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引言—名字由來

殷商時(前1600—前1046年),為鄂國。西周夷王七年(前879年),楚君熊渠伐揚越,至鄂。封中子紅為鄂王,築鄂王城。熊渠卒,熊紅嗣位,仍居鄂;傳六王至熊咢猶居於此,為楚之國都。熊咢鑄"夜雨楚公鍾"(宋政和三年出土)。鄂城源於此。

鄂城今為湖北省鄂州市下轄區。

長江圖

長江自西向東沿北部邊界流經鄂城。

蓮花山

蓮花山位於鄂州市洋瀾湖畔。蓮花山,山連九峰,狀若金色蓮花初開,獨展靈秀,故而得名。這裡三面環湖,通匯長江,山巒疊翠,煙波浩渺。

三國時吳王孫權在此設觀星臺,歷代佛道高師選擇此地修真,至今遺址尚存。蓮花山既有江南園林的靈秀端雅,又融合北方園林的宏偉瑰麗。主要景點有元明塔、六合園、碑林等三十餘處。

素有“江南第一塔”美譽的元明塔,1993年7月7日奠基,1995年10月28日落成,塔高80米,為八角形樓閣式塔,出土十一層,層層飛簷翹角,覆蓋著金色琉璃。正中的空心柱通天貫地,為元明塔獨有。

被譽為“文化的寶庫、智慧的海洋”的蓮花山碑林1994年開始興建,面積為3萬平方米,圓形碑林廊周長360米,8條旋轉上行的長廊匯通山頂正中的碑林中心閣。碑廊內現存有古今中外的文化精品碑石一萬多塊,堪稱世界之最。一號廊為儒家文化,二號廊為佛家文化,三號廊為道家文化,五號廊為醫武文化,七號廊為楚文化,八號廊為科學技術。碑林容匯古今中外的文化精粹,堪稱世界一絕。

西山

鄂州西山,古稱樊山,因在吳王古都──今湖北鄂州市區之西,故名西山。

這裡有三國時期,吳王孫權定都武昌(今鄂州)後所建的皇家苑囿,如吳王避暑宮、即位壇、讀書堂等;東晉太元年間,高僧慧遠得武昌太守陶侃的“文殊師利”金像後所建的靈泉寺;唐代詩人元結隱居的退谷及谷東面一塊“非曲非方,不準不規”的巨石硅蹲石;宋代著名詩人、書法家黃庭堅曾夜宿過的松風閣和親筆寫下的《武昌松風閣》詩及用過的洗墨池;清代兵部尚書彭玉麟留下的石刻梅花圖。

歷代文人墨客如陶淵明、李白、李陽冰、蘇軾、蘇轍、歐陽修、王安石、陸游、辛棄疾、丁鶴年等或慕名而來,或長期居住,留下了不少讚美的詩篇。晉代陸機把西山譽為“王畿”,唐代李白稱其為“帝裡”,宋代蘇軾謂之曰“幽絕處”。1964年陳毅來此地,贊“西山不亞於廬山”。

白雉山

白雉山融山、水、溪、谷和田園村莊為一體。西端白雉山主峰山陡壁峭,直立如屏,極具雄峭挺拔之韻致。峰前有獅子嶺,峰後有金雞石。相傳山頂原有一尊石佛,祈雨者占卜,石佛如能舉起,則天可下雨,如石佛難以移動則祈而無獲。山腰林木陰翳,間有雞犬、人家,若隱若顯,若仙若幻。

而雨後山色特佳,犬牙錯雜的崖壑間雲吞霧吐,龍氣舒捲,飛流疊瀉,蔚為奇觀。故有“雉山煙雨”之稱。明代詩人向日紅曾有詩題詠:“翠微深處白雲幽,曲徑紆迴到上頭。北望煙塵關塞月,西來風雨洞庭秋。星河曉傍疏鍾落,雁影斜連古塔浮。怪底仙人騎白雉,卻緣此地一丹丘”。

相傳遠古有仙人騎駕白雉至此憩留,仙人乘興而去,而白雉化為主峰,遂得此名。明詩人汪必東有詩寫道:“武昌之峰插雲起,欲飛不飛秀如雉……”南邊的小山脈構成了弧形弓背,長約6公里;北邊的小山脈酷似筆直的弓弦,長約3.5公里。兩山之間合抱平疇綠野,田園如畫。弓的東端融入石橋大型水庫,而與群峰合沓的東方山脈連成一體;西端之主端為芙蓉峰,海拔400餘米,險峻與高度均為本市諸山之冠。

洋瀾湖

洋瀾湖古稱南浦,又名南湖,位於鄂州城區中心,因湖之南側曾建過一座“洋瀾寺”,故得名“洋瀾湖”。

洋瀾湖歷史悠久,人文景觀甚多。南朝才子江淹曾在《別賦》中寫道:“春節碧色,春水綠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方輿勝覽》載:“南湖舊名南浦,江淹別賦,送君南浦”即此。洋瀾湖面積583.6萬平方米,其中水面約288.1萬平方米,陸地約295.1萬平方米,水深為0.7-2.2米。自然環境優美,湖面開闊,景色宜人,是城市難得的濱湖風景遊覽勝地。

觀音閣

鄂州觀音閣,又稱“龍蟠磯寺”,位於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區小東門外的長江龍蟠磯之上,始建於元至正五年(1345年)。

與明清武昌城隔江相望,為古鄂州八大名勝之“龍蟠曉渡”。“觀音閣”為宋代題名,原建有寺,元至正五年(1345年)監邑鐵山(蒙古族人)重建。後經幾度維修,現存建築為明清風格,但仍保持元代格局。閣坐東朝西,平面略呈長方形,總長為30米,總寬為10米,佔地面積300平方米。主體建築有祖師殿、觀音殿、老君殿、純陽樓、齋廚和觀瀾亭等。

鄂州觀音閣佈局得體,構築精巧,朱檻迴廊,重簷飛楹,顯示出典型的江南民間建築藝術特色,又集儒、釋、道三教文化於一體,在萬里長江之中僅此一處,故被譽為“萬里長江第一閣”。

文星塔

文星塔,又名文峰塔,位於文星路中段。塔七級,高十丈有奇,闊三丈,周垣以石,凡閱六年而成,已有460餘年的歷史。

該塔為八角五層樓閣式磚木混合結構塔,通高23.33米,由塔基、塔身和塔座三部分組成。塔基兩層,為青石基座,底層八角形,南面設踏跺上下,周圍有漢白玉欄杆;上層八角形須彌座;上枋與上梟、下枋與下梟合二為一。

文星塔既是鄂州市現存的唯一古塔,又是湖北省唯一保存至今的大型樓閣式塔,“雙塔凌雲”為湘陰古城八景之一。一在城東南之湖畔,一在城西北之江邊,巍巍雙塔,雄峙南北。

非遺文化—青銅鏡修復及複製技藝

鄂州青銅鏡修復及複製技藝,2016年入選第五批湖北省非遺代表作名錄,是以鄂州出土的戰國至唐代銅鏡為模本,經制模、泥範造型、泥範焙燒、合金配製及熔鍊澆鑄、鑄後加工、透光等十八道工序,製作而成的可照容的銅鏡工藝過程。其技藝可追溯到商代,傳承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

鄂州市地處江南,早在商代,鄂縣(今鄂州)所轄的大冶銅錄山就有青銅鑄造業。三國時吳王孫權引進浙江鑄鏡匠師,利用轄區礦產資源,開展大規模青銅鏡製作,鄂州成為與洛陽、紹興(古會稽)、徐州成為全國四大產銅製鏡中心。據文物考古發現,鄂州境內出土的銅鏡數量眾多、種類齊全,涵蓋了戰國至明清的各個朝代,因而鄂州被譽為中國“古銅鏡之鄉”。

後序

鄂城是鄂州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靈秀的自然風光與歷史人文景觀在這裡相互交融。

3
最新評論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豐茂烤串|魔都擼串星人百吃不厭的一家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