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在淮安市淮安區地標性建築——鎮淮樓西北不遠處,有一條古老而幽深的古巷,全長約有三百餘米,這就是著名的駙馬巷。淮安城內的駙馬巷,因誕生過世界偉人周恩來總理而名馳中外。到這裡參觀周總理故居的人總是會問:這條巷子為什麼以“駙馬”來命名呢?

駙馬巷的由來——特殊的公主和駙馬

駙馬巷原名望仙巷,改名駙馬巷則是明朝初年的事,因為有一位頗為“特殊”的駙馬居住在這裡,他就是駙馬黃琛。之所以特殊,是因為他娶(古代叫尚)的是一位“破格”的公主,這個公主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堂侄女慶陽公主。

駙馬巷牌樓

據《明史》和《明太祖實錄》記載,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個叔叔,生有四個兒子,最小的是蒙城王。蒙城王本名不詳,蒙城王的王號是後來的追封。蒙城王在朱元璋稱帝前已去世,只留下一個女兒。蒙城王妻田氏早寡,有節行,朱元璋非常敬重她,很照顧她和堂侄女的生活。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稱帝,大封親屬和功臣。他顧念兄弟之情,破格將蒙城王的女兒,也就是堂侄女封為慶陽公主(按例應封為郡主)。

位於淮安市盱眙縣的明祖陵

慶陽公主的駙馬黃琛(1337—1385),湖廣江夏(今湖北武漢)人,原名黃寶。黃寶很早就投奔朱元璋,從帳前參隨的小官一路擢升。朱元璋愛其謹厚,將堂兄的孤女嫁給了他。洪武元年,因他的妻子被破格封為慶陽公主,於是他也被破格封為駙馬都尉兼明州衛指揮使。不久,他又被改為淮安衛指揮使,從此常駐淮安。

黃寶和慶陽公主所住的駙馬府大約就是這時期興建在淮安的望仙巷。洪武三年,朱元璋將黃寶改名為黃琛。洪武四年,又下誥令黃琛的子孫世襲淮安衛指揮使之職。洪武十四年,朝廷設中都留守司,黃琛被任命為留守。朱元璋將“龍興之地”和祖墳所在的中都交與黃琛管理,可見對這位堂侄女婿的賞識和信任。

《淮安府志》中關於

駙馬巷的記載

慶陽公主與黃琛在淮安的駙馬府居住了14年,在黃琛死後,地方官吏趨炎附勢,將駙馬府所在的望仙巷改名為駙馬巷。正德《淮安府志》在駙馬巷條下有注:“在大聖橋西,舊有駙馬府,後廢為民居,故名。”明確說明駙馬巷因駙馬府而得名。

駙馬巷的往昔——周恩來的誕生地和童年成長處

1965年7月5日,周恩來總理和陳毅副總理在新疆石河子農場看望內地支邊青年,偶然碰上一位淮安的姑娘李正蘭。周總理在邊疆碰上了淮安老鄉,非常高興,拉著小李問長問短:“你家是淮安什麼地方的?”小李回答:“北鄉欽工的”。“噢,鄉下的農民出身,那比我強,我是城裡的官僚家庭出來的。”周總理幽默的話語把在場的人都逗笑了。這時,在旁的陳毅副總理馬上接過話茬:“他是你們淮安城裡駙馬巷的。那條巷子裡過去出過駙馬,現在又出總理,你們淮安淨出能人啊!”在場的人聽了又都笑了起來。

現駙馬巷景象

陳毅副總理提到的“駙馬巷出總理”就是指周恩來總理於1898年3月5日誕生在這條古巷裡。周恩來祖籍浙江紹興,其家族的傳統職業是師爺。周恩來的祖父周起魁大約於1863年從紹興北上淮安,開啟做師爺的生涯,其後代也逐漸定居淮安。1878年,經過幾番考察,周恩來的祖父與二哥周昂駿最終合夥在淮安駙馬巷買下了一處房子。這就是後來周恩來的出生地,現在的淮安駙馬巷7號,周恩來故居。

周恩來故居

由於周恩來的父親周劭綱長期在外謀生,童年周恩來主要由母親撫養並接受教育。周恩來嗣母陳氏,出身書香門第,具有一定的文學素養。丈夫周貽淦去世以後,陳氏既未再嫁,也不輕易出門,一心教養嗣子。在周恩來三四歲時,就教他認字塊、練習書法,5歲時,教他吟誦古詩詞。陳氏還經常帶周恩來參觀淮安的名勝古蹟、人文景觀,給他講韓信忍辱奮進、梁紅玉擊鼓抗金、關天培忠勇報國的故事,對周恩來在思想上、文化上做了最初的啟蒙教育。周恩來在南開學校上學時,還曾回憶這段短暫的美好時光,“幼時喜聞故事”,嗣母講故事,“輒繞膝不去”,“終日聽之不倦”。

周恩來童年讀書的地方

周恩來從出生至12歲時北上東北讀書的十二年中,除了有四年在清江浦的外公家居住外,其餘的八年時光都在駙馬巷的祖宅中度過。偉人的成長離不開童年時期的培養,在駙馬巷的童年歲月,對周恩來才智、人品、性格的養成,處事能力的鍛鍊,以至後來投身革命都有著重大的影響。

駙馬巷的今朝——歷史文化名街和著名景點

歷史街區是古城風貌的精華所在。淮安市是中國1986年確認的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城區內歷史街巷成網,文物古蹟和傳統風貌建築儲存豐富,駙馬巷以其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人文價值成為其中的代表。2016年1月,包括駙馬巷在內的“駙馬巷-龍窩巷-上板街”街區被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為“江蘇省第一批歷史文化街區”,是淮安市兩個省級歷史文化街區之一。

飲譽海內外的周恩來故居就坐落在駙馬巷7號。

周恩來同志故居

周恩來故居有東西相連的兩個老式宅院,共32間半,佔地1900多平方米。整個建築古樸典雅,是清晚期典型的蘇北民居的建築風格。現在周恩來故居東大門上方懸掛著一塊由鄧小平親筆題寫得“周恩來同志故居”紅底金字的匾額。

東大院有周恩來祖父住房,嗣母和乳母住房,周恩來誕生地、讀書房,他提過水的水井和澆過園的菜地;西大院原為周恩來二伯祖父住房,後被闢為周恩來紀念展覽陳列室,展出照片近200幅,內容分為周恩來童年、家世和故鄉、人民的懷念、黨和國家領導人題詞、周恩來書畫苑和周恩來墨跡碑廊。

上圖:周恩來故居主堂屋

下圖:周恩來誕生的房屋

周恩來故居於1979年3月5日正式對外開放。迄今為止,周恩來故居共接待了國內外瞻仰觀眾1600多萬人次,其中包括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江澤民、胡錦濤、李鵬、朱鎔基等,以及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領導人及外國朋友。有朋自遠方來,帶朋友瞻仰周恩來故居也成為淮安人的第一選擇。

文化是城市之魂,記憶是城市之根。歷經數百年歲月滄桑的駙馬巷承載著一座城市的記憶和情感。走進這裡,不時會觸碰到歷史的古樸和素雅的氣息以及總理人生的第一段身影。

簡介:李想,江蘇鹽城人,淮安市志辦編輯,淮安市大運河文化研究中心辦公室助理研究員,華中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在讀。參與編著《中國大運河叢書非物質文化遺產卷》、《當代中國城市發展叢書淮安卷》、《淮安漕運文化》等書籍,在省級以上期刊發表論文十餘篇,主持完成數項市廳級社科類研究課題,研究成果獲江蘇省社科學術大會優秀論文獎、淮安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

624
最新評論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幽暗國度裡的受傷文明:初抵德里的強烈感官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