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武安有個著名的古鎮叫伯延。
伯延歷史悠久,建村於北宋元祐年間,因其村形如大雁,故稱伯雁,後人將“雁”改為“延”,遂成今名。
伯延鎮位於武安市南部,南依鼓山,北臨洺河,距城區10公里。全鎮轄15個行政村(街),總面積43平方公里,總人口26005人。
伯延鎮現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歷史文化底蘊豐厚,形成了莊園文化、商幫文化、地方戲劇文化、紅色文化、農耕文化等文化型別。
小鎮的歷史傳承很悠久,卻少有人知伯延鎮交通方便,青蘭高速、武磁公路、武安市南二環公路從鎮域內經過。
明、清時發展成為集鎮,為武安八大鎮之一。自清朝乾隆年間,伯延人大批外出經商,北開藥店,南售綢緞,號鋪遍佈全國各地。清朝道光至民國年間,伯延曾設二等郵局,以應付全國各地匯往伯延的銀兩。伯延人經商致富後,即回鄉大興土木,營造房舍,在冀南地區頗具影響。
建國後1953年建伯延鄉,1958年後改為伯延公社,1962年4月設立伯延區政府。1978年拆區建伯延辦事處,轄伯延、莊晏、北安莊、粟山、野河5個公社48個行政村。1984年5月公社解體,改為伯延鎮。1996年撤銷辦事處,莊晏鄉併入伯延鎮,相沿至今。
伯延鎮可挖潛的文化元素眾多,卻少有人去宣傳伯延鎮是一個特別有文化的地方,有人總結有莊園文化、商幫文化、地方戲劇文化、紅色文化、農耕文化等。
一是莊園文化。伯延以莊園規模大、特色民居多、建築儲存典型而聞名,數百年來的逐漸積澱,體現出建築工藝與技術、建築理念與格局、建築本體與附屬等多方面的文化內涵。是冀南傳統民居的集中代表。
二是商幫文化。主要包括藥幫文化和綢緞商文化。武安商幫中伯延人是重要的組成部分,著名的大富商多出自伯延。明代《彰德府志》記載:“武安多商賈,以則自雄,服室相高……”這個“多商賈”除了武安城裡外,主要風行之處就是南洺河川的伯延、同會一帶。
清中葉自乾隆年間,大批伯延人外出經商,田園託之僱傭,生子十四、五即令其外出學商,時有龍泉村武姓在奉天(瀋陽)經營藥材,此為武安人在關外經商之始。其後伯延房氏、徐氏等相繼崛起,藥商逐漸遍佈東北諸省,門店達1500餘家,人員2萬餘,形成關係幫。大部以藥材為主,兼營絲綢諸貨,頗為興隆。諸幫鼎盛時,店鋪達1950家,從業人數25000人,壟斷北方諸省之藥店。規模較大的藥行有房家德慶號、徐家法和號、朱家錦和號,以及苗、陳、劉姓綢緞莊等。《武安縣誌》記載:“昔日伯延多富商,南售綢緞,北開藥鋪……”他們經商致富後,即回鄉廣置房產,因而伯延民居極具規模,獨具特色。至道光年間設鎮,清朝道光至民國年間,伯延曾設二等郵局,以應付全國各地匯往伯延的銀兩。到民國15年,全鎮已建成佔地1300餘畝、人口7800多,街巷縱橫、院落重重、閣樓林立的冀南名鎮。現儲存有大批清末明初的傳統民居建築,數量之多,在武安乃至冀南均有較大影響。
三是農耕文化。主張勤儉的理念普遍認同。伯延古鎮居民文化底蘊深厚,崇尚“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又受在外經商、見識廣博、接受時尚風氣等因素的影響,伯延人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氛圍。伯延商人大都有過艱苦創業的經歷,這種經歷使他們養成了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思想觀念,為了能時刻警醒自己及後人,往往在磚雕、石雕中刻上有關文字。
居民家中至今仍大量存有農耕時代的日常生活用具、勞動生產工具及碾盤、碌碡、拴馬石等傳統物品,農業勞動技能也得到傳承,尤其是傳統民居、農村小院的居住環境仍得到較多保留,為農耕文化的揭示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近年來,為傳承歷史文化,伯延鎮編制和完善了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在有效保護古鎮風貌的基礎上,挖掘、整理、開發了一系列由歷史遺蹟、珍貴文物、特色建築、自然風光等有機構成的人文景觀。並於2012年10月,聯合河北電影製片廠等單位拍攝了電影《周恩來的四個晝夜》,進一步提高了伯延的知名度。同時,加強了全鎮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和提高了鎮容鎮貌和環境衛生水平,鼓勵社會力量以多種形式參與歷史文物的保護、開發、利用,促進了歷史文化名鎮的可持續發展。
四是紅色文化。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中,革命的烽火喚醒了人們的革命意識,這裡湧現出來眾多革命英雄。同時由於伯延鎮是晉冀魯豫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近代以來關係中國革命和發展程序的多個眾多歷史事件都發生在此地。抗日英雄武倫佩的家鄉、高樹勳起義部隊整編地、周恩來總理調研地、129師駐紮地、晉冀魯豫邊區領導人楊秀峰、薄一波舊居、南文章村人民日報舊址等構成了紅色文化的主要內涵。
五是戲劇文化。流行於武安一帶的武安平調、武安落子都產生於明末清初,是武安獨有的兩個地方稀有劇種,因兩個劇種常同團、同臺演出,又被譽為“兩開箱”,全國罕見。2006年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民國後期和解放之初的一段時間內,平調和落子達到鼎盛時期,伯延鎮一帶幾乎村村有平調落子劇團,現在仍有莊晏等3個村的業餘劇團堅持演出,為兩個地方戲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伯延村的文物古蹟眾多,開一個鄉村博物館富富有餘伯延鎮於2012年12月被國家命名為全國第一批古村落。 伯延古建築群面積達112公頃,完好率達85%以上。優秀建築物、傳統風貌民居600多處,價值較高的達130多處。
伯延鎮的文物古蹟星羅棋佈,有古民居、古遺址、古寺廟、古閣樓、古街巷、古樹等,全鎮各級不可移動文物78處,其中為省市縣三級重點文物共19處,包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9處。登記不可移動文物60處。既有文化遺址,也有廟、堂、樓、閣,既有大型莊園,也有名人舊居,時代跨越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商代、戰國、漢代,直至元明清及民國。
最著名的就是伯延古民居。
伯延民居大多形成於清末民初,當時正值亂象多現,房屋具有較強的防禦性,牆體異常高大,以石為基,臥磚到頂,大門上方或宅間巷道上設有方形角樓,便於了望和以高制低。
現在伯延現存完好的一進四式院有3處,一進三式院有3處,一進二式院有15處,一個四合院內上房有“甩袖”房和配房三間上的院子有約150處,普通四合院落上千記。
代表院落:1、徐家莊園——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其創建於清末民初,依照北京故宮格局精心設計,故宮有房9999間,徐家大院有房99間,從規模上按比例縮小,但其格局相似。大院坐北朝南,以南北向為中軸線,東西房建築對稱排列,四座四合院以南北順序排列,門戶貫通,九門相照。整個建築反映了冀南地區晚清時期的建築水平和民俗文化,結構嚴謹,佈局合理。
2、王順莊園——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其位於伯延鎮南文章村,建於1932—1935年,建築面積2780餘平方米,原有6座院落,樓房、平房80多間。整個建築群佈局整齊,用料精細,取材優良,每塊磚經過磨平,精工細作,石、磚、木等各種雕刻和各式彩繪工藝精美。
3、房家莊園——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其創建於清末民初,現存院落40餘座,計房屋近千間,屬於北方地區難得一見的大莊園。莊園大門坐東朝西,大門後面有寬約4米左右的明道,明道南北兩側共建有三座院落。整個莊園建築結構巧妙、精細,取材均為當地上等材料,經精雕細作而成。
伯延鎮的特色居民主要分佈於五道街、南文章、龍泉、羅峪、莊晏,以及北安莊鄉的同會,南北安莊等村落。其代表性的有徐家大院、房家大院照壁等。
伯延徐家庭大院的整體建築形式屬北方四合院式的群體套院建築藝術,晚清風格。在民國年間屬上等水平。其平面呈長方形,坐北朝南,以南北向為中軸線,東西廂房建築對稱排列。四座四合院以南北順序排列,採取門戶貫通,形成“九門相照”格局。據說這種格局是依照故宮格局設計的。故宮有房間9999間半,徐宅有房99間半,從規模上按比例縮小,但其格局基本相似。自第一進院落開始,各院基礎逐院升高,每院正房均為五間頭兩甩袖。唯獨第四個院比較特殊,除地基居高之外,北、東、西三面全為兩層樓房,其底層卻為三個單體建築,至二層又相互連通,據說該樓系小姐閨房;北屋正廳距後牆一米為木結構固定屏風,屏風後為一節木樓梯;二樓正廳前面木雕花紋方格,裝修考究美觀;東西廂房頂部及女兒牆,全系藍磚青瓦,砌成假飛簷,工藝高超,很有研究價值。第四院的後偏院,蓋三間兩層東屋,下有地下室三間,外觀看為兩層,實際是三層,地下室採用磚砌拱券,冬暖夏涼。
伯延房家大院照壁藝術。房家大院的建築佈局成“品”字形結構,也屬晚清和民初時期的建築。與徐家大院不同的是,在其大院大門外,有一大型歇山式石雕影壁,壁高2.5米,寬2料,由一整塊青石雕刻而成,正中雕刻有“福祿壽”三星圖;四周為“八仙”圖案,當地人稱“八洞圖”;上下刻有“八仙”用的法寶,俗稱“暗八洞”;有花鳥草木紋飾,雕刻精細,人物花木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是一件工藝價值極高的精品;照壁上方有兩個洞,叫做“槍眼”,是房東防禦土匪而特意設計製作的。除此之外,房家大院內還有一“書房院”,這一書房院雖建築年代較晚,但集石雕、磚雕、木雕於一體,頗具藝術價值。
伯延民居的建築藝術風格有以下幾個特點:
1、佈局:具有典型的北方特色——四合院式建築。平面呈長方形,建築物相互對稱,佈局結構緊湊,封閉性強,以平房為主,有的有地下室、樓房。院落有獨院式、雙聯式、串聯式、並列式。
2、結構:房屋多為磚木結構,高大敞亮,高臺階、高門樓、高房基。基礎多為石砌,牆體厚,外磚裡坯(有利於保溫隔熱),白灰抹面,牆體中有磚柱與木柱,木樑與木柱共同構成房屋框架,牆體只起隔斷作用,故有“牆倒屋不倒”之說;屋頂為平房頂(便於晒物),樑、檁、椽上鋪方磚,上大泥,面層由白灰石子捶頂,堅固耐用。
3、建築造型;沿街門樓、陪房門樓、窗框上、照壁上方皆有飛簷蓋瓦,瓦上壓脊,兩端出獸;正屋門前設柱兩根,座用青石雕成鼓形,柱上有樑做成坡頂與正房相接,也飛簷、圓椽、方磚蓋瓦,兩端出獸,斜頂後是平頂,人從院內向上看是瓦房,實則是平房;陪房屋簷有的出簷,有的上設女兒牆,牆間設水口,水口由青磚雕刻而成。
4、建築裝飾:以雕刻、彩繪為主。木雕、彩繪多用於室內裝飾,如隔扇、屏風、炕圍、樑柱等,也有用於室外的,象窗櫺、門樓、屋門等;磚雕、石雕多用於外裝飾,房簷、屋簷、門樓、照壁、柱礎、門礅等。
伯延建築是冀南保持較為完整的清末民初風格建築群,集中反映了地方建築特色。建造工藝獨特,裝飾精美,有較高的科學和藝術觀賞價值。
2007年6月,“武安伯延民居建築藝術”被河北省列入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伯延大古道
伯延由於建村時社會環境的原因,村落中古道較多,現存十大古道為:房家古道、裴家古道、翟家古道、岳家古道、郝家古道、萬家古道、張家古道、朱家古道、關家古道和苗家古道,其中房家古道最大,翟家古道儲存最為完好。
伯延古閣
伯延古閣共有8個,分別為:關帝閣、丁字閣、一字閣、九龍閣、大黑閣、扭不正閣、清泉閣和文昌閣,現存完好的為丁字閣、一字閣和文昌閣。
伯延魁星樓
伯延村南躍峰渠上,建有魁星樓一座,其始建於1862年6月,重建於1995年9月。
伯延村古樹
由於伯延人多為明朝初,洪武年間(1368年),有山西洪洞縣遷民於此,定居伯延後就栽下槐樹,以表達思鄉之情,故伯延古槐特別多,600年以上的就有2棵,400年左右的有10棵,200-300年的古槐樹和椿樹、柳樹更是不計其數。這些古樹為古鎮增添了勃勃生機的色彩。
伯延村現存寺廟45處,橋樑10座。
伯延古地道
由於建村時的社會環境,大的院落多在地下構築四通八達的暗道及密室,存放物資或者轉移人員,故伯延鎮現存有多條古地道,現存完好的地道有3條,即房家地道、徐家地道和程家南花園地道,這些地道迂迴曲折,最深處距地面幾十米,最長的有1000米左右,這些地道在底下形成了另一番天地的地下村落。
伯延民風民俗可以寫一本太行山中的古書一是生育習俗。
1、廟裡求子:就是去廟裡求一個別人還願送的縫織的小布娃娃,取回家藏起來放好,等自己有孩子了,再把小布娃娃還回廟裡。
2、領孩引孩:也就是抱養一個孩子,壓子孫,自己就會有一個孩子,說不上是什麼原因。
3、生了孩子時3天“報喜”,男孩拿一本書,一瓶灑,3斤面和紅小豆,小孩的舅拿著去“報喜”,一路走一路撒紅小豆,到小孩的姥姥家,拿的酒換成水,拿的面擀麵條,煮一碗小孩的舅舅吃了,剩下的再拿回來,要是女孩同男孩不一樣的就是書換成花。
4、送湯兒:誰家生小孩了,再以前就是三天之內一家子也就是說有姓王的,有姓李的,有姓張的,有姓楊的等等這就是一家子,送熟湯兒,用掛麵或麵條煮上三個雞蛋,不能放醋,做一鍋端過去,鄰居們就送三把掛麵,四把掛麵。現在不同了,一家子送的是二把掛麵一斤雞蛋,以前給孩子一塊錢,五毛錢,後來兩塊錢,5塊錢,鄰居們現在是5斤雞蛋,給孩子錢是十塊、二十塊,到滿月的時間以前是三斤面一塊錢,近親戚是三斤、五斤面三尺布,5尺布,7尺布,現在都是錢,鄰居們最少二十元,多的五十、八十、一百。
5、剃滿月頭:小孩滿月的前一天,找人給小孩剃頭也就是說小孩帶胎毛不能去姥姥家,必須剃頭,以前剃頭,給剃頭人一溜紅線,現在剃頭是兩把紅線五塊錢,小孩剃下來的胎毛,有的用面揉叫狗吃了小孩不生災不長病的,有的用紙包住,放床底下保留著。
6、做滿月:就是女家孃家給孩子買小衣服、帽、鞋、被子、40個豆包,4樣乾菜(如粉絲、粉皮、紫菜、腐竹),還有一刀肉,3斤、5斤都行,中午開席的時候60、70年代就有小孩舅舅拉弓射箭,如倒坐門坎,說:蔥打打聰明伶俐,蒜打打能切會算。就是希望孩子聰明伶俐,能說會算。
二是婚姻習俗。
1、相親:就是媒人領著男方到女方家去相親,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以前,女的看準男方,女方的孃家做掛麵湯兒,這就是願意。
2、下小書:60年代前期,下小書是一個鋼筆,小手娟,一枚戒指(金的)一條小沙巾。
3、在50年代定娃娃親:給四件小禮:兒環、戒指、手鐲、一枚銀元或銅元,到七十年代就送書,有鹽磚(2袋鹽代替)糖、花生、鹽、柏林枝、艾、煤結石各兩小包還有一份書,送書有錢不等有多有少,書的內容寫各個時期的內容。
4、彩禮:條絨褲子、條絨襖、條絨布料、錢就是200元。
三轉一響:三轉是手錶、坐鐘、單車,一響是收音機。
到80年代,彩禮錢500-800元錢,傢俱有籠子改成書櫃,桌子改寫字檯,到90年代彩禮1200-2000元,傢俱有書櫃、沙發、摩托車。
5、過妝:70年代過妝時東西多,前二天、三天過妝、抬拾鑼,就是孃家買的什麼衣服各種彩禮抬過去到婆家,人員是12-21個,到90年代以後就就典禮的那一天,過妝車前邊走,娶親隨後。
6、娶親:騎馬、新郎披紅掛綠、十字披、後面是馬車、單車,現在汽車。迎親人,本家的有自己的兄弟、叔伯、最近的鄰居。隨禮:60年代-70年維禮五元錢至一塊錢
80年代隨禮物品,女方是一雙襪子,一雙香皂盒,一雙照臉鏡,一雙手巾;男方是被面、褥面、暖瓶、洗臉盆。
90年代以後一年一個樣,逐年上升,布料、被面、毛毯、被罩、棉被、床罩。後來改成錢10元、20元、30元、50元、100元、200元、500元、1000元。
60年代-80年代門口就是貼對聯、門頭掛紅子、天地廟前施禮。到90年代貼對聯、吊掛、燈籠、大紅喜字、天地廟前擺一張桌子、放置主席像。現在就更隆重,掌燈結綵貼對聯,掛上大紅燈籠,掛上三個大繡球的紅的,天地廟還是主席像。
壓炕、大伯子壓炕,就是新郎官的親哥哥或一家子的哥哥或鄰居家的哥哥,據說是交流經驗。
揭紅氈,一直都有。“斟盅”解放前到60年代初有,以後就沒有了。“斟盅”用本家的長輩,也坐上轎。
迎親:新郎官先上轎,轎前三杯酒,條盤是有四盤菜,用紅蘿蔔絲、花、片。
認親:典禮第二天或第三天,到孃家認親。洞房有人翻富貴,就是把新郎新娘的被子、衣服、掛的到處都是,被子是用枕頭戴上毛巾帽子裝扮成兩個人,放在被窩裡,鬧笑話。
(圖片由武安市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