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輪美奐的泰姬陵”
第一部分 初見泰姬陵,卻不在顯山露水之處昨夜是從德里長途車直接來到泰姬陵所在的區域,阿格拉市(Agra)的Taj Ghat,一般意義上,德里至阿格拉一線是印度的核心地帶,前朝後世,多少帝國宮殿,都密集建於這個區域,而大部分遊玩泰姬陵的客人,都會入住在此,方便第二天遊覽泰姬陵。
印度行的重頭戲,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泰姬陵(Taj Mahal),今天終於可以一睹真容了,去之前,已經無數次從照片,介紹上看過泰姬陵,而且昨天印度德里的胡馬雍陵(Humayan Tomb)(詳文請關注閱讀青雲獎獲獎文章“印度的古代文明和遺蹟之璀璨,遠非你我能想象,遊德里印象篇之二”),已經讓讓我驚歎不已了,不知道這印度象徵的泰姬陵,會是以怎麼樣的面貌,呈現在我的眼前。
“胡馬雍陵,已盡顯端莊”
早上7點多就起來了,迅速的解決了早飯,沿著Taj Ghat的彎曲小道向泰姬陵出發,我已經預留了足夠的時間,去欣賞這一世界奇蹟,途徑的村落稍顯乾淨,但是,印度特色還是應有盡有,並不是說這裡是印度的門面,印度的象徵,所以,村落必須門口乾淨,道路整潔,不,不是的,世居此地的村民,該如何便是如何,去泰姬陵的小道(大馬路都沒有一條。。。),該彎曲就彎曲,該狹窄就狹窄,該有牛就有牛,只是村落稍顯乾淨,明顯有人清理.
沒走幾分鐘,這小路的盡頭,竟然就是氣勢不一般的泰姬陵(Taj Mahal)的大門了,這感覺,好像大戲的序鼓還沒開始敲幾下,觀眾都還沒熱身呢,主角卻已經登場了,OK,這,很印度,他們已經把這奇蹟,完全融入他們的生活中了,一如我在孟買見的世遺火車站,這麼一個漂亮的世界遺產,居然到今天還在發揮孟買火車總站的核心樞紐作用(詳文請關注閱讀“號稱“印度的上海灘“-孟買,我來了,赴孟買火車兩三事”),印度人,古蹟之多,太奢侈了。
還沒進大門,氣勢就不一樣了
售票口就在大門邊上,買了票,印度的很多古蹟的門票,價格是雙規制,就是老外和印度人的價格是不一樣的,比列大約,恩,大約就是一個是印度盧比,一個是美金,比如,印度人30盧比,那你差不多30美金,大約這個比列吧。這裡要提醒一下,泰姬陵的門票其實是聯票,包含了附件的5個景點,其中的一個附件的著名景點法特普爾·西克里(FATEHPUR SIKRI)(法特普爾·西克里城一度是莫臥兒帝王阿克巴統治時期的都城),居然離這裡有3,40公里,我下午會去,但是,悲催的是,我由於當時一睹泰姬陵的心情太激動了,根本沒細看,所以下午去的那個景點,又買了5美金的門票。。。
第二部分 沙.賈汗(Shah Jahan)的眼淚 泰姬陵的前生今世進了大門後,映入眼簾的是一個修整的非常漂亮的大花園,比胡馬雍陵的氣勢,果然是大多了,沙.賈汗,這位愛江山更愛美人的莫臥兒王朝第五代的帝王,出手果然不一般。整個園區,共有三個重重疊疊的大門,當你邁過最後一個,也是最大的一個紅牆砌就的大門後,就是泰姬陵的正式入口了。
”這個只是外門“
我懷著一種忐忑和期待的心情,慢慢的步入紅牆大門,從門中望去,只見白璧無瑕似的,如同凝玉般,但又龐大無比的泰姬陵(Taj Mahal),就這麼靜靜的聳立在藍天綠地上,環陵四周,四個高聳的邊塔和主體頂部的尖塔,遙相呼應,刺入藍天,就好像把藍天作為幕布,嵌入了白玉,恍然中,它彷彿是把世界切割成了今生和來世,今生讓人仰慕,來世卻不知能否再會。其實,再多的描述,都無法讓我表達第一眼泰姬陵的給人的帶來的巨大的震撼和驚歎。
進大門第一眼看到的泰姬陵,足以讓你發出驚歎之聲。
”泰姬陵殿內一角,老人與飾花“
泰姬陵全部的材料都是由伊朗運送過來的大理石建造,象徵著愛情的純潔。
據說這塊高大的門飾是由整塊大理石雕刻而成。
泰姬陵是印度傳說中的純真愛情的象徵,它的建造者,莫臥兒第五代帝王沙.賈汗,為了緬懷他的第二任的妻子,在1631年死於難產的瑪姆她茲.瑪哈爾(Mumtaz Mahal,後人也稱之為泰姬.瑪哈爾,故稱此陵園為泰姬陵)而建的,據傳說,當沙賈汗聽聞妻子死於難產後,一夜之間,頭髮全部變灰(The death of Mumtaz left the emperor so heratbroken that his hair is said to have turned grey overnight.)。
建造此陵殿共動用了來自包括伊朗,沙特甚至歐洲的世界各地的近20000名能工巧匠,用來自伊朗的大理石,耗時十多年,這座巨大的寢墓直到1653年才得以完工,並且,泰姬陵和胡馬雍陵最大的區別在於,胡馬雍陵的主殿安息的是帝王胡馬雍,四周圍繞他的是他的嬪妃和家人,而泰姬陵不是,為了表達沙.賈汗對妻子的愛意,巨大的主殿,就是安息著賈.沙汗的妻子,泰姬.瑪哈爾,而國王是在邊上陪伴著她,生生世世。
不過,悽美的愛情故事,並不是死後才開始流傳,事實上,這位帝王生前的身世,更為悽慘,泰姬陵建造完成後,他被他的兒子,莫臥兒的第六代國王,也是最勇猛的帝王,奧朗則布(Aurangzeb)給廢除了,最後被兒子關在了阿格拉的小黑屋(阿格拉FORT,建築的名字還好聽,叫阿格拉紅堡),據傳沙.賈汗從紅堡中日日遙望著泰姬陵,為了他心愛的妻子,哭瞎了眼。
走在泰姬陵主殿前的噴水池花園中,你從任何角度望去,泰姬陵都會給你不同的美感,恬靜美麗,“沙.賈汗,你知道,生命和青春,財富和榮耀,都會隨光陰流逝。。。只有這一滴淚珠,泰姬陵,會在時間的面頰上晶瑩地閃耀,永遠,永遠。。。”。
面頰上的眼淚
最後依依不捨的跨出紅牆,回頭再望,依舊是美不勝收。
”移步亦景,美不勝收“
第三部分,法特普爾·西克里(FATEHPUR SIKRI)阿克巴大帝之古行宮下午,遊玩泰姬陵後,還有些時間,便火車趕去了此地另一個著名的景點,也是世界文化遺產的法特普爾·西克里(FATEHPUR SIKRI),莫臥兒王朝第三任帝王阿克巴建造的皇宮。
下車後,不走一會,就看到一個非常非常高大,有約5,6層這麼高的古堡般大門,也是矗立在天際,這個便是在德里賈瑪清真寺遊玩的時候,那個門口不進去,在門外亂拍的人跟我說的阿格拉的更漂亮的清真寺,果然如此,它也叫賈瑪清真寺,登上52階臺階,仰望這座高達54米的大門,彷彿這門與天已經融為一體,廣場裡的窗格雕刻很有特色,十幾扇巨大的大理石窗格,其圖案雕刻無一類同,這些窗格雕飾,據說是以後印度所有類似窗花雕刻的鼻祖,其精美,再無出其右。
"另一座位於阿格拉的賈瑪清真寺”
54米高的大門,比德里的更顯高大。
“精美的窗格雕飾”
出了這個清真寺東北門不遠,你會看到一個小小的收費口,這裡,便是已經廢棄的,巨集大猶如宮殿靈魂般的古王城,由沙賈汗的爺爺,國王阿克巴於1571-1585年,作為王國首都建造的法特普爾·西克里(FATEHPUR SIKRI)宮殿,不過這座巨集偉的宮殿,真正使用的時間才14年,在阿克巴死後,由於缺水的關係,整個王宮便荒棄了。
廢棄的古王城
廢棄的古王城,可以想象昔日的繁華。
”王城內隨景“
站在城牆高出,目所能盡,你會看到無數古王城的廢墟,散落在這片廣褒的田野裡,淹沒在叢林堆中,這些叢林其實在告訴我們,誰才能真正的主宰這片土地。
遠處的皇城
部分遠處的皇城,已經淹沒在叢林中。
”舉目四處,殘痕斷牆,盡顯淒涼“
據說這裡,伴著日出和日落,更有種淒涼荒蕪的感覺,美不勝收,可惜時間不夠,我得回城了。
延伸閱讀:莫臥兒王朝的歷史傳奇在講訴泰姬陵的歷史,印度最後一任王朝,莫臥兒王朝前,我們有必要先明確一個概念,既印度,自古不是一個國家概念,而是一個地理概念,古之所謂印度,是現在的包括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錫金(現已被併入印度),不丹,孟加拉國(斯里蘭卡也是,不過,斯里蘭卡從未被統一於整個印度),這麼一個區域,(也包含部分的穆斯林區域的阿富汗地區,主要是喀布林一帶,不過,他們不是原生意義的印度人,他們是入侵者)。而古之所謂印度人,就是生活在這個區域的幾百個土番王國的部族人口,在穆斯林傳入之前,他們的大部分的人種,習俗,基本類似。並且,在印度獨立運動以前,從未有任何一個王國,強大到足以統治整個印度大陸。
而悲催的印度,從來就是外族入侵的風水寶地,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西北和東北部地區是山脈,東南和西南是海, 唯有在北部,有一個印度的命門:興都庫什山口,每次的外族入侵,都是從這個印度大陸和外界聯絡的唯一入口進來,(搞笑的是,印度幾千年的歷史,這麼多部族王國從未有一次向北突破興都庫什山口的擴張,彷彿這個山口對印度人說,“嗨,老弟,你來幹撒,這裡是單行道,回去。”,得了,印度人就乖乖回去了。)
從最早的雅利安人入侵(現在的印度的上層社會,主要人口構成就是白種的雅利安人,這也是印度獨特的種姓制度的起源),到後來的穆斯林的入侵,位於喀布林的穆斯林部族王公,入侵印度大陸就如同吃早飯一般,閒庭漫步,三天兩頭的入侵。。。侵完還不願意留下,帶點東西就回去了,在公元1000-1500的500年裡,這個便是印度這塊大陸的歷史主節奏。。。
直到公元1400年,蒙古血統的中亞梟雄帖木兒的後裔,一個叫巴布林的部落蘇丹王,打進印度,建立了莫臥兒王朝,莫臥兒的翻譯意思,就是“蒙古”,他來到印度,來到德里,覺得說,喲,還不錯啊,土地肥沃,喲,人民很有特色麼,作為當地的印度人,你當皇帝,我當皇帝,關我撒事啊,要來你就來好了,反正我又沒請你來。。。
不過,真正在印度站穩腳跟的是巴布林的兒子,胡馬雍,幾次三番,他瞄準時機,在德里站穩了腳跟,不過版圖也就限於德里一帶,而將莫臥兒同印度真正融為一體的,是胡馬雍的兒子,阿克巴大帝,他在位施行了包容性極大的宗教政策,通過聯姻部族等政策,使穆斯林和印度教的人真正的和平相處,同時期中國的康熙皇帝,也差不多采取聯姻的方式,統治和安撫中國的少數民族,有異曲同工之妙。
阿克巴大帝的兒子,就是沙賈汗的父親,賈漢傑爾,這位帝王,其他事沒有幹什麼,但是給莫臥兒王朝留下了一個血腥的傳統,就是子奪父位,他起兵要推翻阿克巴大帝,20年後,他的兒子,賈沙汗起兵推翻了他,而賈.沙汗更想不到,38年後,自己又是兒子奧朗則布的階下囚,鬥爭更為血腥,悲催的愛情故事,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
莫臥兒最後一任帝王,第六代的奧朗則布,這位勇猛的帝王,一手成就了莫臥兒王國的巔峰,他幾乎將國家概念的印度的版圖在印度大陸這塊土地上,擴充至最大,甚至南部印度的幾個從未被統一過的部族番國(最南部的幾個沒有被統一),都被他征服,不過,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位大帝,也是王朝崩潰的奠基人,他一邊南侵,甚至為了南侵而遷都,北部卻開始分崩離析,最後回頭一望,打了半天,什麼都沒落下,反而最後疆域比之前更小。。。“他似乎得到了一切,事實上又把一切都丟光了。”從他死後,橫亙印度大陸300年的王朝,正式沒落。
最強盛的奧布澤朗時期,可以看到,最南的三個土番國,還是遊離在印度版圖之外。
參考書籍:LONELY PLANET ----INDIA
參考書籍:不可思議的印度 呂鵬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