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天行健
對於我們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很多人的心目中都有一個“探險夢”,比方說想要去看看一望無際的沙漠,甚至對於一些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來說,可能在感嘆沙漠廣袤無垠的同時,也會嚮往古代絲綢之路的繁華,甚至羨慕那些生活在沙漠周圍的遊牧民族。
不過,這也只是想想而已,要知道,如果是沒有任何經驗的人去到沙漠中,一旦迷了路,獲救的機會是非常渺茫的,而且就算沒有迷路,去沙漠中探險也絕對不是一個明智之舉。
特別是如今伴隨著人類的活動,導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嚴重,更是讓沙漠變得非常可怕,說它是“死亡之地”,也一點都不為過。
沙漠有多可怕?在沙漠中鮮少會有植物出現,動物也是非常罕見的,除了一些極端耐乾旱的動物,比方說駱駝,甚至就連在天空中翱翔的鳥,都不會飛去沙漠。當你站在沙漠邊緣的時候,放眼看過去,只有無盡的黃沙,一個個沙丘坐落其中,如果沙漠中起了風,那麼也就是“死神來了”。
說起來,在地球的演化史上,如今沙漠問題應該是最嚴重的,要知道,在地球的遠古時期,地球上曾經溫暖溼潤,植物也比現在多得多,比方說石炭紀時期的地球,大約90%的陸地面積都被植物覆蓋,那麼,如果地球再次變成和石炭紀差不多的情況,對於人類來說,是好是壞呢?
地球上的沙漠都種上樹,會發生什麼?
進入21世紀以來,植樹造林已經成為了非常重要的環保專案之一,提到植樹造林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即使在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中提到過的毛烏素沙漠。
和電影中回憶過去的場景一樣,位於山西省榆林市的毛烏素沙漠,在過去一直都是當地人想要逃離的地方,榆林市也因此被稱作“沙漠之城”。
1959年開始,這裡就開始了沙漠大改造,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終於到了21世紀的時候,毛烏素沙漠真的變綠了,如今93.24%的毛烏素沙漠都已經便植物覆蓋,曾經令人想要逃離的地方,也擁有了良好的生態環境。
其實,不止是毛烏素沙漠,除了這裡,還有其它的地方都在進行著植樹造林,那麼,如果有一天,地球上所有的沙漠都變成綠洲,究竟是好是壞呢?
在去年舉辦的國際沙漠論壇上,中國的沙漠改造、植樹造林工程可是得到了國際認可,而且希望可以全世界複製“中國模式”。看起來似乎非常好對不對?
不過,研究者卻表示,在治理沙漠問題上,人類也要學會“適可而止”,如果有一天地球上真的所有沙漠都消失了,那麼,人類可能也會因此而滅絕。
先讓我們看一下目前地球森林面積和沙漠面積的對比數字:目前全球的沙漠面積佔到總面積的25%左右,和森林總面積相比,大約小了10%左右。如果未來地球上全部的沙漠變綠洲,那麼,意味著地球上的森林面積,大約會佔到55%左右。
相應的,地球上的氣候環境也都會發生鉅變。首先,最主要的一點就是:伴隨著地球上植物越來越多,大氣中的氧氣含量也會不斷激增,地球的含氧量會變得非常高。
我們都知道,在地球誕生早期,地球上並沒有氧氣,後來是大約35億年之前,一種叫做藍藻的微生物出現了,它可以進行光合作用,也讓地球擁有了氧氣。
所以,植物的增加勢必會提高氧含量,如今地球的氧氣含量是21%左右,如果森林面積翻一倍,可能氧氣含量會達到30%,甚至更高。
要知道,氧氣並不是越多越好,目前地球上的氧氣含量,對於現生物種是有利的,不過一旦氧氣含量超標,就會導致“氧中毒”的出現了。
什麼是氧氣中毒呢?簡單來說,就是吸入了太多的氧氣而導致的,對於人類來說,如果長時間處於富氧的環境中,嚴重者可能會死亡,當然,及時不死亡,長期在富氧環境中,也會導致生理紊亂、機理受損。
此外,如果所有的沙漠都變成了綠洲,那麼,用不了多久,地球就會再現冰河世紀。繼續讓我們看35億年前藍細菌的出現,雖然讓地球擁有了氧氣,不過地球的大氣結構也發生了鉅變,溫室氣體不斷減少,最終導致地球越來越冷,一直到整個地球都被凍住。
看到這裡,可能一些對地球演化史有了解的朋友會說,地球富氧時代不止是35億年之前,還有2.8億年前被稱作“巨蟲時代”的石炭紀,那麼,為何石炭紀的地球要比現在還要熱呢?
石炭紀的富氧高溫之謎
其實這個問題很好回答,雖然當時石炭紀的地球90%的陸地都被植物覆蓋,而且由於氧氣含量非常高,導致當時的動物都非常大,比方說蜻蜓的翅膀展開,竟然會達到2米,甚至有的昆蟲還可以達到3-5米長,而且石炭紀的整個氣溫都非常高。
說起來,這都與石炭紀時期,經常有大規模火山噴發有關,我們都知道,火山噴發會釋放很多的溫室氣體,這樣一來,也就等於大氣中會不斷被注入溫室氣體,自然也就會導致石炭紀時期的地球並沒有變成“冰球”了。
那麼,如果人類想要讓所有的沙漠彼岸綠洲,是不是隻需要不斷持續排放溫室氣體就可以了呢?這也是不可能的,即使人類不間斷排放溫室氣體,也改變不了富氧環境,人類也只能會讓地球的氣候環境變得越來越糟糕,一直到地球重新進行過一場大滅絕,將人類文明毀之一旦。
所以,凡事都要講究一個度,植物造林的確可以造福後代子孫,不過如果將地球的所有沙漠都變綠洲,那就是不給後代子孫留“活路”了,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