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出去吃飯的時候,看到經常去的一條美食街,人越來越少,商家換的越來越頻繁。後來問了幾個以前經常去的朋友為什麼都不去那邊吃飯了,他們說,那邊根本找不到停車位。沒有停車位或許並不是影響這條街生意的根本性因素,但有可能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至此,不禁想到這兩年出去旅遊經常遇到的停車難的問題,尤其是周邊的一些景點,哪怕只遇到過一次停車難的問題,以後再選擇出遊的時候,都會猶豫再猶豫,那種找個停車位找半小時,真的會把人逼瘋的。
對於遊客來說,前幾年去旅遊景區的時候,考慮的因素就是交通方不方便,門票貴不貴,住宿貴不貴等問題。但是,經過這幾年的發展,遊客考慮的因素正在悄然發生變化,景區內有沒有無線網、有沒有停車位也成了遊客考慮的重點。
因為停車位不夠、管理不規範的問題,這幾年景區投訴佔比逐年提升,據相關資料顯示,僅2017年的10月份,成都受理景區停車問題投訴數量就達到了40件,平均下來每天一起投訴,相信還有很多遊客也被停車問題所困擾,但是沒有進行投訴的。
由此可見,景區停車問題正在越發嚴峻,停車位少、停車難、收費貴等問題甚至阻止了一批想要前去的遊客。所以,對於景區來說,有時候在考慮遊客量、旅遊人次為什麼上不去的時候,不要老是盯著門票是不是貴了,還要從基礎設施建設上面,考慮一下有沒有及時跟進遊客的需求。
尤其是自駕遊越發盛行的今天,對於有車的遊客來說,停車是否方便對整個旅行有著極大的影響。不過,就目前而言,真正能夠滿足遊客停車方面需要的景點少之又少,尤其是一些位於市區內的景點,建造景區就已經是恨不得一畝地當三畝用了,更別提建造大型的停車場了。
而據一些景區負責人表示,前幾年在景區建設的時候,覺得弄幾十個甚至幾百個車位就已經綽綽有餘,並且覺得自己的這種思想很超前了。但沒想到的是,這還沒幾年,車位已經不夠用了。
而一些郊區或者是山區的景點此時在佔地方面的優勢就出來了,由於沒有過多的商業設施,所以土地面積較為便宜,也有足夠的面積供景區拓建停車場。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這類景區在停車方面也並非是做到了極致,怎麼說?
雖然有足夠的地方停車,但是,如何管理卻成了難題。比如,一些佔了當地村民土地的景區,對於停車管理卻是極為難受,因為時常會出現村民半路攔截遊客車輛,引導遊客停車到非停車場的位置,然後收取費用的情況,而景區的停車場有可能是免費的。
當有一天,景區停車場問題跟營收掛鉤的時候,景區又該進行什麼樣的改變呢?
如果站在遊客的角度來說,他們對景區的要求無非就是有停車場,能夠實現快速停、快速走。而站在景區的角度來說,在滿足遊客停車需求的同時,或許還應該考慮一下怎麼提升效益,也就是說,景區可以試圖通過減少遊客在停車上浪費的時間來增加遊客在景區停留的時長,通過提高週轉率來承載更多的遊客。
解決停車問題或許途徑之一,因為對於大多數遊客來說,他們在計劃安排的時候,會主動衡量在景區內停留的時長,比如鄭州少林寺,爬三皇寨4個小時,逛少林寺2個小時,如果停車停了30分鐘的情況下,在景區內的停留時長就會大打折扣,不僅會影響體驗,還會減少遊客在景區內的消費支出。
或許是考慮到這方面的因素,在今年5月份的時候,河南已經有景區在建造無感支付智慧停車場了。其通過智慧化、數字化真正解決了遊客停車過程中遇到的停車難、通行速度緩滯、繳費方式單一等問題,為遊客打通停車最後一公里。
它使得整個通行效率提升了至少2倍以上,在節假日,其帶來的效果會更加明顯。而至於停車位不夠的問題,或許需要景區好好規劃一下了,因為在節假日的時候,就連號稱具有亞洲最大停車場的雲臺山都是爆滿,更別說其他的景區了。
總有一天,當你還在盯著門票的時候,已經有景區開始從其它方面俘獲遊客的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