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近幾十年來,各地為了地方文化的提升和旅遊文化的發展,都在爭搶名人故里或其他名地名文等文化現象的故里。桃源故里就是桃花源的原型地。其實地名與人名有顯著不同,人是可到處活動的,而原始地名當然只有一個。而陶淵明的桃花源就絕對是獨一無二的。由於桃花源的真實原屬地被作家幽蔽,在1600間一直無人看懂,也就解不開謎團,故各種錯誤解讀紛紛出籠。有望文生義據武陵對號入座的、有據陶家鄉指鹿為馬的、有據無關的錯誤的文獻牽強附會的、有據其他因素捕風捉影的,等等,諸類稀奇古怪的理由令人目不暇接。正因謎底無解,於是各地大張旗鼓地爭搶桃源故里的歸屬權。

原屬古武陵郡兩個憑斷章取義就武斷的所謂桃花源,在2016年高調爭過桃源故里,與《桃花源記並詩》對照可謂一無是處,還不顧後果地詭辯是正宗桃花源,是桃源故里,一時爭論滿天飛,其勢甚囂塵上,各媒體爭相報道,真是讓庸才顯赫啊!不管是捍衛假的還是炒作假的,都是為歷史上就眾口鑠金地指認桃源在武陵這彌天大謊而一錯再錯的,從而對經典文化的謬解再次推波助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因錯讀被當作真理在堅持在爭搶,嚴重地誤導和矇蔽了全國人們,並對傳統文化精華帶來了十分惡劣的後果,千古奇文被玷汙惡搞得面目全非。這樣毫無顧忌地搶奪別地資源,就是文化上的不良行為。桃源從來就與武陵無關,都是不折不扣的主觀臆測,完全是坐享其成式的不勞而獲!

陶淵明在文中用遮人耳目的武陵人來影射劉子驥,不曾想,這個轉移視線的幌子和偽裝,就被百年後的梁代武陵郡人黃閔等深信不疑地謬解篡奪為真武陵郡的人,盲目地冒認,一下子就無緣無故地給武陵戴上了神奇的冠珠,來增光添彩地欺騙國人。而真正的衡山桃花源卻成幕後英雄,至今被置之不理而默默無聞,他們搶了風頭也霸了衡山千百年文脈的輝煌。為真正捍衛陶的桃花源在衡山的智慧財產權和這寶貴的自然和文化遺產,必須正本清源糾正錯誤!

文中的武陵人成了兩地爭搶桃源的所謂證據,可經破解武陵人根本不是武陵地名的人,無依據憑什麼爭?但古今的武之人為宣揚家鄉為一己之私而一犯再犯,脫離實際、篡改歷史、背判常識、捏造事實、違犯作家、曲解文意、毫無根據地把桃源據為己有。他們明知無證據但比誰都精,揣著明白裝糊塗,故意將錯就錯蠻橫無理地來謀取地方名氣和利益,編造一些與陶與劉與文這三者不能互相聯絡的理由來掩蓋虛假、矇騙人們,實在是一個文明古國不應有的弄虛作假。凡是作文的人都知為增加文采或隱瞞真相會採用賦比興和借代等各種手法來表達思想和愛憎。在晉宋那改朝換代殺人如麻的兇殘環境下,本來就是隱士又受政治牽連的陶敢說真話嗎?武陵人就是為保護在武寧郡的南郡隱居過的劉子驥行蹤和事實真相不得不給他穿的防彈外衣。

因武陵人具有眼見為實的欺騙性和先入為主的迷惑性,不獨古人,現今學家專家也錯讀誤解,這就是武陵人是真武陵地人得到廣泛認可的原因,也是導致這千古之謎無法破解的主要迷霧,很少有人開動腦筋進一步去深思熟慮加以研精究微的科學分析、理性的邏輯思維,去細想其真偽和含義。可惜這錯讀還得到官府和文人的接受,宋代就設立了桃源縣,並據文謬解而產生了錯誤文獻和虛構故事及詩畫讚賞,從此與桃花源互不相干的武陵名聲大震。這也證明陶的無比高明之處,任何人都會不知不覺地陶醉在他的迷霧中並持續千百年之久。因陶千方百計隱藏真相,故文中潛伏了桃源真地誰也無處揭開。

為什麼說武陵絕對不存在桃花源而桃源被作家幽蔽在衡山龍隱港呢?因前文多有論述,現從以下兩個方面再加以補充。

一、從歷史人文分析:南嶽衡山是幾代炎帝(含火神祝融)的故都,民風淳樸,社會安寧。晉時北方戰亂迫使大批漢人南遷(被借代為文中避秦亂,以增加桃源仙境的神秘性),這些避戰亂的北人決不會從狼窩逃到虎窩,去有皇權勢力控制和戰亂的武陵江河之地,更不會躲到不毛之地的山區。而衡山天高皇帝遠,各種條件比各地都優越,才是桃源人的理想避難仙境。特別是東晉時南嶽為道教中心,其神仙文化讓上流社會也信仰。陶在此以他幽居生活而創作了該文。可是武陵之地都無陶劉足跡,誰給了他們的底氣膽量爭桃花源?這難道不是歷史上最荒唐之事?所以,堅持錯誤必然導致不顧事實、違背真理。

二、從地理水文分析:《桃》地貌形態和水文情況與衡山是真正的一模一樣,一字一句都可驗證,不差分毫。化名為武陵人的劉緣溪行就是行進在陶命名的龍隱港中,山有小口就是最重要的地理標誌,全世界都無。不管是據文中的武陵而捏造的故事還是劉禹錫發揮想象錯解小口為洞,要真是洞,哪為何不寫成山有小洞?只因他倆在此幽居親眼所見是口。人物和語言為迷惑外人可虛構,但地形地貌距離遠近都是他們幽居在此的地理寫真。還有往跡浸復湮,東晉時湘江水系最大,大水可漲到他倆幽居的南陽巖下,在江邊的衡山縣城更是常被水浸淹,而衡山山脈降暴雨時又帶來大水湮沒桃花源,這才是陶劉幽居於此真實的水文情況。衡山不僅是桃源故里,還是陶劉的第二故園。武陵地區用什麼去浸湮,水到了山區,那東南全是海了,就算能浸能湮也非陶劉往跡。

老子說:“水善利萬物而有爭。”但有爭先要善而不害萬物,武陵和各地就侵害了衡山桃源的利益。桃花源根本不存爭議,絕無把謬解誤讀當爭議之理。既然妄生穿鑿要爭,那就要爭出個真理來,真理越爭越真,誰真誰假那就讓歷史事實和原始證據說話。該文就是衡山桃花源記並詩,僅苦於政治牽連和創作奇文等不能公開而已,但陶在《搜神後記》裡就提醒了桃源在劉採藥的衡山,被創作成該文時蓄意潛伏了。後人看不懂破不開此謎還要胡猜亂想,可又拿不出直接證據,豈不弄巧成拙?故對隱士的奇文在無確鑿證據前不能武斷的下結論,要經得起歷史和時間的檢驗。試問:全國有誰能擺事實講道理說出真憑實據?又哪個有與陶與劉與文都互相緊密聯絡的最原始最直接的文獻信史和遺址真跡及地貌實況等環環相扣的證據鏈?

總之,千言萬語歸於一句話:唯有衡山龍隱港才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陶令桃花源,其他連常識都無,全是主觀誤判!只因桃花源千古之謎無,權威沒出來,人們才受假的蠱惑而上當,才沒鐵證去加以制止。其實,文化上也要打假,從而讓人們更加自覺地去追求真理與科學。塵歸塵、土歸土!是塵埃的就要驅散讓它們隨風飄去,是厚土的就留下來滋養萬物成風化人。

9
最新評論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嚮往的生活》中的桃花源和這些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