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竹村屬寧波奉化溪口鎮,在奉化市西部,北鄰餘姚,西界嵊州。離原斑竹鄉政府所在地斑竹園2.5公里,離溪口國家級風景區名勝區直線距離15公里,均有公路相通。
歷史淵源
據《葛竹王氏宗譜》記載,王氏始祖王敬玘,唐天佑年間(公元904——907年)任明州刺吏,致仕後隱居奉化連山鄉萬竹(今屬大堰鎮),其五世孫王爽遷居葛竹,被奉為葛竹始遷祖,至今已綿延30餘代,據此推算,葛竹村的形成當在兩宋之交,距今已有千年的歷史。關於始祖定居,還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因為這裡山上多產箭竹,竹箬寬而長,適宜做成帽子,用來避雨遮陽,所以王爽和村人常從萬竹來這裡採箬。每次他到這裡就把家裡帶來的中飯包掛在樹枝上,過了兩個時辰,待到吃中飯時,那飯居然還散發著熱氣。由此,王爽知道這裡風水好,人氣旺,就在這裡定居下來。抗日戰爭期間,這裡是新四軍浙東遊擊縱隊的根據地。2003年已申報第三批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
葛竹村是蔣介石母親王採玉的出生地,蔣氏親戚王震南、王世和等亦曾任國民政府達官,故現在村裡有許多臺屬。目前葛竹村很多地方仍保持古色古香的風貌,村裡一批清代及民國建築儲存還相當完好。如:蔣介石的外婆家上三房,坐落在村南,為一典型的多家共住的三合院。天井全用鵝卵石鋪就,其照壁施有山水人物彩繪。該院落為重簷硬山頂,五馬頭山牆,為典型的清中葉建築,其廊柱柱頭浮雕蝙蝠、花卉等,柱礎為如意瓜稜狀,反映出院子主人祈求福廕、生活如意的良好意願。
這裡崇山峻嶺,尖峰如削,山間茂林修竹,溪流澄澈見底,繞村而過,村周遍植桃、梅,每當春日,果花與山花併發,水聲和鳥語共鳴,儼然桃源仙境。據《王氏宗譜》記載,葛竹村周原有仙洞石枰、古寺虯鬆、龜峰積雪等十處村景,文人各有吟詠,如後者中有句雲:“日出渾疑銀瀉地,煙消幾訝玉成容。鬥開梅蕊光添白,明掛鬆釵翠點濃。”村後高椅山上有20餘株合抱粗的松樹叢立,聳入蒼穹。山間有崎嶇小徑通往嵊州,本久無人行走而廢棄不能通行,在2014年村委會為開發旅遊業重新開闢這些古道,讓這些古道又恢復了生機,古道名字為百步介古道,古道從葛竹村開始路經長亭灣,桐樹灣水庫,山峰龍潭,跌水巖,潘家坑再回到村中,全長10公里。
王氏宗祠溯源堂建於清咸豐元年(1851),位於村口北側,面對青山綠水,風光優美。堂分前廳、後堂,四廂六廊,中有天井,戲亭。其前廳廊屋捲棚飾頂,後堂金剛柱粗44公分,結構為穿鬥與抬樑相結合,戲臺4.6米見方,稻桶頂,上有彩繪,描有八仙及大象等動物圖案,角柱有戲曲人物鏤空浮雕。堂中存有《溯源堂記》圍屏,為蔣介石外公的父親王毓慶撰寫。 武嶺學校葛竹分校在王氏宗祠東首,建於1934年,計1900平方米。門樓上原有蔣介石題“武嶺分校”,“文革”時被毀。校內一座二層教育樓,重簷歇山小青瓦頂,分七開間,其正間為講臺,次間實為樓梯間,其他為教室,廊柱上雕刻有獅子、牡丹等圖案。教育樓後為食堂,現已破敗不堪;學校操場、庭院內有高大的白果樹和廣玉蘭等花木,操場前平屋7間,為教師辦公和宿舍之用。因現在學校合併讀書,故該校舍目前已被擱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