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昨天,立春啦

嶄新的一年開始啦

也就是說,按咱們的傳統曆法,昨天才是2021年的第一天

神獸全部回籠,整整一個月的假期,原地過年,無法遠行。

嶄新的一年,嶄新的鬼故事。

來,被動受錘不如主動出擊。

遊樂園裡魔鬼滑梯不敢陪玩,廣袤的大自然裡,年輕的我們,大有可為嘛。

這篇推文呢,說攢了一整個冬天,也不算自我冒犯。

古希臘哲學家說過,人皆有私心,遇到好的東西都想自留,但當你發現了人間大美,比如崇高,比如壯美時,你一定是想拿出來分享的。

因為有幸見過武漢最郊野的冬天,獨自欣賞過它極為寧靜壯美的一面,我也被動成為了一個擁有崇高品質的人。

這篇呢,解決一個核心問題,兩個方法論問題。

核心問題,帶娃玩野生大自然,跟團,還是自助

兩個方法論,如果選擇自助,去哪兒玩?怎麼玩?

玩野生大自然

入門博物學

從認識二十四節氣開始

解答核心問題:先跟團,再自助

玩大自然,畢竟不同於普通的觀光遊,需要具備一點博物學知識,懂一點共享自然玩法

武漢現在大自然教育非常繁榮,各大機構,經過一波市場洗牌,一些實力不錯的已經被“招安”上岸,大都跟教育局、園林局合作,越來越正規。

首推大家去體驗一下其中的公益活動,因為有慈善基金的支援,不比各大機構為了引流做的一些免費活動,更注重口碑。

上個月,帶女兒參加博得自然在沙湖公園舉辦的活動。認識公園裡的常見植物。

缺點呢,總有媒體跟拍,而且會要求擺拍,不夠自在。

做自然教育的老師們,確實是我見過的更赤誠的一群人。比起他們講解的知識(準確性),你更能感受到的,是他們對這草木歲時的真愛

這種純粹的,近身的,好奇心的傳遞,熱情的傳遞,才是教育的本質吧。

咱們不做科研,以娛樂放鬆的心態看待博物學,也就沒那麼難了。

傳統的二十四節氣入手,是我認為的,比較好的方法。

市面上相關書籍、繪本不少,沒啥特別值得推薦的。

主要是我發現,要認識二十四節氣,根本就不該從書本開始,應該去到大自然裡,自己去尋找,去感受。

玩野生大自然,一定要堅持,要自助,要記錄,要摸索出一套自己的時間和方法。

這是讓自然知識,從被動變主動,培養小孩獨立觀察能力,最好的方式。

前幾天,在家隨手畫了一幅寫生,女兒就自己貼過來,跟著畫了一幅。之後每天都跑來問我:媽媽,你什麼時候再畫畫啊。看來,帶她一起做觀察筆記的時機差不多成熟了。

認識二十四節氣

從尋識武漢的野花開始

根據傳統曆法,五日為一候,三候為氣,六氣為時,四時為歲。

所以,一年有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

這玩意,其實源於公元前2世紀的《逸周書·時訓解》,是中國最早的結合天文、氣象和物候知識指導農事活動的歷法。

有趣的是,這套曆法指引出的天氣變化和動植物活動現象,到現在仍有現實意義。

每個候都有一個物候現象相對應,叫候應

植物候應,就有植物的萌動、開花、結果實。

動物候應,就有動物的始振、始鳴、交配、遷徙。

帶小孩玩呢,可以先從詠誦每個節氣,每個候應開始。

比如,春季,始於立春

立春有三候,

一候東風謝冰,

二候蜇蟲始振,

三候魚陟zhì負冰。

字面意思理解就好了,意思就是大地回春,萬物甦醒嘛。

再具象一點呢,那就是帶小孩去認識這個節氣裡的動植物呀。

隨處可見的野花、野菜、野草,是最好的觀察物件了。

這個時節,最具觀賞性的,要屬蠟梅和梅花了。雖然是古生物,但現在城市公園、小區,都很常見了。

話說,蠟梅和梅花,你真分得清麼?

黃色花瓣,很小一朵朵的,是蠟梅,小寒時節花香最濃,現在進入凋謝期。

梅花,有粉色,有深紫色,比蠟梅開得晚,理應大寒時節開放,今年武漢的梅花,晚開了整整一個節氣。

現在正值觀賞最佳時節。

武漢還有兩種很常見的野花,繁縷和婆婆納,已經開始從地上冒出倔強的小花了。

繁縷(選自劉從康老師著的《武漢植物筆記》)

婆婆納(選自劉從康老師著的《武漢植物筆記》)

只要願意俯下身來,隨便找一片草地都可以看到它們平凡而漂亮的身影。

大語文的課堂

其實在大自然裡?

古詩裡的植物

你認識幾種?

女兒現在幼兒園大班,曾經刻意遮蔽的資訊,最近好像也擋不住了:現在小學生的大語文好難,很多課外知識;作文好難,小孩提筆沒有素材,下筆沒靈魂。

咳,說穿了,還是缺乏對真實世界的接觸和感受嘛。

或許,未來大語文的課堂,在大自然裡呢?

比如,要怎麼理解春天?

陸游有一首詩《歲晚》裡,幾乎把立春這個節氣裡的物候現象,細數了一遍。

小塢梅開十二三,曲塘冰綻水如藍。

兒童鬥採春盤料,蓼茁芹芽欲滿籃。

你看啊,小塢梅花開,曲塘冰綻,兒童採集野菜做春盤,茁,水芹抽芽……

就這首詩裡的現象,你去武漢的江邊、湖邊,轉一圈,全都能看到、感受到的呀。

蓼花,是武漢隨處可見的一種野花。

水芹菜,此時正嫩芽初探,同樣是武漢很常見的一種野菜。

那古時候兒童採來做春盤的野菜,都有哪些呢?反正都是些時令野蔬菜就是了。

比如《詩經·小雅》立的《采薇》,採的就是武漢現在依然常見的一種野菜——野豌豆

繁縷(選自劉從康老師著的《武漢植物筆記》)

把這些真實的感受,用文字和手繪的形式記錄下來,你就可以帶小孩擁有自己的自然觀察筆記了。

撿些掉落的蠟梅裝進麻布袋

將形態各異的落葉做成書籤

收集種子,裝進玻璃瓶

把二十四節氣鎖進時光裡

有時候真的覺得,上一百節美術課,都不如帶小孩去大自然裡寫一次生,做一次圖文並茂的觀察筆記。

在這個思路下,我幹了好多自己曾經很鄙視的事情。

比如,上個月,小區裡蠟梅開放時,我蹲在地上撿了好多掉落的花骨朵,裝進一個小麻布袋子裡。

蠟梅,是一種非常奇特的植物,它的花瓣乾枯後,依然鮮嫩挺拔如初,而且依然香氣宜人。

也是上個月,帶女兒去東湖溼地公園玩的時候,撿了好多葉子,我們一起動手做了樹葉書籤。

聖誕節的時候,我還收集了好多紅色的冬青果子,裝進了玻璃瓶子(原本是準備收集各種植物種子的)。

做這些的時候,突然明白為啥女兒每次能在一片草地上蹲著玩幾個小時。

真的很治癒。

好累,就碼到這裡吧,居然還有一半沒寫完。

動物的部分,放到下篇聊吧,會再分享一些具體的玩法和私藏去處。

本文參考書籍:

《大自然筆記——與神奇自然的四季約會》

任重 著;貴州教育出版社

《身邊的二十四節氣》 劉從康 著;武漢出版社

8
最新評論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羅平油菜花海,一大批中央和省、市級媒體為你奔赴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