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粵北,有這樣一個神奇的地方,它是位於韶關市,翁源縣江尾鎮南塘村的湖心壩客家群樓。這個湖心壩客家群樓始建於明朝正統年間,距今已有550年的歷史了,它的佔地面積相比於其它類似的古民居群來說非常的大,有15永珍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有6萬平方米。
湖心壩客家群樓總共有59座客家圍樓,其中有27座倒塌、改建或拆除了,只剩下比較完好的32座客家圍樓了,在32座儲存比較完好的客家圍樓中,有四座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分別是三門樓、長安圍、大夫第和外翰第。
接下來我們便走進四座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其中一座——長安圍。
圍樓內的巷道用河中的鵝卵石拼砌而成,沿著圍屋的巷道走,你能看到圍屋裡面有些地方雜草叢生,還伴隨著一些倒塌的磚瓦。
長安圍,坐落於湖心壩的東北側,是兩層的磚木結構圍樓,共計有九廳十二井,有108間房間,整體形狀呈半圓形。大門前有一片也是半圓形的池塘,古時候有以水為財的意思,背後則是肥沃的農田。
不難看出來,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日子過得多麼美好。
這個古村落雖然有些破敗不堪,但值得慶幸的是,人們已經開始著手修繕它們了。
別看村子裡破敗不堪,在很久以前,這裡可是住滿了人的!並且每一處都充滿了生活氣息。這些房屋的外形就好像複製貼上一樣,都長得差不多。
相傳長安圍建造之前,這裡並不是一片空地,而是伯公廟(伯公就是土地公公),沈氏族人向土地公公借地建宗祠,土地公公問什麼時候還地,沈氏族人說鐘響即還。
得到應允後,沈氏族人便將伯公廟遷移到了一旁,祠堂、圍樓便拔地而起,取名叫長安圍,卻把還地的事情忘記了。許多年後,這裡已經是非常富裕的地方了,外姓人在這裡打鐵、彈棉花的聲音滔滔不絕。後來有一次長安圍莫名其妙的就失火了,村裡德高望重的老者說:“這是伯公被打鐵聲驚動了,以為是鐘聲響起來了,要提示我們還地呢!”之後,村裡便禁止放炮、打鐵、彈棉花了,之後便平平安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