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來報:共青湖種下的荷花開了!
最佳觀賞處
“天水共青”亭在共青湖西,亭前就是親水平臺,這裡是荷花最佳觀賞處。站在湖邊,放眼共青湖,天水共青、翠碧浮動,遠可覽全貌,望東西雙塔,近可賞荷花。
進入正題
正如我們現在需要穿梭在溫州的繁華都市中,去城中一角還原白鹿古城舊日的“斗城”模樣一樣,當我們來到如今的江心嶼,也要通過詩詞歌賦和水脈變化來探尋它的前世今生。
作為“中國詩之島”,詩,確實是江心嶼的靈魂所在。
那麼,就讓我們從詩開始,先拼湊出江中孤嶼最原初的樣子。
亂流趨正絕 孤嶼媚中川
(晚清,溫州白鹿城“斗城”海關地圖)
最早為江心嶼留下千古名篇的,是中國山水詩鼻祖謝靈運。
東晉太寧元年(公元323年),郭璞為溫州構建白鹿城。南朝宋永初三年(422)早秋,謝靈運任永嘉郡守。前後,正好百年光陰。
溫州初建城時,北城壕為甌江,是白鹿城的天然屏障,也是古城海上交通的埠頭所在地。
你若將白鹿古城地圖從中間摺疊,中線正穿過北城壕甌江中的江心嶼。
然而,謝靈運詩中的江中孤嶼,並非我們如今所看到的江心嶼。正如過去人們所指的白鹿古城,並非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溫州城。
因為當時謝靈運是乘一葉扁舟橫渡甌江,所以是“亂流趨正絕”。那麼,“孤嶼”為什麼“媚中川”呢?
清嘉慶年間陳舜諮修編《孤嶼志》載:“城北甌江中,廣東西三百餘丈,南北半之。兩峰對峙,中川流,又名中川,川中有小山,即孤嶼也。”
也就是說,在謝靈運登江中孤嶼的1600多年前,如今的江心嶼在那時其實是有兩個挨著的小島,江水從兩個小島中間穿過,這一帶江水就名“中川”。當時的“孤嶼”,指的還不是這兩個小島,而是兩島間中川之上的小小礁石,所以有“孤嶼媚中川”之句。
謝靈運登上中川的小小礁石,而有了緊隨其後的千古名句:“雲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
如今,中川的這小小礁石“孤嶼”,被稱為孤嶼椒,位於今江心嶼江心寺的圓通殿內,上方立有一尊觀音塑像。
江水潮漲時,甌江水滲入江心寺地底,漫過孤嶼椒;江水退潮時,孤嶼椒就露出水面。
而如今江心寺所在位置,便是過去的中川。寺基,是一千年前由石塊土塊沙礫填塞而成的。
北斗城池增王氣 東甌山水發清輝
“北斗城池增王氣,東甌山水發清輝。”這句詩,來自19歲的王十朋。
王十朋(1112年11月9日—1171年8月6日),字龜齡,號梅溪,溫州樂清人。南宋著名政治家、詩人,愛國名臣。紹興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攬權”中興為對,被宋高宗親擢為進士第一(狀元)。
這首詩,預示了江心嶼地貌在南宋時期的大變化。也就是說,南宋以後,江心嶼的樣子,跟現在我們看到的樣子,比較像了。
王十朋19歲時,宋高宗趙構駕幸江心孤嶼。所以這首《駕幸江心次僧宗覺韻》,充滿了主旋律的對帝王的讚頌。然而如今我們再回顧當年的歷史事實,背後卻充滿了屈辱。
其時,高宗建炎四年(1130)春,臨安陷落於金人之手,高宗是倉惶逃出京都避難於江心嶼的。
時光再往宋以前回溯。溫州斗城的北城壕江心,依舊有東山、西山兩座小島,小島中間是中川,急流不斷。中川上,還立著那個小小的礁石“孤嶼”。
唐鹹通七年(866),江心的東山小島建立了普濟禪院。宋開寶二年(969),江心的西山小島建立了淨信講院。如今人們看到的江心嶼東西雙塔,也差不多建立於這時期。
宋高宗,於高宗建炎四年二月初一(1130年3月28日)溯江至江心嶼,駐蹕東山小島上的普寂禪院。
宋高宗在江心嶼住了16天,居住期間欽改古剎名號,將東嶼的普寂禪院改為“龍翔禪院”,後雕刻御字“清輝”“浴光”兩碑,立“清輝軒”與“浴光精舍”於龍翔寺;又將西嶼的淨信講院改為“興慶禪院”。如今,“清輝”二字尚嵌在江心寺殿東側壁間。
宋高宗對江心嶼的改變,還不僅於此。
回到臨安後,宋高宗度過了幾年安穩期。感懷往事之餘,紹興七年(1137),他下詔清了禪師由普陀來江心嶼主持龍翔和興慶兩寺。
清了禪師,做了此前人們都未曾做過的事:率眾僧填塞中川,修築海塘,將東西雙嶼合二為一。僧侶們在填好的新基上建梵宇,宋高宗賜名“中川”,即如今的江心寺。
清了禪師的全稱為真州長蘆真歇清了禪師,生於北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卒於南宋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俗姓雍,西蜀左綿人(今四川綿陽安州區人)。在溫州歷代高僧中,清了禪師以改造孤嶼,開創江心叢林的業績而著稱於世。
我們將江心嶼的歷史回溯至此,總結一下就是:1600多年前,謝靈運讓江中“孤嶼”一舉成了著名的“詩之島”。近1000年前,清了禪師又讓當初中川的小小礁石“孤嶼”變成了涵蓋東西雙嶼的全新江心孤嶼。
孤嶼從此面積擴大了,此時達到157.5畝,僧人增多了,且又是御賜的國寺。那麼接下來,人們要面對更實際的生活問題了,比如:防洪、用水、交通、農業生產……
江心海塘:乾道二年發大水 水漫溫州城門柱
“乾道二年發大水,水漫溫州城門柱”,這是溫州流傳至今的俗語。龍灣永中坦頭村鋒門山南向石嶺上有一處800多年前留下的摩崖:乾道二年水滿到此,並刻有船形圖案。
《宋史》記載:“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八月丁亥,溫州大風雨駕海潮,殺人覆舟,壞廬舍……浮屍蔽川,存者十一。”
水患後,中川寺寂光禪師再建如初,後又築海塘之田以裕其產。
江心嶼古海塘北岸,現為碧波湖凌雲橋以南,現狀駁岸的下部結構,長約100米,水位低時清晰可見,塊石斜坡作為堤岸護坡。古海塘南岸,原址位於江心寺前,現狀為江濱道路。2021年,名為“孤嶼水韻”的古海塘景觀標識牌設於碧波湖以南,為傳承江心海塘文化。
江心古井:多情真賴迴環水 有約重來定再逢
據史料,清了合東西二嶼為一,孤嶼處於江中,水鹹不可食,寺僧要渡江運水,非常不便。清了禪師作“開井發願文”,闡述開井的重要意義,並承諾“我開井日,先與諸天堅牢地神而有其約:若得見水,當於井中鐫佛密言,廣發大願,以鎮其底…”在龍翔東側與興慶西側同時掘井得泉,清冽甘美。隨著江心寺院的擴大,名聲遠播,香火旺盛,香客增多,江心嶼陸續挖掘出七口可飲用的泉井。更驚奇的是,這七口古井佈局如同小北斗。
江心嶼一號井(迴環泉):位於英國領事館西側,始建於宋代,和二號、三號、四號、五號井同屬於東塔塔院普寂寺。井平面呈圓形,井口未有題字。井邊長約1米,壁厚0.15米,欄高約0.5米。井水尚清冽可飲。一號井曾被蓋埋於草地下,現重新復原。清朝詩人錢子奇《迴環水》一詩中有言:“郎行多飲迴環水,春燕秋鴻去復來。”另據《甌江竹枝詞》記載:“括嶺青山度幾重,別離愁聽隔江鍾;多情真賴迴環水,有約重來定再逢。”相傳江中孤嶼有泉,投錢則溢,俗雲“迴環水”,飲之者必再來。故此井名為“迴環泉”。
江心嶼二號井(宋井):位於東塔山西麓,掘於宋皇宋元佑壬申七年(1092年),距今已900餘年,1990年8月清理時發現。
井口徑1.7米,深約10米,井壁塊石壘砌呈圓形,內直為0.57 米,井壁上部磚砌,井圈塊石鑿開,外圈呈八角形,邊長0.32米,內圈高0.45米。井壁上有二重環狀石刻觀音大悲懺等經文一千五百餘字,並有皇宋元佑壬申七年二月初三日住持宗達立等字樣。2019年溫州市文物保護考古所、鹿城區文物保護考古所等單位的專家組對“宋井”中的古文進行拓印。鐫刻在井口下方5米處的5塊石碑上,有三分之一的文字可以看清,大致為“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得智慧”的文字。這是古人為祈望國家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將《觀音大悲咒》刻在井內。
江心嶼三號井(海眼泉):位於江心嶼東塔下的西側草坪,此泉與華蓋山“蒙泉”,松台山“金沙井”合稱“溫州三大名泉”。俗名“東井”,泉水井口外直徑0.8米,內直徑0.56米。井欄厚0.12米,高0.48米。井壁用塊石壘砌,井欄用青石整塊鑿成。
明朝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吳門畫派領袖文徵明奔父喪(其父文林先後任永嘉知縣、溫州知府)來溫,特書“海眼”二字與井闌四圍石上,惜已失。泉以水名,景以人傳,“海眼泉香”遂成了江心十景之一。據說大旱時期,唯海眼泉、般若泉、琉璃泉沒竭過。
江心嶼四號井:位於龍翔寺內,現溫州革命紀念碑後。始建於宋代。井平面呈八邊形,井口為圓形。井欄內外壁上未見題字。井邊長0.7米,壁厚0.16米,欄高0.2米。井水尚清冽可飲。該井保存較完整,仍在使用,但已非當地主要生活用水來源,現主要作為生活洗滌用水,有現代取水設施。
江心嶼五號井:位於龍翔寺內,現溫州革命紀念碑右側,井始建於宋代。井平面呈六邊形,井口為圓形。井欄內外壁上未見題字。井徑約為1米,壁厚0.10米,欄高0.35米。井邊有一石碑,為現代所建。井水尚清冽可飲。該井保存較完整,仍在使用,但已非當地主要生活用水來源,現主要作為生活洗滌用水,無現代取水設施。
江心嶼六號井:位於江心寺大殿東側,始建於宋代。井欄底部平面呈六邊形,井口平面為圓形。井欄外壁上有智明方丈題字“般若泉”。井邊長1.2米,壁厚0.1 0.20米,欄高0.3米。
井水水源充沛,井水尚清冽可飲。該井保存較完整,仍在使用,現主要作為江心寺僧民的生活洗滌用水,井內有有壓管道等現代取水設施。六號井水源特別充沛。不僅江心嶼寺院僧人飲用靠該井,過去溫州城逢大旱河水乾枯之際,南岸溫州城區百姓都渡江來這口井或七號的琉璃泉取水解困。
江心嶼七號井:名琉璃泉,又名“靈壽井”,始建於宋代,由興慶寺僧人挖掘。琉璃泉位於江心嶼原興慶寺(今溫州革命歷史紀念館)內西側,俗稱西井。井欄由單塊花崗岩鑿成瓜楞形,高出地面25釐米,直徑60釐米。井壁由塊石疊砌成圓形,井壁直徑大於井欄。水質尚好,現仍使用。這口井水質尚好,仍在使用,紀念館工作人員有時會用來泡茶,“口感確實有些不同”。
從江心嶼七口井的水源水質分析,江心嶼的地質相當神奇,東西岩石有能將過鹹的江水過濾成為甘甜泉水的功能,並且這裡的岩石結構還是天然的儲蓄池。江心嶼水井的佈局說明古人精通天文地理、科學人文,並能將之融合協調予以規劃建設。
二十世紀:江心嶼又變大了
江心嶼,位於宋以後溫州古城北埠入海口的溫州港核心地段。
溫州港歷經千年,泥沙沉積逐年加劇。為此,1970年至1972年,一條石壩佇立江中引流。甌江南面之水因此加深加急,北面則泥沙沉積形成灘塗。於是溫州藉機對江心嶼北面灘塗圍墾植綠。
江心嶼第一期圍墾從1974年6月到1978年,據材料記載,江心嶼第一期圍墾是從1974年6月到1978年,利用西北首沉積沙洲圍墾了46.95畝,擴建了江心公園;1980年、1981年,為了繼續擴增綠化面積,溫州再次把規劃目光投向了江心嶼的灘塗。從現在江心嶼的最東端到東西園交接處的北面,進行了二期圍墾,擴大了94.21畝地;此後,政府對江心嶼西面灘塗繼續開發,到2003年,一個面積為568畝的江心西園出現在了大家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