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鄉愁中國】從前慢

文圖:七月娃娃

這幾年去了一些地方旅行,

拍下了數不清的圖片,

我獨愛那些在旅途中遇到的陌生人,

愛在自己或別人的鄉土裡記錄下的勞作身影。

雀鳥自由生長,男女耕作繁衍,

在時間的漫漫長河裡,

他們與自己的土地磨合廝守,

平常如一粒微塵。

在靜夜裡翻起這些影像,

思考每一個人的故事,

也會想起自己經歷的往事,歲月無聲。

山林牧野,稻米良田,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在這步履匆匆的時光裡,

掬一杯酒,敬往事,憶從前。

廣東大埔,這裡是客家人的聚居地,

春節就快到了,茶陽鎮的大街上,

雜貨鋪的老闆把售賣的春聯掛在了最顯眼處。

長春雙陽鎮,這裡是梅花鹿的故鄉

凌晨四點,市場裡開始熱鬧起來,

還帶著微涼的六月,人們在這裡商榷鹿茸的價格。

遙遠的內蒙古阿爾山,冰封山路,

大興安嶺剛下過一場雪,

伊敏河畔,根河叢林裡,

不凍河的流水卻緩緩向前。

山西,黃河岸邊,一個叫李家山村的村落,

封閉的古村,人煙罕至,隱於大山深處,

只剩下老人和孩子,守著這個世外桃源。

湘西,沅水畔,

冬至的煙火在古鎮裡瀰漫,

寒冬裡的河岸靜寂,人間如此。

又見平遙,那一座叫“北方”的故城,

灰黃高深的城牆,穿著棉衣的行人,

暖暖的炕,熱熱的面,

還有一股聞起來就回到童年的濃濃的煤味。

無端端地想起潮州的好來,

廣濟橋的夕陽,吃牛雜的食客,喝茶的膠己人,

心中有香火,手中有杯茶,

這簡簡單單的世俗人生,不就是幸福麼。

從拉薩出發,沿著雅魯藏布江一路前行,

抵達日喀則,傍晚時分在扎什倫布寺,

僧人們正趕去大經堂做晚課。

寶島臺灣,深秋的海邊,

花蓮的這片藍,

像極了盛放的孤獨。

在舞水與沅江的匯合處,有一個地方叫黔陽,

它不熱鬧亦不沉寂,

老人們和鄰居家的狗,

每一段故事都真實而自然。

安徽查濟,夏日的時光在這裡靜靜流淌,

清澈的溪水,小橋流水杏花天,

長夏此靜坐,終日無一言。

北江的水清澈而湍急,

英德是一座有靈氣的小城,

剛剛放學的小女孩從巷子經過,

綿延破舊的街道,故鄉在淪陷,也在新生。

諸葛村的清晨,下過一場雨,

錯落的屋子,八卦狀的村路,

迷路的時候也總是有不少收穫,

眼前皆是煙火氣。

寧夏沙湖,盛放的馬鞭草和綠色的蘆葦,

轉眼之間,是大漠一望無邊,

回族鄉親們在這變幻無窮的風景裡生活了一輩子。

洪江,這是一座被遺忘的古商城。

時而日影時而微雨的淺夏,

在鎮子裡徜徉,然而舊夢難尋,

它終究不再是故鄉的模樣。

元陽,一場秋雨澆溼了哈尼村落,

秋分時節,光陰在此分成了兩半,

一半是凋零,一半是收穫,

女孩兒背起年幼的弟弟,走向梯田裡。

遙遠的吐魯番,火焰山腳下,

吐峪溝裡一戶平常人家,

葡萄架下,香的饢,甜的馬奶子,

這是落地生根的安穩日子。

婺源,在清晨的薄霧中醒來,

聽水岸搓衣的聲音,鴨子在溪邊嬉戲,

與鄉親們閒坐,歲月靜好。

我曾經把建水當作第二個故鄉,

團山村的三角梅開了又落了,

時間走了,光影也恍惚了,

那故鄉人,都還在呢。

安昌小鎮裡的日常,

烏篷船在搖晃,茶館裡的客人依舊,

不喜歡喧囂,又不甘於寂寞,

這裡剛剛好,

它就是童年裡走過的那一道石橋。

當鄉愁只剩下記憶,

故鄉不再是原來的樣子,

河流變灘塗,果樹被砍伐,田野改成了道路,

孩子們長大了,老人們離去了,

哪怕劃過指尖留下傷痕,多想時間能慢一點再慢一點。

心中有明月,他鄉亦故鄉,

在不斷收集的影像裡,

尋覓曾經的詩意和傷感,

我們只需要一個轉身,

看看自己來時走過的路。

“許多年來,我問過無數人的故鄉何在,大多數都不知所云。故鄉於很多人來說,是必須要扔掉的裹腳布,彷彿不遺忘,他們便難以飛得更高走得更遠。而我若干年來卻像一個遺老,總是沉浸在往事的泥淖中,在詩酒猖狂之餘,常常失魂落魄地站成了一段鄉愁。”——野夫

七月娃娃,知名旅行攝影博主,生活美學博主,旅行作家,代表作:《念我舊時光——在越南的光影中旅行》、《生活,總會給你答案》、《中國時光之美——詩意二十四節氣》

最新評論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國內最低調的古鎮,景色優美免門票,美國總統還曾來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