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畫江南傳媒藝術

    看了幾遍你的書法,整體氣韻還不錯。個人覺得有以下幾個問題需加註意。1是草字書寫的規範化問題。草書看似隨意,但是有它的基本書寫規範,不是想怎麼寫就怎麼寫的。比如第一幅的厭字、隻字、敬字、第二幅裡的東字、風字,第三幅裡的清字、寨字、庚字等都有這方面的問題。2是用筆問題,用筆是書法中很關鍵的一環,宜中鋒用筆,注意提按使轉以及行筆速度的快慢,比如第一幅雲字、獨字、厭字、隻字、李字,第二幅的醉字、風字,第三幅的清字、寨字、庚字都有問題。3是鈐印問題。三幅字的起首閒章宜往下蓋一點為好,作品字大勢足而印章有點顯小,應加以注意為好。總而言之,字氣勢不錯,但基本功不紮實,應多臨帖,強化結構。以上所述,乃個人淺見,不對之處,敬請海涵。

  • 22 # 痴雨胡南

    找事我喜歡典藏。家裡也收藏了幾幅名家的字畫。我家曾曾公(卾)張鷺翹是朝廷通判,因反清被嘉慶皇封殺。後來逃到了現在的崇明瀛洲…文革前,我家陳倉門弄的字畫不少,記得六六年仲秋,被造反派收沒了…

    言歸正傳:

    鑑賞跟收藏不同,寫詩的人跟作畫的人,“我執”極致的人很少,範曾就是一個極致的僧人。

    書法的行體跟畫畫,在某種程度上,描述"止觀"的空靈時,變幻在天章中是一種“歸根複本。”它靈性的鹹悟,更是哲人眼中的兔起鶻落。

    答老師的請問:

    對三副行草字的雅拙提出鑑賞,對一個門外漢來說,不啻天壤而端倪…

    畫同學寫,用文學家楊雄的話說:"心聲、心畫也…"內心的寫照,是種融和,表現為"其字如人。”談筆跡,是人腦子裡固有形象的反映。人秉性的貌及,筆正則心安,筆亂則心亂…

    現代科學證明,文字是由生產勞力的需求而產生的。倉頡造字是作稼的后稷。書法是儒學核心的雅文化,它結垢了學者的智慧。

  • 23 # 真空無跡

    我不懂書法,只是個人感覺如下:

    1、此作品腕力欠佳,急於求成,心浮氣躁,人筆不成一體,筆到意未到。

    2、字法,佈局待提高。

    3、起首章和落款章位置不佳,印章功力弱。

    4、收發沒有控制好,筆法不連貫,沒有一氣呵成。

    我是外行,隨意陋見,萬望恕罪

  • 24 # 諸葛健軍

    初看來如行雲流水,細看個別字有些瑕疵,如寨字的幾筆橫劃,顯得有些呆板。"唯有敬亭山",變成"只有敬亭山"了。

  • 25 # 國尚文化

    你的“書法”有很多的硬傷,基本的問題都沒有解決:

    一、筆法的問題,起筆、行筆、收筆基本都不得法。

    二、草法的問題,很多字草法不對或不準確。比如眾,比如鳥、………比如亭,比如山……

    三、整體氣息問題,整體看著寫的挺唬人,其實生拉硬拽隨意連帶,整體確一盤散沙。比如你的那個亭和山字,除去字法不講,就沒有這麼個連帶法。

    四、提按和墨色變化問題等等問題。

    針對你的這些問題,如果你還想在書法上有所發展的話,我強烈建議以下幾點:

    第一、臨帖,認認真真的臨帖。找一個適合自己的帖認知的臨下去。

    第二、解決草法問題,把草法一個一個的過,搞不準的查字典。

    第三、忍住不創作,在沒有出帖之前不要隨意的創作。

    第四、多讀書增加文化修養。

    第五、沉住氣不浮躁。

    只說了問題,優點就不說了,對事不對人。言多之處多包涵[作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齡剩男該如何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