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在海南島東南,陵水黎族自治縣與萬寧市交界處,牛嶺以東的南海海面上,靜臥著一座名叫“分界洲島”的寶藏小島。

▲從空中俯瞰分界洲島全貌,距對面海南島最近距離只有2公里。攝影/金祥

與海南島眾多離島不同,分界洲島離岸最近距離僅約2公里,據說有人只用約1.5小時就游到了對岸。從海南東線高速公路牛嶺隧道下高速,距分界洲島也不過15公里,乘船僅需10分鐘,上島非常方便。

海上遺孤,島外之島

分界洲島為東北—西南走向,呈長條狀,遠看形似馬鞍,面積約0.41平方公里,海岸線長2800多米。由兩個低矮山峰組成,北部大山峰最大高程100.9米,南部小山峰最大高程96.1米。

▲從香水灣遙看分界洲島,宛若海上的一片綠洲。攝影/金祥

分界洲島對面兩側翼海岸,是海南島東海岸綿延10餘公里的香水灣與日月灣兩大自然海灣,兩灣之間以牛嶺山脈相分。牛嶺因其地形神似牛頭臨海飲水、牛尾背靠大山而得名。從形成上看,億萬年前大陸板塊擠壓,分界洲島是牛嶺向南海延伸塌陷地段,冰川期海水入侵,淹沒了較低的地段,也因此看起來切斷了與牛嶺的聯絡,形成了孤懸海外的精巧無居民離島——分界洲島。但實際上,分界洲島與牛嶺一衣帶水,是不可分割的整體。

▲香水灣上平地拔起的“雙女石”,當地人傳說由天上的仙女下凡變成。攝影/金祥

海光常瀲灩,山色更清妍。分界洲島東、西兩面迥然不同——東面以裸露的花崗岩海蝕崖地貌為主,絕壁聳立,蔚為壯觀,因此僅有礁石而沒有海灘。海浪挾南海之勢碰撞於斷崖下,形成了常年激浪拍礁之景;西面則是一片海灘,風平浪靜,海沙明亮鬆軟,一灣直深大海,一灣凹向東面。

▲分界洲島東面佈滿礁石,來自南海的海浪不斷湧來,形成了常年激浪拍礁之景。攝影/金祥

嶺隔南北,分界地標

分界洲島擁有獨特的“分界”個性,首先體現在氣候的分界。對岸海拔976米的牛嶺宛若一道分隔南北的“高牆”,使這一帶的天氣變化莫測,分化明顯。夏季,牛嶺讓南來的季風滯緩北上,嶺北大雨滂沱,嶺南卻陽光燦爛;冬季,它讓北來的冷空氣不易南下,嶺北陰晦沉悶,嶺南則陽光明媚。這也是牛嶺很“牛”的原因之一。

▲海拔近千米的牛嶺宛若一道“高牆”,使這一帶的天氣變化莫測,南北分化明顯。攝影/童國強

夏天開車,走東線高速從陵水到海口,常常在陵水境內還是豔陽高照,穿過牛嶺隧道就烏雲密佈甚至陰雨綿綿。“牛頭下雨牛尾晴,教人如何不回頭?”這種天氣成了牛嶺和分界洲島區域一道常見的奇觀。

除了與牛嶺同被視為海南南北氣候的自然分界線外,分界洲島得名還與人文方面的區分相關。分界洲島自古便是海南瓊州府和崖州府的分界地,現在是陵水黎族自治縣與萬寧市的行政分界點。同時,這一帶也是漢族與少數民族集中居住區的分界。過去牛嶺以南山高林密,腹地深廣,成為少數民族聚居地;漢人則多生活在牛嶺以北的平原地帶,牛嶺一脈將不同的民族文化分隔兩端。如今,一些歷史學者還把這裡當作瓊南與瓊北地區的分界地標。

▲分界洲島西面是一片海灘,風平浪靜,海沙明亮鬆軟,是遊人玩耍、衝浪和潛水的佳處。攝影/金祥

交通要塞,驛道中通

分界洲島歷史久遠,曾被稱為“加攝嶼”。乾隆年間《陵水縣誌》中有記載:“加攝嶼,在城東四十里。加攝嶼澗外為大海,中一島,高三十餘丈。”分界洲島及牛嶺在古代是兵家要塞,也是商人行船趕路避風躲雨的地方。

▲島上新造的石刻,介紹了“分界洲”名字的由來。圖源/網路

牛嶺有一條驛道,為連線陵水和萬寧的主要通道,被稱作萬陵古道,又叫九曲古驛道,始建於明朝。此前,人們往來牛嶺南北都是沿海岸行走,但涉海險象環生,輜重不能過,且常常為海潮所阻,所以才開鑿了牛嶺古道。

▲分界洲島上最高點,站在這裡可將四圍風景收入眼內。攝影/金祥

1957年,廣東省博物館工作隊在牛嶺發現一塊碑刻,背鑿碑文為:“重修九曲牛嶺路碑,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六月五日,署萬州兼理陵水縣正堂啟,系是新修,督工南門塘。”可惜,這條屢次翻修、飽經風雨的古驛道,在1996年建設東線高速公路時被填掉了。

雖然驛道如今已經無跡可尋,但是牛嶺迄今一直是海南南北交通的重要門戶,在經典革命電影《紅色娘子軍》中,有一個重要場景地“分界嶺”,指的就是牛嶺。與之相連的分界洲島,也因此被稱為海上交通的重要節點。

珊瑚王國,潛水勝地

分界洲島周邊的海清澈見底,站在高處看周邊海域,珊瑚礁、魚群盡收眼底。最新調查發現,如今的分界洲島海域珊瑚礁生態系統較為完好,周邊都有珊瑚分佈,珊瑚覆蓋率在13.16%,其淺水區域的珊瑚覆蓋率達到30%-40%。

▲分界洲島周邊海域人工種植的珊瑚礁,如一朵大蘑菇。攝影/童國強

在樣帶調查中發現,這裡造礁石珊瑚發病率為零,屬典型的健康珊瑚礁生態系統。主要優勢種為多孔鹿角珊瑚、傘房鹿角珊瑚、精巧扁腦珊瑚、疣狀杯形珊瑚、叢生盔形珊瑚等,常見珊瑚種類有標準蜂巢珊瑚、澄黃濱珊瑚、美麗鹿角珊瑚、風信子鹿角珊瑚、秘密角蜂巢珊瑚、鹿角杯形珊瑚等。

以前,這裡因不法人員的炸魚、盜採等行為,海底珊瑚礁被破壞得七零八落,海洋生物也不多,一片死氣沉沉。十幾年來,分界洲島劃定珊瑚礁保護區,禁止捕撈行為,並在海底投放鐵架等珊瑚礁附著基、人工礁等,為珊瑚生長提供條件,讓周邊的珊瑚礁慢慢恢復生機,重現絢麗多彩。同時,還在海底投放了沉船、飛機殘骸等,既為珊瑚、海魚等海洋生物的棲息與繁殖打造了一座座“安全屋”,也製造了別樣的海底景觀。

▲在海底投放的沉船,成為一道別樣的海底景觀,吸引了潛水者來探索。攝影/童國強

▲珊瑚礁群成為魚類等海底生物棲息和繁衍的家園。攝影/童國強

潛入海底,可以觀賞到較完整的活體珊瑚礁群、珊瑚人工保育床、“海底村莊”仿古遺址、“水下佛國”石雕像陣,可以看到龍蝦、硨磲、海膽、海參、海百合、海星等大型底棲動物,還可以觀看海底沉船、戰鬥機以及海蝕崖下的奇特海蝕巖洞地貌等。

分界洲島之美,天然純粹,靈秀動人。這美麗既來自大自然的饋贈,也離不開許多人持之以恆的守護!

▲分界洲島之美,天然純粹,靈秀動人。攝影/童國強

- END -

撰文/童國強 攝影/金祥 童國強

編輯/楊亞林 圖編/周紅蕾 審發/陳奕

4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來吧!撒歡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