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恩陽古鎮,坐落於四川省川東北地區的巴中市恩陽區,東臨巴中市區。恩陽河從旁流過,故名恩陽古鎮。恩陽古鎮歷史悠久,古鎮由最初的水碼頭為基礎發展而來,在水運佔據主導的古代一度繁榮,曾有“小上海“之稱。當下仍然存有28條古街,數百座明清古建築。

′1933年川陝革命根據地成立,首府巴中,恩陽縣治所位於今恩陽鎮,又為古鎮增添了濃濃的革命色彩。

恩陽河水已然平緩,河水就像時光,緩緩,這裡的人,亦悠然。民風淳樸,本是旅遊開發的好選擇,因巴中地區是貧困地區的現狀未得到良好的開發。作為“四川十大古鎮”之一,卻鮮有人知。2013年恩陽建區,開發程序方開始發力。

老場街是恩陽古鎮的一大看點。據說,在歷史上最輝煌的時候,恩陽古鎮有三十七條古街,佔地面積達2平方公里。雖經多次人為和天災毀損,至今儲存完好的還有九條街。其中明朝民居一條街即古鎮今天的老場街最具特色。這條街有民居約50家,房屋以兩層居多,閣樓雕花建築,下層為防火牆,上層全為木質建築,有木質走廊和鏤花窗櫺。

恩陽古鎮屬於巴蜀文化圈,部分受到大溪文化影響。建築被稱為凝固的藝術,建築本身承載著許多人文元素,古鎮的建築風格與川北風格一脈相承。架樑結構是其主體。白色的土牆保護著牆內的竹籬板。青石板鋪就了這裡的每一寸土地。

恩陽古鎮現在仍保持著傳統的街市格局。記載著歷史的82株古榕樹點綴於古街巷間,錯落有致、層疊彎曲的街市空間與自然起伏的地貌,體現出古鎮與自然完美的結合。高高低低的石階,整齊劃一的青石板路面,延伸出牆面的騎門櫃檯,低矮的房簷和長長的繡樓,呈現出古鎮獨特的生活和傳統遺風。

窗櫺上的漆,早已斑駁成了落痕。但雕花錦嵌,草木魚蟲,神形各異。也許看上去樸素無華,但卻透著歲月洗禮後的波瀾不驚與平和溫潤,每塊磚都像觸手可及的線裝書本,讓過往的遊人傾聽曾經的花落花開。

古鎮的一大特色是紅色。1932年,紅四方面軍戰巴山,建立川陝革命根據地。徐向前、李先念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裡進行了2年多艱苦卓絕的戰鬥。先後在恩陽建立了儀閬縣、恩陽特別市、恩陽縣蘇維埃政府。當時紅四方面軍在恩陽建立縣蘇維埃各類行政機構13處,現儲存較為完整的有8處。因此,當時的恩陽鎮是全國第二大蘇區--川陝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地帶,被稱為“一座露天的革命博物館”,現恩陽鎮儲存完好的古老街道28條,革命舊址多達17處,舊址原貌未改,均樹有保護標誌。

這裡的興起,起初源於碼頭的落成。這裡曾興盛的時候,肯定是一幅“羌管弄晴,菱歌泛夜”的盛景吧。雖然現在已經難見往日的景象,但河畔的起鳳橋下,孱孱流水中還依稀能辨出往日的痕跡。

萬壽宮始建於清朝道光年間,位於恩陽古鎮起鳳廊橋頭,由當年到恩陽來經商的江西籍商人集資修建。建築風格採用傳統建築佈局,從地基中軸線,對稱排列出戲樓、 廂房、天井、前殿、正殿,形成復四合小院落。磚木結構,小青瓦屋面,牆體部分的磚燒製有“萬壽宮”字樣,極其壯觀。

胡家大院位於恩陽古鎮正街36號,修建於清朝乾隆年間,至今已有220餘年的歷史。建築為二進式四合院,有前後兩個天井,院內呈三級階梯狀分佈。建築整體為穿鬥樑架結構,歇山式小青瓦屋面,屬川北幹欄式建築。

今天的恩陽鎮,歷經近1500年的悠久歷史,不僅有古樸深厚的民居文化、巴人遺風,而且還有光榮的革命鬥爭歷史,紅軍留下的大量文物遺址,裝點並提升了恩陽。1992年,恩陽鎮被命名為省歷史文化名鎮,2002年入選四川省十大古鎮。目前,恩陽鎮正全力打造“紅色古鎮”的品牌,準備申報全國曆史文化名鎮。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最近西安出發窮遊的絕佳路線,勿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