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這個春天的第一站,我選擇了皖南。都不用去往景點,隨便一處鄉野間都是開滿油菜花的黑瓦白牆,時不時還有桃花梨花的點綴。這是不同於江南水鄉的另一幅大自然的水墨畫。不僅如此,還帶著古徽州悠遠流長的歷史氣息。

歙縣便是古代徽州的政治中心,府衙所在,是一定不可錯過的。走一走開滿商鋪的徽州古城,探一探徽州府衙裡的雙色梅花。

在距離徽州古城1-2公里的練江河邊,還有一處千年堤壩和堤壩北岸的千年古村,意外地成了這趟旅行的驚喜。

漁梁壩

漁梁壩景區包括漁梁壩和漁梁古村,屬於徽州古城的一部分,無需另外買票,沿著練江步行就可以到。

在外人眼裡,這可能只是一個不在行程單裡的小眾景點。可是在歷史上,這是代代徽商外出杭州、南京、上海等地經商的見證。曾經的漁梁壩商人、水手、腳伕雲集,此外,其對於練江以及歙縣的水利功能又好比都江堰,被譽為"江南的都江堰"。

現在的漁梁壩多是玩水拍照的遊客,並沒有太吸引我。反倒是岸邊的漁梁古村頗有逛頭。

漁梁古村

漁梁古村的存在,也是得益於漁梁壩。因此,跟漁梁壩一樣,古村自唐代就已具雛形,歷經1400多年成為現在完整的千年古村。

古村以一條青石板和鵝卵石鋪設的主街(即:漁梁街)向兩邊延伸。村裡有祠堂、漁梁碼頭、320處儲存完好的雕花古建築。雖然看不懂各個雕花蘊含的意義,但是能在古徽州大地欣賞到風格迥異又特別精細的雕花古建築,這門票錢就已經值了,甚至比起重建的徽州府衙有意思。

李白問津處

漁梁古村沿河的步道上,竟然還有一處紀念李白在此尋訪隱士又失之交臂的問津亭。故事源於李白在涇縣桃花潭送別好友汪倫之後(便是那首"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又走訪歙縣尋訪隱士許宣平。

李白在這裡見江上停著一艘破船,船頭一老翁,神態飄逸,容顏超然。李白尋友心切,全然沒注意,便拜問許宣平家在何處,老翁答"門前一杆竹,便是許公家"。李白聽後便離去,沒出多遠便幡然大悟"門前一杆竹,不就是船頭一杆筆直的竹篙麼,老翁當是許宣平了。"可是李白返回時,老翁早已不知所蹤,成千古憾事。

不禁好奇這個村在古代是多有名!不過即使現在,也少有人知,更沒有人慕名而來。

堂前燕

無人問津的好處,古村內幾乎沒有商鋪,更別提什麼商業氣息,多是湊著曬太陽的老人,偶有幾個手藝人開得店鋪,或者說小作坊?下圖就是一處連招牌都沒有的小店,兩個老師傅手裡雕著的是歙硯石,徽州歙硯被稱為中國四大名硯之一。

漁梁古村雖然規模比不上宏村,比不上江南的西塘、烏鎮,但走走逛逛要看的東西也比較多,導致我都無暇顧及尋常人家的門樓。快走到尾了才抬頭看見一戶老人家門口的簷下燕,驚人的不是屋簷下的燕窩,而是燕窩底下精心築起的"防護牆",這是多有安全感的"家"呀。

朋友說,也可能只是為了乾淨衛生。這一小片恐怕擋不住吧?小時候見過太多為了乾淨直接把窩捅了的。

回頭往來時的漁梁街望了一眼,才發現這樣的"防護牆"竟然不止一家,導致我又往回重新走了一遍。在那些不太能注意得到的角落裡,到處都是。有些雖然看著粗糙,卻很安全。

老人們說,燕子築巢的家,福氣好。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原因,反正很暖心就是了。

春天已經來了,燕子們該回巢了!

14
最新評論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陽春二月,逛淮陽古廟會,賞太昊陵內春色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