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名字由來
五代後唐清泰年間(934~936)馬殷置王朝場,北宋淳化五年(994年)升為王朝縣,至道二年(996年)更名臨湘縣,因濱湘水與長江會合之處而得名。
臨湘市今隸屬於湖南省岳陽市。
長江圖
長江自西向東沿北部邊界流經臨湘,這是長江流經湖南的最後一站。
五尖山雲林寺
雲林寺位於湖南省臨湘市五尖山國家森林公園望城峰頂,與馳名湘鄂贛的道教聖地大雲山遙相呼應。古寺始建於唐宋年間,歷史悠久;明清年間,佛教道場鼎盛,僧人不計其數,香雲嫋嫋、晨鐘暮鼓、梵音嘹繞,遠至百里外,來寺朝拜者絡繹不絕。
古寺坐落在山清水秀的風水寶地之中,前屏後障,左侍右衛,玉帶環腰。五尖山重巒疊嶂的諸峰,宛若朵朵蓮花綻放在西天半壁。山間溪水清澈,音如琴聲,梓林似海、峰巒瀑布、珍鳥奇花讓人流連忘返。古寺面向連綿起伏的遠山,俯瞰萬家燈火的臨湘城,極目遠眺,令人心開意解,塵囂頓消,可謂仙山佛國。
江南大漠
湖南臨湘銀沙灘面積約3000多畝,深50多米,儲沙近億立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沙漠,浩浩蕩蕩。沙臨湘銀沙灘江南大漠體為細微顆粒,通身銀白。早晨,沙灘在太Sunny的照射下,銀光閃閃,一望無垠,可與北海銀灘媲美,故稱“銀沙灘”。是中南地區唯一的沙漠景觀,亦稱之為江南大漠。
您一定很奇怪,在江南地區為什麼有這以壯觀的沙漠呢?其實江南大漠並非天然而成,而是現代中國建設歷史的烙印。1958年,由冶金部直管的亞洲最大的國有采礦企業——桃林鉛鋅礦4000多名工人兄弟紮營臨湘忠防鎮,引吭揮汗開採鉛鋅礦石,每天近百噸洗選後的無公害尾砂經管道輸送到此地的山丘間,近五十年的尾砂沉積,積砂成海,故江南大漠還有一個名字叫“尾砂壩”。如今,一望無垠的銀沙灘以“高峽平沙、江南大漠”的雄姿展現在世人面前,成為獨特的奇觀。
三年困難時期,日本人由於資源短缺,曾向中國政府提出,用一斤大米換一斤砂,遭到了總理的拒絕。周總理說:“現在我們的科學技術還很落後,將來科技發達了,我們還可以再提煉。”可見總理的遠見卓識。如果當時目光短淺,今天我們就沒有機會在江南欣賞到這“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雄偉奇觀了。
6501人工洞
“6501”又名銀水洞。是根據中央軍委1965年一號文件精神而興建的地下軍事工程,從1965年動工到1973年停建,歷時八年。“6501”地勢險要,符合地下工程隱蔽性強的要求。
山洞全長17000多米,面積80000多平方米,共分上、中、下三層,上下相通,結構極為複雜,有如“長藤結瓜”,共串有25個廳(室),17個通風堅井,大洞可通火車,小洞均可供汽車行駛,被譽為“天下第一人工洞”、“中國地下長城”,堪稱“神州一絕”。
6501工程是一座於60年代秘密修建,共設五個進口,兩個出口,分成階梯形上、中、下三個層次,兩側分佈無數大小地洞,洞中有洞、洞洞相連,曲折迂迴、機關暗道錯綜複雜,恍如迷宮,洞中探險神奇莫測。
目前已探明的第一、第二層共有25個廳(室)、17個通氣豎井,全長17000多米,被譽為“天下第一洞”,規模之大讓人歎為觀止,是目前已知中南地區公開的最大人工洞窟。
龍窖山“千家峒”
龍窖山又名藥姑山,屬幕阜山餘脈,地跨湘鄂兩省的臨湘、通城、崇陽、赤壁四縣(市)。山林面積10.5萬畝,最高峰海拔1261.1米,山勢高峻、澗深洞長、蜿蜒百里,是為避難秘地、世外桃源。瑤胞們在這裡留下了令人歎為觀止的石文化遺蹟。
關於瑤胞居嶽州境內,首見於唐代《元和郡縣圖志》:“潭州,春秋時黔中郡地,楚之南境……自漢至晉並屬荊州,(晉)懷帝分荊湘中諸郡置湘州,南以五嶺為界,北以洞庭湖為界。漢晉以來亦為重鎮。今按其俗,雜有夷人名徭。自言先祖有功,免徭役也。”
這些掩映於崇山竣嶺之中色彩斑瀾的古老石文化,遺存有石屋、石門、石橋、石洞、石墓、石器、石窩、石級,它遍佈於高山密林,甚至人跡罕至的大山深處。特別令人稱奇的是那些巨大的石塊,沒有斧鑿錘鏨的痕跡,皆是運用最原始的木尖火燎的方法採集壘砌而成,面對這些宏偉的工程,你不能不驚歎瑤胞先民驚人的毅力和創造精神。
臨湘塔
臨湘塔位於臨湘市儒溪鎮儒溪村的儒磯山上。建於清光緒七年(1881年),塔為磚石結構,實心、七級八方,保存基本完好。塔高33.436米(未計入塔剎缺失的寶瓶部分)。
首層以下為高2.03米、佔地75.3平方米的八方形三級花崗岩塔基座。塔基座以上的每層塔身,均下設束腰磚座,上出疊澀磚簷,八角簷皆出麻石脊翹,石翹頸系鐵質風鐸。凡十字正向均開券形假龕,而其中南向第三、四、五層卻真開佛龕各一個,內置佛像。塔身每層及下簷外粉白灰,下簷冰盤曾施彩繪。
該塔倡修者,即清代首任臺灣兵備道劉王敖(公元1829-1887年);塔銘《臨湘塔記》,則由光緒乙丑科舉進士吳獬(公元1841-1918年)撰寫,鑲嵌於首層外壁上。記中提到:“吾邑福建分巡道劉君璈當守浙台州試造之,九年,而科舉得數十人者也,乃倡造之。”記文含蓄詼諧,充滿著社會哲理和睿智,其對科舉文化的深刻理解,超乎常人,也超越其所處的歷史時代,具有較高的文史價值和思想價值。
團灣雁峰關
團灣雁峰關建於清咸豐年間,為清代古建築,位於扼湘鄂咽喉、守“湘北門戶”的臨湘市東南邊陲重鎮詹橋鎮團灣村鴻雁組。距離臨湘城區30公里、詹橋集鎮8公里。雁峰關夾於鳳凰、鴻雁二嶺之中,坐東北向西南,由關牆、關門、古道組成。
團灣雁峰關保存較完整,關牆為夯土牆外包砌麻石。東西直抵兩側山麓,條麻石錯縫順石眠砌,砌築工整。關門為青石券拱結構,門洞寬2.3米。南邊關門口高3.4米,北邊關門口高2.4米,關卡的券拱門眉鐫刻“雁峰關”三字。
雁峰關位於南北交通要道上,易守難攻,為軍事要塞,現在,在臨湘市乃至湖南省鮮有這樣大規模的關卡,且關卡上賦有楷書篆刻,同時,系臨湘四十八關之一,對考證清朝臨湘詹橋鎮的地域界限以及雁嶺南北兩地人民的經濟文化交流史有著重要的史料價值。
地方特產—臨湘浮標
臨湘浮標是湖南嶽陽臨湘市的特產。釣具界有“威海的杆,臨湘的漂”的美譽,臨湘已成為大陸乃至國際上知名的浮標生產基地。
臨湘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生產浮標所需的桐木年產量在1000立方米以上,蘆葦達1500多萬支,其浮標生產在全國已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現有浮標生產企業400多家,80%集中在市區,其餘分佈在桃林、羊樓司、白雲等鄉鎮。基本形成了一個浮標產業群。產業鏈條正由生產領域向供應領域延伸,出現了專門從事原材料供應的企業。部分原材料由當地供應,文白鄉就有好幾個村的村民專門從事蘆葦的採集供應,出現了蘆葦採摘的專業村。
地方特產—龍窖醬菜
龍窖醬菜生產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神農嘗百草的傳說,一日來到洞庭湖東畔,幕阜山餘脈一處(今湖南臨湘龍窖山),但見瀑布飛瀉,林木蔥鬱,奇花異草滿山遍野,甚感好山好景,環顧山野住民,卻是飢不裹腹,哀鴻遍野,神農氏百思不得其解,看此處土地肥沃,氣候宜人,但是百姓生活卻十分艱辛。
尋人細問,原來此處確實物產豐富,但每到春末夏初,正是青黃不接之時,冬季作物已衰敗,春季作物尚未長成,人們無處取食,神農氏瞭解原委後,就在山野找一石洞暫居下來,隨村民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大量種植穀物與蔬菜,待到豐收之時,教村民將穀物曬乾囤積,將蘿蔔、榨菜等蔬菜採摘灑鹽置於石洞中紮緊保存。到來年青黃不接時,開窖取菜,則醬香撲鼻,菜體完好,從此鄉民無食物之憂。當地村民為感謝神農氏恩德,便將神農氏當年所居石洞稱為“龍窖”,將神農氏窖藏之法所得的蔬菜稱之為“龍窖醬菜”。從此以後家家戶戶都將吃不完的蔬菜按此法進行儲藏蔬菜,“龍窖醬菜”也從此流傳至今。
關於龍窖醬菜製作的歷史十分久遠,已無從考證,據臨湘鄉間盛傳的民間傳說在三國時期就有早期龍窖醬菜製作過程和故事的記載:公元208年,三國東吳大將黃蓋臨危受命,秘密進駐下雋縣(今湖南省臨湘市)。這裡湖泊浩渺,湖垸眾多,黃蓋在此操練水軍,當時軍需物資潰乏,為戰備需要他們將蔬菜進行醃製,用土壇裝好,和黃泥密封,埋于山邊湖畔,經七七四十九天後取出,將士食之味口頓開,士氣大振。三國相爭,都以真龍天子自居,因此軍中以龍為名窖藏,此地又靠近龍窖山,因此得名龍窖醬菜。
根據現可查證的資料可追溯到宋代,宋代範致明《岳陽風土記》:“龍窖山在(臨湘)縣東南,按鄂州崇陽縣,雷家洞、石門洞,山極深遠。其間居民謂之鳥鄉,語言侏離,以耕畲為業,磨豆醃菜為食。非市鹽茶不入城市邑,亦無貢賦,蓋山瑤人也。”再是宋馬子嚴《岳陽甲志》:“龍窖山在巴陵北,山實峻極。山有雷洞,有石門之洞,山瑤居之,自耕而食,植蔬植豆,自織而衣”。
後序
臨湘底蘊深厚,山川秀美。1000多年來,楚文化與湖湘文化在此交匯融合,積澱了一大批地域特色鮮明的歷史文化遺產,瑤文化、茶文化、竹文化、臨湘還是萬里茶馬古道的兩個南方起點之一。被譽為“中國浮標之鄉”“竹器之鄉”“茶葉之鄉”“魚米之鄉”和“有色金屬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