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a老朽
-
2 # 孤影歸途不見烽煙
有很多原因,以前是七十古來稀,養老的時間不會太長,或者沒有(父母年輕就突然死亡),而且子女多,生活簡單無追求,可以踏心照顧老人。現在的醫療發達了,拯救了生命,拯救不了活力,八十以上就是半殘了,需要子女操心陪伴了,過九十就算殘疾了(三天兩頭看病吃藥,必須有人陪護) 。孩子是一張白紙好寫字,怎麼帶都差不多。老年人是寫滿滄桑難改變,如同無期遙望,重判輕判各不同。在今天的花花世界裡,誘惑著每個人,當身邊的人或多或少的旅遊享受,而自己長期固守家裡醫院黑白顛倒?就真得考驗人了!照顧小孩是有期,千篇一律。照顧老人是無期,各有不同,時間不同,輕重不同,子女多少不同(將來大部分獨生子女都一樣)。所以說誰也別說誰。
-
3 # 狡兔三窟32557526
國家提倡家庭養老並不是讓老人完全依賴子女,而是老人生活場所和環境的家庭養老方式。我退休了,雖然還不到60歲,已經看到了自己老年生活的願景。我不喜歡扎堆兒,更不喜歡和同齡人甚至是比我大的人每天在一起互動。我喜歡一個人旅行,哪怕一日遊也好,都是參加戶外俱樂部三星以下的活動,國際青旅是我旅行中第一選擇住宿的地方。我希望身處在年輕人的周圍,去感受社會生機勃勃的脈動。不管是做家務還是玩兒,都更加努力用心,知道自己身體這個機器運轉正常的時間不多了,要勻速著用,多走一些地方,多去感受祖國各個地方不一樣的風土人情,多和不一樣的人交流,開闊視野開啟自己心理閉塞的天窗,讓自己的人生更豐富。我從來不與人談論關於老年生活的話題,也不屑於醫保對我生病以後能夠發揮多少作用的擔憂。我已經走過的半生告訴我一個真理,明天是未知的,把今天過好明天一定好。對待孩子,我做為母親沒有那麼理直氣壯,一直是歉疚的,覺得自己雖然很努力了,但做的很一般,讓孩子在生存的道路上必須自立自強,而不能給予財力的抵力相助,反而現在孩子在我的生活裡時時刻刻給予經濟和精神的支援。我每天都很感動的生活著,感謝上蒼給我賜予了一個乖巧懂事的孩子,感謝上帝讓我明白任何外力對我生活的幫助都不是我的福氣,是千千萬萬個人共同努力的造就。我時刻提醒自己“不拿客氣當福氣”,才能活出老年的尊嚴,不抱怨可以得到更多的福氣。我只有做好一個人之所長,才可以得到家庭養老的福氣,不成為累贅,縮短去養老院消耗生命的最後時光,最好能夠睡著就走了,求得壽終正寢。
-
4 # 拔起蘿蔔
因為想在家養老,所以啃老也出自無奈的自願,相互需要相互取暖,只要能相互幫助對方到底,也是知足了,就怕你還能動時啃你老,你不能動時伺候護理不了你的老了。會不會過河拆橋?對現在的年輕人也是一個考驗。
-
5 # 周阿姨666
提倡家庭養老模式的初衷非常好,只是實施起來太難了!老年人生病了、住院了需要人照顧、護理,有的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人24小時伺候。而兒女們需要賺錢養家,需要吃飯,兒女們也有自己的孩子需要撫養,這就很難兩全。老人七八十歲的時候,需要用人了。這時候老人的子女也四五十歲了,一般家庭的現狀都是:小孩在上學、甚至面臨高考,在單位中流砥柱或者艱難求生,不管哪一種都需要大量的時間、金錢才能保障。這就很困難了!
即使家庭關係超和諧,夫妻中一人離職回家伺候失去生活能力的老人,那家庭開支怎麼解決?!日常生活中伺候老人的疲憊,會加速中年人生病的次數。對中年人自己的小孩未來是不是也不負責任?伺候父母累倒自己,甚至生了大病,那小孩未來的日子怎麼保障。都是兩難的選擇!
生活中本人就遇到了這種情況:公公腦梗、心梗、高血壓、糖尿病,病發後半身不遂、只能臥床,老婆婆固執己見的認為這種病可以治癒,於是乎,在一年時間裡有半年、馬不停蹄的奔波於各三甲醫院之間,給老公公進行治療。雖然期間一直請護工幫忙照顧,可是還是疲憊不堪。直至老公公最後時刻,各大醫院都束手無策、把老人接回家,老公公臨終前已經迷糊,會往牆上抹粑粑、失去吞嚥功能,晚上不睡折騰、白天不醒還要餵飯。那種感覺真的比每天工作20個小時還累心,外人很難感同身受。老公公過世僅僅兩個月,老婆婆就消化道出血、腹膜炎、肝腦病、半年內又住了四次院。其中各種苦悶和疲勞,根本無法形容!!!關鍵是生病的老人,根本沒法溝通。她們已經失去了正常的思考模式,固執的可怕,肝腦病的老婆婆性格類似於躁狂症。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苦不堪言,幸好沒有太大的影響,正值高考的孩子。而伺候老婆婆一年後,我也成功的躋身病號這一行列,每天吃藥。超級怕以後會,身體變差、連累子女。所以說,初衷再好,也要理想聯絡實際!讓每一個人都能健康活著。
最後祝天下老人都能健康、快樂生活。
-
6 # 正能量者華斌
1、目前,中國養老體系不完善,家庭養老符合中國國情。
由於中國已進入人口老年化社會,老年人口約佔18%,國家經濟不夠發展,沒有建立完善的養老體系,國家沒有實力實行國家養老,故而提倡家庭養老,並以法律形式規定,子女必須贍養自己年老的父母,否則違法。
2、養兒防老是中華民族傳統習慣。
百善孝為先,孝敬、贍養父母深入人心,給父母養老送終,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人老了以後,都希望落葉歸根,都希望有子女陪伴,不想離開家庭進敬老院,居家養老能給老人精神慰藉和親情感。
子女為什麼很難孝敬護理父母終老?
1、子女壓力大,要養家餬口,外出務工的多,常不在父母身邊,心有餘而力不足。若父母生病了,只能請短時間的假來護理父母,只要父母病情好轉,又要外出工作,不可能長時間在家護理老人。
2、現在中國老人長壽的多,平均壽命達到七十六歲,九十多歲的老人並不少,他們的子女也是六、七十歲老人,也需要人護理,他們很難護理高齡的父母。我祖父享年九十六歲,我父輩們都七十多歲的人了,祖父生病了,他們沒精力護理,只好由我們孫輩們照看護理。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作為子女應趁父母還健在時,及時行孝,善待父母,使父母安度晚年。父母長期有病,生活不能自理,而自己又沒時間護理,一定要與父母溝通,僱人幫自己護理父母,
儘自己義務贍養父母,使父母老有所依,老有所養。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社會保障和養老體系的完善,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樂一定能實現。
-
7 # 衛星59451
這是因為我們國家已經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實際能力有限,養老服務機構少,“僧多粥少”按置老年人養老服務有一定的困難,所以就提倡“家庭養老”
再就是養老服務機構軟體、硬體設施要求高,現有的服務機構少而貴,很多人都想去而無法自理費用而放棄,有些人有能力去但由於床位不足,只能先排隊等候,出於上述情況,只有“家庭養老”社群工作人員上門檢查服務平臺的方式進行。
在農村也是有同樣問題,但稍好一些,今後都是獨生子女這一代人,正常情況下二個人要負責四個人的老年人,的確是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的問題!
-
8 # 京都老客41118
這個原因很複雜你說的提倡“家庭養老”,這話並不準確。華人居家養老,自古至今,幾千年都是如此,那裡用“提倡”什麼?所以,你這個問題首先不對。至於說後一個問題。為什麼子女很難孝敬父母這個問題,也有問題。大多數子女都是孝敬父母的,只是偶爾地方出那麼幾個,不肖子孫,也很正常。不值得大驚小怪。
-
9 # 沉默方圓
答這個問題是我主動來的,我想說說我不同的看法。當今
眼下中國老齡化問題日趨嚴重,不管是喧鬧的城市,還是僻靜的鄉村,一眼望去,到處是老年人的身影,加上生活水準逐年提高,醫療條件越來越好,長壽已成普遍現象,健康的老人活個八 九十歲太平常了。
於是養老成為了從國家到個人必須認真考慮和麵對的當務之急。畢竟人老了,都想有個最好的結局,既不想老無所依,更不想死的孤苦淒涼,說白了,就是身邊必須有親人陪伴,那麼,"家庭養老"就成了老人最終的理想摸式,正好,國家也是這麼提倡的,無疑這是一種兩相契合,皆大歡喜的事情。
但是,在國家大力發展經濟的今天,年輕和中年一代都是各個領域各行各業的建設主力軍,不僅工作不能絲毫懈怠,更承載著養家餬口的賺錢重擔,一個人能有多少精力能夠顧老顧小顧大家又顧小家?並且又有多少人是獨生子女,一對夫婦要管著男女雙方四位家長甚至更多的老人,這難道不是現時最大的困局嗎?做兒女的陪伴守候在父母身邊固然是好,但誰能替他們去賺錢?養他們的兒女?完成他們那一份來之不易的工作?
如果在這種社會時態中還要一味延用古往今來"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去破這難於兩全的家國困局,恐怕就太落後太不附合時代要求了!
所以,民政部門加強加大建立建全國家養老機制才是當務之急,讓養老問題最大社會化,減輕子女的負擔,讓子女安心於服務社會,在大力發展國家經濟建設中爭當主力軍,貢獻他們的青春和活力!
而做為老人,也應該提高家國情懷,多多體會兒女的不易,儘量保養好自己的身體,對自己的終老問題有一個獨立樂觀的態度和規劃,不要對子女強行索要,不要用孝道給孩子製造壓力,爭取做新時代的好家長,好父母,好老人!
-
10 # 花匠6295
怎能說人老了後太難了,國家雖然承諾過獨生子女父母,有國家負責養老,可老百姓響應國家號召,有兩代的獨生子女,養老問題對這些父母確實是很困難,國家對怎麼多的老人無能為力,這個只能有家庭負責,但很多兒女多不在父母身邊,為了生存相隔千里,百里的在外打工,把父母帶在身邊也不方便,原因很多,有的工作不固定,有的要到處跑,有的兒女本身就嬌生慣養的獨子獨女,自己能把自弄全了就不錯了,是小棉襖的那類還要好點,對自己的父母有血肉親情感,女人工作也要比男人松,照顧自己的父母有望,可有兒子的老了就像無兒無女的一樣,兒子本身工作壓力大,他要負擔的是兒女還有老婆的贍養,現在的男人面對老婆和老孃,他會選擇順從老婆,有了老婆的干預拋棄親爹孃,這也是社會現像,娶老婆要和經濟掛抅的,這能捨去老爹老媽了,如不是獨生子女,有其他兄弟姐妹,有可能還要好些,現在的老人都獨處,有生病或發生意外,就是老人的災難,現在的鄰里都是關門大吉自保平安的人了,住了好多年隔壁鄰里更本不認識,家庭養老沒人關心,以後禍事災難在老人身上會有很多發生的,有可能獨居的老人住所就能成他們的墳場,兒女不孝,國家政府也沒辦法強持的,最主要的女婿和媳婦沒有義務,如果女婿媳婦在家強勢,那兒子女兒窩囊,那他們的父母這有等待最悲慘的結局了,家庭式養老好,分散開影響小,後患也少,各管各吧。
-
11 # 胭兒1
年輕時養成的壞習慣,到老了加了個“更”字,還頑固的要命,短期內互相之間都會遷就忍受,時間長了就有忍不了的時候,站在雙方的角度都沒錯也都有錯,可是就是無法融合。
-
12 # 野有蔓草97420261
我平時沒怎麼注意國家關於養老問題,但是你一發問我想了想也真是難辦,一邊提倡家庭養老,一邊蘊釀延遲退休對孩子還提倡陪伴教育…我覺得還是順其自然吧,國家也會與時俱進完善制度的
-
13 # 紅狼021395
其實真正養老還是家庭養老比較持久。所謂的抱團養老、養老機構養老都不是長久之計,除了錢能起點作用,啥情都不可能長久!但是到年老人衰,啥也不能做的時候,那可是真正的考驗靠情感能維持多久了!
-
14 # 雪花飄飄2460202
中國大部分家庭的老人都是居家養老,兒女們都能管理好老人的衣食住行,只是不能時時培在老人身邊,農村每個鄉鎮都有養老院,住的人差不多都是五包戶,總體來說還不錯的。
-
15 # 桃之源遠
現實是:子女優秀的,學成以後遠點兒的海外安家,近些的離開老家,再提倡也沒有用了!
子女學習差的,雖近在咫尺,卻似遠隔天涯!他們自己學業不濟,謀生艱難,自顧不暇!
子女近身,不啃老,自顧有餘,一種是不用你去提倡,自會照顧,這樣的沒有統計,其實不多!另外一種,雖自有餘,資金、精力都沒問題,但不肯照顧,這樣的也不多!
綜上,無論你提倡不提倡,該怎麼樣還是怎麼樣!落個好罷了!
-
16 # 鄉村勤娘子
“家庭養老”其實指的就是由子女供養的一種養老方式,但不管是以前子女生的多的家庭還是現在大部分獨生子女家庭在父母養老上都存在一些問題。
就拿爺爺奶奶那一代人來說,他們大部分都是生養好幾個子女,按理來說子女多贍養父母就沒有這麼大的壓力,可是又出現了另一個問題,子女多了大家都開始推脫。要知道在子女多的家裡面一般父母都是跟著小兒子,但隨著父母年紀的增大,養老問題就出現了。到底是應該由小兒子贍養呢,還是大家一起贍養,雖然法律規定所有子女都有贍養義務,但現實是很多子女認為父母跟著哪一個子女就該那一個人來養,這種現象在農村來說非常的普遍。
還好我們家雖然也是存在這種情況,但是還沒有為了贍養老人到針鋒相對的地步。就拿我家來說爺爺奶奶一直是跟著小叔家,爺爺奶奶的房子也是他們繼承,可是後來小叔家搬到了城裡奶奶又不願意到城裡生活。年紀大了也不放心奶奶一個人生活,最後還是決定到我家裡來。
剛好在我看到這個問題前我媽媽給我打電話,說我外婆年紀越來越大,不適合一個人居住了。外婆有2個兒子2個女兒之前都是我小姨照顧的比較多,大舅媽性格不好外婆也不願意去,小舅常年在外無法照顧,小姨雖然照顧的比較多但是自己還要照顧2個小孩也是忙不過來。他們建議讓外婆到我家去,媽媽問了我的意見,我的想法是隻要外婆自己願意我們就願意照顧。
所以看起來雖然有針對的子女但是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想要很好的照顧父母終老也是很難的。到了我們獨生子女這一代呢,雖然不會產生相互推脫的情況,但是因為精力實在有限在父母的養老問題上要想很好的照顧父母還是很難的,如果夫妻雙方都是獨生子女的話那就更是難上加難了,無論是從經濟上還是時間上獨生子女的這一代實在太難了。
-
17 # aaaaddddli
三個方面,一,以經欠缺傳統教育。
二,缺乏足以支撐養老的經濟基礎。
三,人力資源不夠。
父母的言傳身教卻少了,媳婦沒有法定義務養老,傳統上女兒不分家產,不養老又被扯回來。一團亂麻。
因賺不到錢,甚至於有的還啃老,怎麼養老的。
因為是獨生子女,上有老下有小,還不在跟前。還有自身條件不好,嫁得也不好,老公又不待見。
-
18 # 雲捲雲舒c
當今流行一句話,也是實實在在的一句話,即"60後是孝敬父母的最後一代人",大家看看當今獨生子女一代人婚後是如何對待生養自己父母的,就知道答案了,這代人根本指望不上。
-
19 # 曉鍾1
家庭養老就是一種推卸社會責任辦法。家庭也樣了,這是幾千年來一直存在著的。還要你們提倡嗎?社會養老是體現一個社會的優越性也是一個國家給予公民的一種福利華人為了響應政府號召,獨生子女家庭現在佔了很大的比例獨生子女的父母到了養老的階段了不講日常生活,而是生病了,誰來照顧?當年響應國家的號召而現在的又讓你居家養老靠誰啊?只有靠國家。按現在的情況把全國近十年來查處貪官汙吏的那些錢拿出來作為社會養老保障金,完全。可以滿足社會的需求國家的錢是人民創造的。應花在為民為國。怎麼個花法?應該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
20 # 夢緣幻
兒女工作沒保障,不能三天兩頭請假,否則工作就沒了,家庭養老還不完善,顧保母管吃管住三千多,送養老院不能自理的不要,難!難!難!
回覆列表
我認為家庭養老是比較好的方式,多數人比較適合。
養老的人關鍵是兩個問題,一個線,另一個照顧。家裡住省了房間費這個大頭,有家人照顧少了被凌辱的問題。
現代社會中青年的工作特點大多數或絕大多數是不允許工作時間照顧老年人的。就是老人看病陪同都有困難。
在大域市工作經常是披星戴月上下班(路上單程兩小時左右),好點早七晚六。這樣子確實難以照顧老人。
我們現在生活能自理,不能自理就去養老院,我們都有養老金不需孩子負擔。養老金太少的人或多病的人怎麼都是個愁人的事,孝敬也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