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上饒,鉛山,河口古鎮。
位於信江之畔,歷史上是閩贛交通要道和貨物集散地。
河口鎮,為鉛山縣城所在地,曾是歷史上江西四大名鎮之一。北宋時稱“沙灣市”。明嘉靖年間,這裡手工業發達,水路直通鄱陽湖,商品交換的擴大促進了“沙灣市”的繁榮.到了清乾隆年間,河口進入鼎盛時期,閩浙皖贛川廣荊蘇等貨物集散於此,轉銷全國,成了商賈雲集的“八省通衢”之地。
河口古鎮上的老街,被稱為江西第一古街美譽。現在,仍保留著舊時繁華的印記和古樸的風貌,沿河五米長的明清古街,由東而西沿信江南岸建築,舊分一堡、二堡、三堡,全長約2.5公里,寬6米,路面用長條青、麻石鋪砌而成,佈滿車轍。
鎮內小河蜿蜓迥轉,一座座青石橋橫跨兩岸,增添了小鎮的水鄉情調。沿江碼頭的碑石上,字跡歷歷可見,令人回想起當年“貨聚八閩川廣,語雜兩浙淮楊,舟楫夜泊,繞岸燈輝 ”之盛。
河口曾經是一座商業重鎮,也是一座生活的小城市。沿江的一堡到三堡,街上商鋪林立,現在當年的大商號已成小雜貨鋪和早點店,更多商號成了住家,或有閒置。陸路時代,讓這個鎮子開始沒落,昔日喧鬧和忙碌已經不再。
古鎮另有惠濟渠,據說為明代內閣首輔費巨集所修。惠濟渠在老城區的一段向東繞成一個半圓彎月型,向北注入信江,彎月形走向讓儘可能多的人家可以沿水而居。河道的外側是石板路,河道的內側則是一座座的宅院,每座宅院的門口有一架石橋跨過惠濟渠與河道外側的大路連線。河堤、石橋、用水埠頭以及沿河的民居的建材大多是採自當地的紅石頭,儘管經過數百年的歲月,紅石頭依然色澤鮮豔,倒映在渠水裡,意趣盎然。
此外,古鎮北面有九獅山,又稱龍門,山下江水深不可測,據說從這裡可以直達龍宮,故名“龍門第一關”,現鐫刻在峭壁上五個大字仍清晰可見。山下有明代“天乳寺”,寺邊有一天然水池,上書“天乳寺”,相傳為康熙手跡。
在信江之畔,古鎮山水街道的秀美風景中,靜靜感受古韻時光,猶如在詩情畫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