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古鎮,算得上一個熱門的旅遊地點了。

而我,卻好也對古鎮古巷有執念,總想著可以多去一個地方走一走,再多去一個。

同裡,以“小橋、流水、人家”而著稱。

更是千年古鎮同裡,同裡自然有故事……

蘇州吳江區的同裡古鎮,不用多說,許多人就知曉它的著名景點:退思園,三橋等……只是今日,我不想老生常談,只想道一道那古鎮中狹窄悠長的弄堂。

弄(long)堂,想必還會有人讀錯“弄”的發音吧。

弄堂,也就是小巷子,是江浙滬一帶民居形式造就的。一排排連著的老房子圍成,石板鋪的路、石頭搭就的牆體,才有了形形色色的弄堂文化。弄堂代表著一種生活形式,也代表著時光中那些鄰里之間碰撞而出的聲響……它有它獨特的味道,性感?低沉?吵鬧?沉默……

戴望舒筆下的《雨巷》:

“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

這樣的雨巷,像極了同裡的弄堂。自帶著一股古鎮沉默幽怨的氣質……只是,那日未曾落雨,姑娘也沒能撐起油紙傘……

若是俯瞰整個同裡古鎮,一片片的民居連在一起,好像只有外圍的幾條主道,深入古鎮中,才會發現連線那些民居的,或者說,分隔那些民居的是一條條悠長的弄堂。

如若真的去數一數那同裡的弄堂,該是沒有一個固定的數目的。大大小小、長長短短、明明暗暗的弄堂加起來,怎麼也有個上千條。

石磚鋪好的路,高低不平;斑駁的牆壁,滿是歲月的痕跡;狹窄悠長的小徑,或深邃或明亮……總覺得這些弄堂是有自己的故事和生命力的,不然那些石縫中生長著的苔蘚怎會如此的油綠。

同裡最最有名的該是“穿心弄”。從魚行橋到南埭最近的一條路,它是狹窄而悠長的明弄,只能通行一人,一條狹長的明弄,弄長三百餘米,穿心弄下有石鋪的暗溝,由北往南,可流水,原來苔蘚旺盛的奧祕也源於此,走到盡頭,便是南埭。

除了箭頭標識的“穿心弄”,還有“倉場弄”。這是一條青磚黛瓦的名弄,由太平橋至富觀橋,全長300餘米,算得上是同裡之前主要的幹道之一了。它不似“穿心弄”狹長,更像一條明亮的大道,但依舊是歲月的痕跡濃郁,這條弄堂的興衰該是被一旁老年公寓的老人們看透了吧。

在崇本堂以東,有一條暗弄,名為“顧家弄”,這是一條去珍珠塔的近路。在太平橋往南拐進北牆門,有一條弄堂,名為“雙古弄”,這弄堂是由兩條同向並列的暗弄組成,深諳狹長,採光也只能靠天窗,別有一番味道,除了這條弄堂,便到了魚行街。除了這兩條併成一條弄堂之外,有一條更陰暗的暗弄,名為“同泰弄”,從嘉蔭堂的正門往南,跨過小巷,便可看見它。

除了這些弄堂,還有數不盡的弄堂,說不清名字,也理不順它的過往。但卻依舊承載著同裡的歷史,或悲或喜。

一條弄堂,幾段歲月。這同裡的上千條弄堂,該是記錄了同裡的每一幀每一幕。同裡的文化,雖不能與同裡古鎮種的退思園相比,卻是有它獨特的地位和情懷。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中國最醜的五大建築,王八和大閘蟹忍了,遊客看到它:真想上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