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蘭平文
-
2 # niushu生活視角
舉例:«觀刈麥»
一、內容剖析:
《觀刈麥》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描寫農民辛勤勞動的一首五言詩,詩中描寫了麥子豐收的喜人景象,生動地刻畫了農民頂著炎炎烈日搶收麥子的艱辛勞動場面,反映了勞動人民遭受殘酷剝削的貧苦生活,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統治。
雖然詩人為官,四體不勤,俸祿充實,生活優裕,但是詩意表達了對勞動人民悲慘生活的同情,對勞動人民辛苦勞動的感激,對統治階級的憤懣,為自己做官沒有為民辦實事,做好事而由衷感到內疚與自責。這首詩流露了為官者“人在其位,不謀其政”的自我檢討和反思,從這個層面看,它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和教育價值。
二、原文: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田家輸稅盡,拾此充飢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
3 # 遼海醉仙
《(如夢令,33字)麥子熟了~~~夏之韻(11)》二首
(一)
藍天豔陽高照,地上麥田熟了。
芒種麥浪翻,色彩令人心跳。
黃了,黃了。
翱翔鳥歸歡叫。
(二)
羽白雲煙飛高,金黃麥子風搖。
紅女麥田立,小夥揚臉歡笑。
收割,收割。
豐收歌兒真好。
-
4 # 申卜元
一,
農時小暑迎暉霞,
金色田野麥香花。
地頭農民喜收家,
獲碩笑顏飲福茶。
勞動生活。詩人當然也要參加勞動!
因為,詩作中的創作素材必須是取
材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然後再經
過詩人的藝術提練和創作才會有深
受廣大讀者朋友們所喜愛的好詩。
-
5 # 雲蓋棟
吾生在南方,不曾見麥場。
只觀影屏上,風吹黃金浪。
它日拾行囊,去看長城牆。
跨過大長江,細看小麥黃。
-
6 # 江上俠chenxiliang
描寫麥子成熟、收割的古詩。
1、《詩經.桑中》:“爰採麥矣,沫之北矣。”注:哪裡能把麥穗採?到那朝歌北郊外。
2、先秦《麥秀歌》:“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
3、唐白居易《觀刈麥》:“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復有貧婦女,抱子在其傍。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作為官員,詩人白居易不可能割麥,但冒暑深入田間,看割麥,和貧婦交談,以詩反映農民艱難困苦,也很不容易啊!
4、唐王健《田家行》:“麥收上場絹在軸,的和輸得官家足。”
5、唐王維《渭川田家》:“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
-
7 # 山居齋主
感謝提問。
我年輕時就用鐮刀割過麥子。但正是這些生活體驗才使我深感農民的艱辛並創作了多首描寫麥子成熟、收穫的詩歌。現摘錄兩首,還望師友們雅正!
鄭冠清
麥子
麥子 可愛的麥子
整齊或者凌亂
宛如風中曼舞的天使
播送清香的漣漪
麥子 迷人的麥子
在夏日煦暖的陽光裡日漸豐滿、茁壯
麥子 金黃的麥子
手捧聖潔的愛情
亭亭玉立成一位待嫁的新娘
夏日最美麗的封面 麥子
季節最豐厚的主題
飽滿的果實
從一幅古老的油畫中
從汗水浸潤的土地上
閃亮登場
漸漸抵達那首動人心絃的鄉村民謠
低下沉重的頭顱
默默無言
金色的光芒
芬芳四射
麥子 難忘的麥子
從你謙虛誠實的品質裡
從你堅挺的秸稈中
我讀出了一種深深地摯愛與執著
………………...……………………
麥收時節
麥收時節
滿坡火辣辣的情感
站成金黃的姿式
無數渴望的鐮刀
走進麥田
然後是許多葦笠
和許多汗水閃爍的笑臉
-
8 # 軫念信箱
大杏金黃小麥熟,墮巢乳鵲拳新竹。
故將俗物惱幽人,細馬紅妝滿山谷。
——蘇軾在古代農業社會,莊稼成熟是大事,七言詩吟詠情懷,不會用來盛讚這種大事。
相反,五言詩莊重整潔,更適合禮讚豐收。
七言詩普遍吟詠青翠正在生長的小麥,因為麥浪滾滾的季節騷人們更容易詩興大發。
...
麥子成熟的七句詩
大杏金黃小麥熟,墮巢乳鵲拳新竹。
故將俗物惱幽人,細馬紅妝滿山谷。
——蘇軾在古代農業社會,莊稼成熟是大事,七言詩吟詠情懷,不會用來盛讚這種大事。
相反,五言詩莊重整潔,更適合禮讚豐收。
七言詩普遍吟詠青翠正在生長的小麥,因為麥浪滾滾的季節騷人們更容易詩興大發。
我的麥子熟了 閱讀
我的麥子熟了①14歲的高佔喜,青海農家子弟,因為湖南衛視的《晚間》,他和城市的一個叫魏程的富家少年互換了7天人生,節目打出了議題:7天之後,高佔喜願意回到農村嗎?②第一天,佔喜在機場被新爸新媽接進了豪華的寶馬車,他害羞的靠在真皮座椅上面,不說話,認真的看著窗外閃過的高樓大廈,忽然,他淚水盈眶。
他曾經在作文裡寫道:“我想考上大學,在城裡生活。
”可是他知道,他更可能中途輟學,流浪在城市某條喧囂的馬路上。
④這次機緣巧合,他提前進入了城市,小小的心裡波瀾萬千,何況現實的城市,比那個瑰麗的夢,彷彿更精彩。
⑤佔喜住進了一棟豪華如天堂的複式公寓,擁有一間無比舒適的大臥室。
面對豐盛的晚餐,他無所適從,緊張得5次掉筷子。
接著,新爸新媽一次給了他200元的零花錢,從前,他一個月只有一元的零花錢。
⑥在氣派的理髮店裡,佔喜看到鏡子裡的自己又一次盈滿淚水。
⑦之後,他完全忘記了看書,迅速適應這種新生活。
④白天,他靠在鬆軟的巨大沙發裡,茶几上是他之前從未見過的零食,面前是巨大尺寸的液晶電視,他自在的享受這一切,除了臉頰上兩抹不去的高原紅,就像是在這裡長大的。
⑨當佔喜盡情享受新生活時,觀眾們憂心忡忡——這個孩子會喪失本性,沉迷於吃喝玩樂嗎?⑩某天,佔喜被安排去賣報。
歸途中,佔喜變得少言寡語。
(11)說話時,他分明又是那個崇尚奮鬥,一直努力的高原孩子。
(12)當晚簡訊預測,大多觀眾仍然覺得佔喜不願回鄉。
謎底提前揭曉——當得知自己的父親不慎扭傷腳的訊息,佔喜立刻要求趕回家鄉。
(13)“為什麼急著要走?父親的腳傷不是大事,難得來一次城裡。
(14)佔喜只說了一句:我的麥子熟了。
(15) 父親很早目盲,哥哥在外打工,弟弟尚且年幼,14歲的佔喜已經成為家裡的主勞力。
他難以不被城市吸引,這無可厚非,但同時,他也眷戀自己貧窮的家,艱辛的父母,幾畝薄田和已經成熟的麥子。
(16)城市是他的夢,貧窮的家,卻是他深植血液的責任。
(17)回到農村後,佔喜仍然五點半鐘去上學,啃小半個饃饃當午餐,學習之餘割麥挑水;仍然是補丁長褲配布鞋,刻苦讀書不改初衷:“只有不斷學習,才能真正走出大山,改變命運。
”21.請用簡要語言概括本文故事內容。
(2分)答: 22.結合上下文,分析第⑩段“歸途中,佔喜變得少言寡語。
”的原因是什麼?(3分)答 23.第(17)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3分)答: 24.談談你對“我的麥子熟了”這個題目的理解。
(2分)答: 25.怎樣理解第(16)段中“城市是他的夢,貧窮的家,卻是他深植血液的責任。
”這句話的含義。
(3分)答: 26.如果你有機會以文中的那種方式互換到西方發達國家,你還會願意回來嗎?請闡述理由。
(3分)答: 21-文章敘寫了高佔喜與富家少年魏程互換7天人生的故事,表現出高佔喜崇尚奮鬥、努力追求的優秀品質。
(2分)22.因為他看到城裡人的匆忙工作,想到了父母、哥哥、弟弟和自己組成的貧窮的家庭和父母的艱辛·想到了家裡的農活等。
(3分)23.點明瞭故事的主旨。
說明高佔喜保持農村孩子的本性,靠自己來改變自己的人生。
(3分)24.這一題目,運用雙關的修辭手法.突出了主人公的優秀品質,並起到了設定懸念.引起讀者閱讀興趣之作用。
(2分)25.城市生活是幸福美好的,是他所向往、所追求的,但他始終不忘本性,決心用自己的血汗改變家庭命運.改變自己人生。
(3分)26.只要言之有理,答“願意回來”或“不願意回來”都給分。
(3分)
《我的麥子熟了》閱讀答案
21.請用簡要語言概括本文故事內容。
22.結合上下文,分析第⑩段“歸途中,佔喜變得少言寡語。
”的原因是什麼?23.第(17)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24.談談你對“我的麥子熟了”這個題目的理解。
25.怎樣理解第(16)段中“城市是他的夢,貧窮的家,卻是他深植血液的責任。
”這句話的含義。
26.如果你有機會以文中的那種方式互換到西方發達國家,你還會願意回來嗎?請闡述理由。
21.青海農家子弟高佔喜,因電視臺舉辦的節目而互換到城市過上了豪華的城市生活,當人們認為他已樂不思蜀時,因為對家庭的責任感使他提前回到家,並決心要透過自己的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
22.城裡人也有窮人,生活也不容易。
23.交代了故事的結果——佔喜又回到了原來的生活,再次表明他是一個懂事、為自己的夢想不懈努力的孩子。
點明中心。
24.“我的麥子熟了”這是佔喜要提前回家時說的理由,體現了他強烈的家庭責任意識。
點明瞭本文的中心。
25.城市的繁華生活,是生活貧困的鄉下孩子追逐的夢想,渴望的目標。
而對於家庭責任感很強的佔喜來說,貧窮的家,就是他永遠不能割捨的牽掛,而且這份牽掛,是根植於他內心深處,靈魂之中的。
26.略...
描寫小麥豐收的詩詞
觀刈麥作者:(唐)白居易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其中描寫麥子成熟豐收的句子是“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1、小麥覆隴黃(唐·白居易·《觀刈麥》)2、高田種小麥(漢·漢無名氏·《古歌》)3、崆峒小麥熟(唐·杜甫·《送高三十五書記》)4、大麥乾枯小麥黃(唐·杜甫·《大麥行》)5、卻勝如大小麥(元·王哲·《刮鼓社》)...
描寫五月收麥子的詩句
觀刈麥白居易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唐朝詩人有一首描寫農民收麥子的詩歌《》,其中描寫麥子成熟豐收...
觀刈麥作者:(唐)白居易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其中描寫麥子成熟的句子是“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農民受賦稅迫害的句子是“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
關於“麥穗”的詩句有哪些?
小麥黃澄澄金燦燦的,彷佛在宣告自己即將人眠似的,不過,這麥稈還是保持著“禮貌”這一點,你瞧,還有點泛紅,它們正在向你“鞠躬問好”呢。
五、成熟的麥穗顆粒飽滿,粒粒都脹鼓鼓的,像要爆裂開來!那彬彬有禮的樣子,一看就能知道、金策閒搖麥穗風——唐·陸龜蒙·《和襲美臘後送內大德從勖遊天台》 3、麥穗黃離離——唐·白居易·《答劉禹錫白太守行》 2、西邊的天空已經泛起比麥穗還要美麗的金黃色。
遠方鳥兒小小的身影趕著回家,處處傳來的青蛙鳴,它們就茁壯挺立,昂首睨視:但當他們趨於成熟 1。
杏花嫩嫩的。
七、有的人見到了顆粒飽滿的麥穗,就不失時機地摘下它;有的人則東張西望,嫩的讓人不敢去碰,惟恐碰碎了。
二、走進林中,細細端詳那花兒,花蕊金黃得如同麥田裡的麥穗。
瓣兒是粉白的,飽含鼓脹的麥粒時,它們便謙虛地低垂著頭,麥穗都像小姑娘的辮子,壓彎了麥稈的腰。
三。
八、在我們韻國徽上,有金黃色的麥穗。
九。
十、真正有學問的人,就像麥穗一樣、秋天的麥田裡,沉甸甸的麥穗害羞的低著頭,一再的錯失良機。
四、金黃的麥子熟了,沉甸甸的麥穗兒把麥稈的腰都壓彎了:原來麥子也懂得“禮貌”一詞:只要它們是空的,像琥珀一樣放著光彩。
一粒粒穀子又碩大又飽滿。
六、愛情猶如麥地裡採麥穗,弄不好就會空手而歸、麥穗亦矯矯——清·乾隆·《東園觀麥》 4、麥穗人許長——宋·蘇軾·《和趙郎中捕蝗見寄次韻》 5,長勢格外好、青黃麥穗成——宋·陸游·《嘲布穀》 一 ...
關於麥子的詩句有哪些?
關於麥子的詩句有:1、《古歌 》漢 :高田種小麥,終久不成穗。
男兒在他鄉,焉得不憔悴。
釋義:本篇是旅客懷鄉的詩,用小麥不宜種在高田,比人不宜住在他鄉。
《古詩賞析》評:“他鄉最易憔悴,說得極直捷,而其故卻未說破,又極含蓄。
”2、《繰絲行》 范成大:小麥青青大麥黃,原頭日出天色涼。
姑婦相呼有忙事,舍後煮繭門前香。
繰車嘈嘈似風雨,繭厚絲長無斷縷。
今年那暇織絹著,明日西門賣絲去。
釋義:此詩作於他涉世較早時期,描寫了初夏蠶繭收貨後姑嫂煮繭、繰絲、 賣絲的繁忙勞動,反映了當時農村的社會生活景象和生活的艱辛。
3、《閒詠》陸游:事業無聞負聖時,滄波自照角巾欹。
養成林下無窮嬾,佔盡人間徹底痴。
小麥繞村苗鬱郁,柔桑滿陌椹累累。
醫翁筮叟真堪友,搜尋殘尊與共持。
釋義:描寫了詩人自身的休閒生活,最後表達了自己對恩人的感激之情,為其祈福長壽。
4、《過平望三首》楊萬里:小麥田田種,垂楊岸岸栽。
風從平望住,雨傍下塘來。
亂港交穿市,高橋過得桅。
誰言破書篋,簷取太湖回。
5、《收麥》鄭獬:小麥深如人,澶漫不見地。
一苞十餘莖,一莖五六穗。
實粒大且堅,較歲增三倍。
芟獲載滿車,累累犢銜尾。
大挈置之場,巃嵸丘陵起。
婦姑趁天色,撲抶喧鄰里。
貧者攟其餘,翁嫗攜稚子。
農家茲有獲,卒歲可無餒。
去夏水漂屋,汩竄幸不死。
以得補所失,囷圌可儲峙。
雲問麥之收,豐飽何因爾。
得非長官賢,政化順天理。
無乃農夫勤,蚤莫事耘耔。
茲蓋天公仁,雨澤以時至。
消滅賊與蟊,隴畝皆稠穊。
嗟嗟爾之民,無忘天公賜。
6、《山居雜詩九十首》曹勳:大麥未救飢,小麥漸擢芒。
此時農夫嘆,政阻接青黃。
多畏頻雨澤,只欲暄晴光。
農安吾亦安,朝夕祈蒼蒼。
7、《觀刈麥》白居易: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田家輸稅盡,拾此充飢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8、《古歌》:高田種小麥,終久不成穗。
男兒在他鄉,焉得不憔悴。
9、《攜妓樂遊張山人園》蘇軾:大杏金黃小麥熟,墮巢乳鵲拳新竹。
故將俗物惱幽人,細馬紅妝滿山谷。
提壺勸酒意雖重,杜鵑催歸聲更速。
酒闌人散卻關門,寂歷斜陽掛疏木。
10、《春早四首》劉克莊:清明未雨下秧難,小麥低低似剪殘。
窮巷蕭然惟飲水,家童忽報井源乾。
...
關於麥子的詩句
1、關於麥子詩句 觀刈麥 白居易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2、註釋 ⑴刈(yì):割。
題下注“時任盩厔縣尉”。
⑵覆(fù)隴(lǒng)黃:小麥黃熟時遮蓋住了田埂。
覆:蓋。
隴 :同“壟”,這裡指農田中種植作物的土埂,這裡泛指麥地。
⑶婦姑:媳婦和婆婆,這裡泛指婦女。
荷(hè)簞(dān)食(shí):用竹籃盛的飯。
荷:揹負,肩擔。
簞食:裝在竹籃裡的飯食。
⑷童稚(zhì)攜壺漿(jiāng):小孩子提著用壺裝的湯與水。
漿:古代一種略帶酸味的飲品,有時也可以指米酒或湯。
⑸餉(xiǎng)田:給在田裡勞動的人送飯。
⑹丁壯:青壯年男子。
南岡(gāng):地名。
⑺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雙腳受地面熱氣燻蒸,脊背受炎熱的陽光烘烤。
⑻但:只。
惜:盼望。
⑼其:指代正在勞動的農民。
傍:同“旁”。
⑽秉(bǐng)遺穗:拿著從田裡拾取的麥穗。
秉,拿著。
遺,遺失 ⑾懸:挎著。
敝(bì)筐:破籃子。
⑿相顧言:互相看著訴說。
顧:視,看。
⒀聞者:白居易自指。
為(wèi)悲傷:為之悲傷(省略“之”)。
⒁輸稅(shuì):繳納租稅。
輸,送達,引申為繳納,獻納。
3、譯文 農家很少有空閒的月份,五月到來人們更加繁忙。
夜裡颳起了南風,覆蓋田壟的小麥已成熟發黃。
婦女們擔著竹籃盛的飯食,兒童手提壺裝的水,相互跟隨著到田間送飯,收割小麥的男子都在南岡。
他們雙腳受地面的熱氣燻蒸,脊樑上烤曬著炎熱的陽光。
精疲力竭彷彿不知道天氣炎熱,只是珍惜夏日天長。
又見一位貧苦婦女,抱著孩兒站在割麥者身旁,右手拾著遺落的麥穗,左臂上懸掛著一個破筐。
聽她望著別人說話,聽到的人都為她感到悲傷。
因為繳租納稅,家裡的田地都已賣光,只好拾些麥穗充填飢腸。
現在我有什麼功勞德行,卻不用從事農耕蠶桑。
一年領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還有餘糧。
想到這些內心感到慚愧,整天也不能淡忘。
4、簡析 《觀刈(yì)麥》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早期作品。
此詩描寫了麥收時節的農忙景象,對造成人民貧困之源的繁重租稅提出指責,對於詩人自己無功無德又不勞動卻能豐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現了一個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義精神。
在寫作手法上,詩人將全景式刻畫與特定人物描寫相結合,夾敘夾議,使全詩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
9 # 一葉孤帆行萬舟
描寫麥子成熟、收穫的詩,我向大家推薦一首白居易的《觀刈麥》,當時白居易任周至縣縣尉時有感於當地人民勞動艱苦、生活貧困所寫的一首詩,作品對造成人民貧困之源的繁重租稅提出指責.對於自己無功無德又不勞動卻能豐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現了一個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義精神。這首詩作於唐憲宗元和二年(807),詩人三十六歲。周至縣在今陝西省西安市西。縣尉在縣裡主管緝捕盜賊、徵收捐稅等事。正因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對勞動人民在這方面所受的災難也知道得最清楚:詩人想到自己四體不勤卻飽食祿米,內心十分慚愧。於是直抒其事,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觀刈麥》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史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
10 # 安徽農村廣播聽評員
六月裡來麥穗黃,高溫收割汗水淌。農民收割多辛苦,收割捆紮背麥場。小麥成片吐金黃,農民揮鐮收割忙。酷暑高溫似火燒。年年三夏戰雙搶。小麥收割上稻場,麥子曬乾裝袋忙。今年小麥產量高,農民豐收喜洋洋。
-
11 # 潁水蕭蕭
我推薦一首我們安徽的詩人海子寫的詩。
一、海子的詩吃麥子長大的/在月亮下端著大碗/碗內的月亮/和麥子/一直沒有聲響/和你倆不一樣/在歌頌麥地時/我要歌頌月亮/月亮下/連夜種麥的父親/身上像流動金子/月亮下/有十二隻鳥/飛過麥田/有的銜起一顆麥粒/有的則迎風起舞/矢口否認/看麥子時我睡在地裡/月亮照我如照一口井/家鄉的風/家鄉的雲/收聚翅膀/睡在我的雙肩/麥浪——/天堂的桌子/擺在田野上/一塊麥地/收割季節/麥浪和月光/洗著快鐮刀/月亮知道我/有時比泥土還要累/而羞澀的情人/眼前晃動著/麥秸/我們是麥地的心上人/收麥這天我和仇人/握手言和/我們一起幹完活/合上眼睛/命中註定的一切/此刻我們心滿意足地接受/妻子們興奮地/不停用白圍裙/擦手/這時正當月光普照大地/我們各自領著/尼羅河、巴比倫或黃河的孩子/在河流兩岸/在群蜂飛舞的島嶼或平原/洗了手/準備吃飯/就讓我這樣把你們包括進來吧/讓我這樣說/月亮並不憂傷/月亮下/一共有兩個人/窮人和富人/紐約和耶路撒冷/還有我/我們三個人/一同夢到了城市外面的麥地/白楊樹圍住的/健康的麥地/健康的麥子/養我性命的麥子!
這首《麥地》是20世紀80年代中國詩壇最傑出的抒情詩人海子的代表作之一,詩人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意象豐滿、場景宏大、氾濫著博愛精神的和諧的鄉村世界。海子熱烈地愛著生養他性命的麥地,因此被稱為“麥子詩人”。他虔敬的歌頌麥子,深情地描述辛苦勞作的父親,折射出中國千千萬萬農民的形象,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敬仰。
這首詩作平鋪直敘,直抒胸臆,激起了讀者,特別是具有鄉村生活經驗的讀者的強烈的情感共鳴。在詩人的筆下,鄉村及麥地,如同愛你理解你的慈母嚴父,如同注視你包容你的神明。面對麥地無比豐厚的賜予,詩人意識到個體生命的渺小卑微。海子有關麥子的詩作看似詩人對自己童年生活的回憶,其實是對現實生活的不滿。當他人讚歎麥地的溫暖、美麗時,而站在麥地之中的人,卻正被麥地灼傷。
二、海子生平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5月出生在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高河鎮查灣村。1979年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1982年開始詩歌作,1983年畢業後在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系哲學教研室任教。海子於1982年開始詩歌創作,是“北大三詩人”之一。1984年成名作《亞洲銅》和《阿爾的太陽》,第一次使用“海子”作為筆名。從1982年至1989年不到7年的時間裡,海子用超乎尋常的熱情和勤奮,才華橫溢地創作了近200萬字的作品,結集出版了《土地》《海子的詩》《海子詩全編》等。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河北省山海關臥軌自殺。
海子,這位農業文明哺育出來的詩人,對麥地、村野、陽光,總是懷著一種難以言說的激情。麥地之於海子,是他難以割捨的精神家園。因為神性體驗和生命理唸對創作的滲入,海子創造了一種獨特的麥地意象,使得詩歌空間呈現出空前的廣闊和深邃。海子,這個麥地的守望者,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完成了最後的寫作,而他對麥地的守望姿勢也成為讀者心中永恆的風景。
好的文藝作品總是源自對生活的真切體驗。毫無疑問,海子是參加過勞動的。
-
12 # 白髮大夫
霜雪侵身盼暖陽,
春風得意喜洋洋。
大地舞臺變身臉,
青青底轉金黃樣。
樂見神農長臂揚,
點化黑土發麻桑。
播得一斛百兩種,
收成百擔萬斤糧。
-
13 # 徐徐升起438
七十年代夏收忙,
號召全民都下鄉。
男女老少埋頭幹,
拾麥學生歌聲響。
-
14 # 白溪釣客
【梅青麥綠無歸處】
所向明知足暗投,兩行淸淚語前流。
雲斷新塞遮秦甸,花落空山入閬州。
不忿黃鸝驚曉夢,惟因杜宇信春愁。
梅靑麥綠無歸處,可得漂漂愛浪遊。
一一【唐】鄭谷《遊蜀》
北埸芸藿罷,東皋刈黍歸。
相逢秋月満,更值夜螢飛。
一一【唐】王績《秋夜喜遇王處士》
芸藿:鋤豆。 刈(義)麥:割穀子。
-
15 # 齊人一一梳柳風
麥黃日漸,
波浪如金燦。
搶夏糧南征北戰,
好景豐收一片。
無需昔日麥場,
依然籽粒歸倉。
鄉民拍手道贊,
興農機械當強。
2020年夏
-
16 # 大地青松
其一:
六月夏熱麥穗黃,東風吹動波浪揚。
揮鐮收割汗如雨,男女老少搶收忙。
其二:
遍野麥金黃,穗長顆粒香。
風吹起波浪,四季天瑞祥。
舉家齊上場,揮汗收割忙。
農機隆隆響,歡歌情悠揚。
-
17 # 我在珠峰放哨
《六月的田野》
六月的田野
是金色的海洋
無邊的原野滾動著金色的麥浪;
花香,鳥鳴,勞動的號聲……
在金色的海洋上隨風盪漾;
勤勞的人們在六月的田野裡放歌一一
放飛激情
放飛夢想……!
~
六月的田野喲
那是塊變幻多彩的錦屏
無數雙靈巧的雙手啊
織出了這一幅幅美麗的彩圖;
他(她)們織進了無數的汗水和智慧
他(她)們也織進了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嚮往!
~
六月的田野是火熱的
火熱的田野一一
到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六月的田野是忙碌的
忙碌的腳步一一
令六月的田野到處展現一派勃勃生機!
六月的田野啊一一
是美麗而充滿希望的!
~
我愛六月
我愛六月的田野!
-
18 # 信天游259345793
南風微微陣陣吹,
小麥漸漸復隴黃。
盼黃盼割鳴依舊,
催人早起田間去。
手持鐮刃金光閃,
麥垛堆堆接雲端。
撕把白雲擦擦汗,
笑看今收糧萬擔。
詩人,也食人間煙火。婦孺提漿攜壺走向田間......
豈有袖手旁觀之說!
-
19 # 李287275412李澤祥
我想起七十年代內蒙民辦小教時,也讓四年級學生描寫收麥場面。作文收上我一看寫的亂了套,有同學寫六月裡麥子黃,有的寫七月裡麥子黃,有的寫八月裡麥子黃,有的寫對了,九月裡麥子黃。
我拿作文到教室問學生們為何這樣寫,學生倒有理:書本上抄的。
我又問本地小麥幾時黃,全知。又講了各省氣候不一,小麥收割日期不定,內蒙天寒一年一季作物,春種秋收,當時麥苗才二寸高。
也是我無能,半數學生抄課文美句。
-
20 # 氣質如錦
麥子熟了
春天你以享受了
小暑來吧老農叫
蟬兒躲在柳葉下
你不彎腰誰彎腰
回覆列表
田家元日
[ 唐 ] 孟浩然
昨夜鬥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佔氣候,共說此年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