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墨西哥州圖拉羅薩盆地的沙漠風格迥異,放眼望去盡是清涼的白沙。沙粒不斷隨風遷移改變,不斷流失,又不斷獲得補充。皚皚的沙丘在陽光下閃耀光輝,猶如清新純淨的雪原。
質地較軟的石膏晶體微粒,即化學上的硫酸鈣是這裡沙粒的主要成分,而-般沙漠的主要成分則是石英。由於表面水分的蒸發率高,沙粒又反射而非吸收陽光,沙丘十分清涼,與普通沙漠大不相同。科學考察發現,這片白沙名勝是世界上最大的地面石膏礦藏區,東西兩端分別位於薩克拉門託山脈和聖安德烈斯山脈,面積700平方千米。
石膏沙漠約誕生於1億年前。當時圖拉羅薩盆地是一片淺海 ,後來,這裡的海水慢慢乾涸,直至最終所有富含礦物質的水分蒸發掉,地面上就剩下鹽和一層厚厚的石膏。約6500萬年前,薩克拉門託山脈和聖安德烈斯山脈開始形成,圖拉羅薩盆地在其中間。地殼大規模活動,陸地皺褶隆起,將石膏層推高。季候雨和融水從山區流下,與山坡上的石膏顆粒結合成為高濃度的溶液,流到圖拉羅薩盆地最低點,即盧塞洛湖。湖水蒸發後,一層層薄薄的石膏透明晶體留了下來。晶體在風化作用下漸漸變為細沙。西南盛行風將沙子吹到盆地上堆成沙丘,並把沙子吹送到遠處,遷移距離每年可達9米。這個過程一直在不斷重複著,區內地貌也因此日新月異。石膏是一種常見礦物,因其水溶性很好,地面上難覓蹤影。而美國西南部正巧極其乾旱,才使得這片石膏沙漠具有存在的可能性。沙子不停移動,本身又是鹼性顆粒,加上雨量稀少,般植物難以生存。這裡生長的植物,如絲蘭、美洲楊樹等,根部都十分發達,美洲楊樹的根可長達30米,不然怎麼能深人沙層,牢牢抓住地面,穩住幹莖呢?這裡的動物種類也很稀少,包括淺色的無耳蜥蜴、此地獨有的阿帕奇囊鼠。這兩種動物都具有保護色,可以混於眩目的自沙中而不被察覺。
這個地區的美,在於變化與永恆。一邊是不停變化的地貌,另一邊是在大自然慷慨的補給下,永不變更的“白雪皚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