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這兩天基金綠得可怕,基民們是繼續持有還是清創
17
回覆列表
  • 1 # 大餘呱呱叫燙皮

    創業板垃圾低位股狂漲,大盤白馬股跌跌不休,特別是生物製藥和半導體,距離高點都下跌30%了,最近又輪到消費食品股跌,這些都是基金重倉股。因老美製裁我國的半導體晶片的關係,短時間不宜去補倉,就怕補在半山腰。,等企穩後再看吧。

    個人持有很多個基金,雜七雜八的,以消費醫藥半導體為主,最近都把前期賺的虧了,現在連本金都虧了,倉位不重的話,沒辦法,裝死。倉位重的話就反彈點減倉。像消費基金一般都持有是些業績好的白馬股,如茅臺五糧液等,遲早會漲回去的。就看你的耐心了。

    無奈的是持有諾安和銀河的科技基金,一路直下,一點抵抗都沒有,基金經理也不知道調倉換股,真是垃圾。等上來點一定清掉,毫不猶豫。

  • 2 # 筱婧u

    嗯~我能不能說,我不看就表示它沒有降?

    哈,開個玩笑,說正經的,看過很多大佬的分享,還有近期的分析,我入基金坑本不是太久,但是好在信念感是有的,因為投資都是有風險的。

    雖入坑不久,但是功課也是時常做的,一直有關注,從大佬們各種曬收益,到悶聲不吭,再到最近一段時間的各種闢謠,聲稱自己不是神,不是說推薦的每一隻都能穩賺,一路看下來,其實心態最重要吧!

    基金不像股票,會讓資金大跌大漲,當然這段時間,讓放了大部分資金和利用槓桿的那些基民們血虧導致心態崩盤,但處在坑底的我一直都堅信基金短期內浮動應該是正常的市場,至於說一直都跌,估計國家也不會讓的吧,當然我也不是預言家,也只是存在個人信念而已。

    只是作為基民,不需要死守不放啦,為了一段時間的跌下滑,然後心態不穩,導致崩潰什麼的,人嘛,還是要建立信心的,我們大家都在的,要鼓足士氣,相信市場,堅定信心!

  • 3 # 寂寞空悲切

    一點波動就怕了?還有6個點的下跌幅度,兄弟我卻你清倉吧,股市基金不適合你,一點承受風險的能力都沒有你還玩什麼,貨幣基金絕對是你的不二選擇

  • 4 # 繪惠生活

    我手裡也有基金,我是賣了一部分,心裡面很恐慌,結果那天賣的時候呢?因為我是分批買進去的,我也點了一個全選,賣掉了,回來一看錢不夠數,我又去查沒賣完,還剩3000多個份額,沒賣出去,這次虧的很厲害,跌了一毛多,可惜了,而且今天又跌好幾分,都快跌到兩毛了。

    那也沒辦法了,持倉吧,看一看我前一陣子第一次出來45000,換個基金又進去了,現在也跌兩三千了,說心裡不著急是假的,現在賣也沒沒有辦法了,天天跌,天天跌,攥在手裡,看看行情再說吧,我裡面還有好幾萬呢

    投資肯定是存在著風險的,既然選擇了基金,就慢慢的等待機會吧!看看往後去是可能拼穩一點,有股市平穩了,基金才可能好一點,不會是擔心打仗吧,如果要打仗,我們的基金怎麼辦呀?但願世界都和平!

  • 5 # 牛哥養基部落

    這兩天基金一路下滑基民怎麼辦?

    九月以來基金連續下跌,基民血虧,昨天一天就把前面盈利的全虧完了。面對這種情況怎麼辦?

    每個人承受能力不同,根據自己的計劃來執行,當然很多人做不到。

    1虧損在自己能承受的範圍內,先裝死別動,等待調整結束。2如果虧損嚴重,已超出自己的目標範圍,先減倉或者清倉止損。

    近期板塊輪動節奏快,不要追漲殺跌,半導體,醫藥行業,白酒消費,都在大幅度下跌調整,該止盈的時候絕不能猶豫,不要前期的盈利全部虧損完了。

    上週五到昨天,清倉了食品飲料,白酒減止底倉,近期不看好,調整要持續一段時間,畢竟上半年漲幅居高。

    目前半導體科技虧損嚴重,虧損10%左右,只能咬牙堅持,等待反彈機會。

  • 6 # 小橋流水19955921

    這兩天我買的基金也是一路下跌,我買的比較分散,只要看好的基金就買點,頭一天看到基金大跌,手裡還有子彈,收盤前按紀律補了一期,第二天發現又跌了,按計劃跌幅超過兩個點的又補了一期。雖然前期斷斷續續的賣了不少,但是漲到三四十的賣的多一些,二十多的賣的少一些,有點後悔。

    今年最失敗的投資是買了富國科創板兩年定開,沒想到不到兩個月賠了八個多點,成了科創板的接盤俠。

    現在基金還處在下跌趨勢中,如果是定投的無所謂,繼續投就是了。如果前期買在高點的,也不要急,可以等行情慢慢穩定了適當補倉,降低成本,等下一波行情來了,解套也不是夢。

    我是屬於倉位比較重的,但手中還有些子彈,我計劃滿足連續兩天下跌或一天跌兩個點就補一期,上漲就不動看熱鬧,基金不是股票,長期持有相信會有回報。

    最後我想說,雖然基金跌了,但我沒有亂,有紀律在,執行就是了,實在受不了就不去看賬戶了吧!

  • 7 # 投資君

    我覺得此次基金下滑對於廣大基民來說是一個低位佈局的機會,應該抓住一些有潛力的基金的回撥時期進行重點定投。

    投資基金若是一直處於上升的趨勢其實收益並不大,只有遇到一些處於下調的的基金以及低位回補的基金才能賺取更多的收益,這就是重在時間積累拉低成本,你手裡的現金流也剛好能夠流通起來,很多人會害怕基金的下跌,其實投資基金越跌越開心才是正確的操作風格。

    對於一些普通的投資者來說,由於無法時刻操作股票,投資基金或許是未來投資收益翻倍的最大可能性,目前基金連續的下滑也只是前面漲幅太快出現的回撥,尤其是當前全球經濟復甦之際,股市還有更多的機會。

    在美國疫情蔓延擔憂以及美國大選不確定性因素下,美國股市普遍遭遇高位下跌,雖然此前美國三大股指連創新高,但當前也面臨高位持續下跌的狀態,通常來講美股的走勢對a股市場會形成一定的連帶反應,這是屬於正常的想象,當a股市場作出的反應到位之後還是會往正常方向走。

    許多人認為科技股的下跌是受到美國方面的打壓而形成的,並懷疑這樣的打壓會繼續發生,其實這是不存在的,首先國內科技的進步超乎我們的想象,在不斷的研發和創新下我們的技術會進一步的完善提高,未來的信心是十足的。

    另外就目前影響股市走向的無非的疫情,我們可以看到當前各個國家的疫苗研發均進入了關鍵階段,所以對於未來疫情的減輕和解除是可行,尤其是當前我國對於疫情的控制效果明顯,經濟復甦速度居全球首位,所以未來股市行情糟疫情的影響是相當小的。

    那麼針對當前醫療消費類基金,這些由市場所必須的產品在未來依然是可以長期樂觀走勢的,雖然當前存在一定的跟風買入,尤其疫苗研發進展下醫療類基金漲勢減緩,但無法取代的就是這是時代的大趨勢,隨著未來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觀念也會提高,會更加註重健康而重醫療。

    另外科技是一個時代騰飛的翅膀,國家與世界的進步離不開科技水平的進步,另外軍工也同樣是國家與國家進步的交流,所以最近的下跌不可怕,因為投資的是一個未來。

    我覺得目前的下跌還談不上,頂多算一個回撥吧,依然認為是一個長期佈局的時機。

  • 8 # 易怒的建築師

    繼續定投就行,越跌越買,跌百分10以上定投加倍,跌百分20定投再加倍,建議小白先定投指數基金!只有跌才能給你帶來更豐厚利潤!

  • 9 # XIO行者

    基金拿的是長期趨勢,關鍵是自己對於未來的分析,如果覺得行業可以,就拿住,行業不行或估值過高,就換基金,或者先出來觀望。個人覺得,未來確定的趨勢中,新能源汽車會是個不錯的選擇,畢竟除了房子,現在拉動消費最有成效的就是汽車。畢竟現在,房住不炒,已經是從上到下的共識。而且,最近恆大集團開始7折賣房,具體什麼原因,相信許董的資訊會比你我更靈通,所以,你懂得。房子慢慢會進入拐點位置,所影響的各個行業比如:鋼材,水泥,建材,家裝,家電都會受到對應的影響,相關產業也會進入一個相對滯漲的區間。反觀新能源汽車行業,最新的新聞是要求增加到25%的總產量佔比,所以,空間擺在那裡,自己隨便分析一下,就知道了,相關的電池,自動化,資訊化行業也會不錯。

  • 10 # 互金直通車

    最近幾天基金收益出現連續下滑,有些基民開始不淡定了。

    比如我一個朋友說,前段時間看別人投資基金賺了錢,自己也買了一些,但是最近三天把前幾個月的收益全部吃掉了,因此他得出結論,投資基金就是一個坑。

    其實這種結論是不正確的,基金是一種長期投資,短期的得失並不能說明問題,如果你想和炒股一樣投資基金,我覺得這並不合適,因為兩者的投資方法是不一樣的,風險控制方式和收益預期也有很大差異。

    投資者購買基金,相當於把資金委託給基金公司進行管理,基金公司會按照自己的投資風格購買相應的資產。

    在投資過程中,基金經理往往會根據市場情況制定長期投資規劃,如果投資者都是短期快進快出,這就和基金經理的投資規劃不一致,所以基金公司往往不喜歡投資者進行短期操作。現在幾乎所有的基金都把7天以內的賣出手續費設定為1.5%,就是為了防止投資者做短期交易。

    近期股市出現調整,大部分偏股型基金的收益率明顯下滑,這種情況下投資者應該怎麼辦呢?

    原來我曾經跟大家分享過,在投資偏股型基金的時候,投資者最好採取定投的方式,對於短期的基金淨值下跌,可以不用管他,繼續保持定投。

    比如我自己,最近幾天的收益回撤了1萬元以上,但是我一直還在透過定投買入,因為我的投資規劃期是三年以上,目標收益率是年化20%,在前幾個月達到目標收益率之後,我進行了部分止盈,現在繼續保持定投,直到實現下一個目標。

    所以這種情況下,投資者需要調整自己的心態,分析一下自己是否存在短期投機心理,原來制定的投資目標計劃是否合理,如果存在問題就要進行調整,如果自己的投資計劃不存在問題,就根據原來的方案執行。

    如果你按基金定投的方式,現在可以繼續保持定投,如果你現在出現了超過10%以上的虧損,可以適當加大定投額度,也可以在你認為跌幅較大的時候一次性補倉,這樣可以攤低你的持倉成本,等到股市回暖的時候,你的解套速度會更快,你的盈利會更高。

    以上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據此投資,風險自負。

  • 11 # 阿飛正在

    嘗試過10個點10個點的往上串,現在再嘗試一下10個點10個點的往下掉,讓你過一把坐過山車的癮,這就是股市,這就是基金,嚐到上串下跳的感覺了吧。

    7月份基金給你漲10個點,以為是牛市的開始,8月份還是穩住了,以為9月又一波上漲,能直上山頂,可結果是基金跟你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一路的往山腳下走。怎麼辦?

    反正到今天我算是想通了,7月份已經到了基金微笑曲線的頂端,8月給你機會離場,走了那就賺了,可惜沒走,不走那就準備進入下一個基金週期吧!

    如果8月不走的話,9月你想走也走不了,所以我就當新的一個基金週期的開始,只是持有的基金都在高位,然後慢慢往下掉,掉到最低,再慢慢讓他上來,就是過程可能比較漫長,也比較痛苦罷了。

    我的打算是,反正都這樣了,就原地爬著,不做改變了,該持有還持有,該定投還定投,耗著吧!愛咋的咋的!

  • 12 # 八卦萌菌

    現在7成倉,倉位有點重。

    說是大跌,其實把時間拉長一點看,從7月到現在其實大盤一直在做箱體震盪,也就是上證指數在3000——3400上下波動。

    而最近一直跌,也是因為權重、創業板調整,再詳細,就是今年的主線——消費醫藥科技在跌。

    畢竟,再好的公司太貴了,跌一下,很正常。一些長期趴著的週期股,不貴的,也該動一動。

    但個人不看好週期股,一來波動大,二來很可能是幾日遊,不太適合普通人來定投。

    短期消費醫藥科技還有調整空間,並沒有企穩,至少要等北向資金穩定進場,市場放量上漲再說。

    沒有倉位的繼續觀察;輕倉的手癢,穩妥起見分批定投消費科技,一點點加,醫藥太貴了不建議進去;重倉就躺平,長期來看,趨勢還是上漲的,賣了就是真虧了。

  • 13 # 面朝大海聽浪

    我下滑前買了幾隻基金,這兩天乘著下滑在買入,這樣可以拉低前面買入的成本。我買基金才不到一個月,前面買的時候,已經在高位了,當時還擔心能否繼續走高,現在下滑,正好買入一些拉低前面高位買入的成本。不過我買的不算多,現在還處於瞭解,實踐階段。我總覺著股市沒道理大幅下滑,現在世界只有中國取得了抗疫的勝利,今天剛剛舉辦了表彰大會,這表明中國已經取得了抗疫的勝利,不然不會表彰的,也可能暗含著疫苗已經成功,不然沒底氣開這個表彰大會,在這種形勢下股市會大跌嗎?我挺懷疑。所以這兩天我基金加倉,預測近期上漲。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14 # 王經理看股市

    目前在股票行情進行調整的情況時,股票型基金回撥也是正常的,這時購買基金的基民應該怎麼辦呢?

    1.首先要看一下自己購買基金的標的是哪些。基金經理在發行基金時會有說明本基金購買股票組合,基金的投資特點。還有基金的持倉情況。這些是重要的,也是知道基民在目前位置是減倉還是加倉。

    2.基金的投資80%的利潤來自長期投資,時間是基金的加速器。所以對於長期基民來說,可能本次下跌是一次較好的吸納良機。基民不同於股民,平時的波動對他們來說沒有什麼意義,長久的投資才是王道。

    3.其實基金也是有競爭的,很多基金是被動型基金,那麼必定跟隨大盤隨波逐流。少數基金時優中選優,那麼必定是由於大盤。對於基金的短期下滑還要根據特點進行不同策略。。

  • 15 # 經常背鍋的小財務

    每天看到綠油油,很難受,我已經做好了長期持有的打算了,只要我不賣,對我來說就是虛跌。

    我是從今年二月份開始買的基金,沒有事的時候我就會去逛逛討論區,看到很多相同想法的朋友,也有很多特別有才的朋友,和一些新人小白,在討論區我學回了很多知識,也看到很多朋友追漲殺跌,剛開始我也是都是在高位補倉,後面慢慢在摸索。現在我發現我還是有種賭徒心態,沒有止損止盈的意識,也看不準下車的時機。我現在就在諾安的水裡,不斷掙扎。

  • 16 # 老楊說經濟

    繼續持有,這隻基是一隻科技基,重點佈局領域是半導體,然後還慘雜了一些消費電子和軟體服務。

    在我看來方向沒問題,科技也是A股的主賽道,長期來看是上升趨勢,無論現在的國際環境還是國內的內迴圈為主戰略都需要科技牽頭。沒必要因為短期的盈虧就清倉離場。

    這隻基也是所謂的韭菜三件套之一,被套的原因也很簡單:韭菜都喜歡追漲殺跌,這隻基剛好波動也很劇烈,一追漲殺跌必被套。

    基是好基,買的時機不對就變成了韭菜收割機。

    我自己的主賬號也持有這隻基,這兩天每天加了1000,邏輯很簡單,下跌的時候買更便宜。

    這個截圖僅展示個人行為,不構成投資建議,也請大家做好自己的倉位管理,按照自己的投資紀律進行操作。

    從你的持有收益來看,你應該也是近期才入場的,如果把時間拉長,你會發現這隻基相對7月13日的最高點已經回撤了30%左右了。

    換句話說,你的持有成本比在山頂站崗的人低了20%左右,相當於買同樣的東西,你打了八折,所以完全沒必要慌著清倉,畢竟你有成本優勢。

    今天上證指數已經破了60日線了,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訊號,我認為明天很大機率會反彈。

    大盤在3200-3400已經震盪了很久了,洗這麼久就是為了把不堅定的韭菜都拉下車,如果搞這麼久又跌回3000點以下那也太無聊了。

    前幾天官方都發話說A股要告別牛短熊長,再往下砸那不是打臉嗎。

    都說機會是跌出來的,經過這幾天的大跌其實創造了一個小的黃金坑,如果你倉位很輕,那麼現在是慢慢吸籌的時候。

    如果倉位已經很重了,建議持基不動,實在忍不住可以把app解除安裝了過段時間再回來看。

    最後一定不要滿倉,留兩層倉位,發生突發情況的時候才有主動權。

    基金持有不是買股票,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必拘泥於短時間的陣痛,要學會用時間換取空間,主賽道上的基金沒有系統性風險不要輕易割肉。

  • 17 # 雨後yh見彩虹

    如果有資金,又想繼續投入的話,那就是低吸的好機會,如果再不想投入了,那就多看少動,不想再等了,那就清倉跑路,接受虧損吧。

  • 18 # 做投資的中年人

    首先你要知道自己買的基金是什麼情況.

    銀河創新成長混合和諾安成長混合是出名的基民殺手,大多數基民因為看到他們的過往收益選擇了他們,當面臨大幅回撥時卻又不能接受,究其原因,還是基民對基金的不瞭解,這種不瞭解來自很多方面。

    我們先來看看樓主持有基金的持倉,我們看到其持倉股多數為半導體行業,且集中度相當高。

    我們再來看看半導體近期的表現,圖為半導體指數,我們可以看到自今年4月以來半導體行業持續走高,在七月開始進入回撥區間,進兩個月半導體還在持續回撥。

    這樣就理解了基金淨值近期連續下跌。

    那這支基金到底好還是不好?我們應該如何操作?

    首先,基金名字裡面有兩個關鍵詞:創新和成長

    現在創新的前沿板塊就是大科技:包括半導體、晶片、5g、新能源、科技金融、、、、,近段時間華為被美國製裁,半導體、晶片成為路人皆知的話題,作為主題為創新的基金,選擇科技股作為主要持倉股,這點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很多股民就會說科技股現在這麼高,基金經理是不是回撤控制很差?這一點我們又要講另外一個詞:成長。

    及統計,2019年標普500前5家科技巨頭的市值相當於後320家公司資產的總和,2019年標普500漲2%,而前五家巨頭上漲35%,後495家綜合下來虧損5%。所以成長性好的公司是不怕價格高的,因為他的估值也在隨著他的價格上升。因此我個人認為這支基金,包括諾安,都是沒有問題的,問題是基民們買之前就要知道,這位基金經理的投資邏輯是否是我認同的邏輯,如果我是認同科技股,認為未來科技大有所為,那麼我是不怕這些回撤的。

    那我們買都買了應該怎麼辦呢?

    第一,還是要問自己是否認同他的投資邏輯,如果不認同,就及時離場,不要在自己認為錯誤的事情上浪費時間

    第二,進行適度操作,包括定投,補倉,但前提是你需要了解行情,判斷回撥週期

    如果你是做寬基指數或者ETF的基民,那麼你做短線操作是可以的,如果是其他的,還是要將投資週期拉長,只有拉長了你才不會錯過上漲或者買入即跌。

    所有論述基於自己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需謹慎對待。

  • 19 # 正好的理財筆記

    9月,出師不利,A股指數大幅震盪下行,中證全指跌幅接近5%,僅次於今年3月的6.47%,不少剛剛入局的小夥伴,基金已經出現浮虧。

    接下來,基民們應該怎麼辦呢?

    01 調整心態,正確對待基金虧損。

    相比起股票,基金的風險更小,畢竟持有一攬子股票,可以有效的對抗風險,但是,這並不意味投資基金沒有風險。

    權益類基金的單位淨值隨著A股市場波動,遇到股市調整,基金短期跌幅達到20%都很正常,遇到極端情況,深V下跌40%的情況都曾出現。

    其實,我們早在買基金之前就應該做好心理建設,既然選擇了年化收益較高的主動型基金,我們就要有出現較大虧損的準備。又想高收益,又想沒風險,資本市場可沒有這種好事。

    有選擇就有代價,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才能正確對待當前的下跌,不至於因為恐慌而做出不理性的投資決策。

    02 重新梳理自己的資產配置情況

    營養學中,我們講究葷素搭配、飲食健康,投資學也是一樣,我們必須做好資產配置,資金合理分配到不同的資產種類中,既保障一定的收益,也考慮自身的風險承擔。

    當前下跌的行情,正好是審視自身資產配置的好機會,我們要問問自己幾個問題:

    第一,投入主動型基金的資金會不會太多?整體來看,中國股市的風險不小,過多資金投入股市會增加資產風險,如果最近兩天的跌幅已經讓你感受到壓力,適當的減少此類資產的配置比較明智。第二,有沒有做好長期投資的準備?基金適合長期投資,定投基金3-5年虧損的機率已經很低,當然,這對於我們的資金使用提出要求:必須拿出閒置的資金投資,而不是短期就要用到的錢。第三,有沒有預留好現金應對突發情況?基金市場並非包賺不賠,如果沒有提前預留現金,就會出現不得不割肉離場的尷尬局面。

    此次下跌,給我們提供了審視自己資產配置、資金使用的契機,一旦發現自己資產配置不合理,應該及時修正錯誤,謹防下次出現類似問題。

    03 應該止損還是加倉?

    這個問題非常實際,當我們面對虧損,應該止損還是加倉?

    此時,我們要區分自己面對的情況:一次性投資講究止損,而基金定投講究止盈不止損。

    如果我們是一次性買入基金,投資之前,我們設定的止損線是20%,當前市場,虧損已達止損線,且倉位較高(超過8成),那麼及時止損比較明智,而如果你的倉位很低,那麼擇機加倉也是可行的。

    如果我們是基金定投,那麼我們可以繼續堅持定投。基金定投的優勢正是資金分批入場,最大程度降低持倉成本,讓你進可攻、退可守。市場下行時,正好是囤積便宜籌碼的時候,此時堅持定投,能在市場回暖時,收穫超額收益。

    這裡要注意的是,無論是加倉還是繼續定投,我們都要注意控制節奏,不能過快打光手中的子彈。沒人說得清這市場調整要持續多久,子彈打光了就沒有退路了。

    客觀來說,目前市場依然存在繼續回撥的可能,但是,足以造成市場毀滅性下跌的邏輯依然不存在,貨幣政策相對寬鬆,中國經濟在疫情中的表現,依然是世界最好的。

  • 20 # 財經宋建文

    最近股民日子不好過,特別是這幾天購買了低價創業板股的股民,每天跌幅都是超過10%,如果是趕上了前幾天的大漲,只是回吐利潤那還好點。如果是週三高點進去,兩天跌掉30%就很慘了。不但股民日子不好過,其實基民也很慘。

    基金與股市,整體來看是共生共榮的關係,雖然有少數基金可以做到一枝獨秀,但大部分基金波動方向與大市還是同步的。在2018年大盤大跌24.59%的那一年,很多基金的淨值跌幅都在30%以上,而在2019年大盤上漲22.3%,絕大多數基金收益率也都在30%以上。

    難道基金不能在高位清倉,在低位抄底嗎?這樣不就能躲過大跌,又趕上了上漲?

    基民的願望是美好的,但這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

    這裡面有兩個原因:

    第一,基金經理其實也是人,不是神,更不是股神。基金經理一般是金融專業出身,對金融市場確實比普通人要了解得多,但這並不等於他們真的能知道哪裡是頂,哪裡是底,基金經理更多的是透過宏觀分析來進行決策,自上而下的進行投資。

    第二,基金是有投資倉位要求的,混合型基金股票倉位為0%對95%,股票型基金倉位最低不能低於80%,被動型的指數基金倉位不能低於90%。也就是說,大部分基金就算基金經理不看好市場,也不能清倉,那麼股市下跌,淨值還是會跌。

    所以,近期市場不好,大部分基金也是下跌的。

    一路下跌的基金,基民們應該怎麼辦?

    很多股民看到今天有不少股票跌幅超過10%,甚至20%,擔心自己的基金也會跌這樣跌, 其實並不會這樣,因為基金公司有風控的,單隻股票持倉比例不能超過資產的10%,而且基金投資的股票,一般都是流動性比較好的藍籌股,重倉去買小盤、績差、低價股的基金也許會有,但非常少。

    因此,大部分基金整體上波動不會那麼大,一般是以滬深300指數為業績參照基準,畢竟滬深300這300只股票整體代表了A股藍籌、白馬及高流動性品種的動向。

    從大市來講,其實月線趨勢整體還是向上的,現在的下跌,主要是因為7月份的大漲,漲多了自然會跌,對於基金來說,應該堅持長線投資,而且最好進行定投,每個月買一筆,這樣就算下跌,也能在下跌中不斷攤低成本,股市就是在漲跌中不斷迴圈,當下跌週期過去,上漲週期上來就可以獲利。

    但是獲利後,需要進行止盈,這樣就可以避免反覆坐過山車,止盈後重新進行定投,成本又可以分散,這樣長期堅持,一般都是能賺錢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生用了先熱情再冷淡的套路,怎麼反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