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我認識一個公益組織的創始人,也是個登山愛好者,他常年出沒在山區做公益。
我問他為什麼登山?他跟我說,在做公益前,他有自己的工作,最大的興趣就是登山,有一年,和四個同伴攀登“蜀山之王”的貢嘎雪山,發生了意外,只有他僥倖活了下來。
從此以後,他就全身心的在山區做公益,他說這是他記住同伴的方式,也是他僥倖存活,生而為人的尊嚴......
今年的國慶檔,也會上映一部有關攀登的電影,就是李仁港導演,吳京、章子怡、張譯、井柏然、胡歌等人主演的《攀登者》。
這部電影同樣也是為了記住,記住1960年和1975年中國登山隊兩次拼了命登頂珠穆朗瑪峰的歷史,而他們之所以攀登,是捍衛國土的尊嚴。
歷史對別人意味著什麼,我不知道,但對我而言,我喜歡歌德說的一句話:
歷史給我們最好的東西,就是他所激起的熱情。
在上世紀50年代,中國還在忙著解決溫飽問題的時候,就有國外的登山隊從珠穆朗瑪峰的南坡登頂。
然而,在中國境內的北坡,始終沒人上去,正因為如此,就有人說:
貴國都沒人爬上去過,憑什麼分一半?
在1960年2月,由214名隊員組成的中國珠峰登山隊正式成立,這些人,平均年齡不超過24歲,有工人、老師、農民、軍人、科學家等等。
目的只有一個,將國旗插上珠峰的最頂峰。
人在珠峰行走,無異於高空走鋼絲,稍有不慎,就會萬劫不復。有人後撤嚇退,有人因為高原反應犧牲了,有人嚴重凍傷直接截肢,有人一腳踩滑,摔下去後,無影無蹤......
在到達海拔8680米處的“第二臺階”時,只留下了4個人,他們分別是:
王富洲、屈銀華、劉連滿、貢布。
在當時十分惡劣的條件下,劉連滿在緊要關頭,用自己的肉身作為“人梯”,讓其他同伴踩著他的肩往上爬。
1960年5月,王富洲、屈銀華、貢布實現了人類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峰,把五星紅旗插到了世界之巔。
當年,還有個插曲,甘為人梯的劉連滿精疲力竭,無法繼續,他以為自己會死在那裡,於是他寫了一封遺書:
王富洲同志:我沒有完成任務,對不起人民,這裡你們留給我的氧氣和糖,你們用吧!或許它能幫你們快些下山,把勝利的訊息報告給祖國人民,永別了!
不知道大家讀到這些字是什麼感覺,我只是覺得肅然起敬,那個年代的他們,才真的是樸實無華,且堅定......
電影《攀登者》就是從1960年的這次登山開始講起,吳京飾演的方五洲就是隊長王富洲和劉連滿兩人的化身,影片中,也重現了“搭人梯”的驚險場景。
張譯飾演的曲松林取材於屈銀華,當年屈銀華在緊要關頭,由於鞋底太滑,被迫脫下了鞋,後來,他的十根腳趾包括兩個腳後跟,都因凍傷太重而被切除...所以我們看到,張譯在片中是一瘸一拐的......
而拉旺羅布那個角色有貢布的影子,他是當年四人組裡唯一還在世的,我看了一篇採訪,貢布始終保持著對登山事業和大自然的熱愛,滿頭銀髮的貢布說:是山給了我一生的幸福,每一座雪山都在我心裡。
當然,這是電影,角色和當年的隊員或許並沒有任何關係,哪怕有關聯,也是為了銘記。
我喜歡影片中攀登的片段,一開始的雪崩拍的大氣磅礴,觀眾彷彿置身於雪山中跟著角色一起打滾,在那種暴雪絕境中,人雖微小如蟻,但那種搏命攀登的信念,很扎心。
片中,吳京搭救張譯而捨棄攝像機的那場戲詮釋的也很動人,一定意義上,那場戲的情緒是貫穿整部電影的。
在他們仨登頂的那一刻,我也很明顯的能感覺到周圍的激動,他們拖著疲憊的身體,四顧茫然,發現再沒有往上的路了,才反應過來是登頂了。
人的偉大就在於此,很多時候,登上一個“頂峰”,是在無限接近絕望的過程中產生的,大概,這就是人生的奇蹟吧......
在電影中,1960年那次的登山,是作為引子出現,是某種精神嚮導。
而《攀登者》更多的,講的是15年後,也就是1975年,在方五洲、曲松林和傑布的帶領下,中國登山隊第二次登頂珠峰的故事。
影片中,他們之所以再次登峰,是因為當年他們的攝像機掉下懸崖,以至於沒有足夠的影像資料證明他們上去過,國際社會就一直質問:
貴國憑什麼說你們登頂了珠峰?
於是,就有了這第二次登頂,而且,這一次不但要登頂,還要精準測量出珠峰的高度,在1975年5月27日14時30分,中國登山隊的9名隊員再次登頂珠峰,併成功測量出了珠峰的標準身高:
8848.13米。(現在,我們公認的高度是8844.43米)
從此,“中國高度”也成了國際通用的珠峰標準高度。
在《攀登者》裡,灌入了很多情感戲,比如,第一次登頂“失效”後,方五洲(吳京 飾)的鬱郁不得志。
比如,方五洲和戀人徐纓(章子怡 飾)的苦戀。
再比如,曲松林(張譯 飾)丟失相機後的深深自責等等。
在我看來,這些深情滿滿的家國情,用好,就會充盈波瀾壯闊的登頂。大家可以自己去感受。
由於是第二次登頂,影片中加入了很多年輕隊員,井柏然飾演的李國樑、胡歌飾演的楊光、陳龍飾演的林傑等等就是新一批的登山隊員。
銘記最好的方式,莫過於傳承。
而且,在新一代的攀登者中,人物的個性也更鮮明,比如胡歌那個角色,他登頂的使命感沒有那麼強,他只是覺得峰頂會離死去的父親“更近”,攀登是他表達情感的方式。
其實,人人都可以是“攀登者”,為了征服心裡那座山,為了一口氣的尊嚴,而選擇不斷向上攀。
不知道為什麼,在《攀登者》中,我能清楚的記起片中一次次攀登的場景,在珠峰上,人都是在跟天鬥,就如片中方五洲說的那樣:
生命是以秒在計算。
影片中,方五洲再次帶隊登峰,期間遭遇大風暴,所有人緊緊抓住長梯求生的那一幕可謂驚心動魄,我旁邊一姑娘,就死死的抓住同伴...這是視覺的感染力......
還有井柏然帶隊的那次,原本都要上去了,就很偶然的一個因素,令所有的搏命都前功盡棄。
我喜歡《攀登者》中那些千鈞一髮的時刻,這種感覺就像老天叫我看見,叫我聽見,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
我想,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的人看《攀登者》應該會愈發激動,那個年代的人樸實無華,不善表達,片中吳京和章子怡的愛戀就一直煎熬拉扯,還有像張譯和吳京的那種“鬥氣”,都顯而易見的年代感。
無論如何,希望大家都去感受下“攀登者”,畢竟,是他們這些“真的猛士”,在給我們後人一點點鋪開了路。
而且,對於現在的青年來說,最要緊的是“行”,不是“言”,只要我們心裡有高山,就應該自己登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