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紙硯溪

    明朝的火器上承元代火器,下啟清代火器。

    首先,明代的火器,或者是說古代的火器並不想現代人想的一樣。古人對於火器的重視並不亞於軍馬騎兵。因為火器在應用之初,即宋代就展現了它巨大的威力。據《火器史話》,宋代有軍隊被金兵在河中阻截,有一宋軍情急之下掏出一枚重達數斤的震天雷(原始手雷)將其擲向敵船,之後震天雷爆炸,敵軍人船俱碎,死無全屍。可見古代火器的巨大威力。

    而在這之後一直到明代,中國人始終未放棄對火器的研發。特別是在明中後期出現了許多先進無比,可以說是遠超這個時代的發明。比如迅雷銃,魯密銃,這種火銃形制接近近代步槍,還可以裝上刺刀,使用字母彈(一種接近子彈的東西),讓人難以想象這竟是古人的發明。

    但這還不算什麼,明代的大型火炮幾乎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巔峰。明代的佛郎機,葉公神銃,紅夷大炮,射程和威力遠超常人的想象,雖然口徑較大,體型較為沉重,但單從威力上講,已經可以媲美某些近代的火炮了。其射程動輒數里,十數里,就算放在近代戰爭中也是可堪一用的。

  • 2 # 張居正1587

    朱元璋與朱棣時代比較厲害的,朱元璋手下的大將沐英還發明瞭三段擊的戰法,比日本戰國時代的織田信長要早一百多年。那時候火器叫火銃。算是比較原始的,口徑比較大,精度較低。尤其是馬上皇帝朱棣還發明騎兵炮幾乎是橫掃漠北。那時候領先世界的。但明朝中後期,隨著明朝閉關鎖國,隨著大航海時代的到來。火器逐漸落後於西班牙和葡萄牙兩強,十五世紀那時候我們稱他為弗朗機人。葡萄牙還以曬貨物為名,佔領了明朝的澳門。當時為了抵禦北方蒙古和後金的進攻仿製了不少弗朗機炮。嘉靖時代倭患嚴重,明朝著名名族英雄戚繼光結合江浙一帶水網密集的特點,還發明瞭行動式虎尊炮,大量裝備了鳥銃。後來北上抗擊蒙古的時候發明了車營。到後來明朝後期,與後金交戰時,當時火炮已經很難抵擋後金八旗鐵騎的衝擊。在徐光啟的大力指主導下和荷蘭 葡萄牙,西班牙等倒爺購買了威力強大的紅衣大炮抵抗後金。總體來說明朝前期火器的發展是領先世界的。但自從大航海時代發展以來逐步落後於世界。

  • 3 # 提起昨天換明天

    明代中前期是中國火器發展的一巔峰時期,領先世界,永樂朝以後至清代火器的發展與世界先進火器的差距越來越大。

    明代主要的火器部隊就是‘’神機營‘’ ,神機營是明軍禁衛軍三大營之一,是專門裝備火槍、火炮的特殊部隊。開啟了世界火器部隊的先河。清朝也使用了明朝的軍制,也專門設有火器部隊。

    永樂八年(1410年)征討交趾(今越南)時,朱棣獲得了火槍火炮相互配置的使用方法,特設定神機營練習。明成祖在親征漠北之戰中,提出了“神機銃居前,馬隊居後”的作戰原則,神機營配合步兵、騎兵作戰,發揮了重要作用,使火器的應用更趨專業化,神機營也成為明軍的一個兵種。該營是京軍三大營之一(其餘兩營是五軍營及三千營),裝備有火槍、火銃等,後期又添置火繩槍。這種獨立槍炮部隊建制在當時中國乃至世界各國都處於領先地位,比歐洲最早成為建制的西班牙火槍兵(創建於1510 年),要早一個世紀左右,是明代早期火器部隊領先於世界的佐證。

    明代火炮

    神機營編制

    全營兵力:步兵3600人(全配火器);

    騎兵1000人;

    炮兵400人(管理野戰重炮及大連珠炮);

    共計官兵5000人。

    裝備火器:霹靂炮3600杆(步兵火銃);

    合用藥9000斤;

    重八錢鉛子90萬個;

    大連珠炮200 杆(多管火銃);

    合用藥675 斤;

    手把口400 杆(炮兵防身用手銃);

    盞口將軍160位(野戰重炮)。

    關於車營的編制:戰車子營按照營-衝-衡-乘-車分5級編制。

    每營4衝-每衝2衡-每衡4乘-每乘4車(偏廂車),

    合計戰車128輛,配屬給步兵子營使用。

    步兵子營和騎兵子營則仿造戰車子營編制。

    步兵子營每100人為1乘-400人為1衡-800人為1衝-4衝3200人為1步兵子營。

    騎兵子營以50騎為1乘-200騎為1衡-400騎為1衝-4衝1600騎兵為1騎兵子營;

    另配一個2衝的騎兵權勇隊(預備隊),一共有2400名騎兵。

    趙士禎研製的‘’掣電銃‘’

    ‘’重型坦克‘’神機營中的偏廂車

    明代宗朱祁珏(景泰帝)在位的時候,郭登在大同曾造用於防守的偏廂車。轅長1.3丈,寬0.9丈,高0.75丈,廂用薄板,上置銃,編配10人使用,出則左右相配,前後相接,鉤環牽互,車載衣、糧、器械並鹿角。

    之後成化、嘉靖、隆慶年間均造過偏廂車,隆慶三年(1569年),戚繼光在薊州曾造過偏廂車。其式――只用向外面一廂,每輛重600斤以上。

    不久明軍守遼東廣寧時,魏學曾又作改進――每2輛中設拒馬槍1架,填塞間隙,車架上下用棉絮布帳圍之,可以防避矢石,車上載佛朗機2挺,下置雷飛炮,快槍各6杆,每架拒馬槍上樹長槍12柄,下置雷飛炮,快槍各6杆,每車用卒25名。孫承宗車營所用偏廂車大致與之相同。

    戚繼光設計的偏廂‘’

    輪射‘’戰術

    ‘’輪射‘’戰術日本稱‘’三段擊‘’最早為明初名將沐王沐英所創,是所有前添槍最核心的戰術,領先西方二百餘年,領先日本二百餘年。

    此方法本用於對付沐英防守地段起義軍的大象,後經朱棣將其改良並用於對付機動性更加的騎兵,先由裝備火銃計程車兵射擊敵方騎兵,射擊後立刻退向軍隊側翼之後便由五軍營及三千營的騎兵繼續對敵方騎兵展開第二次打擊,其後便由五軍營的步兵用制(反)騎兵武器對對敵方騎兵進行第三次打擊。其對騎兵的殺傷力非常大。

    輪射戰術‘三段擊’

    火器曾為明朝建立發揮重要作用,朱棣五次北征神機營皆立大功,以及後期的明朝和日本的戰爭中也起到關鍵作用。

  • 4 # 付凱91458867

      眾所周知,是清朝打敗代替了明朝,那麼論武力,當然應該是清朝比較厲害了,而且火藥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然而一直以來卻有這樣的說法:“中國發明瞭火藥,卻拿來造煙花。可是”事實並非如此,實際上中國在明末清初時期,受西方先進科學技術的影響,中國的本土工匠手藝與西方的科學技術有機結合起來,曾經鑄造過當時世界上最為先進的大炮。

      萬曆四十七年,明朝軍隊在薩爾滸之役中慘敗於努爾哈赤。而此時精通西學的徐光啟在朝中得到重用,他積極向西洋傳教士學習有關火炮的鑄造知識。萬曆四十八年,即1620年9月,荷蘭海船在廣東曲江近海一帶沉沒,地方當局立刻派人下海打撈。但是在那個沒有潛水裝備的年代,人們用一種極為巧妙的手法進行打撈工作。他們首先將一艘大船載滿砂石,使船吃水加深,再將大船航行至沉船的上面,潛水將鐵鏈系在大炮的銃耳上,之後將砂石拋入海中,借船身的浮力將大炮與沉船分開,再用絞車絞起。經過三個月的努力,除了中小銃外,共撈得大銃三十六門,其中二十四門運送進京。第二年,又從另外兩艘沉船上打撈出一批大炮。那些被打撈出來的大炮,一些就出現在寧遠的城牆上,將後金的八旗鐵騎打得片甲不留。

      紅夷大炮是當時中國最為先進的大炮,然而這種炮並不是從海里打撈出來的。而是在天啟四年(1624年),中國南方就已開始自己鑄造紅夷火炮了。虎門白沙巡檢何儒就鑄造了十四門,其中幾門也被帶去寧遠。中國工匠在不斷的仿造鑄炮過程中,明代工匠也在不斷改進鑄炮技術,使用鐵芯銅體鑄造法。它巧妙地利用銅的熔點(1083℃)遠遠低於鐵(1538℃)的熔點的物理性質,於鐵胎冷卻後再以泥型鑄造法或失蠟法制模,並澆鑄銅壁。與先前的鐵炮或銅炮相比,這種新型火器不僅管壁較薄,重量較輕,花費較少,而且比較耐用。炮的產量能夠如此之多是與中國當時高超的鑄鐵技術息息相關的。

      正當後金大軍以騎兵和步兵為主要武力部隊的時候,當時的明朝政府則已經擁有新型武器——“紅夷大炮”。這個名字的由來主要是緣自於該炮是荷蘭人在侵擾中國東南沿海一帶時常被大量使用的大炮。然而明朝紅夷大炮的設計比明代原先使用的“大將軍炮”先進許多。“大將軍炮”的外形就像是一根鐵管,炮身加上鐵箍以防炸膛。而“紅夷大炮”的外形較為改觀,前頭的管壁很薄,後方的管壁較厚,這樣就可以承受爆炸時的衝擊力;而且在炮旁還有兩個“銃耳”,可用來調整炮身的角度,並設有準星和炮門,可使射擊更為精準。

      在明天啟六年(1626年),袁崇煥能夠取得“寧遠(今興城)大捷”,紅夷大炮自然是功不可沒的。寧遠城設有十一座紅夷大炮。在這次戰役中,明軍擊敗努爾哈赤大軍十一萬人,並將努爾哈赤本人打傷,最後鬱鬱而終。根據目前一般冶鑄史的有關書籍介紹,美國軍官托馬斯·羅德曼在南北戰爭的時候曾發明過一種鑄炮新法:採用中空的模型,並在其中匯入冷卻水,可使鐵質炮管自內向外凝固,所鑄之炮可以更大,耐用程度可達到先前的五倍至數十倍。鐵芯銅體的鑄法雖使用兩種金屬,但原理很接近羅德曼法的雛形,只不過明朝的“定遼大將軍”比羅德曼提前了兩百多年。明朝工匠用銅鐵鑄成最好的大炮,這個壯舉比西方也提前了兩個世紀

  • 5 # 愛妮品歷史

    這個問題很糟糕。二百多年過去了還用前明祖傳火器這得有多low啊,19世紀歐洲火器技術正在經歷一個蛻變的過程,從滑膛變線膛,球形彈變椎型圓柱,實心變開花,日新月異。

    當然,大清還是毫無意外的突破了我們想象的下限,題主不是問如果嗎?可以把如果去了,因為大清真的在用前明的火炮。以下轉自一個2013年的老貼《那些在鴉片戰爭時期為抗英事業做貢獻的明代火器》,原作者老倪

  • 6 # 每日海峽籃球館

    熟悉明代武備發展的讀者都知道,明朝自建立起,就建立了一支規模不小的火器部隊。這支部隊在朱元璋時代助明北伐驅逐蒙元,在朱棣時代又助明軍橫掃漠北,甚至直到萬曆時代,還為在朝鮮的明軍驅逐倭寇立下了汗馬功勞。

    ▲明代初期的火門銃

    輝煌的戰績一方面建立在將士用命,另一方面則建立在火器精良上。洪武年的鋼製巨炮、帶有火門蓋的洪武銅銃,無一不在昭示著當時明軍火器部隊的精銳與先進。明中期後,歐洲的殖民者來到了亞洲。他們除了帶來戰爭與混亂外,也帶來了歐洲特色的火器——後裝式“佛郎機”炮和前裝“發熕”重炮。而“發熕”其實本質上跟紅夷炮並無多大區別。可以說,其實明朝中期就已經接觸到了歐式前裝重炮。

    ▲紅夷大炮

    佛朗機炮在明中期進入中國後,很快就被明朝政府所大量仿製並裝備軍隊。不久之後,不論是塞北邊關,還是東南沿海,都有著佛朗機炮的身影。明代的各式大小佛郎機,也成了各地博物館內兵器展覽的常見火器。但是幾乎同時進入中國的歐式前炮,則直到明代後期才開始大量裝備。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原因很簡單,因為武器裝備的更新的驅動力是敵人的新變化。

    ▲佛朗機炮,又稱子母炮,民國時稱“母豬炮”

    明朝初年,雖然元朝勢力已經被驅離北京,退往草原,但是各地並不太平。西南仍有以殘元為首的勢力進行割據,北方草原則是北元勢力陰魂不散。所以這一時期的明朝火器,以制式火門銃為例,普遍口徑在20毫米以上。其原因可能就在於此時明朝的敵人們普遍實力較強,各種兵器盔甲也不算缺乏,所以明軍火器的威力就不能太低。

    ▲重型火門銃

    進入永樂年間後,情況出現了變化。雖然永樂年間的戰爭依舊不少,但是這一時期明軍的制式火門銃的口徑卻在縮小,大多數縮小到了15毫米。考慮到永樂年間頻繁的戰爭,這應該不是因為戰爭減少導致的火器“偷工減料”,而是敵人狀態的變化所導致的結果。因為相比洪武年間,明朝的邊防形勢已經大為改善,大敵北元四分五裂,蛻變為分散的部落,武器裝備也因為地處草原難以生產而缺乏。以上因素最終導致了永樂年間明軍火器的“輕威力化”。

  • 7 # 辛鐵說歷史

    明代當時有世界先進的火炮,當年努爾哈赤親征,明軍據城對抗,明軍大炮不經意間打中了一座黃色的帳篷,這頂帳篷可能就是努爾哈赤的中軍大帳,隨後清軍北撤,後來就傳出來努爾哈赤的死訊,所以努爾哈赤非常可能是被明軍火炮打死了。

    據說當時明朝一座中等規模的城池,有10門大炮就能守得住。

  • 8 # 小僧讀史

    具體厲害表現如下:

    1.明朝十分注重軍工業,洪武年間,共設有13個冶鐵廠和銅廠,並積極向外國引進先進的武器裝備,再加以仿製,明成祖以後更加註重熱兵器的發展,如明成祖創立的神機營,其中計程車兵裝備有火槍、火銃等,無論是單兵作戰還是集體作戰,實力都十分強悍。這種獨立炮兵建制在當時中國乃至世界各國都首屈一指。

    2.明朝軍隊除了繼承傳統的兵器品種外,明代的火器發展到鼎盛時期。如單兵火藥武器三眼銃和四眼銃,它可以連續釋放,構成密集火力。明代的軍事技術家還創制了“神火飛鴉”與球形帶雙翼的“飛空擊賊震天雷”兩種“有翼式火箭”。這兩種火箭分別在鴉形與球形體內裝滿火藥,火藥中有火藥線通出,並與起飛火箭火藥筒中的火藥相串聯;發射時先點燃起飛火箭的火藥線,使火箭飛至敵方,並將鴉身與球體內的火藥引爆,殺傷和焚燒敵軍的人馬,是破陣攻城的利器。火龍出水是明朝發明了一種水戰的兩級火箭。其材質用薄竹筒製成,內裝黑火藥,可在水面上飛行數公里遠。明朝最著名的當屬弗朗機炮。它是明代正德年間改進歐洲製造的大型後裝火炮,並使用帶炮彈殼的開花炮彈,帶有準星和照門,有效射程500米。

    3.明朝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艦隊,明朝也是歷史上非常注重發展海軍的王朝,明王朝的海軍在明成祖時期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艦隊--鄭和率領的遠洋寶船隊,其總兵力達到2.8萬人,之後由於海禁政策,國家放鬆了海軍的發展,但即使到了中後期明王朝在對外海戰中也勝多敗少,最著名的海戰便是料羅灣海戰,這場海戰是即將滅亡的明王朝與國力蒸蒸日上的荷蘭進行的一場大海戰,這場海戰在規模上不亞於鴉片戰爭,最終荷蘭失敗,明王朝取得勝利。

    結論:

    由此可見,明朝不僅有先進的軍事管理制度,而且注重武器裝備的發展,所以明朝的軍事實力在當時是非常強大的,雖然最終由於各種原因被清朝取代,但並不能否認的明王朝強大的軍事實力。

    火器屬於專業性很強的兵種,需要很好的技術維護手段。以中國軍戶的素質,根本不可能去好好地維護火器。而歐洲人這一點做得很好,都是僱傭兵,自己裝備火器,自己的命多重要啊,自然要好好維護火器。

  • 9 # 使用者Fooying佛印

    可與當時西方海上列強比火力輸出。總結差距抓仿製。。中前期粗放型製造標準為前提下不錯。後期屬於西方當科學與中式當雜學的基礎類學科研究與普及的差距與方向了。

  • 10 # 沒有雨傘的人要努力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數一數二的富強朝代,不僅經濟發達,而且科技也在世界前列水平,連帶著軍事也沾了光,造就了一代強兵。

    明軍是最先開始大規模使用火器的軍隊,在冷兵器還十分普遍的時候,火器的加入讓戰場局勢一邊倒,許多與明軍交戰的軍隊都苦不堪言。

    當時明朝造火器的技術十分的先進,明軍使用的火器大多是先仿造西方,之後再進行改良最佳化,所以效能效果都十分的不錯。

    尤其是在明成祖朱棣的時代,這位尚武的皇帝十分的重視軍事力量,也十分的擅長將火器運用於軍隊中。

    多虧朱元璋專門建立了一個使用火器的神機營,才讓朱棣在與侄子搶皇位的時候,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幾炮就打得建文帝找不到北了。

    明軍主要使用的武器有兩種,一是拿在手中,形似現代噴子的火銃,二是殺傷力更大的火炮。這些武器都是後來軍隊武器的前身。

    火銃雖然有著不短的槍桿,但實際上就跟手槍的地位差不多,不過沒有手槍那麼便利,它主要是靠填充火藥,然後將火藥噴射出去傷敵。

    這種火銃的威力和射程都較小,一般是跟人貼臉打才有效果。不過即便如此,在那些冷刀冷槍面前,還是更勝一籌。

    殺傷力大一些的就是火炮,雖然需要多人操作,但是一旦發射,那麼對敵軍造成的傷害也足夠令人乍舌。

    明軍不僅有衝鋒的火器,還有守城的火器,這種東西叫做萬人敵,說白了就是個裝在籠子裡的大鉛球,中空放置著火藥,一旦點燃就會爆炸,在守城的時候特別好用,李自成就曾被它打退過。

    不僅有火藥球,明朝還發明瞭火箭彈,名叫“神火飛鴉”。它們外形就是一隻烏鴉的樣子,腹部的位置存放火藥。

    當點燃引線之後,它就會一飛沖天,當腹部火藥被點燃後,便會爆炸散落,大範圍的殺傷敵人。

    除了飛鴉之外,聰慧的明朝工匠還造出了類似魚雷的“火龍出水”,專門用於海上作戰。它們外形似龍,中間存放火藥和引線,被點燃後就會射出。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火箭還是二段火箭的雛形,經過兩次點燃,它的射程可以達到2公里之遠,令人歎為觀止。

    憑藉著這些先進的火器,明軍在當時也是所向披靡。只可惜清朝並未有明朝的科研精神,連仿造明器都做不到了。

  • 11 # 乏味的生活1982

    在地球上,戰爭比和平更早出現。從人類開始出現,為爭奪食物、棲息地,而發展出戰爭。戰爭從未曾長久停歇過,它幾乎在每一個國家都存在過。中國各個朝代的滅亡與崛起,軍事戰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而其中精良的武器裝備在戰爭中往往扮演著決定性的作用。

    中國裝備火器的軍隊編制出現的很早,也很健全。早在元朝至順年間,軍隊中就已裝備了發射口徑為20毫米以上鐵彈丸的金屬火銃,從而誕生了中國最早的火炮,並出現了“炮手軍”和“炮手萬戶府”的建制。之後由於火器的蓬勃發展,明軍更是普遍裝備了火器,戰爭的主要武器轉向了使用火器。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數一數二的富強朝代,不僅經濟發達,而且科技也在世界前列水平,連帶著軍事也沾了光,造就了一代強兵。

    神機營是中國明朝永樂前期建立的京軍三大營之一,也是中國和世界上最早建立的火器部隊,擔負著“內衛京師,外備征戰”的重任,是朝廷直接指揮的戰略機動部隊。裝備有火槍、火銃等,後期又添置火繩槍。這種獨立槍炮部隊建制在當時中國乃至世界各國都首屈一指;明成祖在親征漠北之戰中,提出了“神機銃居前,馬隊居後”的作戰原則,神機營配合步兵、騎兵作戰,發揮了重要作用,使火器的應用更趨專業化,神機營已成為軍隊的一個特殊兵種。

    神機營初期人員和武器配備:步兵3600人(全配火器);騎兵1000人;炮兵400人(管理野戰重炮及大連珠炮);共計官兵5000人。裝備火器:霹靂炮3600杆(步兵火銃);合用藥9000斤;重八錢鉛子90萬個;大連珠炮200杆(多管火銃);合用藥675斤;手把口400杆(炮兵防身用手銃);盞口將軍160位(野戰重炮)。火藥的配方和製作技術在明朝也趨於成熟,大體可分兩大類:由硝、硫、炭構成的純火藥配方和夾帶其他成分的毒火、神火(我國古代的化學武器)等火藥配方,隨著不同的用途而對應不同火要的配方,在製作工藝和火藥理論方面均達到了成熟的階段。

    明軍是最先開始大規模使用火器的軍隊,在冷兵器還十分普遍的時候,火器的加入讓戰場局勢一邊倒,許多與明軍交戰的軍隊都苦不堪言。

    當時明朝造火器的技術十分的先進,明軍使用的火器大多是先仿造西方,之後再進行改良最佳化,所以效能效果都十分的不錯。

    尤其是在明成祖朱棣的時代,這位尚武的皇帝十分的重視軍事力量,也十分的擅長將火器運用於軍隊中。

    多虧朱元璋專門建立了一個使用火器的神機營,才讓朱棣在與侄子搶皇位的時候,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幾炮就打得建文帝找不到北了。

    明軍主要使用的武器有兩種,一是拿在手中,形似現代噴子的火銃,二是殺傷力更大的火炮。這些武器都是後來軍隊武器的前身。

    火銃雖然有著不短的槍桿,但實際上就跟手槍的地位差不多,不過沒有手槍那麼便利,它主要是靠填充火藥,然後將火藥噴射出去傷敵。

    這種火銃的威力和射程都較小,一般是跟人貼臉打才有效果。不過即便如此,在那些冷刀冷槍面前,還是更勝一籌。

    殺傷力大一些的就是火炮,雖然需要多人操作,但是一旦發射,那麼對敵軍造成的傷害也足夠令人乍舌。

    明軍不僅有衝鋒的火器,還有守城的火器,這種東西叫做萬人敵,說白了就是個裝在籠子裡的大鉛球,中空放置著火藥,一旦點燃就會爆炸,在守城的時候特別好用,李自成就曾被它打退過。

    不僅有火藥球,明朝還發明瞭火箭彈,名叫“神火飛鴉”。它們外形就是一隻烏鴉的樣子,腹部的位置存放火藥。

    當點燃引線之後,它就會一飛沖天,當腹部火藥被點燃後,便會爆炸散落,大範圍的殺傷敵人。

    除了飛鴉之外,聰慧的明朝工匠還造出了類似魚雷的“火龍出水”,專門用於海上作戰。它們外形似龍,中間存放火藥和引線,被點燃後就會射出。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火箭還是二段火箭的雛形,經過兩次點燃,它的射程可以達到2公里之遠,令人歎為觀止。

    憑藉著這些先進的火器,明軍在當時也是所向披靡。只可惜清朝並未有明朝的科研精神,連仿造明器都做不到了。

    雖然我們“始終強調戰爭的決定因素是人”,但武器的因素無論何時都不能被忽略。以全面代差的武器裝備去打仗,過去可以,現在和將來卻是沒戲的了。這裡要強調的是,神機營不世出的戰績,不僅要歸功於戰術得當,更要看到明朝所研製的火器的先程序度。有人說中國人發明了火藥,用它做煙花,外國人卻用這個技術來做火器;中西強弱之因由此可見一斑。事實難道真的如此?實際上直到十七世紀,中國的軍事技術,依然在世界處於領先地位。中國古代對火器的研究相當出色,除了導彈造不出來以外,無論是毒氣彈還是左輪槍都能發明出來。

    就明朝軍隊裝備火器的數量和質量而言,還遠遠沒有走出冷兵器時代。正如明人劉燾在論及火器實戰得失時所云:火器的運用必須有火線、火繩、火袋等。五百步之外,可以傷人,使敵人進入百步之內,則點火不及。所以,明朝的火器部隊臨敵佈陣時,如果沒有步、騎兵的配合與保護,還不足以穩操勝券。

    儘管如此,在中國古代軍事史上,明朝軍隊火器裝備及其運用仍值得自豪。因為從其製造技術、裝備和使用規模看,都堪稱當時世界絕無僅有的。

  • 12 # 一米八的皮卡丘

    明朝火器處於同時代的什麼水平,我覺得處於歐洲中世紀的水平,不管是裝備水平還是戰術上。

    明朝大規模裝備的火器。也就是以下幾種。

    火門槍

    碗口銃

    相當於歐洲早期小型射石炮的大將軍炮

    雖然隨著時間的推移,明朝又逐步裝備了被歐洲軍隊淘汰的佛郎機(早期後裝炮,因為無法解決氣密性問題而被淘汰)、虎蹲炮、鳥槍、紅衣大炮等火器,尤其是鳥槍以及紅衣大炮這兩種歐洲火器,但是並沒有改變明朝火器整體落後的水平。

    而早在明初,歐洲的火器就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早期火繩槍

    風琴炮

    佛郎機

    重型射石炮

    更何況,兩百多年來歐洲火器不斷地發展、變革當中,而明朝的火器則是處於停滯的狀態,即便是小規模引進部分西方火器,也無法改變大量落後的火器充斥著明軍武器庫的局面。而且,即便是後期引進的紅衣大炮,也不過是英國東印度公司16世紀生產的12磅長炮,並非什麼大殺器,同歐洲36磅、48磅等重炮相比,屬於中型火炮?

    紅衣大炮

    歐洲的重炮

    從戰術上,被明吹津津樂道的三段擊,並非什麼獨門絕技,輪換射擊這種方式在冷兵器時代就出現了,因為輪換射擊可以保證火力的連續性,當然,為了儘可能殺傷敵人也會採取多輪齊射的方式。

    如果同歐洲的古斯塔夫大方陣、西班牙大方陣以及莫里斯橫隊相比,三排的縱深並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地方,即便是同清朝步兵方陣五至六排的縱深相比,三段擊也沒什麼特別之處。

    而且,在火炮運用上,明軍也沒什麼彈道學方面的建樹,火炮射擊完全憑藉炮手的手感,命中靠信仰。即便是明末聘請葡萄牙炮手來指揮部隊,依然對明軍沒有太大的作用,反而這幫人反水投奔了皇太極。從松錦大戰明清雙方的炮戰就能看出,明軍火炮射擊雜亂無章,反而清軍火炮射擊的有模有樣,每次齊射都能落在明軍的頭上,把明軍壓制的死死的。

    總體來說,明朝得火器水平,不過是歐洲中世紀的檔次而已。

  • 13 # 上班族聊歷史

    火藥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早在宋朝,中國人就圍繞著火藥開發了一系列的熱武器

    明代期間火器有了長足的發展,樣式也多了起來,出現了威力無比的遠端武器 火炮。

    火炮的內部可以填充石頭、鉛、鐵等實心彈,也可以填充爆炸性的彈丸。火炮可以擊中幾里以外的目標,對敵人有很大的威脅。

    一般來說,火炮都是架在城牆上,用來守城的,但是也可以把它放在車上用於野戰。也可以把它放在船上,用於海戰。

    火炮的出現使很多戰爭的結果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明朝末年努爾哈赤率領的八旗軍是非常強大的騎兵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但是當他率領八旗軍南下攻打明朝時,卻被守在山海關的袁崇煥一炮轟傷不久便死去。

    這口轟死努爾哈赤的大炮叫做大將軍炮。匠人改進工藝給它的槍管外增加了鐵箍,所以它發射起炮彈來就不那麼容易炸膛。

    明朝雖然一直實施海禁,卻沒有完全與外界切斷聯絡,他們從國外引進了一種非常厲害的武器名為紅衣大炮。

    紅衣大炮槍管厚度是舊炮的幾倍,從炮口到炮尾逐漸加粗,管身也的更加長了,又配備了,可以用來調整射擊角度的炮耳和用來瞄準的準星。

    無論是在設計上,還是在工藝上,都大大優於當時中國自己製造的火炮,傳說紅衣大炮最遠的射程可達十里,在那個時代,這個數字可以說是非常驚人的。

    雖然熱武器要遠遠強於冷兵器,不過由於當時工藝和技術的原因,與冷兵器相比,熱兵器的數量還是太少,而且其連射的速率也大大趕不上騎兵的機動性所以當時的熱武器還是抵擋不住蒙古人和女真人來去如風的騎兵,最終丟掉了江山

  • 14 # 有酒有她牛二

    公元1132年的時候,的陳規發明了一個竹筒火槍,也是最早用於實戰的火槍。而西方出現火槍的時間在1326年,可以說火槍類的武器最早是在中國出現的,這也是毋庸置疑的。

      後來,隨著朝代的發展,明代開始接觸很多漢文化,火器也開始發展了起來,並且得到了迅速的發展。要知道,漢文化高度發達,因此明朝迎來了火器發展的黃金時期。一個擁有強大軍事裝置的朝代,必將帶動作超強的戰能力,是其他國家不能比擬的。明朝軍隊普遍裝備了火器,戰爭開始由冷兵器轉向火器時代。當年跟建文帝爭奪皇位的時候,朱棣就用了火器,結果也可想而知。後來,他還專門建設了一個神機營,這個神機營就是由火炮兵組成,一個朝代能有火炮兵,簡直是一個奇蹟,甚至是世界上的傳奇。

      那麼明朝的火器到底有哪些呢?

      第一類、用手持點放的火銃

      火銃形狀非常小,便於拿在手上操作。它的口徑也非常的小,射程只有10步到200步左右。雖然這個火銃非常的小,但威力還是不容小覷的。它是明朝非常重要的作戰工具,因為火銃可以連續放出釋放,火力充足且密集,可以造成大面積的殺傷力,也有利於壓制的速度。

      三眼銃

      三眼銃是明朝非常常見的火器,但是它的射程非常的近,而且裝火藥的速度也特別的慢。所以三眼銃存在的時間比較短,因為射程不行,威力也不夠大,所以很快就被遺忘了。但是,三眼銃有很多都留在了民間,也是一種很容易見到的器具。有的時候,三眼銃不僅僅可以用了殺敵,還可以當成驅除邪物的工具,就像是我們現在的鞭炮一樣。

      迅雷銃

      迅雷銃是趙士楨發明的,他是參考了土耳其的火器改造製成的。它的厲害之處就是可以達到18管,用火繩來擊發。並且安裝了外罩,發射完畢之後,就可以當冷兵器使用。迅雷銃長187釐米,重有2.5公斤,很方面攜帶,多人配合使用可以無間斷髮射,所以是明兵非常喜歡用的火器之一。

      五機

      戚繼光在作戰的過程中發明的。它有三眼,也有五眼,也可以做成七眼等各種規格型號。需要兩個人一起操作射擊,一個人負責支架,轉動槍管,另一人負責射擊。射程足足有180米,威力非常大,其實看起來就像是一個輕機槍。

      抬槍

      在明代的《開工天物》中有記載,這種火槍帶有三腳架,可以旋轉換角度,重12公斤,長約3米左右,威力強大,射程能達200米。在作戰的時候可以擊穿戰車,類似於重機槍。

      第二類、明朝火炮

      明朝火炮的炮彈多為實心彈,一般用石頭或者是鐵質物製成,不過也有可以爆炸的炮彈,它的射程能達到1公里左右,主要是用於攻城戰。因為火炮爆炸範圍廣,所以在兩軍對戰中也會常用。明朝時期的 造船技術也發達,所以火炮也用於海戰上。

      第三類、明朝的噴射火器

      在《火龍神器陣法》和《武備志》中有過記載,噴射類的火器分為:單發、多發齊射、多火藥筒一起發射等。其中有類連發火器叫“”,可以從3連發到100連發,射程達到300米左右。這種多連發火器雖然命中率不高,但是用密集來彌補了不足。明朝軍隊大規模配備了此類火器,配合火炮打擊威力更佳。

      第四類、爆炸性火器

      這類火器分為兩種,一種是類似於地雷的火器,品種不一樣,有石頭製成的,有鐵製成的。它的發明者是,毛文龍是明朝末年的一位,他把這種火器掩埋在自己空營中,引誘後金主力攻打自己營地,結果造成後金主力損失慘重。另一種是類似於水雷,放入水裡使用,主要用於防範海船靠近本國領域。

      縱觀種種,古人還是非常聰明的,幾百年前就能把火藥應用的如此,讓人大為敬佩。

  • 15 # 歷史是個寶

    明朝大規模使用的有那些火器?1.單管銃、三眼銃和四眼銃

    使用鐵或粗鋼澆注而成。外形為單根、三根或四根竹節狀鐵管,可輪番射擊。尾部裝有木杆!

    特點:可以預裝一發或多發子彈,50米內殺傷力大,射擊完成後可以作為近戰武器“錘”來使用!

    缺點:射擊精度差,裝添費時,怕風雨,射擊距離短

    2.鳥銃(火繩槍)

    鳥銃:因為可以射落飛鳥而得名!

    “鳥銃”已經具備了現代步槍的基本外形:有槍拖、準星、扳機等!

    相比“火銃”,“鳥銃”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不過缺點依然明顯!裝填困難,距離短,怕風雨等等!

    明朝“鳥銃”已經大規模的裝備于軍隊,其中最好的是“魯密銃”!

    3.佛郎機炮

    大型後裝火炮,有效射程500米,45度仰角發射的時候射程1公里!發射間隔短,發射散彈時一發炮彈帶有500發子彈,可以封鎖60米寬的正面,威力驚人!

    4.紅夷大炮

    紅夷大炮可以調節射角,配合火藥用量改變射程;設有準星和照門,依照拋物線來計算彈道,精度很高!

    紅夷大炮在寧遠之戰中發揮極大威力,將八旗官兵炸得血肉橫飛,屍積如山,是“努爾哈赤”成軍以來的首次挫敗。

    缺點:機動性差、炮體沉重、射速慢!

    5.虎蹲炮

    虎蹲炮威力不大,類似今天的迫擊炮!這種火炮很輕便,射程不遠(500米),適用於山地作戰,機動靈活!每次發射“鉛彈”100枚!

    除了以上的幾種,明朝的火器還有很多!但是沒有大規模使用!威力也參差不齊!

    需要說明的一點是,明朝末年火器製造出現很大的問題!質量太差造成火器在使用時炸膛!以至於明朝士兵不敢使用!

    總而言之,明朝的火器在世界範圍內並沒有落後太多,主要是清朝時期才慢慢落後於世界的!

  • 16 # 腹有詩書氣自華c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數一數二的富強朝代,不僅經濟發達,而且科技也在世界前列水平,連帶著軍事也沾了光,造就了一代強兵。

    明軍是最先開始大規模使用火器的軍隊,在冷兵器還十分普遍的時候,火器的加入讓戰場局勢一邊倒,許多與明軍交戰的軍隊都苦不堪言。

    當時明朝造火器的技術十分的先進,明軍使用的火器大多是先仿造西方,之後再進行改良最佳化,所以效能效果都十分的不錯。

    尤其是在明成祖朱棣的時代,這位尚武的皇帝十分的重視軍事力量,也十分的擅長將火器運用於軍隊中。

    多虧朱元璋專門建立了一個使用火器的神機營,才讓朱棣在與侄子搶皇位的時候,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幾炮就打得建文帝找不到北了。

    明軍主要使用的武器有兩種,一是拿在手中,形似現代噴子的火銃,二是殺傷力更大的火炮。這些武器都是後來軍隊武器的前身。

    火銃雖然有著不短的槍桿,但實際上就跟手槍的地位差不多,不過沒有手槍那麼便利,它主要是靠填充火藥,然後將火藥噴射出去傷敵。

    這種火銃的威力和射程都較小,一般是跟人貼臉打才有效果。不過即便如此,在那些冷刀冷槍面前,還是更勝一籌。

    殺傷力大一些的就是火炮,雖然需要多人操作,但是一旦發射,那麼對敵軍造成的傷害也足夠令人乍舌。

    明軍不僅有衝鋒的火器,還有守城的火器,這種東西叫做萬人敵,說白了就是個裝在籠子裡的大鉛球,中空放置著火藥,一旦點燃就會爆炸,在守城的時候特別好用,李自成就曾被它打退過。

    不僅有火藥球,明朝還發明瞭火箭彈,名叫“神火飛鴉”。它們外形就是一隻烏鴉的樣子,腹部的位置存放火藥。

    當點燃引線之後,它就會一飛沖天,當腹部火藥被點燃後,便會爆炸散落,大範圍的殺傷敵人。

    除了飛鴉之外,聰慧的明朝工匠還造出了類似魚雷的“火龍出水”,專門用於海上作戰。它們外形似龍,中間存放火藥和引線,被點燃後就會射出。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火箭還是二段火箭的雛形,經過兩次點燃,它的射程可以達到2公里之遠,令人歎為觀止。

    憑藉著這些先進的火器,明軍在當時也是所向披靡。只可惜清朝並未有明朝的科研精神,連仿造明器都做不到了。

  • 17 # 歸德小夥

    中國的火器真的是世界第一,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雖然不知道當以前的情況到底如何,但是,在我們現在的歷史論壇上有很多人都在說:“晚期明朝的軍事實力非常先進”,好像,如果當時沒有清軍入關打斷它的發展程序的話,那麼,明朝的火器實力就會達到世界第一流的層次,輕鬆碾壓西方。可是,研究歷史我們發現事實並非如此,當時,明朝的火器技術完全不能跟西方相比,甚至,是反而被西方徹底碾壓。

      不錯,明朝晚期的火器的確發展到了相當高的一個層次,我們會發現當時有火炮一類的銅發熕、百子連珠炮這些東西。前一個東西可用來發射四斤重的鉛彈,可以說,這東西的威力足以摧毀牆壁。後一個東西是用銅製成的,裡面可以裝上百枚小的鉛彈,並且,還能向各個方向進行射擊。甚至,除了這些發射類的武器,還出現了一些爆炸類的武器。

      比如:飛雲炮等,這種東西和現在的炸彈一樣,它爆炸後的碎片對敵人也是具有一定的殺傷力的。聽起來這些東西好像非常先進,但是,它們的製作過程卻是非常粗糙的,並且,產量也不高。

      事實上中國裝備火器的軍隊編制出現的很早,也很健全。早在元朝時期,軍隊中就已裝備了發射口徑為20毫米以上鐵彈丸的金屬火銃,從而誕生了中國最早的火炮,並出現了“炮手軍”和“炮手萬戶府”的建制。之後,由於火器的蓬勃發展,明軍更是普遍裝備了火器,戰爭的主要武器轉向了使用火器。

      但是,按照明朝的生產力,當時的生產技術還無法造出有著後裝功能的管閥型炮身,因此,全部火器都只能夠使用原始的技術來生產。但是,明朝非常自信,甚至,自信自己的技術是一流的,最終,這股自信直到葡萄牙人的來犯才被打破。這時,他們發現西洋人的火炮更加優秀,於是,他們從這個時候起才開始仿製西洋火炮。

      在明朝早期的時候,手槍跟火銃並沒有什麼明確的區別。後來,一直到永樂時期,明朝才根據安南槍類的規格開始仿製,這樣一來,新開發出來的手槍既可以射子彈,又可以射箭。並且,這種手槍的射程了得,可以達到300步之遠,但是,這種手槍並沒有瞄準器,射擊準不準全靠使用者的手感。

      後來,到了明朝中晚期,當時明軍中流行使用鳥銃和魯密銃,說起來,他們分別來自於日本跟土耳其。可是,實際上這兩種武器都是根據葡萄牙跟阿拉伯地區火器所研製出來的升級版。雖然說,再後來趙士禎延續西方火銃研製出了掣電銃和迅雷銃,

  • 18 # 嘹亮人l

    明朝初期,明軍就已經大量列裝火器。成化年間(1465—1487),明軍步兵中使用火器計程車兵,已佔到編制總數的三分之一。明軍的火器在當時已經十分先進。

    嘉靖元年(1522)八月,5艘葡萄牙艦船在珠江口外挑釁,被明軍擊敗,兩艘艦船連帶船上的20多門佛郎機炮被明軍繳獲。對佛郎機威猛火力印象深刻的廣東地方官員立即上奏嘉靖皇帝,請求批次仿造。

    在當年工部軍器局就製造大佛郎機銅銃32門,發給邊防部隊試用。在佛郎機傳入中國的不長時間裡,明朝已將其視作禦敵利器,山寨版的佛郎機以極快的速度裝備到明朝軍對中。

    到了嘉靖中期,甘肅邊防已有佛郎機炮車1158輛,寧夏有1000輛,固原有128輛,大同有1000輛。明朝水師也大量裝備佛郎機,如福船裝備大佛郎機6座,海滄船裝備大佛郎機4座,蒼山船裝備大佛郎機2座。萬曆年間(1573—1620),明軍裝備的佛郎機多達五萬門左右

  • 19 # 說古道今之九門提督

    作為中國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被眾多網友各種熱捧。而網友們最津津樂道的還數明朝強大的火器。那麼歷史上真實的明朝火器是個什麼水平呢?今天就讓我們來談一談。

    明朝從建國初期就極其重視火器的運用,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支獨立成建制的火器部隊——神機營。全國三分之一的步兵,裝備了大量火器性。同時火器的大量裝備,也推動了新戰術的發展。著名導演黑澤明的電影《最後的武士》中,織田信長以三段式火槍射擊加防馬柵欄戰術,擊潰武田信玄的強悍騎兵。早在明初,名將沐英在平定思倫發之亂中,就發明過“三段擊”。明軍在遠征漠北時,也用過“三段擊”,取得了比較不錯的效果。而明初火器最輝煌的一戰,要數“北京保衛戰”。此役,神機營的官兵誘引瓦剌騎兵深入街巷,然後使用神炮、火銃集中火力開火,多次擊退了瓦剌騎兵。可以說,明初明軍火器無論是裝備還是戰術,都算是世界一流水

    當明朝全國上下都深信“中國之長技莫過於火器”時,歐洲火器的發展卻正以驚人的速度趕超上來。1521年的中葡屯門海戰和1523年的中葡西草灣之戰中,明軍就見識到西方火器的強大。明軍依靠數量上的絕對優勢,最終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卻是殘生。葡萄牙人帶來的弗朗機火炮,給了明軍重大的殺傷。明軍裝備的各種國產火器,均不能和它抗衡。大驚之下,明朝開始大肆山寨這種威力巨大、可後膛裝彈的弗朗機火炮。於是,該炮曾經以驚人的數量裝備明軍。據統計,從嘉靖至萬曆年間,明軍大概裝備了四五萬門佛郎機。該炮不負眾望,成為了明軍對外征戰中的明星武器。萬曆年間的抗日援朝戰爭,是對明朝火器的大考驗。

    1591年,日本大舉入侵朝鮮。此時的日本已經是東亞最強鐵炮國家,軍中大量裝備改進型的葡萄牙火繩槍(日本人稱鐵炮)。而明軍裝備的火門槍和三眼銃完全不是其對手,即使最先進的鳥銃(明朝對火繩槍的稱呼)也略遜一籌。平壤戰役中,李如松率領的1萬明軍,猛攻侵朝日軍第一軍團18000餘人駐守的平壤。日軍在城牆上用鐵炮,嚮明軍密集射擊,

    明軍憑藉在重型火器上的絕對優勢,集中將軍炮(大型佛郎機)與虎蹲炮等幾百門火炮猛轟平壤城,甚至還使用了毒火箭。一時間地動山搖,硝煙瀰漫數十里,日軍的糧倉、彈藥庫係數中彈燃燒。隨後,明軍用兩門大炮轟碎了七星門的城門,步、騎兵乘勝殺入城內。日軍在城內專門構建了大量堅固的工事,用火器猛烈反擊。李如松在督戰時,坐騎被鐵炮打死,換馬再戰的時候一不留神吸入了毒煙,鼻孔流血。其弟副將李如柏的頭盔,也被鐵炮擊中。幸虧盔中綿厚,未至重傷。眼見久攻不下,明軍又調來小型佛郎機,試圖抵近炮擊日軍工事,效果甚微。反覆拉鋸幾日後,自知固守無望的日軍為了不被全殲,主動撤出了平壤城。此戰明軍的佛郎機火炮,以強大的火力彌補了輕武器上的弱勢。

    當明朝的“佛郎機”在朝鮮戰場逞威時,歐洲國家的火器製造技術又一次出現了飛躍。1601年,荷蘭的兩艘軍艦突襲澳門,被租借澳門的葡軍擊退。荷蘭人裝備的“紅夷大炮”,卻給了明朝極大的震撼。時任福建巡撫黃承玄,甚至用以卵擊石來形容中荷雙方的裝備差距。明朝先是從澳門的葡萄牙人手中,少量購置這種火炮。接著由徐光啟和傳教士湯若望,負責仿製該炮。在抵抗後金入侵時,此炮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1626年2月,努爾哈赤率領13萬精兵進攻寧遠城。之前從沒有上過戰場的守將袁崇煥,率領2萬官兵誓死防禦。憑藉11門紅夷大炮的幫助,袁崇煥最終取得了著名的“寧遠大捷”。努爾哈赤因為此次打敗,鬱忿成疾,8個月後便死去。吃到苦頭的後金,很快意識到了火炮的重要性,開始大量仿製西洋火器以對抗明軍的巨炮威。而隨著明軍中唯一接受過完整西式軍事訓練的部隊,孔有德、耿仲明軍叛變,後金終於在與明朝的火器技術力量中佔據了上風。

    到1642年時,明軍只剩駐守寧遠的吳三桂部還存有十幾門“紅夷大炮”,而後金則有近百門“紅衣(夷)大炮”。即使沒有李自成攻入北京城,明朝的覆滅也是遲早的事。

  • 20 # 愛影片影院

    作為中國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被眾多網友各種熱捧。而網友們最津津樂道的還數明朝強大的火器。那麼歷史上真實的明朝火器是個什麼水平呢?今天就讓我們來談一談。

    明朝從建國初期就極其重視火器的運用,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支獨立成建制的火器部隊——神機營。全國三分之一的步兵,裝備了大量火器性。同時火器的大量裝備,也推動了新戰術的發展。著名導演黑澤明的電影《最後的武士》中,織田信長以三段式火槍射擊加防馬柵欄戰術,擊潰武田信玄的強悍騎兵。早在明初,名將沐英在平定思倫發之亂中,就發明過“三段擊”。明軍在遠征漠北時,也用過“三段擊”,取得了比較不錯的效果。而明初火器最輝煌的一戰,要數“北京保衛戰”。此役,神機營的官兵誘引瓦剌騎兵深入街巷,然後使用神炮、火銃集中火力開火,多次擊退了瓦剌騎兵。可以說,明初明軍火器無論是裝備還是戰術,都算是世界一流水準。

    當明朝全國上下都深信“中國之長技莫過於火器”時,歐洲火器的發展卻正以驚人的速度趕超上來。1521年的中葡屯門海戰和1523年的中葡西草灣之戰中,明軍就見識到西方火器的強大。明軍依靠數量上的絕對優勢,最終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卻是殘生。葡萄牙人帶來的弗朗機火炮,給了明軍重大的殺傷。明軍裝備的各種國產火器,均不能和它抗衡。大驚之下,明朝開始大肆山寨這種威力巨大、可後膛裝彈的弗朗機火炮。於是,該炮曾經以驚人的數量裝備明軍。據統計,從嘉靖至萬曆年間,明軍大概裝備了四五萬門佛郎機。該炮不負眾望,成為了明軍對外征戰中的明星武器。萬曆年間的抗日援朝戰爭,是對明朝火器的大考驗。

    1591年,日本大舉入侵朝鮮。此時的日本已經是東亞最強鐵炮國家,軍中大量裝備改進型的葡萄牙火繩槍(日本人稱鐵炮)。而明軍裝備的火門槍和三眼銃完全不是其對手,即使最先進的鳥銃(明朝對火繩槍的稱呼)也略遜一籌。平壤戰役中,李如松率領的1萬明軍,猛攻侵朝日軍第一軍團18000餘人駐守的平壤。日軍在城牆上用鐵炮,嚮明軍密集射擊,令攻城的明軍傷亡慘重。

    明軍憑藉在重型火器上的絕對優勢,集中將軍炮(大型佛郎機)與虎蹲炮等幾百門火炮猛轟平壤城,甚至還使用了毒火箭。一時間地動山搖,硝煙瀰漫數十里,日軍的糧倉、彈藥庫係數中彈燃燒。隨後,明軍用兩門大炮轟碎了七星門的城門,步、騎兵乘勝殺入城內。日軍在城內專門構建了大量堅固的工事,用火器猛烈反擊。李如松在督戰時,坐騎被鐵炮打死,換馬再戰的時候一不留神吸入了毒煙,鼻孔流血。其弟副將李如柏的頭盔,也被鐵炮擊中。幸虧盔中綿厚,未至重傷。眼見久攻不下,明軍又調來小型佛郎機,試圖抵近炮擊日軍工事,效果甚微。反覆拉鋸幾日後,自知固守無望的日軍為了不被全殲,主動撤出了平壤城。此戰明軍的佛郎機火炮,以強大的火力彌補了輕武器上的弱勢。

    當明朝的“佛郎機”在朝鮮戰場逞威時,歐洲國家的火器製造技術又一次出現了飛躍。1601年,荷蘭的兩艘軍艦突襲澳門,被租借澳門的葡軍擊退。荷蘭人裝備的“紅夷大炮”,卻給了明朝極大的震撼。時任福建巡撫黃承玄,甚至用以卵擊石來形容中荷雙方的裝備差距。明朝先是從澳門的葡萄牙人手中,少量購置這種火炮。接著由徐光啟和傳教士湯若望,負責仿製該炮。在抵抗後金入侵時,此炮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1626年2月,努爾哈赤率領13萬精兵進攻寧遠城。之前從沒有上過戰場的守將袁崇煥,率領2萬官兵誓死防禦。憑藉11門紅夷大炮的幫助,袁崇煥最終取得了著名的“寧遠大捷”。努爾哈赤因為此次打敗,鬱忿成疾,8個月後便死去。吃到苦頭的後金,很快意識到了火炮的重要性,開始大量仿製西洋火器以對抗明軍的巨炮威。而隨著明軍中唯一接受過完整西式軍事訓練的部隊,孔有德、耿仲明軍叛變,後金終於在與明朝的火器技術力量中佔據了上風。

    到1642年時,明軍只剩駐守寧遠的吳三桂部還存有十幾門“紅夷大炮”,而後金則有近百門“紅衣(夷)大炮”。即使沒有李自成攻入北京城,明朝的覆滅也是遲早的事。

    明朝初期的火器,還能稱的上世界一流。而到了明朝中期,就已經從領先者變成了追趕者。即使火器不是一流的效能,明朝依然能兩次取得抗日援朝的勝利,讓日本兩百多年不敢染指朝鮮;兩次擊敗火器遠勝自己的歐洲強國葡萄牙,讓其放棄武力侵略中國沿海的野心;甚至在明朝即將滅亡的崇禎末年,還能面對當時的海上霸主荷蘭,取得澎湖之戰、料羅灣之戰和臺灣收復戰的勝利。特別是在料羅灣之戰中,明軍150餘艘戰船,與荷蘭裝備有最新式加農炮的戰艦展開海上大戰。明軍依靠精準的射擊和出人意料的火海戰術,最終大敗荷蘭戰艦,奪取了從日本到南海的全部東亞制海權。可以說這才是明朝真正讓人尊敬和懷念的地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仝卓能不能使肖戰洗白,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