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蒼蒼霧茫茫
-
2 # 使用者圖騰96868865089
政治和社會因素變化,以前工人的技術等級,既是技術等級也是身份地位的標誌,充分體現工人階級的主人翁和領導階級身份。七八級工可以和總工廠長們幾乎同等代遇和權威,現在工人就只是勞動力而也。
-
3 # 範坪張
有的,現在國家把企工人技術等級分為,初級工,中級工,高階工,技師,高階技師五個等級,結合技術等級騁用,享受不同崗位待遇,只要是正規的國企,都是這樣搞的,但必須透過行業考試(包括理論和實際操作),並取的技術等級證書。
-
4 # 手機使用者張和新
改革開放前的企業工人工資管理沿襲的是蘇聯模式。工人分為熟練工和技術工。熟練工無等級。技術工按能力水平從低向高劃分1-8等級,不同等級對應不同工資標準(但不是所有技術工種最高都是8級),這就是8級工資制。
如今的國企央企都對接現代企業管理模式,實行工資模組化了。用綜合工資標準代替了過去單一的8級工資制。
綜合的工資管理制叫做“崗位技能工資”。其中包含這幾項:
1.技能工資(基礎工資+技能補貼)
2.崗位工資(職務工資+崗位補貼)
3.效益工資(當月的獎金)
4.各項津貼(交通費、洗理費、副食補貼、住房補貼、獨生子女費等等,國家規定應享有的補貼待遇)
其中的技能工資和崗位工資又是按照個人能力評定為不同等級係數,係數對應固定的工資和補貼。通俗化說,就是按係數拿錢。
因此,現在企業裡,同技不同崗,同崗不同酬,是很正常的。與過去的8級工資制天壤之別啊!
-
5 # 使用者何生華
這是真實的存在,那些老工人留下來的好的傳統和現象似乎都沒有了,都變成一個想當然的過去,認為那些分級制度都是多餘得的,乾脆放棄不用了,不過一些國企可能還是存在,不分等級又怎樣評比”大國工匠”來,什麼都不要了,就憑幹一些力氣活,就能夠看出工人好壞,那是非常愚蠢的做法,也是我們的社會生活不想看到的。凡事都要有一個章法,那種什麼都不講的時代,早已經過去……
-
6 # 吳玉寧好
社會在前進,工業文明進入了資訊化智慧化的今天了,過去的八級工級別不符合現代企業的發展了。現代企業是按照企業法規定設立各種崗位職責。
現代企業工人有很高的地位,需要高文化,高技能才能運算元碼機器,現代企業的工人分初級工,中級工,高階工,技師,高階技師等級別。取得這些級別需要文化和操作考試。
計劃經濟年代的企業,因為工業化程度低,不需要太高的技能和文化,只要熟練掌握就可以了,七八級工人可能是熟練的文盲工人,憑著眼神手感可以造成工作,今天現代企業必須要用精密儀器裝置,數碼機器,操作工人需要很高的文化技能。
-
7 # 黑土地的我
吃技術大鍋飯唄,技術不細分等級,對高階技術人才最大的不公,例如只分高中低階這三個級別,也籠統了,拿高階職稱待遇的人也太多了,應該分十二個級等級技能,使得最高階的永遠是少數,拿待遇最高,能力最強。
-
8 # 夕下行行
以前的工人技術等級還在,只不過換了一種叫法。
以前是一級、二級、三級……、八級,如果你是八級的老鉗工,廠裡的工程師也要敬你三分。
現在是初級、中級、高階、技師、高階技師。技師相當於工程師的職稱。
這些級別在民企、外企沒有什麼用,在國企和事業單位是有用的。
一般你要達到一定的工作年限,透過職業技能鑑定所的理論和實際操作考評,合格則頒發的級別證書。
在國企和事業單位,如果你是一個工人,取得技師資格,單位把你聘用為技師,則可享受技師的待遇,如果沒有聘用,你雖有技師證,也不能享受待遇。這叫評聘分離。
-
9 # 陳年老酒146798398
國家企業都沒有了,那還有工人技術等級,在過去一個工人等級到人,八級,令人們尊敬,一些小徒弟,想盡辦法學到師父的技術,單位也是非常重視和尊重高技術工人的,以廠為家,以鑽研技術為榮,現在大家都是打工者,掙錢養家餬口,廠家只是一個掙錢的地方,
-
10 # 手機使用者54515329954
由於生產力的發展,由過去的手工作業,到後來的半自動化,再到現在的全自動化,用電腦操作,和自身技術關係已經關係不大了。
-
11 # 冰荷136
過去工廠的七八級工是很受人尊敬的,其工資待遇幾乎和一箇中型工廠的廠級領導一樣。青年人從參加工作第一天起就把成為一個八級工師付做為自己的奮鬥目標,尊敬師付克苦學習技術蔚然成風。
-
12 # 微塵jsycth510529bbg
以前的技術等級是技術工人漲工資的硬標準。做不了那個等級的技術活就拿不了那份工資。並且那時的裝置不先進,沒有一定的功夫確實是不行的。現在在GDP的目標下企業只追求量,注重擴大規模。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時質也就隨之下降了。那普遍的工匠精神當然就降溫了。
-
13 # 夏日之冰1
崗位工資和效績工資出現就淡薄了技能和技術等級,慢慢也都忘記了你是幾級工資。高階技師還是有考試的,獲得也不容易。實際上作用都很小了。退休也不按照那些去算,真正就看你繳費多少。
-
14 # 使用者5171251454164
以前的工資等級是1~5級是按年工齡算,到了6~8級基本上都是以技術考試來評定,工人最高等級為8級。我同學的父親40多歲在軍工企業就拿到8級。
-
15 # 外月河2
改革開放了,技術級別也改掉了。因為當廠長經理的人肯定不是搞技術的人,你說搞技術的人哪裡有這個八面玲瓏的能力。沒有了領導對技術級別的重視,那麼技術級別也不存在了。
-
16 # 192431947
時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樣。這時代為什麼出現了許多女汗子?隨著時代的變革,因為她們現在已經不是弱者,而是真正的半邊天了。
-
17 # 海步深河尚
為啥德國和日本的製造業比較強?是因為技術工人的身份地位、工資待遇比較高。
為啥現在收破爛的也可以製造飛機?是在積累經驗。網路流行語:開飛機修破爛,就是這個原因。
現在有經驗的老工人,按照時間年限經驗,允許開飛機,肯定是成功的。
沒有經驗的新工人,開飛機摔成9次破爛再修理,第10次開飛機成功。由於新工人工資比較低,老闆智商比較低,所以年輕人很吃香,超過35歲就被辭退了。
-
18 # 楚天雲平
技術等級還是要的,只不過以前技術等級已經過時了,新技術新工藝新機器新材料的應用已不是同日而語,今非昔比了。不過現在制定新技術級別也不容易,技術發展的太快了日新月異,過去每隔四五年修訂一次,現在可能要一年修訂一次都趕不上趟。新技術等級的制定可以大大提高工人學技術的熱情和積極性。過去八級工被工人尊稱為“老闆”很有號召力,真正是“一言九鼎”,關鍵時刻立馬出手任何問題迎刃而解。美國的政客們“喜歡”中國人去唱曲子演莎士比亞,最忌憚中國人讀理工學技術,所以振興中國必須把技術放在中國戰略高度定位於國家最高目標,國家財政資源應該向全民技術方向傾斜!
-
19 # z7831
現在工廠放開大門收工人,只要你幹活,只要有技術就有好工資,評級對大多數工廠來說就是搞事,還不如給他們好好幹活!
-
20 # 德鴻1965
事業單位的工人的技術等級和工資掛鉤,一直有主管機關管。企業的職工的技術等級,有在勞動部門的評,但是大家不熱心。
回覆列表
這主要是學習技術的人少了做買賣的人多了,學習技術費腦子而且掙錢少。做買賣不需要技術只要有腦子有關係就能掙錢!開個公司來錢快人人都可以當老闆,學習技術還要幹活兒還很累。所以,就沒有人願意學習技術了。以前在企業技術等級高的人掙錢就多一點,沒有技術的工種掙錢就少像熟練工等。而且有技術的人找物件比較容易。因此,都願意學技術而且還託門找技術工種,就是為了有個好工種找個好媳婦臉上爭光。改革開放了企業也破產了有技術的人飯碗沒有了,只有給沒有技術的老闆去打工了。為了吃飯什麼工種掙錢就幹什麼哪裡還有人去學技術呀!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高科技技術進入各行各業,需要高科技人才的日子來到了,我想學習技術的人也要多起來了,技術等級高的人掙錢就多沒有技術和技術低的人掙錢就少,高科技引領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