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島是一個半島,位於膠州灣的底部,三面臨海,前面是遼闊的膠州灣,浪濤灼灼,背後是堅實的北岸腹地,千佛山(與濟南千佛山同名)注目觀望。
紅島有35公里海岸線,海岸線上,海洋發出號嘯,汽笛響起吼聲,一條條船下海了,一條條魚進倉了。漁民們揚帆起航時,場面讓您豪情鼓盪像大海深處奇異而壯觀的巨大魚群,也像大草原烏雲般湧動的馬群,更像國慶閱兵那龐大方陣的威武之師。
濤聲朗朗,以夢為舸。在一艘艘插著鮮豔的五星紅旗的漁輪即將離港之際,享受著新時代科技的進步,他們的手機早已收到來自氣象、公安、消防、海防等各部門的關懷和囑咐;GPS,把父母妻兒的不捨和關心定位在一起。舊時的漁民終年在船上漂泊,在風浪裡討生活,平安只能靠媽祖,靠龍王爺保佑。現在,背後是大資料時代的安全分析,怎不令人欣慰?
紅島漁民的自信不僅在背後,也在前面,前面有他們無限的世界,有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大自然對紅島很厚愛,面前的海洋就是膠州灣,位置得天獨厚,風平浪靜,天然漁港。漁業資源豐富。全街道有漁船幾百艘,年海洋捕撈產量幾萬噸,對蝦、扇貝、紅島蛤蜊、魚類網箱海水養殖產量幾萬萬噸,水產品加工量幾萬萬噸,年卸貨量達幾萬噸……全部人口有4萬人口的小小紅島街道紅島港,是遠近聞名的海鮮碼頭和海鮮集散地,肖家集農曆初二初七,紅島集初五初十,宿流集初一初六,西大洋集初四初九,高家集初三初八,每次大集都是人頭攢動,也是海鮮的重要銷售渠道。
紅島有跨海大橋和主城區相連,有紅島火車站,有高速、很快也會有地鐵。善於耕海的紅島人,充分利用便利的水陸交通,深挖本地特色優勢,發展成為了漁貨物資交易集散、休整及避風的基地。現在,港內水產品交易、供冰、供油、供水、冷凍、漁船修造、機械維修、漁需生活物資供應等一應俱全。
早上起來,伴隨青雲晨鐘,嘰嘰喳喳的早起的海鳥已在弄海,時而躍起,時而俯衝叼魚;辛勤的漁家婦女弓著腰,戴著頭巾,在淺灘灘塗耙海,第一抹朝霞照在她們的背上,構成一幅動人的風景。
入春,紅島最先迎來的是“漁祖郎君文化節”,由上百名當地民間藝人組成的表演隊伍向遊客展現明清時期的漁家迎親、高蹺、趕驢、雜技等流傳至今的民間技藝,而後伴隨著悠長的漁家號子,漁祖郎君氏祭祀儀式隆重開始。祭祀儀式上,主祭人率隊伍鳴號、獻祭牲、請神祗入位;而後行祭祀大禮、誦祭文、行三拜九叩大禮。因海而興的紅島漁民以此表達對漁祖的感恩和尊崇。據歷史考證,世界漁業最早源自中國,中國漁業最早源自炎黃時代的東夷部落,部落首領郎君氏在膠州灣北部,教人們結網造船、出海捕魚,被後人尊為“漁祖”。紅島漁民為紀念郎君,把他出海捕魚的那條港稱為“郎君港”,還在他居住過的地方修建了“郎君廟”, 每年在清明節前舉行盛大的祭祀儀式,以表達對這位漁業祖神的崇敬,和感恩大海賜予的福祉。漁家祭祖已有數千年曆史,後來逐漸發展成漁民出海前的祈福儀式。
春夏之交,蛤蜊最肥美。青島紅島蛤蜊節就成為一個不得不說的活動。經過十年的發展,紅島蛤蜊節在島城及周邊區市擁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固定的遊客群,“春夏紅島挖蛤蜊”,已經成為約定俗成的短途遊專案之一了。
每逢蛤蜊節,紅島最南端的紅島休閒漁村便會人頭攢動,熙熙攘攘,今年的蛤蜊節趕上了適宜趕海的好潮水,人們早已按耐不住挖蛤蜊的熱情,提前備好了水靴、水桶、小鏟子,早早趕到紅島。
待到潮落,遊人爭先恐後趕往趕海區,偕老帶幼,揮舞著各種“武器”發掘著海灘上的戰利品,挖蛤蜊、敲海蠣、撿海菜、撿海螺,忙的不亦樂乎,偶有遊客撿到拳頭大的海螺,難以掩飾興奮的心情而呼喊,引得旁人豔羨。
蛤蜊,要有耐性。蛤蜊適合在泥沙混合的灘塗生長,退潮後,灘塗上會佈滿一些小孔,這些是蛤蜊取水攝食的痕跡,偶有一股股水柱濺出。此時,用鏟子順著小孔下挖即可收穫。
平時紅島的碼頭很安逸,海港水道內靜靜地停泊著無數的小漁船,不遠處的木板上晒著各種的魚乾,樹與樹之間的繩子上掛晒的是更大的魚乾,太陽把它們的影子畫在地上,海風吹來,魚兒邀著影兒在遊動。在紅島,有時你真分不清哪裡是岸,哪裡是海,哪些是船,哪些是魚。
紅島街道不大,道路比較狹窄,兩旁擺滿了各種漁港情調的小攤和海鮮大排檔,穿行在充滿年代感的建築周圍,頗有感覺。淳樸的當地小販男戴斗笠女戴頭巾,被海風吹得黝黑的臉上。
提到紅島。就不得不提一下鮮美無比的“末貨”。
末貨,一種很小的蝦仔,現在俗稱“奈米蝦”,肉質柔軟、鮮美,含高鈣和蛋白質,具有極高的保健營養價值,同時對其生長環境十分挑剔,只在淡水河流入海口處的淺水中生長,加上天敵多,所以產量不大。因紅島淺海平緩的灘塗和適宜的水溫,適合末貨生長,所以自明代以來,便遠近聞名。上世紀70年代由於大沽河開始汙染,末貨生長環境受到影響,因此幾乎絕跡。近幾年,隨著大沽河的治理,生態環境好轉,末貨開始大量繁殖,又重新上了餐桌,但產量依然不大。
末貨的做法多采用簡單加工、保留本色的做法,吃原汁原味。一般家裡就是在新鮮末貨中打入雞蛋,加適量食鹽和蔥花拌勻,然後放入鍋中蒸熟。出鍋後,鮮香撲鼻,入口柔,用大蔥蘸著吃,別是一番美味。一句話就是“聞著香,吃著暄”。
在100多年前,紅島曾是膠州灣內的一大孤島,隨著鹽場的擴大,與海洋相連成為半島。因島形狀像蓮花,也曾有“蓮花島”的稱說。
在紅島有一個傳說,秦始皇為求長命百歲藥,巡遊膠州灣,遠遠地望見了紅島,就問隨從這個島叫什麼名字。沒人能回答出來,秦始皇便說:“環海之島,碧波藍天,山海相連,綠樹蔥蔥,真乃乘蔭歇涼之勝地也。”李斯聽了秦始皇的話,立刻介面說:“既是乘蔭歇涼之勝地,就為此島取名為蔭島若何?”秦始皇准奏。從此,蔭島的名字便傳達上去,後因遇謄錄方便,把“蔭”寫成“陰”,稱“陰島”。
聽此傳說,我用一首詩記錄下了紅島的美貌。
紅島
冒島過了浪不高,青雲龍王止怒濤。桃花美島映日月,碧波盪漾乾坤好。秦皇漢武贈其名,應知盛景無限少。神龜騰蛇終為土,西嶺歸帆漁人笑。
至於後來為什麼叫紅島呢?據《河套街道志》記載,在“文革”期間“陰島”的名字,被視為“暗淡之島”的代名詞,有反動的嫌疑,於是在1966年8月前後,陰島公社被更名為紅島公社。
紅島街道不僅擁有悠久的歷史,更有悠久的製鹽歷史,秦漢以來,紅島都是鹽的主要產地。在韓家民俗村漁鹽民俗博物館裡的牆面上記載著著這樣的一段歷史,紅島製鹽歷史悠久,戰國時的趙國史書《世本》就有記載,炎帝時,諸侯夙沙在膠州灣一帶首創海水煮制海鹽,夙沙氏也被奉為“鹽宗”。紅島也因製鹽獲得財富,素有“清水撈白銀”的說法。韓家民俗村用一栩栩如生的壁畫,展現從洪荒時期鹽宗夙沙氏發明海水煮鹽到當地群眾刮鹼取鹽、掘井煮鹽、鹽田煮鹽一直到解放後機械化晒鹽製鹽的全部歷史過程。
根據“1905年膠澳鹽田圖”,彼時,紅島還是一座孤島,直到1913年通過修鹽田晒鹽修路方與陸路相通。
1900年,韓家村民韓高祥、韓高志在即墨金口跟日本人學會修鹽田晒鹽技術,回家後在韓家村郎君港建成晒海水制滷取鹽的鹽池,成為膠州灣內使用近代製鹽技術建池晒鹽的先驅。
民俗村有一條古色古香的商業街,是仿古店鋪,真實的 呈現了清末民初時韓家村漁碼頭(郎君港碼頭)的繁華景象。
郎君港碼頭是青島及周邊縣區重要的漁碼頭,據說在當時僅次於金口碼頭,南來北往商賈多會於此,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商貿世俗和風土人情。
晚上在紅島港口海面的飯店裡上吃各色海鮮,近看網箱裡的魚躍蝦跳,中看跨海大橋雄偉壯麗,遠看大海歸帆點點。我不由自主的的放仿照古人做了一首詞:
朝天子.紅島無題
近海,遠海,天際映藍天。波濤湧上礁石灘,浪花濺飛片。送客海鷗,春風撲面。嘆人生有凋零。深思,何思,追問孔顏曾孟。
紅島的海可讀、可寫、可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