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瀘沽湖是鑲嵌在川滇兩省交界處的一顆“高原明珠”。瀘沽湖自然和人文景觀資源十分豐富,景區內有天象、地貌、水域、生物、風物、建築、勝蹟等16個景觀65個景點,享有“神仙居住的地方、香格里拉的源頭,母系氏族的家園”盛譽。瀘沽湖景區於2008年成功建立國家4A級旅遊景區。2020年瀘沽湖景區接待遊客28.07萬人,實現門票收入820.99萬元。2021年1—8月瀘沽湖景區共接待遊客26.18萬人,實現門票收入1363.63萬元。

遊客的大量湧入,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也給瀘沽湖的生態保護帶來了挑戰。今年初,瀘沽湖生態環境保護一度出現急需整改的問題。瀘沽湖生態環境保護和問題整改成為各級部門關注的焦點,一場攻克瀘沽湖生態環境保護突出問題的“攻堅戰”就此打響,此次整改成為沿湖居民心中最嚴格、最徹底的一次整改。

據瞭解,涼山州全面落實中央、省關於生態文明建設及環境保護的系列決策部署,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有力有序推進瀘沽湖生態文明建設工作。2017年中央環保督察以來,省、州、縣三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把瀘沽湖環保問題整改作為最高政治任務,狠抓整改落實。鹽源縣委縣政府迅速作出部署,印發了《加快推進瀘沽湖生態環境問題整改的實施方案》,成立了汙水管網建設、清理湖岸侵佔、生態搬遷、農村面源汙染等11個專項整改“攻堅組”,按照職能職責壓實主體責任,整合落實1.27億元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動問題整改。

2021年3月以來,瀘沽湖風景名勝區一級保護景區範圍內的44戶經營戶被依法關停整頓,臨湖區域54戶生態搬遷工作正式啟動。據瞭解,瀘沽湖強化自然保護區保護管理,在核心區、緩衝區和實驗區設定界樁174個、浮標2900個、定位錨塊91個,關停核心區、緩衝區碼頭9個。截至目前,徹底清理違法侵佔行為,全面核查岸線39.5公里,設立岸線界樁133個,全面整改侵佔岸線非法停車場、碼頭等問題點位63個,拆除私挖亂建魚塘1.8萬平方米,岸線復綠2.43萬平方米。

整改後的湖岸線,採取設定花箱隔斷、播撒三葉草、鋪設人工沙灘等方式,對岸線恢復區域進行生態修復,復綠面積2.47萬平方米。侵佔湖岸四川片的山南村布林角、密窪、陳家灣碼頭,布樹村扎俄洛碼頭,多舍村阿陸碼頭,木垮村女神灣碼頭已全部被拆除,累計拆除2714.75平方米。至此,涉及侵佔湖岸線的63個問題點全部完成整改。

瀘沽湖沿湖世居著有蒙古族、彝族等少數民族村民。隨著瀘沽湖旅遊業的開發,集吃、住、遊、玩一體的服務業日新月異,一些餐飲、民宿建進了景區及自然保護區的“紅線”內,生活汙水等汙染物直排入湖危害水體問題加劇。涼山把生活汙水治理作為瀘沽湖生態環境保護突出問題整治的首戰,從根本上全面解決瀘沽湖沿湖布村、多舍村、木垮村、山南村、舍誇村和格姆社群2387家農戶散排生活汙水問題。對海門村暫時管網覆蓋不到的農戶,採取玻鋼隔碴池將汙水收集後用吸汙車定期清運至汙水處理廠處理。據記者瞭解,近年來,瀘沽湖實施汙水收集管網專案14個,建成汙水管道138公里,對汙水管網未覆蓋區域安裝玻鋼隔渣池,全覆蓋解決瀘沽湖周邊7個村(社群)2387戶農戶、經營戶排汙問題,景區鎮、村、戶汙水收集處理系統基本建成。同時,瀘沽湖實施了母支汙水處理廠擴能工程,日處理能力從1000立方米提升至5000立方米。確定第三方負責母支汙水處理廠運營管理,出水水質穩定達一級A標;實施水土保持、生態修復工程,整治瀘沽湖流域河流、沖溝,大幅降低入湖雨水泥沙含量;實施臨湖區域5000畝耕地農藥化肥減量化。加強湖邊綠化和植被保護力度,實施退耕還林、退牧還草、植樹造林工程。目前,瀘沽湖核心景區森林覆蓋率達到76%,景區空氣質量全年保持優良天數達到100%,成為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

據涼山州摩瀘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瀘沽湖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和發展機遇,從中央到省、州級層面,對瀘沽湖的環境保護工作是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援。接下來,將以川滇兩省湖長制工作為引領,聯合出臺《川滇瀘沽湖保護管理公約》,建立鹽源—寧蒗兩縣、兩地景區管理局共同保護治理瀘沽湖合作協同機制,健全聯席會議、協調聯動、聯合執法三項工作制度,及時研究解決瀘沽湖保護治理的有關問題,攜手開展瀘沽湖自然生態保護、候鳥保護、封湖禁漁、溼地管護、水環境治理、規範景區管理等工作,努力推動瀘沽湖景區高質量發展。

當前,瀘沽湖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正紮實有序推進中,瀘沽湖生態環境質量已明顯改善,為經濟社會發展構築了堅實的生態本底。

5
最新評論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折翼的天使,想學會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