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線河是一條古老的河流。它源於鶴壁市龍宮村,從前後蜀村穿流而過,在龍安區龍泉鎮吳家洞村入境,注入龍泉水庫。下游經龍泉鎮平棘村、安陽縣的紅堰、張登、曲溝等村,在夏寒村北注入洹河。過境長約7公里。
1956年龍泉水庫興建後,河水匯入庫內,平時灌田,汛期洩紅,防治洪水氾濫。龍泉水庫控制流域面積32平方公里。壩高15.5米,頂長588米,頂寬4米。庫總蓄水330萬立方米,有效庫容137萬立方米,溢洪道最大洩水量為852立方米/每秒,防洪標準為200年一遇,可灌溉土地1000餘畝。
1970年,對金線河進行了疏治,提高了金線河的防洪能力。1982年大水後,加強了對金線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清淤治理,既加強了防洪能力,又注意了綜合治理。近年來,沿金線河兩岸修建有觀光道,密林深處搭建了木棧道,金線河恢復原貌,景區內溼地、植被、動物等原生態得到很好保護,成為人們節假日休閒、垂釣、居住、觀光、旅遊的好去處。
金線柳煙因位於金線河畔,且兩岸柳樹成蔭而得名。這裡河面寬闊,溪流潺潺,清澈見底的淺灘溪流正是孩子們水中嬉戲的天然樂園。河兩岸的柳樹林中還設計有供遊客休息的小木屋—柳煙木屋,通過木棧道連線道路,保留柳樹下原生青草,維持生態平衡,形成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的氛圍。在這裡離,您可林中散步,也可岸邊垂釣,盡情體會垂柳扶風的鄉村風情。
沿著金線河逆流而上,就來到了零泉寺。
零泉寺位於龍泉村南邊,坐北朝南,門前有潺潺的金線河流過。零泉寺建於隋朝,盛於唐朝,重建於清朝乾隆年間。現在寺中還有乾隆年間的碑文等文物可證。香火旺盛期高僧多達數百名,耕地三四頃。現佔地面積約30餘畝。
在這裡您可上柱香,許個願;也可稍事休息,探訪鄉間記憶。
古時候,龍泉村不叫龍泉,叫零泉,當時還有北零泉、西零泉、南零泉等,靈泉縣曾是座縣城。據史書記載:南北朝時,北周曾在今安陽市區西南設定零,經隋至唐,歷40餘年。公元577年,北周攻破北齊鄴都,為了加強對北齊舊都的統治,在其周圍設定了一些郡縣,零泉縣便是其中之一。隋初,零泉縣屬相州魏郡,開皇三年(公元583年),魏郡被撤消後,零泉縣直屬相州。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廢魏都,立相州,故零泉縣屬相州。武德四年,零泉縣被撤銷。據資料記載,到了北宋時期,零泉變成一個較大的村。乾隆三年的《安陽縣誌》記載,靈泉村清代曾改名為龍泉。民國時,龍泉又恢復原名。1956年,重新改為龍泉村。可見,現在的龍泉在歷史上稱做零泉,也是零泉縣的治所。據當地老百姓說,解放初,孟家莊曾經出土過城牆大磚一塊,上 書“零泉縣北關口”。因由於當時國家剛解放,村民不重視文物,不知道它的價值而把它丟棄了。
明朝時期金線河是通往天津的運糧水上交通要道,寺院門前東側是個碼頭,現還有遺蹟。1956年修龍泉水庫時,曾挖出一個大鐵錨,重達400餘斤,就是最好的例子。
花鄉龍泉有1700多年的養花歷史。最著名的花要數安桂、蘭鬆、蔭繡球。其中,安桂是清乾隆皇帝御賜花名。當時,趙家養花已自成流派,而龍泉村人趙日貞對養桂花是情有獨鍾,經過幾十年潛心研究,他採用嫁接法培植的桂花葉節短、葉片稠、座花穩、開花多、香味濃、造型美。乾隆43年,趙日貞在京城賣花時,被微服私訪的乾隆皇帝碰見,對他養的桂花大加讚賞,當即將他養的桂花御封為“安桂”,並賞趙日貞紋銀50兩。從此以後龍安的花卉在全國名氣日盛。龍泉還培育出許多花師,由於龍安的花農技藝高,花養得好、名氣大,1950年,聘請去北京中南海養花就有27人,其中龍泉村就有2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