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門島,位於浙江省溫州市洞頭區西北部,東南距城區北岙街道5.5公里,為洞頭區第一大島。上設一鎮,即大門鎮。大門島,別名黃大岙,古名青岙。
大門島是溫州最大的海島,透過大門大橋與大陸相連。雖然大門島隸屬於溫州市洞頭區,但是大門大橋與大陸相連的位置卻在樂清市(縣級市,溫州代管),甚有飛地的感覺。
小門島從大陸駛上大門大橋,到達的第一個島嶼便是小門島。
其西北臨近大陸樂清,其東南依傍洞頭漁場,地理位置特殊,兼有山海之利。小門島較早就已在史料中有所記載,但直到清朝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時才有人定居,至今僅300餘年。島上居民大多由大門大橋相連的樂清市等地遷徙而來的,故均操著溫州話方言,且為單一的漢族居住區。
大門島在通過了小門島之後,便是大門島了。
在這裡許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代表性的景觀——龜巖,即神龜朝霞。龜巖峰海拔約335米,峰頂的龜巖由兩塊巨石天然合成,身蹲西北,頭朝東南,很像一隻慢吞吞向前爬行的神龜,當它爬到峰巔時,正是旭日東昇朝霞滿天,便組成“神龜朝霞”這一瑰麗景觀。
本地流傳著關於這龜巖的神話故事:東海龍王送了一個神龜蛋給王母娘娘,王母娘娘甚是喜愛,經常像現代人那般“盤”它,但是某日一不小心將龜蛋滑落到凡間。這龜蛋落到山岩上摔破了,爬出了一隻神龜。不巧這時,王母娘娘隨手端起一盆仙水倒了下來,神龜便僵化成了岩石,趴在山峰上一動不動。龜背經過雨水沖刷之後陷成一個小潭,據說不論天氣多麼乾旱,這“仙潭”裡的水從不幹涸,被當地人視作“仙水”。
龜巖峰是洞頭列島最高的山峰,峰頂的龜又特別顯目,成了來往船隻的航標,有“東海聖蹟”之稱。龜巖東北側約一公里,有一處僅存的烽火臺遺址。早在南宋建炎年間(公元1127—1130年)此地建有軍寨,並設立烽火臺與溫州沿海各地保持軍事聯絡。
樂清灣大多數人對於沿海的概念都是藍天的大海,延綿不絕的沙灘。但是,大門島、小門島地處的樂清灣範圍則是以灘塗為主。
灘塗既屬於土地,又是海域的組成部分。陸地生態系統和海洋生態系統的交錯過渡地帶。地形上包括河口、淺海、海灘、鹽灘、潮灘、潮溝等。
這樣講可能有點複雜,從形態上直觀點講,就是泥巴地。
注意事項島上物價相對較高,遊玩時間一天也足矣,因此建議在早餐之後前往,晚飯之前返回,中餐可以在島上就餐。
另外,由於大門大橋是建在海面之上的跨海大橋,在遇到惡劣天氣時會臨時封閉,請選擇天氣較好、沒有大風的時間前往。
寫在最後浙江沿海島嶼不少,但是有橋樑相連的島嶼並不多,在溫州還有洞頭島也已經與大陸架相連,大門島上有汽渡可以前往洞頭島,如果時間允許不妨嘗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