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落雪31182
-
2 # 民工周老兔
這些老夫妻不是沒感情,而是不浪漫,因為那個年代出生的人思想上有些老傳統,在那時離婚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情,還有本著對家庭負責的態度將就過,等兒女大了自己也慢慢變老的時候,他們的感情越來越深。
-
3 # 一介草民68323097
有人說?
老年夫妻沒感情,那是淡然,那是深沉的情感。
真正相濡以沫一生的夫妻,越是到了老年,愛的越加深沉,看起來平平淡淡,甚至有點小的拌嘴,關鍵時刻能以命相許。
你以為年輕人的摟摟抱抱,甜言蜜語,大庭廣眾之下拉拉扯扯,那是愛嗎?說得好聽性之本能,說白了就是不知羞恥。如果那也叫愛,我倒想問問:怎麼解釋現代年輕夫妻離婚率居高不下?還不是本能的體現,慾望所驅,沒有思考,一時衝動,苟且偷歡。一旦責任來臨,互相推諉、扯皮,特別是少數男青年,連自己所生的血肉於不顧,那還叫愛?虧說得出口!
在這裡,奉勸青年女性,把握好自己,別輕信男孩子的甜言蜜語、別衝動。否則,只能苦果自嘗。
-
4 # 快樂人生15361
胡說八道的人太多了!這隻能說明社會的階段造就一段夫妻情,上世紀雖說是大部分人是媒妁之言的婚姻,但都基本上穩定穩定家庭,穩定社會。而現在的人動輒離婚,搞亂了家庭,搞亂了社會,搞亂了人際關係,也搞亂了社會風氣。
-
5 # 閒雲野鶴之拉發
和你的看法恰恰相反,他們重感情,只是老夫老妻的達到了一種默契,現在年輕人動不動就離婚感情看得像兒戲一般就是有感情?
-
6 # 使用者5816911274
過去的婚姻,往往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自從前20年恢復股市時時起,人們的思想觀念起了很大的變化,價效比,價效比的,變得自私起來,唯利是圖了。現在的老年人,就是我說的這撥兒人。情感被金錢給沖淡了。忘記了死期愈來愈逼近了。
-
7 # 弓金啟波
老夫老妻拌了大半輩子嘴,在加上沒有了年輕人的激情,平淡的生活是正常的,感情還是有的,平平淡淡,繼續過下去在是真,!
-
8 # 手機使用者老M識途
這種觀點相當偏見!憑什麼說多數老年夫妻沒有感情?人老了,感情不會象年輕時那樣熱烈迸放,但不是沒有感情了,而是會內斂一些,含蓄一些。更多的是親情,是責任,是相依為命的伴侶。我不否認一些老年人的感情問題,但要說多數老年人的感情有問題,是誇大其詞,是一種不負責任的信口開河!
-
9 # 走在六維空間
見異思遷者的確不少,我見過真有外邊彩旗飄飄家中紅旗不倒的,但多數都很本分過著少年夫妻老年伴的生活,雖有花花腸子一旦付諸行動是要付出成本的,沒資本沒決定嘛!很多人不曉得老年伴侶的感覺看似嘮嘮叨叨拌嘴吵罵那也是一種雙方都懂的交流,經歷漫長歲月的磨合一個眼神一句嘟囔勝過青春少年表達的千言萬語
-
10 # 大沿
現在夫妻關係不好的外來因素是,人際交往太多,麻友,舞友及網友,碰到西門慶類似的人物,潘金蓮式的女人就紅杏出牆,內在因素是夫妻性格不合,性生活一方不配合,或家庭經濟問題等等。[大笑][流淚]
-
11 # 有感舒懷
感情這東西是內心感受的,年輕時很多語言動作都敢表達出來。隨著人慢慢變老,對這些外表的東西已經過路了,沒新鮮感了,只要的心思放在家裡孩子和柴米油鹽上。生活逼得彼此怒氣,爭爭吵吵就是每天的相互語言了,可是那幾輩人不會因為爭架就離婚,他們都是為家庭盡心盡力去維繫。爭吵也是為家庭過得更好。彼此雖然沒有多大感情了,但是,關心和照顧對方是有責任心的。
-
12 # 紫嫣60435175
能有一半是不錯的婚姻。但也有一些婚姻己經名存實亡了。有的二口子吃飯都各吃個的,花錢各花各的,基本分居,但考慮離婚太麻煩,各方面反應太大,就這麼對付吧
-
13 # 蘭姨的退休生活
我不認同這個觀點,我認為我的父母輩乃至我們這輩人都是更注重生活本質更能承擔責任的人。
我生活中的幾家好朋友老相識,都是30多年的交情了,家家都過的挺好的。過日子原本就如同提前晾好的一杯水,不冷不熱但渴了可以隨時喝的,五花八門的冷飲看著好看吃著刺激,但那些只能說是偶爾為之,吃多了誰的胃口也受不了的。
所謂的新鮮感、浪漫情只適合戀愛期間或用於過日子時的偶然調劑品。
-
14 # 東北女漢子155
老年夫妻感情變成親情,少數老人是沒有感情了,但不是老了沒有的,是年輕時就沒有了,由於某種原因,沒有離婚一直到老湊合著過,同床異夢,面合心不合,各揣著心眼。
因為兩夫妻都不是什麼惡人,為了孩子或工作等等事,一直將就過,也習慣這種方式生活。
-
15 # 平和淡定的對待人間凡
簡直是一派胡言!他(她)們經過的多年的生活磨難、磨練,是把以前的夫妻感情在不知不覺中,慢慢轉化為了一種難得的親情,“少年夫妻老來伴”就是這麼來的,其中蘊含著很豐富的道理!隨著年齡的增長,歲月的流失,你就會慢慢懂的!風雨過後才能看見真正的彩虹!
-
16 # 老李觀奇
提岀這個問題的人不是偏頗就是眼光狹窄,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或者就是無視現實。不能否認,部分情況有像提岀的問題哪樣,可是在其他年齡階層也同樣存在。或許老年夫婦在年輕人看來沒有他們浪漫,沒有他們的情趣,“子非魚焉知魚之樂”,老莊尚且知道換位思考,要知道每個年齡階段的“魚”也就是夫妻或男人女人,其“樂”也就是你們說的浪漫、情趣或感情的表達方式是不一樣的,都會隨著年齡的變化而“推陳出新”。
我的看法是:看任何事與物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只見東西方,不見南北方,只看自己看到的見到的,以偏概全,應該放開視野,多角度,全方位。
-
17 # 行攝者心之蘭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向題主提出一個問題,什麼是感情?感情如何來定義?
年輕時男女之間迸發出的一時性激情算不算感情?夫妻之間的性愛之情算不算感情?夫妻生活中柴米油鹽的相處之間有沒有感情因子?夫妻日常生活中的互相關照是不是感情?夫妻幾十年一起共同撫養孩子有沒有感情的因素?題主特意說到的老年夫妻之間的感情淡漠問題,我想說的是,能夠成為老年夫妻,這些老年夫妻幾十年來的相攜相守算不算感情?
舉一個例子,新冠病毒武漢肆虐之時,一對八十多歲的老父妻同時患病,老太太心情不好,不吃不喝,住在隔壁的八十多歲的老爺子每天舉著吊瓶來到老太病房哄著老太吃飯,勸說老太配合醫生治療,這個例子算不算老年夫妻之間的感情體現?
上述說的這些,題主若能一一認真思考後回答,我想題主的問題也就有了答案。
-
18 # 老年非老人
古人有句金言:“少年夫妻老來伴”,也就是說夫妻已蛻變成伴侶了,這是一種質變,夫妻情與伴侶情也不完全一樣,兩性情,異性情,肌膚情變成了心照情,相依情,生死情,此時的情的交換也已不是眉目言語,而是靈犀飽暖。老年人不是沒有感情,而是感情已深入骨髓,刻上心尖尖,這是一種感情深潛現象。吐露的方式也不同於風華少年時。往往是無聲勝有聲。
夫妻能相伴到老年,其感情也就沒有“過去時”,而且一直會延續到“將來時”。不知你發現沒有,年輕時的互相稱呼也沒了,而是改成“老婆子,老媽子,老頭子,甚至‘老鬼’”,擺在桌上的飯菜口味也變了,都是適合你的,這都是用幾十年的夫妻情精選出來的啊。還有那種對兒女的關愛,其實也不是移情別愛,因為兒女是兩個人的血肉傳承,愛兒女就是愛老伴,這叫愛屋及烏。特別是平時一句看似不經意的冷暖關照,安全提醒都是深深的依命情。因為你好我也好啊。
要觀察老人情,請進入老人心。說老年人沒有感情,十有八九是誤判。
-
19 # 夕陽殘語
老年夫妻是沒有了摟摟抱抱卿卿我我,但他們彼此關懷,相依相伴,難道就不是感情嗎?很多失去一方的老人,都覺得很孤獨很無助,這又是什麼呢?
-
20 # 三九夢子
無稽之談,請先了解一下離婚率老年人佔比多少?老人夫妻之間的感情更像親情又勝親情,套可潮語“毫無儀式感”,一句“想吃點啥子?”,“藥吃了沒有?”一輩子的情都在其中了。
回覆列表
50、60、70後這些中老年人的婚姻大都是媒妁之言,年輕時還有封建思想不太實行搞物件,成年後其實不清楚自己到底要找什麼樣的人,大抵就是家裡說的人老實能幹或有一技之長,看著還順眼就行,結婚後很快生兒育女,生活中的各種矛盾凸現,性格不合,三觀不合,婆媳矛盾……因為有了孩子,因為離婚不被社會接受等原因將就著過,知道自己應該找什麼樣的人已經晚了,熬著熬著也就老了,現在這些年輕人從初中高中就搞物件,婚後不愉快就離婚,或者經濟很獨立的一些女性看到婚姻的負面不婚,從道義上說自私 ,可從人性上說她們是趨利避害,人生短短几十年何必跟自己過不去,開心活著才是人生意義,離婚率高在某種意義上說也是社會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