實中,這個火焰山就位於新疆吐魯番。那裡連綿不斷的紅色溝壑,常年炎熱乾燥,就跟它的名字一樣像是一團燃燒在大地峽谷中的不滅火焰。把這團火縱向切開的是一條全長八公里,寬度一公里的大峽谷——吐峪溝,它是西部最具神祕色彩的地方,摩尼教、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等多個宗教交匯於此,並留下了千年依存的印記。
在這條漫長、孤獨的峽谷中,坐落著一條擁有1700多年曆史的小村,是新疆現存的最古老的維吾爾族村落,傳說這裡約有70餘戶人家,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織,完整地保留了古老的維吾爾族的傳統文化和民俗風情。
它就是吐峪溝麻扎村。
麻扎是中國新疆伊斯蘭教聖裔或知名賢者的墳墓。為阿拉伯語音譯,原意為陵墓或晉謁之處。在這條偏遠安靜的村子裡,建有著名的霍加木麻扎,全稱艾斯哈布·凱海夫麻扎,意為“聖人墓”,據說距今已有1300多年曆史。
傳說公元7世紀初,穆罕默德創立了伊斯蘭教後,最早派其弟子葉木乃哈帶5名弟子來中國傳教,歷盡艱辛,一路東行來到吐峪溝。有一天早上,葉木乃哈等人誦完經後,見一攜犬牧羊人跪在峽谷中的一塊大石頭上嚎啕大哭,葉木乃哈急忙上前詢問,得知牧羊人的老母親病臥在床已半月有餘,目前生命垂危。葉木乃哈說,你領我去你家看看,興許我能治好老母親的病。牧羊人半信半疑地把葉木乃哈等人帶回了家。葉木乃哈詳細查看了病情後,帶領眾弟子來到牧羊人家院內面向西方跪下,手捧經書,開始誦經。很快周邊的村民聞訊前來觀看,鄉親們看到這幾個外國人跪在院中唸唸有詞、表情嚴肅,便不敢驚擾。過了好長時間後,經終於唸完了。葉木乃哈從粗大的鐵木手杖柄中倒出一粒白色藥丸,說這是胡大賜予的聖物,它能保佑你母親病體康復。說完,讓牧羊人給他母親服下了藥丸。不久,果然見其母病好,眾人無不稱奇。
為了表示感激,牧羊人熱心幫助葉木乃哈傳教,這幾個外國傳教士便長駐此地,伊斯蘭教在吐峪溝開始盛行起來。後來,葉木乃哈等6人和第一個信仰伊斯蘭教的中國人(牧羊人)去世後,被埋在山洞裡,即現在的吐峪溝麻扎。麻扎村的名字因此而來。
現在的吐峪溝麻扎村,已經不像以前那麼神祕了。得益於現代交通的便捷,從鄯善坐車大概1個小時多就可以抵達吐峪溝,探祕千年維族村落不再需要像葉木乃哈等人那樣千辛萬苦翻山越嶺。
麻扎村坐落在吐峪溝鄉東南一側,周邊全是紅色的山丘,村子就恰好位於這漫長的溝壑之中。走進麻扎村,只見多處黃粘土房屋排列在入口一邊,普遍為兩層的小屋,伊斯蘭特色的窗櫺和木門為些許刻板、缺乏生氣的粘土屋群帶來了引人注意的美感和文化感。
跨過一條低處的河流,就來到了麻扎村的中心地帶,只見乾淨的石板路一路延伸數十米,兩邊是儲存良好的粘土矮房,一座高十幾米有著四個宣禮塔的古老清真寺在房屋群裡特別引人注目。這幾乎是麻扎村裡最高的建築物,從村裡各處都可以望得見高聳綠尖的宣禮塔。
麻扎村裡的人家不多,能看到村民自顧地忙乎自己的生活,有少數的小賣店,幾乎不見餐館,更多的還是平常的民居。吐峪溝鄉本來就人不多,不那麼熱鬧,這裡相比起來,更加寧靜,成片粘土色的牆身很容易就讓人產生莫名的孤獨感和悲涼感。
如果往地勢較高的地方走,會發現這裡跟村子入口的區域差別很大。房屋不像低處的房子那樣規整,由鬆散的粘土、黃沙建成的房子似乎刮一場狂風或來一場暴雨就搖搖欲墜。
村子最高處的房子則像是被遺棄的一角。如果爬到高地一看,稀稀疏疏的土坯房屋頂是一片破敗蒼涼的景象,建築垃圾、破麻袋塑料袋到處散落,沒有一個人影,像極了電影裡的貧民窟。
翻過廢棄區域,爬到麻扎村依靠的山丘高地,遠遠就望見了對面不遠處的霍加木麻扎,深綠的圓頂在黃土的山坡上顯得分外突出。那就是傳說葬著葉木乃哈等聖人的墓地,是眾多伊斯蘭教徒朝聖的聖地之一,吸引了來自南北疆、寧夏、青海、甘肅、德國、土耳其等地的穆斯林遊客。
霍加木麻扎所在的山坡一側,還有一些穆斯林麻扎散佈山谷間,多是黃粘土構造的圓頂麻扎,不時有灰鴿飛過或於其上棲息,頓時給麻扎村蒙上一層神祕的色彩。
放眼四望,整個粘土世界盡收眼底,遠處是火焰山連綿不斷的山脈,麻扎村在著茫茫沙土世界裡就像是一個世外之地,一個隔絕了現代社會,時間彷彿也會凝固的遠古村落。俯瞰麻扎村,一座座粘土建造的房子,像是一幅色彩單調褪色泛黃的老照片,讓人不由得憶古思今。
如果沿著高地的砂石路窺探麻扎村的後方,還會發現更多的驚奇。那裡幾十個洞窟星羅密佈,這就是當年那個佛院重重、雁塔林立、高梁橫跨的丁谷寺,即現在遠近馳名的“吐峪溝千佛洞”。在新疆已知十多處佛教石窟遺址中,吐峪溝石窟遺址是新疆東部開鑿年代最早、規模最大的一處。
剛子視覺
在伊斯蘭教盛行數百年的吐峪溝發現早期的佛教石窟群,確實有點讓人意外,早在伊斯蘭教傳入之前,吐峪溝地區曾經繁榮的大宗教是佛教,這也印證了吐峪溝在歷史長河中是一個多宗教融匯的地方。
據史書記載,吐峪溝的石窟造像最早出現在晉、十六國時期,沮渠氏家族稱王吐魯番之時(即公元443年至450年之間),當地佛教活動頻繁。唐代文獻《西州圖經》裡曾對吐峪溝佛教的繁榮有過生動的描述:佛塔高聳入雲,橫跨溝谷東西的橋樑如彩虹臥波。
“在浮鬥頂式建築樣式的41號洞窟,頭頂的天花板上繪有長約1米的大佛壁畫,面露微笑,神情自然,佛像頭部有太Sunny環,底部是傳統的蓮花圖案。四周也有很多小佛像,表情不同,衣著各異,頗為有趣。在被專家公認為具有摩尼教風格的42號洞窟內,壁畫上繪有生命樹圖樣,還有油燈、花草等生活圖案,儲存完好。”
曾經盛極一時的佛教,又是怎麼消彌在茫茫的黃土大地的呢?
自公元10世紀伊斯蘭教傳入喀什,經過6個世紀,天山南北的佛教由西向東逐漸被伊斯蘭教取代。到公元13世紀末,伊斯蘭教傳入吐魯番後,佛教漸衰,境內各處的佛教洞窟隨之趨於衰敗。20世紀初葉前後,千佛洞屢遭外國人的劫掠破壞,流失大量珍貴文物。就這樣,佛教在這千年時間裡逐漸退出歷史舞臺,不由得讓人痛惜遺憾。
後來,伊斯蘭教的到來,深刻影響了吐峪溝的發展,伊斯蘭文化成為了當地的主流並留存至今。文化不分優劣,伊斯蘭教同樣給吐峪溝帶來了璀璨的文明。就像彩虹一樣,多彩才是最美的。
如同火焰山山脈一樣,這條村將亙古不變,把經歷過的宗教、文化默默儲存下去,來過的終將留下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