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男人的責任和擔當我先給大家講個故事。
我想說的是一對兄弟。
故事起於2003年左右,具體年份記不太清了,只記得那時我正在讀初中,這對兄弟在讀小學,不到10歲。
那年春天的農忙時節,他們的父母在農田裡勞作的時候,不知道何故吵起來了,越吵越烈,最後他們的父親一時怒火攻心,動手打了妻子。捱打之後,他們母親扔下農活,一個人一路哭哭啼啼的回到家裡,一時想不開,吞服劇毒農藥自殺了。丈夫忙完手中農活,回到家,發現了妻子屍體,悲憤填膺,也隨之服下農藥,隨其而去了。
於是,等這對兄弟被他們的大伯急急從學校接回來時,看到的,是他們面色發黑、身體早已冷卻,再也無法睜開雙眼的父母;需要承受的,是今後漫長時光裡,在再無至親看護的情況下努力活下去,獨自忍耐生活磨礪的艱辛;將要揹負的,是他們父母修建新房所欠下的數萬債務和漫長的孤獨人生。
只在短短一天之間,這對兄弟無憂無慮的童年時代就被命運粗暴的撕裂,開始直面鮮血淋漓的人生。
這一年,這對兄弟,哥哥不到10歲,弟弟不到8歲。
這之後,他們的大伯負擔起照顧這對兄弟的職責,供他們讀書,雖然暫時衣食無憂,但畢竟親生父母都已不在,人生已不再圓滿,童年、少年時代的許多快樂無憂與單純自在,卻是再也沒有了。
幾年後,哥哥初中畢業,考上了我們當地的一所普通高中,卻不想再拖累大伯,堅定地拒絕了叔伯們的規勸,沒有入學讀高中,而是讀了技校,學了電焊。兩年後,學業結束,跟著遠房親戚到武漢做了電工,開始獨立謀生。武漢電工工作辛苦異常,且工資很低,但即使如此,哥哥仍堅持一邊寄錢贍養報答大伯,一邊照顧弟弟,此時,哥哥不到18歲,還未成年。
大年初一時,我們當地習俗是相互串門拜年的,我早早的轉了一圈後,便留守家中待客,然後見到了登門拜年的這對兄弟,我常年不在家,已經多年沒有見過這對兄弟了。此時再見,記憶中兩人幼時的機靈活潑、氣色甜潤的氣象已絲毫不存,哥哥臉色紅黑,骨架粗大卻身形瘦削,變得堅實沉毅,弟弟身材單薄,沉默內向,少有言語。遞茶水給哥哥時,留意到他的手指關節粗大、面板粗糙,佈滿了細細的裂紋,不到20歲的年輕人,手掌關節卻已經像是辛苦勞作多年的中年人一樣,刻滿了生活留下的痕跡。兄弟倆坐了一小會兒、閒聊幾句後就起身告辭了,送他們離去後,心中感慨,我想,對他們來說,前路雖然仍然頗多磨難,但我堅信,最艱難的部分已經走過。
這之後的一段時間裡,我常常在想,一個未成年、連少年都算不上的男孩子,遭遇幼失怙恃的慘痛,沒有自暴自棄,沒有心理扭曲,沒有向誰搖尾乞憐,沒有放棄自己做人的原則,從十幾歲開始,獨自規劃自己的人生,盡一切努力捍衛自己做人的尊嚴。雖然無人要求與督促,卻仍堅持著自己做人的底線,接受生活的磨礪與重壓,不偷不搶、不坑不騙,堂堂正正的站著活著,乾乾淨淨的掙錢養家。不逃避、不推諉、不猶疑,執著而堅定的一點一點的歸還父母留下的欠債,堅持歸還債主都無意收取的欠債,只為了自己的心安,這一切,對一個不滿20歲的年輕人來說,是多麼合理卻了不起的一件事。
儘管這對兄弟的人生算不上華美壯闊,但他們也是有感情的,而他們的感情,也常常受到傷害。
《華嚴經》有言:“欲為諸佛龍象,先做眾生牛馬”,這對兄弟在幼小無力時,被命運強硬的拖入了泥淖,十年眾生牛馬,終於逐步長大,足以自立自強的生存並生活下去。昨日種種,已如昨日死,留下來的,就是一個男人真正強大的心。
男人的責任與擔當,是接受並負起。我們生活的世界,並非全是陽光與彩虹,相反充斥著許多不幸、無常與困苦。生活從不在意你是誰,當不幸降臨時,若不奮力抗爭,就只能被打倒在地。而作為一個男人,如果知道自身的價值,並相信自己身後有值得自己拼命保護的東西,那麼就不能迴避面前強有力的打擊與重壓,必須站起來並堅持向前,盡一切努力去捍衛自己想要守護的東西。只因為,我們永遠的敵人,只是永恆流逝的時間和與生俱來的軟弱自憐。
說起男人的責任和擔當我先給大家講個故事。
我想說的是一對兄弟。
故事起於2003年左右,具體年份記不太清了,只記得那時我正在讀初中,這對兄弟在讀小學,不到10歲。
那年春天的農忙時節,他們的父母在農田裡勞作的時候,不知道何故吵起來了,越吵越烈,最後他們的父親一時怒火攻心,動手打了妻子。捱打之後,他們母親扔下農活,一個人一路哭哭啼啼的回到家裡,一時想不開,吞服劇毒農藥自殺了。丈夫忙完手中農活,回到家,發現了妻子屍體,悲憤填膺,也隨之服下農藥,隨其而去了。
於是,等這對兄弟被他們的大伯急急從學校接回來時,看到的,是他們面色發黑、身體早已冷卻,再也無法睜開雙眼的父母;需要承受的,是今後漫長時光裡,在再無至親看護的情況下努力活下去,獨自忍耐生活磨礪的艱辛;將要揹負的,是他們父母修建新房所欠下的數萬債務和漫長的孤獨人生。
只在短短一天之間,這對兄弟無憂無慮的童年時代就被命運粗暴的撕裂,開始直面鮮血淋漓的人生。
這一年,這對兄弟,哥哥不到10歲,弟弟不到8歲。
這之後,他們的大伯負擔起照顧這對兄弟的職責,供他們讀書,雖然暫時衣食無憂,但畢竟親生父母都已不在,人生已不再圓滿,童年、少年時代的許多快樂無憂與單純自在,卻是再也沒有了。
幾年後,哥哥初中畢業,考上了我們當地的一所普通高中,卻不想再拖累大伯,堅定地拒絕了叔伯們的規勸,沒有入學讀高中,而是讀了技校,學了電焊。兩年後,學業結束,跟著遠房親戚到武漢做了電工,開始獨立謀生。武漢電工工作辛苦異常,且工資很低,但即使如此,哥哥仍堅持一邊寄錢贍養報答大伯,一邊照顧弟弟,此時,哥哥不到18歲,還未成年。
大年初一時,我們當地習俗是相互串門拜年的,我早早的轉了一圈後,便留守家中待客,然後見到了登門拜年的這對兄弟,我常年不在家,已經多年沒有見過這對兄弟了。此時再見,記憶中兩人幼時的機靈活潑、氣色甜潤的氣象已絲毫不存,哥哥臉色紅黑,骨架粗大卻身形瘦削,變得堅實沉毅,弟弟身材單薄,沉默內向,少有言語。遞茶水給哥哥時,留意到他的手指關節粗大、面板粗糙,佈滿了細細的裂紋,不到20歲的年輕人,手掌關節卻已經像是辛苦勞作多年的中年人一樣,刻滿了生活留下的痕跡。兄弟倆坐了一小會兒、閒聊幾句後就起身告辭了,送他們離去後,心中感慨,我想,對他們來說,前路雖然仍然頗多磨難,但我堅信,最艱難的部分已經走過。
這之後的一段時間裡,我常常在想,一個未成年、連少年都算不上的男孩子,遭遇幼失怙恃的慘痛,沒有自暴自棄,沒有心理扭曲,沒有向誰搖尾乞憐,沒有放棄自己做人的原則,從十幾歲開始,獨自規劃自己的人生,盡一切努力捍衛自己做人的尊嚴。雖然無人要求與督促,卻仍堅持著自己做人的底線,接受生活的磨礪與重壓,不偷不搶、不坑不騙,堂堂正正的站著活著,乾乾淨淨的掙錢養家。不逃避、不推諉、不猶疑,執著而堅定的一點一點的歸還父母留下的欠債,堅持歸還債主都無意收取的欠債,只為了自己的心安,這一切,對一個不滿20歲的年輕人來說,是多麼合理卻了不起的一件事。
儘管這對兄弟的人生算不上華美壯闊,但他們也是有感情的,而他們的感情,也常常受到傷害。
《華嚴經》有言:“欲為諸佛龍象,先做眾生牛馬”,這對兄弟在幼小無力時,被命運強硬的拖入了泥淖,十年眾生牛馬,終於逐步長大,足以自立自強的生存並生活下去。昨日種種,已如昨日死,留下來的,就是一個男人真正強大的心。
男人的責任與擔當,是接受並負起。我們生活的世界,並非全是陽光與彩虹,相反充斥著許多不幸、無常與困苦。生活從不在意你是誰,當不幸降臨時,若不奮力抗爭,就只能被打倒在地。而作為一個男人,如果知道自身的價值,並相信自己身後有值得自己拼命保護的東西,那麼就不能迴避面前強有力的打擊與重壓,必須站起來並堅持向前,盡一切努力去捍衛自己想要守護的東西。只因為,我們永遠的敵人,只是永恆流逝的時間和與生俱來的軟弱自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