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
是我們美麗雲南的高原明珠
是養育雲南一方水土的母親之源
近年來
在滇池流域棲息生長的動植物種類
和種群數量逐漸增多
良好的生態環境
甚至吸引了一批世界極度瀕危珍稀鳥類
在這裡安家落戶
晉寧南滇池國家溼地公園
九月初的
晉寧南滇池國家溼地公園
時而天光雲影、水光奕奕
時而天降甘露、涵養水源
雨中的滇池溼地
空氣帶著水草清冽的香甜
這邊剛有白鷺
在綠植從中“驚鴻一瞥”
那邊就有水鴨
在波浪裡“乘風破浪”
再低頭一看
你也許會看到
魚翔淺底的悠然愜意
2019年,因為溼地生態的恢復和建設,晉寧滇池溼地成功申報國家級溼地公園,成為昆明第一家國家級溼地公園。在保育區、恢復重建區以及滇池湖濱帶恢復過程中,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野生動物種類或數量明顯增加。
目前,溼地公園內記錄到植物300餘種;記錄有魚類21種;兩棲爬行類動物20種;鳥類127種。
今年3月末,觀鳥愛好者還在這裡發現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世界極度瀕危珍稀鳥類青頭潛鴨的身影,這在南滇池溼地公園尚屬首次。
雲南晉寧南滇池國家溼地公園管理局 副局長 餘波:“因為這個青頭潛鴨,目前世界上數量很少,只有一千隻左右。就是因為生態環境改善後,又回到這個地方。到目前為止我們記錄到的植物有300餘種,以前的資料是226種,透過這幾年的維護以後,數量達到300餘種,然後鳥類127種。 ”
生物多樣性的顯著恢復提升,標誌著生態環境的持續最佳化,在2018年,溼地公園總體水質就已達到達到Ⅳ類,區域性為V類,優於滇池其它區域。
歷史上,雲南晉寧南滇池溼地公園所處滇池水域範圍,曾經歷了兩次“圍湖造田”。一次是十九世紀50年代開展的全民性“圍海造田”運動,一次是十九世紀80年代為整治滇池周邊水淹田而開展的“防浪堤”工程。
為保護滇池,2008年昆明市啟動了“四退三還一護”工程,晉寧區擁有53公里滇池湖岸線,成為退田、退塘、退人、退房任務最重的縣區。
而早在“四退三還一護”工程實施之前的2007年7月,晉寧區作為試點就率先啟動了昆陽東大河入湖河口溼地恢復工作,建設了東大河河口前置庫淨化示範專案,建設河口前置庫64380 m2 ,恢復河口溼地154.45畝,工程總投資830萬元。
河口前置庫攔截了河道垃圾,沉澱泥沙,防止河床和湖盆變淺,保證了河道的暢通;同時淨化了水質,有效控制面源汙染,削減了入湖汙染負荷、對提高水質發揮積極作用;提高了生物多樣性;建立了生態緩衝帶,減少徑流及汙染物的影響;有效抑制藍藻,減少藍藻爆發時的生物量。
同時由於前置庫中有浮島,河口溼地中大片的溼生植物搭配種植,為環境增添了綠色,為環境帶來了生命力;透過組織人員進行參觀和教育,有助於區域內人口素質的提高,有利於沿岸公眾的生態保護意識和環境保護意識。
▲1965年昆明滇池·經濟恢復期間,漁民出海打漁。
生態環境的多樣性
涵養著滇池流域棲息生物的多樣性
最終受益的
將是世代居住在
滇池流域的雲南兒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