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泰州之緣
上次去徐州,就惦記著抽出時間一定要去一下泰州的,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成行。之所以想去泰州,是因為在我念高中時,有一位對我有很大影響的老師,他的故鄉就在泰州。在上學時常聽這位老師給我們講泰州的故事。那個時候,就聽老師講,泰州是一座水的城市,水是泰州的特色和靈魂,在我的腦海中,一直認為凡是有水的地方,總是充滿著靈性,總是充滿著詩情畫意。
直到這次有機會走進泰州,站在哺育世世代代泰州人的鳳城河邊,了望著千畝繞城水域,這片水域是江蘇省現存的為數不多的較完整的千年古城河,千百年來,就在這泛舟河上,似乎一直瀰漫著“州建南唐”厚重的歷史文化氣息。現在站在它的面前,內心竟有一種空落落的感覺,準確的說,應該是一種失落。粗略的算一下,我的那位高中老師,離開人世已經有十多年了,但他曾跟我們講的泰州戲曲文化三家村的事兒,卻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記憶中……
戲曲文化三家村
泰州號稱“戲曲文化三家村”,是因為明末清初評話宗師柳敬亭、現代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家鄉都在泰州,清代大戲劇家孔尚任的《桃花扇》在泰州定稿,這三位宗師讓泰州人愛上戲曲。現在的鳳城河邊,矗立著戲曲文化三家村的具體體現:梅園、桃園、柳園,與三位宗師一一對應。梅園是一座以移建明清建築為主體的園林式梅蘭芳紀念館;桃園是紀念清代戲曲家孔尚任在泰州創作傳奇劇作《桃花扇》的主題公園;柳園則是紀念評話宗師柳敬亭的一處幽靜園林,目前還沒有對外開放,可能是處於建設中吧!不管怎樣,三園一線,形成了"戲曲文化三家村"獨特的人文旅遊景觀,被評選為"長三角100個不得不去的地方"也就不足為奇了。
梅蘭芳和梅園
梅園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對外開放,三面環水,一面臨街,漫步在這梅園裡,賞梅之餘,悠然地傳來一曲梅派曲目,也是十分的愜意。梅園地勢高敞,環境優美。
進得梅園,沿著石徑小路,可先去看看梅蘭芳史料陳列館,裡面陳列著大師大量生前活動照片和實物。館內多處建築為市區明清建築移至此。
走過史料館的北門,梅花的香氣濃了很多。越往公園裡走,一種高雅淡潔的清香更誘得遊人尋尋覓覓。故意猛吸口氣去嗅,卻又聞不到,不嗅時又是滿鼻都是,一下子沁透心肺。原來這裡密密麻麻地栽著數不過來的梅樹。雖過了最緊的時刻,但瀰漫在空中的梅香一時不能散去。西北角上的梅亭是很有些看頭的。亭平面為五角梅花形,周身飛簷、亭柱、坐檻無不以梅為形。簷下枋子裡側,嵌刻著大師《貴妃醉酒》等五出代表戲的木雕戲劇場面。亭的東側,一尊潔白的漢白玉大師坐像,在春光的映襯下尤為精神。現在的這裡常有些京劇愛好者來此亮嗓,在大師面前唱京劇,其樂融融,哪能比擬。
孔尚任的《桃花扇》與桃園
“滿樹和嬌爛漫紅,萬枝丹彩灼春融。何當結作千年實,將示人間造化工。”隨著氣溫回暖,日照充足,泰州桃園內桃花的早花品種一大片探春已經吐露芬芳。走進桃園,不僅可以欣賞到探春品種的桃花綻放外,還有青玉、元春、紅雨垂絲等早花品種桃園除觀賞桃花外,紅梅、蠟梅、茶梅、白玉蘭等花卉正怒放,千姿百態,賞心悅目。
春天的天氣逐漸溫暖起來,這裡還可以欣賞到一些其他品種如黃金美麗、壽星、五寶桃、紅菊花、粉菊花以及陳庵東側的紅雨垂枝,桃園裡白裡透紅的二喬、沙紅、紅玉,都已含苞欲放,估計再有一個星期將與大久保、瑪瑙、五寶桃、黃金美麗等品種的桃花一同綻放。從3月下旬漸漸開花到四月上旬,園內大部分觀賞桃品種將陸續進入盛花期。
作為全國以觀賞桃為主題的園林中,泰州桃園原有116個品種、4000多株風姿各異的觀賞桃樹,這在全國是品種最多最全的。但是桃花的生命週期一般為10-15年,鳳城河景區的桃園自2008年種植桃花以來,已有10年曆史,少部分桃樹已完成它的“歷史使命”,因此文旅集團決定在今年雷雨季節前,補種600株桃樹,使來年桃園的桃花更豔麗。
處於泰州“C位”的望海樓
到了泰州鳳城河除了賞梅觀桃花之外,望海樓是一定要去的,望海樓是鳳城河的核心景觀為望海樓,被譽為“江淮第一樓”,始建於南宋紹定二年,距今近八百年,明清重建,稱“望海樓”。泰州古代濱江臨海,後來大海東去,濤聲漸遠,登樓眺望江天海角,水色潮音,直入詩懷。
望海樓歷經時代變遷,見證了泰州古城歷史演變,是泰州人懷念遠古濱海泰州的寫意名稱。望海樓景區,凸顯了泰州歷史文化名城的地位,被譽為“江左勝境”。
歷經二千多年的歲月流轉,滄桑變遷,現在登上新建的望海樓,泰州城最美的鳳城河畔的秀美風光一覽無餘。望海樓,記錄了宋代范仲淹在泰州任職時留下的古老記載,名人詠泰州的碑林更是展示了泰州的歷史沿革,體現出泰州從五代至明清的悠久歷史。風晨雨夕獨登臨,方知何處是泰州。這個春天,就留在泰州鳳城河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