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轉,有人不愛進廟,看見寺廟就煩。我看見廟,是一定要進去的,這倒不是我信什麼什麼,我覺得,廟裡所供奉的都是有能耐的、有本事的、品德高尚的、教人為善的,進去敬個禮、打個招呼,有啥不行的?
另外,還有幾個原因,寺廟存在的時間都比較長,廟裡有時光薰染的痕跡,有世事變遷的雜塵,留存的資訊比較多。
“世間好語書說盡,天下名山僧佔多”,名山大川不一定有人家,但是一定有寺廟,就像是傳統山水畫,裡面一定有人家,有寺廟。
所以,我去過的寺廟道觀就很多,留下深刻印象的也不少,狀元廟就是其中一個。
上次去狀元廟已經是三四年前的事情了,滿院的錦旗和蒼涼的秦腔一直在我的心裡,已經寫了一篇文字記過了。這次在柳泉口村旁邊閒聊,朋友記著我寫過的狀元廟,剛好下午有時間,就再次前行。
本來我去過了,這次就想把車開到頭,少走幾步路,結果途中有一塊巨石堵路,只好下車步行,和上次停車的地方差不多,一路上行走小路基本就是40分鐘左右。
我是無心進廟,從來也沒有想著求個啥,但是我知道,這廟裡供奉的神仙,和人間的政府部門一樣,有些部門吃香,找的人多;有些部門冷清,找的人找。
比如一般的寺廟,管醫療健康的藥王、管文化教育的文曲星、管懷孕生娃送子觀音,一般香火都比較旺。人民有所求,神仙有所管。
狀元廟就厲害,名字叫做狀元廟,肯定管文化教育,但是他的大殿供奉的送子觀音,所以懷孕生娃也算是主業,香火自然是很旺盛了。
狀元廟裡管理非常好,這是周至北千戶村的村廟,每個從山地下到廟裡的小路,都用紅繩繩拴在樹上做引導,順著這些標誌走,肯定不會迷路。
我喜歡到村廟裡去,村廟住廟的沒有出家的僧道,都是淳樸的老年信仰者,沒有太多的規矩,而且熱情,接地氣,幾個嬸子、姨、叔叫著,就是一家人了。喝了熱水,吃了湯飯,你可以隨心佈施,沒有那麼商業化。
狀元廟尤其如此,我上次在這裡吃了兩碗漿水面,我吃漿水面要吃生蒜的,挑面的那個姨也沒有說啥,她們也吃蒜。
說起那個挑面的姨,她上次說給“爺”唱個戲,這次卻不見人。我問廟裡的其他人,卻沒有人知道,我很奇怪,翻出照片,有人說不在了,有人說從來就沒有這個人,說不清。
我希望那個給我挑漿水面的姨好好活著,她唱戲的那個神情,讓我這個不懂戲的人都為之動容。
看守村廟裡一般都是本村年長的人,如果廟在山上,一般也不會常年住在廟裡,一般都是幾人輪換,常年住的人很少,如果是到了廟會前後,去的人就多一些。
狀元廟也有廟會,不過因為管文化教育的文曲星工作很負責,六七月香火比較旺,中考高考又是許願,又是還願,所以這段時間來的人比較多。住廟的人又要做飯,又要接待,這段時間住廟的人比較多。
不過現在已經到九月份了,而且還是下午,今天來的人少,幾個人都閒著。給個叔遞根菸,他把煙往耳朵上一夾,卻吧嗒吧嗒這旱菸袋。
他說狀元廟就是八十年代開始修建,開始紅火的,那年“週中”考了一個北大,一個清華,十八個先生帶著學生,鞭炮從山下放到山上,從此,這裡的香火就更旺盛了。
從狀元廟大殿到點元樓有近百米,是一條長長的窄窄的山樑小路,這是“鷹脖子”,點元樓在前面凸起的鷹頭上,高高聳起,前面是斷崖,俯視周扈大地,從地形上看,鷹嘴崖確實險絕。
“首陽首起開元樓,九峰九如亙龍脈”,從這裡開始就是通向首陽山的九個山峰,點元樓確實算是“首陽首起”,風水最佳。
回來的時候,我特意看看狀元廟的幾個門墩,上面應該是戲曲內容,我不知道是什麼故事。村廟,本來就見證著人世悲歡,演繹著世間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