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上津古城位於湖北省鄖西縣城西北70公里的上津鎮,現為清代城址。素有"朝秦暮楚"之稱,上津古城是湖北省儲存最為完整的縣級古城,古城本體、建築風貌、空間格局均儲存較好,對研究明清鄂陝交界地區建築歷史、社會歷史具有重要的實證價值。1998年,上津被列為湖北省重點邊貿口子鎮;2007年5月,上津鎮被國家建設部、文物總局授牌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2013年,入列全國第七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城周長1236米,面積約8萬平方米。城牆高約7米,呈梯形,為青磚砌成。現存城池為嘉慶七年修建,位於明代故城遺址以北 。南、北、西方各有一個城門,西南一角還有為方便百姓勞作而開的角門稱為小西門。上津古城旅遊帶景點分佈全鎮,其總面積約為226.5平方公里。

上津古城位於集鎮以南,其歷史悠久。"上津"一詞最早風注於《水經注》,源自北魏太和年間偉大的地理學家酈道元之手-"豐鄉水西南合關襯水而南入上津。可見,上津古城自誕生起就一直伴隨上津這塊特殊地理位置,融進獨特的酸甜苦辣,榮辱滄桑。 自三國魏末(公元262年)首設平陽縣起,上津古城就一直是這一帶中心。一千七百年來,上津分別經歷了縣、郡的變遷,從南宋(公元208年)開始,上關一帶惡戰迭起,上津也因此開始成為鄂陝邊的軍事要地。直至明代1368年,上津方併入鄖西。歷史上,上津曾14次立縣,6次建郡,2次設州,上津古城在每一次歷史沿 中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魏景元三年前曹魏軍事執力控制著漢水上游,曹操即設上津古城為重鎮,扼守中原關口;元世祖忽必烈攻打武昌,也以古城為後方屯糧基地,先後陳傳老祖,宋太祖趙匡胤、呂洞賓,都在這裡留下過足跡,為其增添了濃濃豔的楚文化色彩。

楊泗廟;位於上津鎮上,據史料考證,至少在北宋年間就有了江瀆廟,被複建的江瀆廟建於"大清同治四年寅醜秋月"(廟內檁枋有題記)。中國歷史上有祭祀嶽三神、四瀆水神的民俗傳統,祭祀的四瀆水神為"江淮河濟"。江瀆廟是先人祭禮長江的所在。據中國著名古建築專家羅哲文介紹,江瀆廟除具有濃厚的地方建築特色,其建築樣式和建築風格在三峽庫區少見外,還是全國為數不多的儲存完好的"江淮河濟"四瀆廟之一,具有較深厚的文化積澱和十分豐富的古建築文化價值。

山陝館;全國各地的諸多山陝會館中,有的也稱"西商會館",有的叫陝西會館或西秦會館。尤其在雲貴川一帶,由於明清時陝西商幫的經濟在那裡處於壟斷地位,當地便儲存了好多會館,像成都、重慶等地的中心繁華街道,就是由於有會館而命名為"陝西街"、"陝西路"。

南、北會館:南會館,又名山陝館、陝西會館,座落在古城東北後山腰250米處,青磚銀樓,古樸生動,粗而不俗,風格獨特,細而不膩。門額上書"山陝館",字型遵勁。內建小型院舍,房屋五六間,是古代駐津會館僅存的一座,也是鄖西最完整的會館。門額及牆磚上雕作有"山陝館"字樣,字型遒勁,飄逸挺拔,館內建小型四合院,分設東西南北四廂房各六七間,各廂房結構不同,用途各異,分工齊全,是一座集吃住、遊玩、倉儲、集會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功能齊全的旅館、驛站。北會館,位於南會館以北10餘公里處,與南會館遙相呼應,單戶獨院,整體結構、佈局、功能與南會館基本相同,但細微處又風格迥異,區別有致。南會館房頂坡面平緩,圓潤流暢;北會館房頂坡面陡急,簷角尖翹;樑棟花紋雕飾處理上,南會館豪放自然,北會館做得精細玲瓏,是典型的南北建築風格對比體現。

南北會館;是古代各地駐上津的武昌會館,河南會館等眾多會館中唯一儲存完整的兩座,也是十堰乃至湖北省儲存最為完整的兩座古會館。它既是集古代高雅精湛的建築藝術與經濟實惠耐用的設計理念創造的產物,更是南北文化在這裡交匯融合後的產物,既是研究古代南北文化發展融合的難得實物資料,更是研究古代南北建築技術與建築風格的"活寶庫"。

古戲樓是一棟尖頂,數重,層次深度感極強的古代劇院,舞臺南北左右對稱,簷角高低、大小、前後錯落有致,內用木柱列樑架設,外用青磚壘牆圍之,牆樓和諧融為一體,構成了一幅青磚黑瓦彩柱畫樑,飛簷蹺角的美麗圖畫,其建築工藝、佈局、設計均顯示出了高超精湛的技藝,不僅是當今建築設計的難得教材,更是一件規模巨集大、價值連城的絕美工藝品。相傳每逢重大節日或大型慶典、祭祀活動秦楚兩地戲班均要來此同臺演出,南唱秦腔、北演楚戲,相互競技,比示演藝水平,搶爭觀眾,甚是熱鬧,民間傳曰"對臺紅"便是由此而來。

天主堂:民間又稱天主教堂,位於古城內中心位置,古街西側,民居四合院叢中,佔地500餘平方米,始建於清末,教堂集西方建築藝術與東方文化於一體,綠樹掩映中的主建築,尖圓頂,青磚牆,樓頂高低不一,錯落有致,四角鐘樓高聳,鐘聲清脆圓潤,複式樓內,設有經堂,每到週日,虔誠的男女信徒,集聚一堂,誦經唸佛,氣氛濃郁,小院四周輔以中式民居四合院,中西合璧,增添了別樣情調。

上關縣人民政府舊址;在古城明清街上,當年的"上關縣人民政府"舊址依然完好地儲存著,大砍刀、煤油燈、發黃的檔案袋,向人們述說著烽火歲月。

最新評論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麗江免費了,雲南的另一古鎮卻開始收費,遊客:可惜了這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