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心底都藏著一個關於“詩和遠方”的夢想,每一個靈魂都需要在路上的時光。
只是,在路上,卻不僅僅是一次次的旅行,更是從生命初始到終點的心靈探尋。
我們可以無數次地踏上奔向遠方的旅程,卻忘記了來到人世間的這趟旅程只此一次,無法回頭。為了一次旅行,我們可以做很多功課,喜歡什麼、想要什麼,然而一生只有一次的這趟旅行,卻常常被我們忽略,忘了問問自己,我想要以什麼樣的方式度過?
01 旅行,啟用身體感覺,找回潛藏的情緒“日復一日的瑣碎忙碌容易磨平我們對生活的熱情,將心靈之窗關閉,旅行就是開啟這扇窗的鑰匙”。
對於這句話,我深表認同。人們常說,旅行就是從一個自己呆膩的地方到一個別人呆膩的地方去。喜歡旅行,並不是旅行的目的地有多好,只是當我們在一個熟悉的地方待久了,生活就很容易進入自動化模式。我們身體的感覺,對周遭世界的覺知都會變得麻木,因而只剩下日復一日毫無意義的重複。
而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遇到陌生的人、事、物,我們身體的感覺會被重新啟用,因而就會自然地調動起全部感官去感受、體會。如此,世界彷彿也充滿了新鮮感。
旅行最神奇的是解放了人的孩子氣和好奇心,可以自在地笑,可以毫無顧忌地做自己。在這樣的時刻,我們的內心往往可以卸下防禦,任那些被無意識或有意識壓抑的情緒浮現上來,得到療愈。
這也是為什麼出去旅行一趟,心靈彷彿能得到解放的原因。
02 旅行,換一個角度看生活,拓寬內心世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無論是讀書還是旅行其實都能給我們帶來一種“變換”的體驗。讀書的時候,可以暫時進入主人公的世界,變換一個身份去體驗那些經歷;旅行的時候,則是變換了自己所處的位置,換一個角度去看同一片天空,也會有不一樣的體驗。
瑞典人有兩個生活關鍵詞,一個是“Lagom”,一個是“Fika”。前一個大意是一種恰到好處的狀態,任何事物都把握一個度,不多不少,不遠不近,這其實是一種界限。後一個大意是“茶歇”,就是我們的人生也需要“茶歇”,不是一直往前衝,而是適時停下來等一等,休息休息。
當我們在一個地方久了,會被當地的生活方式同化,認為那是一種常態。比如在繁忙的北上廣深,所有人都行路匆匆,當你身處其中,你會覺得那是一種常態,從而忘記了自己也是需要歇息的。
所以去不同的地方,可以感受不同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偶爾讓自己變換一下,就能夠拓寬內心世界的邊界,讓自己的人生變得豐富。
03 旅行,創造更多愛著的Present生活不是你活著的日子,而是你愛著的日子。生活的意義,是每個人自己賦予的。因為旅行的彌足珍貴,我們總是會更認真地去感受,因而我們就能創造更多愛著的Present。Present這個詞既可以翻譯成禮物,也可以翻譯成當下。因此,每一個當下都是禮物。
每一個當下連線在一起,就是漫長的人生。
所以,對於我們人生的旅行來說,最重要的也是把握每一個當下,讓每一個當下都是自己愛著的樣子,那麼這趟人生之旅也就了無遺憾了。
此刻,去遠方旅行,或身處每一日的生活裡,又有什麼區別呢?
當然,在這樣一個美好春日,如果能有錢有閒,跟著古詩詞去旅行也不失為一樁美事,如果腳不能遠行,跟著書來一次心靈的旅行也是極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