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大理古城、喜洲古鎮、雙廊藝術小鎮、龍尾關小鎮進入省級特色小鎮建立名單以來,大理市聚焦特色小鎮建立要素,認真謀劃新專案,深度挖掘小鎮文化內涵,配置各具特色的產業業態,全市特色小鎮建立成效顯著,實現“四化兩提升”。
特色小鎮個性化不斷凸顯。按照全省特色小鎮建立“突出特色”要求,大理古城特色小鎮依託世界地質公園、蒼山洱海自然保護區和風景名勝區等自然資源,打造歷史底蘊厚重、時代特色鮮明的國際水平特色小鎮。喜洲古鎮特色小鎮依託“山、水、林、田、湖”自然風光、濃郁的白族風情、銘刻文化的歷史建築資源,結合田園綜合體構建、全域旅遊慢行道建設和機耕道路生態化提升、景觀化改造,努力打造高起點、高品位、高潛質的特色小鎮。雙廊藝術小鎮依託極佳的自然資源稟賦、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和民間藝術,打造“藝術的雙廊、全景的雙廊、心寄的雙廊、健康的雙廊”。龍尾關小鎮按照“歷史踏印、文化經營”的理念,著力將小鎮打造成為“南絲路文化旅遊古街區”。
特色小鎮數字化有序推進。大理市特色小鎮“一部手機遊雲南”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完善了線上旅遊諮詢、客棧預訂諮詢等公共服務功能;景區大資料中心、數字化遊客服務中心、數字化管理電商平臺建設不斷完善,滿足遊客遊前、遊中、遊後的需要。
古院落活化煥發新生機。大理市在特色小鎮建立中,持續推進歷史文化與產業發展融合。大理古城修繕人民路多個老院子,透過多樣化活化利用,讓老院子煥發新生機,點亮古城尋跡文化的精品遊線。喜洲古鎮堅持以生態文明為本,以民族文化為魂,全力推進白族民居保護與利用,已活化利用古建築、古民居、古院落12院,打造了一批新的歷史院落活化利用典範。龍尾關小鎮按照“歷史踏印、文化經營”的理念,已完成傳統院落修繕改造提升21院,對已修繕院落將作為片區本土文化交流場所和古蹟精品酒店、古宅花園客棧活化利用。
特色小鎮品牌化持續推進。喜洲古鎮集合甲馬木刻版畫、羊毛氈、古法造紙、扎染等多項白族民間傳統手工技藝的展示,打造了一批有代表性的民族工藝品品牌;結合當地生態種植業發展,打造生態農產品品牌。雙廊藝術小鎮依託楊麗萍、張楊、沈見華等已落地藝術家和趙八旬、趙青等雙廊本土藝術家,厚植舞蹈、建築、電影、農民畫、白族彩繪等文化藝術,著力打造雙廊藝術品牌。大理古城深挖千年古都文化內涵,建設楊麗萍大劇院、變壓工廠、大理王宮博物館等一系列文旅專案,打造《阿鵬找金花》精品民族音樂劇,創制精品演藝劇目《變壓器》,文化品牌影響力不斷深化。
特色小鎮基礎設施和風貌不斷提升。按照傳承和保護地域建築風貌的原則,大理古城完成主要道路沿街民居風貌整治、片區汙水管網提升、南城樓城臺修繕、旅遊公廁改造、主要街道智慧路禁系統等專案建設。喜洲古鎮完成智慧旅遊設施、管線入地和古鎮臨時停車場、白族民居示範小區給排水、小鎮風貌提升改造等專案建設;雙廊藝術小鎮先後完成了過境交通線改造、鎮區路面恢復及景觀提升、北遊客服務中心、“三線”入地等專案建設,小鎮整體古樸風貌得到提升。
稽核:祝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