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曾國藩家書》有言:“家敗離不得個奢字,人敗離不得個逸字,討人嫌離不得個驕字”。 富貴時勤儉節約,不“奢”;身處溫室時不喪失警醒之心;不“逸”,人在高處保持平常心,不“驕”。 奢、逸”、驕,三個並不深奧,卻能指導今人如何持家、處世、做人,讓你邁上人生新境界。 01 家敗離不得個奢字。 一個家族或企業的失敗,離不開追求奢侈、鋪張浪費。 如,《紅樓夢》中元妃到大觀園,登舟大略遊覽了一番,看著銀燈雪浪,琉璃世界,珠寶乾坤,內心都不免嘆息過奢。 她在皇宮該經歷過怎樣的富貴和奢華,但見此景,仍歎為觀止,可想而知此次省親該多鋪張,使得元春在離去時不得不再次囑咐:以後不可太奢,此皆過分之極。 賈家的敗落,是時代的悲劇,又何嘗不是因為其不知勤儉節約,過度奢侈為自己埋下的禍根呢? 諸葛亮在《誡子書》中說:“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只有依靠內心安靜才能修養身心,只有依靠儉樸的作風才能培養品德。  02 人敗離不得個逸字。 中醫的五勞七傷,就是有種病叫“過逸”。 長時間貪圖安逸,可導致氣血不暢,血脈壅滯,脾胃功能減弱。 嚴重者身體免疫力降低,人體功能下降,甚至智力減退,從而繼發各種疾
10
回覆列表
  • 1 # 山河先生看手相

    一、家風是先輩人生閱歷的總結

    先輩創業,備嘗艱辛,他們的人生寶貴經驗教訓,是血汗甚至是生命換來的。他們選擇過是非對錯,品嚐過酸甜苦辣,體味過成功失敗,也體驗過幸福和諧。

    先輩們為了後世子孫不再重複失敗的慘痛教訓,把自己的人生經驗和閱歷,總結歸納成為家訓和家規,長久堅持,逐漸養成家風。所以,家風是人生智慧的結晶,是家族寶貴的財富。

    二、家風是家族幸福和諧的保障

    不同的家族有不同的家族傳統,不同的姓氏秉承不同家風祖訓。家風的表現形式,表述方式可以有萬千差別,但是,所有的家風祖訓的言語詞句,都是人類積極向上的思想境界,它們都指向共同的目標。

    那就是,為營造正能量的家族文化,營造幸福和諧美滿的家庭氛圍為謀求幸福安寧的社會而創設的。家族成員,只要人人承祖訓,個個守家風,按照祖訓修身齊家,一定是幸福和諧的家庭。

    三、家風是家族興旺延續的正能量

    凡是長盛不衰的家族,都是因為秉承正能量的家風祖訓,而正能量的家風祖訓,則保障家族興旺發達,人才輩出,延綿不絕。孔子作為儒學的創始人,提出“仁愛”理想,“忠恕”理念,“孝悌”家風。孔子家族,秉承孔子理想,修身齊家,延綿2500多年,人口200多萬,人才輩出。

    孔子、子思、孔穎達、孔融、孔尚任、孔慶東、孔繁森、孔祥熙、孔泉、孔令輝等等,個個名字都熠熠生輝,人人都是傑出人才,都是大眾學校的榜樣。孔子的學說,已經不僅僅是家族理想,更成為人類社會的理想和信念,數千年來,一代代中華子孫,都是秉承孔子言教而成就自己的家國情懷的理想。

    范仲淹 宋——“不為良相,便為良醫”

    范仲淹家族延綿上千年,長盛不衰。范仲淹後世子孫秉持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命脈,後世子孫不管為官還是為民,都是胸懷大抱負,以兼濟兼善天下為己任的。范仲淹一生為官,出將入相,一心憂國憂民,處處為百姓謀福利,他主持修築的堤壩,被尊為“范公堤”。

    明萬曆年間,范仲淹的子孫範繼仁任江西九江府通判,為官清廉,憂民疾苦,捐俸祿在九江修堤,被百姓感恩為“范公堤”。 范仲淹的兒子範純仁就曾深有感觸的說:“蓋‘先天下而憂,期不負聖人之學’。此先臣所以教子,而微臣資以事君。”

    范仲淹後世家家都守祖訓家風,薪火相傳,賢才輩出。範止安,香港新亞洲文化基金會主席、景範教育基金會創辦人、香港出版界知名人士,范仲淹第30世孫,忠宣公後人。他秉承先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遺志,長期致力於振興祖國的教育、文化事業,並孜孜以求,樂此不疲。

    他說:“這是先祖的遺訓,‘先憂後樂’,範氏子孫理當率先實踐。”1991年,他出資100萬元建立獎學基金,以幫助家鄉江蘇如皋成績優異的貧困學子繼續升學;其後捐巨資幫助如皋修《縣誌》、建圖書館;此外還興建“範公苑”。

    范仲淹的精神不僅澤被他自己的子孫,他的精神同樣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成為我們共同的精神財富。革命先烈,仁人志士,無不是誦讀《岳陽樓記》而成長,走上為民謀福,為國效命的人生道路的。

    四、家風是家庭教育肥沃的土壤

    家風是家庭教育的軟環境,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三位一體,缺一不可,是人才成長的搖籃,是培養合格公民的土壤。一個人的行為舉止、待人接物、做人做事,甚至言語思維,處處體現出家庭教養的功夫。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百個好校長抵不上一個合格的父親”,這些話無不強調家庭教育的不可替代性。而家教,主要的環境上的薰陶浸染,生活上的潛移默化。而家庭環境氛圍就是家風。

    孝悌家風出孝子忠臣,勤儉家風出清官,智水家風出學者,尚武家風出良將,謙遜家風出君子,尊師家風出聖賢,和美家風睦鄰里……今天,社會上出現的不忠、不孝、寡廉鮮恥、腐敗墮落、鋪張浪費等等亂象,都是家風教育缺失的惡果。

  • 2 # 瑞芯76876

    良好的家風在人們的成長過程中起著關鍵的作用,是人們終身的財富。青少年在良好家風的薰陶下,會經過耳濡目染接受影響,按照良好家風的內容來塑造自己的行為,形成良好的人生習慣,成就美好的人生。 講究道德、誠實守信。 道德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根本,是家風的核心。高尚的道德可以讓人形成充實、高雅的精神生活,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誠實守信是一個人的名片,青少年養成誠信的品格,在將來的學習和工作中更容易成功,才能贏得長久的榮譽和尊敬,給家庭帶來長久的歡樂和安詳。 重視學習,崇尚知識。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崇尚學習的傳統。各位家長要以身作則,重視學習、崇尚知識,以自己的言行薰陶子女,讓家庭充滿學習氣氛,透過學習立身立德、增智強能。青少年生長在一種充滿學習氣氛的家庭中,很容易養成一種自覺學習的良好習慣,會影響到孩子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成績

  • 3 # 雲遊霧裡櫻兒遠方的詩

    家風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現代傳承,我們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燦爛文化孕育了許多優良的傳統;家風是我們立身做人的行為準則

  • 4 # 成都肖筱

    家和萬事興,節儉,愛學習的氛圍,好家風,首先是尊老愛幼,相互關心。良好的家風是個人健康成長的重要基礎,在家裡父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親做得不好,上行下效,孩子也會跟著做。所以父母親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影響意義深遠。可以說,好家風打造了兒童成長的好搖籃。所以要有好家風。

  • 5 # 月心坊

    家風實質上是一個家庭內在的精神動力,更是生長在其中的每個人立身處世的行為準則。家風好,是家庭之幸;家風不好,則是家庭之禍。好的家風,對家人,尤其是對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道德素養、為人處世及生活習慣等,都會產生良好的影響。可以說,好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無價之寶。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心靈,塑造著我們的人格。傳承優秀家風,有助於我們凝聚情感、涵養德行、砥礪成才。

  • 6 # 高希華

    說寬一點,一個國家要有一個鋼領,如憲法,法律,條例,檔案等,哪一個小家那那就須要一個家風。家法和國法,學校老師三者相結合,認真聽取領會照辦,就會成為一個高尚的人,有用的人,有道德的人。

  • 7 # 暖暖說情感

    關於家風的文章和名言敬語太多了,網上一堆,自古以來關於家風而人品好的名人更多。好的家風,好的人品,都是自帶光芒,一身正氣,那些稀爛的事都不敢靠近,如傳說中的如來佛那樣。

  • 8 # 九月的美好生活

    家風又稱門風,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傳的風尚、生活作風, 也即一個家庭當中的風氣。家風又稱門風,是給家中後人們樹立的價值準則。

    家風作用:透過每個家庭的道德規範作用,來影響社會的每一個個體成員,進而達到規範整個社會風氣的作用。

    家風是一個家族代代相傳沿襲下來的體現家族成員精神風貌、道德品質、審美格調和整體氣質的家族文化風格。

    好的家風傳承的是正能量

    實事求是。

    吃虧是福。

    樂學苦幹。

    百善孝為先。

    尊老愛幼,勤儉持家。

    誠實做人,誠信待人。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安分做人,勤勞為本,寬以待人。

    頂天立地體善良,自立自強不忘本。

    透過這些家風例句可以看出,好的家風不僅可以強家,也是強國不可缺少的力量,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 9 # 五爺216274540

    中國曆來家風純樸,幾幹年的傳承文化,歷史悠久,一直提倡禮義廉恥,三從四德。祟尚養兒不教父之過,養女不教母有錯。現在又講五好家庭,五講四美,這都是要求我們教育下一代,使他們成為國家棟梁之才,讓他們敬老愛幼,這些都是一個很好的家風體現。

  • 10 # 津豫家庭生活

    2012年,91歲的老母親想到外面走一走,我就決定帶著她去旅行。母親暈車,我就自制了一輛人力板車,拉起繩,邁開步,開始了我倆的長征……”日前,在江蘇徐州“最美家庭講好家訓”現場,徐州豐縣謝淑華傳承“立身孝當先”的家訓,徒步兩萬四千裡盡孝的故事,感動無數聽眾。(2月25日光明日報)  新時期,如此大張旗鼓重提家風家訓,創新好家訓好家風的傳播方式,究竟有沒有這個必要?答案是肯定的。  一段時間來,江蘇創新好家訓好家風的傳播方式,讓老百姓有了向上向善的風向標。截至2015年底,江蘇共挖掘出11.7萬多戶“最美家庭”,組建1800多個家訓故事巡講團,開展11700多場巡講活動,直接或間接影響1000多萬人次。隨著文明程度的提高,江蘇的好家訓好家風成為時代的正氣之源。  家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代代相傳的風尚。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風不僅是民風社風的組成要素,也是中華民族傳文化的重要基石。我國曆史上很多愛國人士,都與良好的家風的薰陶密不可分。晚清重臣,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曾國藩注重治家理論與實踐,他所概括的“八本八寶”的曾氏家訓,對他的後人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聞名中外的《朱子家訓》,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特點,精闢地闡明瞭修身治家之道,其影響已經超越了家族與門戶,成為當今很多家庭教育子女的寶典”。  清末狀元、著名教育家、實業家張謇也十分重視家風建設。1921年,69歲的張謇精心挑選我國古代朱熹等7位名人的教子格言作為張氏《家誡》,以此告誡子孫得志時不要驕傲,保持清醒,居安思危,持盈保泰;告誡子孫說話要經過思考才出口,行事要經過周密考察才能做,說話做事都要合情合理;告誡子孫在交友、做人和勤學等方面惟善是取。  家風雖然只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門風,卻對整個社會風氣的好壞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繼承發揚家訓文化,在今天仍有著積極的意義。好的家風家訓的背後,必定是淳樸的民風、務實的政風、清新的黨風。反之,家風不正,就不可能有好的民風。優良的政風、黨風、社風也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有道是,風起於青萍之末。家風正則民風淳;家風正則政風清;家風正則黨風端。國家的長治久安,社會文明和諧,有賴於良好的家風。江蘇在全省範圍內開展“最美家庭講好家訓”的活動,以好家風家訓引領新風尚,無疑有著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要的現實意義。

  • 11 # 許姑姑影片

    一、家風是先輩人生閱歷的總結

    先輩創業,備嘗艱辛,他們的人生寶貴經驗教訓,是血汗甚至是生命換來的。他們選擇過是非對錯,品嚐過酸甜苦辣,體味過成功失敗,也體驗過幸福和諧。

    先輩們為了後世子孫不再重複失敗的慘痛教訓,把自己的人生經驗和閱歷,總結歸納成為家訓和家規,長久堅持,逐漸養成家風。所以,家風是人生智慧的結晶,是家族寶貴的財富。

    二、家風是家族幸福和諧的保障

    不同的家族有不同的家族傳統,不同的姓氏秉承不同家風祖訓。家風的表現形式,表述方式可以有萬千差別,但是,所有的家風祖訓的言語詞句,都是人類積極向上的思想境界,它們都指向共同的目標。

    那就是,為營造正能量的家族文化,營造幸福和諧美滿的家庭氛圍為謀求幸福安寧的社會而創設的。家族成員,只要人人承祖訓,個個守家風,按照祖訓修身齊家,一定是幸福和諧的家庭。

    三、家風是家族興旺延續的正能量

    凡是長盛不衰的家族,都是因為秉承正能量的家風祖訓,而正能量的家風祖訓,則保障家族興旺發達,人才輩出,延綿不絕。孔子作為儒學的創始人,提出“仁愛”理想,“忠恕”理念,“孝悌”家風。孔子家族,秉承孔子理想,修身齊家,延綿2500多年,人口200多萬,人才輩出。

    孔子、子思、孔穎達、孔融、孔尚任、孔慶東、孔繁森、孔祥熙、孔泉、孔令輝等等,個個名字都熠熠生輝,人人都是傑出人才,都是大眾學校的榜樣。孔子的學說,已經不僅僅是家族理想,更成為人類社會的理想和信念,數千年來,一代代中華子孫,都是秉承孔子言教而成就自己的家國情懷的理想。

    范仲淹 宋——“不為良相,便為良醫”

    范仲淹家族延綿上千年,長盛不衰。范仲淹後世子孫秉持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命脈,後世子孫不管為官還是為民,都是胸懷大抱負,以兼濟兼善天下為己任的。范仲淹一生為官,出將入相,一心憂國憂民,處處為百姓謀福利,他主持修築的堤壩,被尊為“范公堤”。

    明萬曆年間,范仲淹的子孫範繼仁任江西九江府通判,為官清廉,憂民疾苦,捐俸祿在九江修堤,被百姓感恩為“范公堤”。 范仲淹的兒子範純仁就曾深有感觸的說:“蓋‘先天下而憂,期不負聖人之學’。此先臣所以教子,而微臣資以事君。”

    范仲淹後世家家都守祖訓家風,薪火相傳,賢才輩出。範止安,香港新亞洲文化基金會主席、景範教育基金會創辦人、香港出版界知名人士,范仲淹第30世孫,忠宣公後人。他秉承先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遺志,長期致力於振興祖國的教育、文化事業,並孜孜以求,樂此不疲。

    他說:“這是先祖的遺訓,‘先憂後樂’,範氏子孫理當率先實踐。”1991年,他出資100萬元建立獎學基金,以幫助家鄉江蘇如皋成績優異的貧困學子繼續升學;其後捐巨資幫助如皋修《縣誌》、建圖書館;此外還興建“範公苑”。

    范仲淹的精神不僅澤被他自己的子孫,他的精神同樣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成為我們共同的精神財富。革命先烈,仁人志士,無不是誦讀《岳陽樓記》而成長,走上為民謀福,為國效命的人生道路的。

    四、家風是家庭教育肥沃的土壤

    家風是家庭教育的軟環境,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三位一體,缺一不可,是人才成長的搖籃,是培養合格公民的土壤。一個人的行為舉止、待人接物、做人做事,甚至言語思維,處處體現出家庭教養的功夫。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百個好校長抵不上一個合格的父親”,這些話無不強調家庭教育的不可替代性。而家教,主要的環境上的薰陶浸染,生活上的潛移默化。而家庭環境氛圍就是家風。

    孝悌家風出孝子忠臣,勤儉家風出清官,智水家風出學者,尚武家風出良將,謙遜家風出君子,尊師家風出聖賢,和美家風睦鄰里……今天,社會上出現的不忠、不孝、寡廉鮮恥、腐敗墮落、鋪張浪費等等亂象,都是家風教育缺失的惡果。

  • 12 # 好郎不吃肉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司馬光告訴人們“《家範》比《資治通鑑》更重要,因為家風是世風之基”。

    千年來,我國共出版家風類專著120多部,有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宋代朱熹《家訓》、晚清曾國藩《家書》……

    歷史表明:“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德,一國興德”“家風正則後代正,則源頭正,則國正”。

    早教利功倍

    《顏氏家訓》曰:“人生幼小,精神專利,長成已後,思慮散逸,固須早教,勿失機也。”康熙《庭訓格言》亦重早教曰:“諭教宜早,弗敢辭勞”。

    東漢《國家興亡與家庭門風》亦倡早教,周朝統治800年,歷史最長,倡導從胎教開始傳王位,太后聽美樂、忌酸辣、和五味,命三官師教太子,成就了周成王。

    立志以成事

    曾國藩《家書》曰:“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不為聖賢,便為禽獸;不問收穫,但問耕耘”,其家書家教中,立志之論甚多,強調立志之後,據此求過,自律自勉。

    《顏氏家訓》亦倡立志教育:“修身齊家,為學治世”。

    曾國藩亦以治惰立志教子,《家書》曰:“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一處弛則百處懈”“惰則弛緩”“勤則醫惰”,百種弊端,皆由惰生。

    立德遺子孫

    朱熹《家訓》曰:“有德者雖年下於我,我必尊之;不肖者,雖年高於我,我必遠之。”朱熹重視道德修身如同“衣服之於身體,飲食之於口腹,不可一日無也,不可不慎哉!”

    司馬光《溫公家範》亦重德:“賢者居世,以德自顯”。

    歷史上的林家重德,善於教育後代。林氏後代4人履職宰相,3000人成為進士,皇帝親自主持殿試201次,林家榜上有名183次,“無林不開榜,開榜必有林”成為家風典範。

    後來的《林則徐家訓》注重立價值取向之德:“賢而多財,則損其志;愚而多財,則增其過”。

    訓儉以示子

    司馬光《訓儉示康》曰:“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是給司馬康的誡子訓,說明“儉”和“侈”的必然性,“儉能立名,侈必自敗”。

    諸葛亮《誡子書》亦崇儉:“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朱柏廬《治家格言》亦尚儉:“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忠孝以立身

    蘇軾十歲讀《漢書》,慕範滂為忠獻身,“範滂對母說:‘兒忠孝不全’,範母說:‘我為兒驕傲’”。蘇軾問母,若我像範滂,您若何?蘇母曰:“你成範滂,我即範母。”

    《林氏家訓家規》亦強忠孝曰:“孝始於事親、終於報國,移孝以作忠,即顯親以全孝,此為大孝”“孝為立身大本。若不孝於親則不能忠於國;必反為社會之蠹蟲”。

    督學以立本

    《列女傳·母儀》曰:“孟子生有淑質,幼被慈母三遷之教”。“昔孟母,擇鄰處”“昔孟母扞動處,子不學,斷機杼”,孟母蒙學之冠、督學教子、母教之範。

    《顏氏家訓》亦有督學名典曰:“若能常保書百卷,千載終不為小人。”告誡子孫“不可驕逸怠惰,整齊門內,門風不墜”。

    《顏氏家訓·勉學》曰:“積財千萬,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習而可貴者,無過讀書也。”

    烹豕以立信

    《韓非子》載: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為女殺彘。”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非以成教也。”遂烹彘。

    說的是曾參妻攜子到市場,其子啼哭,母說歸後為子殺豬。歸後,見曾參正要捕豬殺之,妻止之,說與兒戲言,曾參認為不能失信於子,終殺豬以取信。

    俗話說:“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

    只靠財富來傳承的家庭,富不過三代。唯有以德傳承,才能讓家庭興旺發達,經久不衰!

    良好的家風,不論在什麼時候,都是一個家庭興旺的根本。

    以下幾種情況是不好的家風:

    1、溺愛、縱容孩子

    《顏氏家訓》有云:父母威嚴而有慧,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父母在子女面前,不應是一味寵愛,而是威嚴有慧,那子女們就會對父母敬畏、謹慎而孝順。

    父母與子女之間,有一個良好和諧的關係,才能讓子女健康成長,家庭和睦,久經不衰。

    現在的小孩是父母的掌中寶,大人們都圍著小孩轉,小孩要什麼就給什麼。所以小孩的脾氣也變得跋扈,稍微不順從他就哭鬧,發脾氣。如果順其自然,長大後,他的所作所為就會格格不入,與父母的期望背道而馳。

    長輩們都護著小孩

    俗話說:慣子如殺子。

    一味嬌慣子女,反而會害了他們。

    子女,是一個家庭的未來。繼承著父輩的夢想,傳遞給子孫後代。

    而家庭教育是人生起步的關鍵,它關係著一個家族的興衰未來。

    一味地溺愛、放縱子女,帶來的,便是惡習纏身。家風不正,家必敗!

    2、不相信行善積德

    《大寶積經》有偈語:假使百千劫,所造業不亡,因緣際會時,果報還自受。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因緣際會之時,果報就都來了。

    所以,人活著,離不開因果,行善積德,才能廣種善因。

    山東牟氏莊園,作為一個從明朝末年延續至今的大家族,這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

    這個家族創業以來,就一直秉持著樂善好施,行善積德的理念。

    山東牟氏莊園

    他們每年平均佈施出去的糧食,有近百萬斤!代代如此,也代代興旺。

    這個莊園沒有圍牆,也不需要護衛,因為當地整個縣、整個市的人都保衛他,因為知道這家人富裕,大家會都沾光,都有福。所以當地人都自發地保護著這個莊子。

    這個家族家教嚴格,強調子孫勤儉持家,奢侈便是敗家之相。

    所以這個家族保持長富的秘訣就是:樂善好施,行善積德。

    3、抱怨、爭吵

    有些家庭的小夫妻,雙方個性都要強,互不相讓,爭強好勝,為了一些小事都要爭個結果出來。其實,大可不必如此,結果是有了,但是爭吵的過程中已經傷了彼此的和諧,心中有了隔閡,對以後的相處是不利的。尤其是當著小孩的面爭吵,對小孩的成長是不利的。網上有個小影片是這樣的:一對小夫妻當著3歲女兒的面爭吵,結果反被女兒教訓,女兒說:“你們兩個大人當著我的面吵架,我還在客廳玩玩具呢,再吵你們都出去,不要回家了,我一個人呆在家裡好了。”童言無忌,雖然不懂大人為什麼吵架,但她說的很有道理。父母聽了她的話也笑了,不在吵架了。

    一場爭吵,吵不出結果,反而要女兒來勸架,也真難為她的。作為父母是不是應該好好反思一下了。

    抱怨和爭吵,都是一劑毒藥,它們穿插在生活的各個角落,一旦誤食,便會傷筋動骨,誤人誤己。

    《朱子家訓》中曾說:居家戒爭訟,訟則終兇;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一個家庭,爭吵多了,禍患也就不遠了。

    人都說,家和萬事興,因為家和了,才會人和,而人和了,則處處都有貴人相助,想不發家都難!

    中國曆代家訓涉及人生的各個方面

    1、熔鑄光明偉岸的道德人格。

    古人將“立德”置於“三不朽”首位,而立德的內容主要是忠孝。在家能孝,於國則忠。孝要求子女尊敬長輩,盡反哺之情,極劬(qú)勞(指父母撫養兒女的勞累)之恩;忠要求為官盡力,從政清廉,“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要實現道德的高度自覺。

    2、重視正確積極的教子方法。

    痴心父母古來多,天下沒有不疼愛子女的父母,但問題在於,如何去愛?單純給與子女們提供物質財富,會使他們泯滅自我奮鬥的意識,喪失獨立創業的能力。因此,明智的父母,就要把道德修養,人格風範留給子孫,把清白家風留給子孫,這才是無價之寶。

    3、培養功業理想和淡泊襟懷。

    中國古代家訓對此頗多闡發。立志是事業成功的第一步,做父母的,司馬談灑涕囑子,要他完成續寫《史記》的重任;岳母刺字於背,要兒子精忠報國。淡泊寧靜的人生態度與功業思想相輔相成。由於建功立業與功名富貴往往摻雜一處,而富貴之中又往往隱藏著人生的種種不幸,所以明哲保身,知足常樂又成了積極進取的調和劑。

    4、妥善掌握好交友接物之道。

    每一個人都置身於錯綜複雜的社會關係網中,“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交友接物,是一門高深學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朋友對自己潛移默化的作用很大,因此交友必須謹慎,分清損友益友。

    5、明確讀書治學的目的和方法。

    “學而優則仕“是孔子為知識分子規定的一種行為模式,旨在學以致用,大濟蒼生,卻並不是說學習好了就只求做官,謀取個人利益。有些人將追求高官厚祿當成讀書的唯一目的,這就背離了孔子的本意。

    6、倡導勤儉節約,反對奢侈浪費。

    司馬光《訓儉示康》有名言“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朱子家訓》裡的“一粟一飯,當思來處不易。一絲一縷,應念物力維艱”傳誦更廣。勤儉節約是立人立家立國之本,奢侈浪費是敗人破家之途。

    而如今,許多家庭正是因為平時爭吵多了,甚至是家暴,雙方都累了,家庭也就散了。所以,現在婚姻登記處有個不正常的現象就是,離婚率提高了。

    好的家風,需要日積月累,代代傳承,它能讓家庭興旺發達,持久不衰,國家強盛!

  • 13 # 使用者言午澤群

    家風是一個家庭長期培肯形成的一種文化和道德氛圍,是家庭倫理和美德的集中體現。家風的存在必須是與社會風潮相適應的,對家族子弟具有強大的薰染影響和傳統沉澱,其中蘊含著家族日久經年的為人處世哲學,也兼顧了社會風氣和公平正義。

    家庭作為社會中最古老、最基本的組織形式,家庭成員之間是完全平等的關係,血緣和情感是維繫家庭和諧的基礎,所以說重視家庭的建設,首先是家風的樹立。“家之興替,在於禮義,不在於富貴貧賤”,家風正,則後代正,一個家庭的價值觀、財富觀、生活方式往往比留下金錢權利更為重要。家風濳移黙化的作用無窮,家風好則民風好,才能構成良好的社會風氣和國昌民阜,中國傳統文化中,家風是中國社會改革的推助力,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軟實力。

  • 14 # 新鮮空氣FreshAir

    沒有家風,行為舉止不端正,讓人看不起,不僅沒人看不起你,還看不起你的孩子。要樹立家風,從自律,提高自身修養開始。

  • 15 # 金紫袍

    朱子家訓:黎明即起,灑掃庭街,要內外整潔,

    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

    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流連……。

    值得提倡。

  • 16 # 小菲菲不是我

    好的家風往往啟於一人、傳於數代,遂成精神,是一種良好的內部規範或文化傳承。好的家風就像一個塑型器,由它塑造的人,往往具有某些家族式的特徵:勤勉、尚讀、寬容、尚武、慈善等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元,家庭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好的家風福澤萬代。

  • 17 # 犄角薔薇

    家風反映的是一個家庭的精神風貌,幾代或數代人的嚴謹傳承、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它錘鍊人品行,修煉人格,培養生活態度及處事方法。好的家風約束、感染和影響家庭的每個成員,家庭成員受惠及往往品德高尚,更容易成家立業,在各個領域內更容易有所建樹。比如從一個農民的孩子成長起來的晚清重臣曾國藩的家訓家風—“勤奮、儉樸、求學、務實”一直為曾家後人所傳承,事實上200多年裡,曾家後人出了240多位傑出人物,因此曾國潘的家風家教一直受世人敬仰。

  • 18 # 嚴加順

    因為良好的家風家教依然是整個社會的短板,全社會缺少良好家風家教的教化和薰陶的家庭,是太多啦!

    而重拾良好的家風家教,必然是有一個妥當的環境與氛圍,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 19 # 白雪無崖

    良好的家風在成長過程中起到關鍵的作用,講究道德,誠實守信,有良好的習慣,成就美好的人生。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 20 # 密雲三昧

    為什麼要有好的家風?

    家敗離不開一個奢字,人敗離不開一個逸字,討人嫌離不開一個驕字。真是說到了我們每個人為人品格的痛處。怎麼不吸取教訓呢?

    自古有多少家都是因為一個奢侈的家風而敗落不堪的,自古有多少人都是因為一個放逸之心而敗落下去的,自古有多少有智之士人都是因為一個驕傲的心情而樹敵太多,而自迷前程,自我障礙了前進的道路?

    這些過往的歷史,都深深的給我們提供著一個人從小就受到的家庭教育,究竟怎麼樣,他所在的家庭,是否有個很好的家風,很明顯地反應著他出生之地文化素養問題。

    好的家風會滋養人們的身心健康和成長智慧,而不好的家風則不斷損害人們的身心健康和發展前景,給我們帶來人生早期的性格發展危機,身心以及人格品德方面想會造成很嚴重的問題。這會一直影響到一個人的一生的發展和命運好壞。

    中國文化講究尊老愛幼,修善積德,用美好的品德來打造自己一生的成就,用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的美好思想和人格修養來提升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人們常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是一個行走在真理和美德的道路上,他一生都會發展得很好,會得到別人讚歎不已的財富和品格。這是必定的事情。而那些從小就沒有受到美好品德教育和影響的家庭中的人,由於缺乏人人喜聞樂見的美德,所以一生就很難發展出大的成就和人生的美好境界。

    家庭教育,家風,是我們每個人從小到大在不斷地學習、交流和自己心靈得以成長的地方,只有我們每個人的家庭好起來了,我們的整個社會才能變得越來越好,變得越來越和睦、友善、公平和相互理解、相互幫助,家庭,是我們整個社會的細胞,只有一個個的家庭變好了,我們整個社會風氣才好轉好起來。

    家庭,家風,是我們每個人從最近的地方,從最近的情感開始學習寬容、忍讓、溝通、和諧與理解、幫助別人的微型學校,家庭,就是我們每個人在人生的第一站去好好修行的地方,從這裡我們開始學習,才能學會理解別人,寬恕別人,幫助別人,以及原諒別人,直到最後,我們真正地學會愛護別人,憐憫別人,感恩知恩念恩報恩別人,與所有的人達成和睦相處、友愛協作、嚴於律己,寬於待人的品格,養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美德,濟人所急,救人之危,憫人之孤,容人之過,這些美好的品德,就是積累了很大的福德,就是為整個社會和國家做出來貢獻。

    人常常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必有後福,不積善之家,必有災殃,必有餘惡。好的家風,就能夠讓我們家庭中每個人收到庇護和美德的加持,避免惡風陋習和敗壞的人格習俗來讓自己損失慘重,避免自傷也傷害別人。

    中國歷史上像范仲淹、曾國藩、林則徐等等許多大家,都是有名的美好家風世家,對中國文化和社會做出偉大的貢獻。人人都稱讚羨慕他們道德美德。給後人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財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說一說全民英語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