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不入蜀,老不離川”。成都,是一個讓人去了便不想再離開的地方。它的氣候、美食、生活、文化,它的精緻、時尚、舒緩、溫文爾雅,令人流連忘返。尤其是當你住在安仁古鎮裡,選一個細雨綿綿的天氣,不打傘,一個人獨自緩步行走在青石板路,穿過它的清晨和黑夜,你會愛上這裡的一瓦一木,你會放下不安和焦躁,抵達內心,完成自我療愈。
一座古鎮:仁者安仁
國內的古鎮,數量很多,可謂是遍佈各地。其中以江南和西南地區分佈最多,儲存最為完好。而說到江南的古鎮,則以吳江同裡、蘇州甪直、崑山周莊、桐鄉烏鎮、嘉善西塘、湖州南潯最為知名,也是喜愛江南山水的旅人,心心念的打卡之地。
但是,樹大招風,越知名的地方,人也往往越多,尤其是節假日的時候,江南的六大古鎮,遊人熙熙攘攘,已然沒有了寧靜古樸。
這個時候,安仁古鎮更像是你我記憶裡的古鎮——遊人稀少,街道古色古香,沿街的房子青磚青瓦,木板鋪面,古樸靜謐。
安仁古鎮,位於成都平原西部,距成都41公里、雙流國際機場38公里、大邑縣城8公里,地處成溫邛高速公路和川西旅遊環線上,是川西平原上一顆燦爛明珠。
你可能沒聽說過安仁古鎮,或者略有耳聞。事實上,安仁古鎮也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就建安仁縣(早於大邑建縣50多年),隸屬於劍南道邛州。
據《太平寰宇記》載由“取仁者安仁之意”而得名,當時的縣治就在今天的安仁鎮,因古為“安仁”縣治,故得名。直至元朝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安仁縣建置撤銷,其區域劃歸大邑縣。
安仁古鎮有多令人惦念,看看宋代詩人文同在《安仁道中早行》寫的詩便可窺見一二:“引馬江頭來晚時,好風無限滿輕衣。寒蟬噪月成番起,野鴨驚沙作對飛。揭揭酒旗當岸立,翩翩漁舟隔灣歸。此間好景皆新得,須信詩情不可違。”
一個家族:一入侯門深似海
這裡人文薈萃,是著名抗日將領劉湘、起義將領劉文輝等一大批民國時期軍政要員的故鄉;這裡有豐蘊獨特的公館文化,至今完整地儲存著民清時期的劉氏莊園群、劉湘公館等古公館27座;這裡地位重要,是國家級重點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成都市十大魅力城鎮和成都市十四個優先發展重點鎮之一。
據統計,目前安仁古鎮儲存比較完整的歷史街區及莊園住宅古建築群面積約30萬平方米,有紅星街、樹人街、裕民街三條古街;小洋樓(原公益協進社址)、安仁中學(原文彩中學)、鐘樓等。
每一座古鎮背後,都有一個繞不開的人物。比如,沈萬三之於周莊,木心之於烏鎮。而安仁古鎮,自然與“二劉”有關。
遊覽安仁古鎮,不能錯過的首席之地便是劉氏莊園。它是大地主、大軍閥劉文彩、劉文輝的家。上世紀20年代,劉氏家族擁有田地不過百畝。此後20餘年,劉文輝崛起成為大軍閥,控制川康兩省,劉氏家族隨之飛黃騰達,人丁興旺,劉氏莊園應時而生,不斷擴建。
劉氏莊園,始建於清代末年,至民國末年完工,是中西合璧的莊園民居建築群。由南(老公館:劉氏莊園博物館)、北(新公館:劉文彩當年出資為劉文輝修建的公館)相望的兩大建築群組成,佔地七萬餘平方米,有545間房屋。其中,南建築群為老公館,建於1931年,建築面積1萬平方米,共有27個院落,180多間廳堂住室,3處花園,7道門。
它的富麗堂皇,全國罕見。即便是過去了很多年,今天漫步在莊園裡邊,目之所及,高牆深院,雕樑畫棟,珠光寶氣,依然能感受到“一入侯門深似海”的氣息。
從建築學的角度上來說,劉氏莊園既繼承了中國封建豪門府邸的遺風,又吸收了西方城堡和教堂建築的特色。對於建築風格的研究,是一個很好的樣本。
一種生活:歲月承載的人生
從唐代至今,安仁鎮已有一千多年曆史。現在,走在安仁古鎮,依然能看到保持得較完整的三條古街:維星街、裕民街、樹仁街。在古街上還有劉文彩時期修建的學校、戲院、茶館、“袍哥樓”。
清晨的街道上,下著小雨,兩旁的店鋪陸陸續續開門。這邊的女店主,正一個個木板的挪開,準備營業。那邊的茶館,已經坐滿了眾多老者。大家聚在一起,聊聊家長裡短,生活簡單、安逸。
同一個清晨,有人冒雨趕路,有人打傘歸家,有人忙著準備早餐,有人在縫製衣服……而我,用鏡頭留住歲月承載的人生。人的悲傷與喜悅,都藏在畫面的每一個角落裡,誰也騙不了自己的心。
夜晚的安仁古鎮,街上甚是安靜,走在昏黃的燈光下,能聽到自己的心跳聲。遠處偶爾傳來幾聲貓叫,似乎在宣告自己的地盤。還有個老奶奶,正在收拾東西,準備關店。每個人的生活都有條不紊,自在而篤定。
十月,有落葉打眼前飄落,忽然間想去很遠的地方,卻錯看了一路風景。萬物自有其時候,穿過晨曦、雨露,無物常駐。而安仁古鎮,就是你遠離城市喧囂,重新擁抱詩與遠方的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