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隨著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會期的臨近,屏邊大圍山國家公園的生物多樣性成為了各界關注的熱點話題。除生物多樣性外,大圍山的人文情懷也為這片古老的原始森林賦予了更多的文化內涵。

最早賦予大圍山文化內涵可以追溯到(清)乾隆年間。江蘇進士趙翼在機緣巧合下踏入大圍山,被大圍山中的林海及數千年的古樹蔓藤所折服,寫下了《樹海歌》這一不朽詩歌。詩歌中“洪荒距今幾萬載,人間尚有草昧在。我行遠到交趾邊,放眼忽驚看樹海。”等詩句將大圍山中猶如桃花源般的“樹海”躍然呈現於大眾眼前。大圍山也因趙翼的《樹海歌》廣為人知,自此,不少文人墨客開始重視大圍山的文學藝術價值。而趙翼也因此被稱為中國文人書寫宣傳大圍山的開山鼻祖。

趙翼畫像

《樹海歌》內容節選

有了名人大家的詩作加成,圍繞大圍山的文學創作也得到了極大發展。本世紀初,隨著屏邊文化事業的不斷繁榮,《大圍山》文學季刊也正式創刊,之所以這樣取名正是希望透過屏邊縣大圍山國家公園這張名片,進一步提升刊物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大圍山”已然成了以文會友、交流文化的一個平臺,不少外來的作家、詩人、文學愛好者、攝影愛好者,透過文學筆會、採風活動,到此一睹趙翼筆下大圍山的風采,並創作了很多優秀的文學作品,比如歐之德《屏邊的森林》、陳懷志《樹海戀歌》、唐貴仁《走一遭大圍山》等。蒙自作家王必昆先生也曾說過,大圍山是生態家園,大圍山雜誌是文學家園,這都是屏邊呈現給世界的美好家園。

2015年,《大圍山》季刊被授予“雲南文學類優秀期刊獎”,2020年被省作協評定為15家“雲南文學優秀內刊”之一,為紅河州唯一一家。屏邊縣文聯主席陸永奎表示,今後《大圍山》雜誌的辦刊工作將繼續深入挖掘素材、培養作者、選好作品,擦亮“大圍山”這張名片。

如今,大圍山已經超越了它原始的自然屬性,成為了對外宣傳和展示屏邊多姿多彩自然風光、人文風情和經濟社會發展歷程的一個重要載體!

供圖:屏邊縣融媒體中心、屏邊大圍山國家公園

審閱:李 冰

終審:毛保會

10
最新評論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藏在泰山深處的古剎,佛韻悠悠景色秀美,手持泰山遊覽證可免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