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渭水三農人
-
22 # 小馬話三農
前段時間小麥價格上漲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收購價每斤1.3元左右,農民看到小麥價格漲幅這麼大很是高興,天天盼望著小麥能早一點成熟賣個好價錢,因為小麥這幾年的價格一直不是很高,收購價一般在0.8-1元之間,但是好景不長,還沒盼到小麥開始收穫,小麥價格就已經開始下跌,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小麥“降溫”了呢?
我們這裡的主要農作物便是冬小麥,今天是小滿節氣,還有不到20天的時間,小麥就會迎來收穫。不過在湖北和河南等地,小麥已經開始收割,從這些地區新小麥收購價格來看,收購價格的確有點下降,每斤只有0.8-1元之間,並且還要根據新小麥的乾溼度來給價格,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小麥價格下跌了呢?
原因一、新小麥上市。小滿過後,我國小麥主產區便會從南到北開始收割,隨著小麥集中上市,會快速補充小麥的儲存量。目前冬小麥還只是小範圍成熟,當大部小麥成熟後,價格還有可能會再次下降。
原因二、受國際糧食價格影響。前段時間小麥價格之所以會出現“天價”,主要是受疫情影響導致,在疫情的影響下,糧食加工、運輸、銷售等出現了問題,從而導致小麥價格有所上漲。在我國疫情有所控制後,海外疫情爆發,多個國家暫停糧食出口後,國際糧食價格有所上漲,從而帶動我國小麥價格上漲。現在我國疫情疫情已經有所控制,糧食生產、運輸等已經恢復,便會導致小麥價格下降。
原因三、小麥質量參差不齊。2020年的真的是多災多難的一年,今年不僅受疫情影響很大,時不時爆發的惡劣天氣,對冬小麥的生長也影響頗大。先是冰雹襲擊,導致很多冬小麥無法正常授粉灌漿,後是大風天氣的到來,將即將成熟的小麥颳倒,從而導致小麥顆粒不飽滿、癟粒現象特別多,大大降低小麥的質量,質量不好的小麥,價格自然也不會很高。
綜上所述,前段時間小麥價格上漲主要受疫情影響導致,現在我國疫情已經有所控制,再加上新小麥的成熟,自然會導致小麥價格下降,不過小麥跌幅並不會很大,會保持往年平均水平。
-
23 # 小希時間
“天價”小麥讓農民異常高興,但收購價下跌,小麥咋“降溫”了?
之所以稱之為“天價”小麥,編者認為有兩個原因:
分別是受疫情影響,各地小麥交易價接連上漲,最高的普通小麥每斤上調至1.3元,較1.15元時期每斤上調了0.15元。另一個原因就是山東某地的儲備糧拍賣出庫總價為1.2元每斤所致,實際的拍賣價1.185元每斤,加上出庫費用每斤0.015元,合計每斤1.2元。此拍賣價的訊息以出,極大的提振了小麥生產者輪種小麥的積極性。
短時間內異常高興也是小麥各種植者看到麥價持續上漲
-
24 # 西門白甫話三農
前段時間,小麥價格曾一路飆升到一塊三,雖然還談不上什麼“天價”,但農民來說,的確是喜上眉梢的事,因為從南到北,小麥已經開始收割,農民們馬上就能將自己辛苦種植的小麥賣個好價錢了。
然而,還沒等農民臉上的笑容消失,“天價”小麥價格又突然下跌到1塊到8毛,這讓原來的笑容滿面突然變成愁眉苦臉。
其實,這也是預料之中的事。新年伊始,新冠病毒突然爆發,席捲武漢及周邊城市後,又迅速蔓延到全國,之後,又以驚人的速度席捲全球。疫情的突然襲擊讓人們措手不及,封城封路,萬人空巷,等稍稍冷靜下來,就首先想到了人們賴以生存的糧食。
於是,有一些國家首先禁止糧食出口,聯合國也向全球發出糧食危機的公告,於是,糧價也跟著開始上漲,小麥價格一路飆升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疫情影響到糧食安全。
然而,特殊情況下發生的價格突變,往往是不穩定的,會隨著疫情的放緩恢復到原位,小麥疫情前的價格大約就是8毛到一塊,現在不過是恢復到原位罷了。
然而,農民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他們多麼希望糧價能上漲。糧價的低位讓很多農民對土地失去信心,什麼價格都在上漲,就是糧價一直不漲還跌,但是,他們不知道,不是國家不提高糧價,而是糧價必須穩定,不然,國家會亂。
其實我們的糧價並不低,而且比其他國家高,之所以種地不賺錢,是因為我國農民人均土地太少,僅有不足三畝,即便是糧價上漲一倍,農民也富不了,因為只有三畝地,很多地方還沒有三畝,只有幾分。
總之,增加農民收入,不能靠糧價上漲,而要靠國家優惠政策,一般農民打下的糧食只要夠自己全家吃就行,花錢還是要靠進城經商或務工。
-
25 # 三農的高度
小麥價格,在今年春天,由於疫情影響,國際一些國家限制糧食出口等因素,使得國內有些地方的人很緊張,出現了一波購麵粉等食用物品囤積現象,造成小麥出現短暫了“天價”情況。在4月份的時候,優質小麥的價格漲至1.3/斤左右。這個短暫的“天價”小麥價格,是因為多方面原因促使的一種現象。如今,小麥價格“降溫”了,為啥?主要有小麥供應市場充足,小麥有吃陳不吃新的特點,人們收割完小麥為了省事爭相出售三種因素,造成小麥價格“降溫”了,也是近些年來,每年麥期出現的一種規律。
豫西南地區,是每年河南地區最早收割小麥的地方,今年我們村小麥差不多收割完了,每畝小麥聯合機收割費用在35元。不過在揚花期的時候,村子附近連續下了幾天雨,對豐收造成一定的影響。不過還好,雖然畝產沒有達到太理想,如果開春旱天澆過的麥田,減產也在正常範圍,我們村這樣的小麥畝產700~800斤,如果趕上旱天沒澆水,小麥畝產就會減產至300~400斤。
不過目前我們當地新麥價格,根據其含水量,剛割下來潮溼的小麥才0.8元/斤,如果曬乾的小麥可以賣到1元/斤。為什麼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小麥價格就這麼快“降溫”了呢?主要原因有三:一、小麥市場供應充足:我們知道四月份,有人囤積麵粉,以應對不時之需。當初我們這裡雖然沒有到那種搶購糧食的地步,但是,作為生活常識,每家每戶還是會多多少少囤積幾袋麵粉。那麼,現在麵粉消費量需求疲軟,新小麥又下來了,價格勢必有所回落。
二、新小麥不是剛需:很多人應該聽說過“麥吃陳,米吃新”吧。這是因為新收割的小麥含水量比較高,磨出來的麵粉水汽比較大,黏性大,儲存起來容易變質,而且做饅頭等麵食,缺乏一定的韌性。因此,新小麥收割下來之後,通常不會直接加工成麵粉來用,需要存放一段時間,食用效果才好。新收割的小麥,含水量大,因此,每年新收割的小麥,價格多少下降一些幾乎成為了定律。
三、爭相售賣新麥:人們不願意儲存小麥,家裡留的夠用就行。以我們當地售賣小麥的情況來看,村裡種植小麥的人家,由於常駐人口不多,而且種地的年輕勞力不多,年紀大的人,也沒有太多力氣來回翻曬小麥,通常在地頭,就把小麥便宜幾分錢都賣出去了;還有一種附近打工的人,麥收回去,趕緊收完小麥,也是直接在地頭能賣就便宜幾分錢賣了,不願意為了等著小麥漲價當誤打工時間,這些情況在我們當地很常見。至於承包土地大戶,收割了上百畝小麥,即便是貯存,也是一個大問題,他們通常不會為了這種漲價幅度低的農產品,進行貯存“賭實體期貨”,而對於花生等漲幅大的經濟作物,他們會貯存看漲價才出手。
這三種基本原因:個人認為,在每年新小麥剛下來之際,由於小麥不像大米——吃新不吃陳,而吃陳不吃新,使得小麥價格低谷期,貫穿整個小麥收割期;小麥供應市場充足,使得新小麥的食用需求問題更加凸出;而糧食收購貯存商,他們看到了這裡面的賺錢商機,低價進購,給老百姓方便,然後等新小麥期過去以後,小麥價格通常都會有所漲幅,他們靠量大出倉賺錢。說白了,小麥收購商便民,承擔一定的風險為了賺錢;而老百姓圖省事,不願意為少量的小麥坐等價格上漲。這種種原因,造成了小麥價格,目前“降溫”了。
回覆列表
這兩天看新聞,長江流域一帶的小麥已經開始收割了,也就意味著我國的夏糧開始收穫了,往年的這時候,我估計長江流域的小麥都已經收割完了吧,但今年由於有閏四月的影響,氣溫回暖慢,也就導致現在才開始收割。
當然,由於我國的地域遼闊,氣候差距也很大,小麥的成熟也是從南到北慢慢開始的,現在長江流域開始收割,像我們西北老家,收割要到每年的七八月份才可以,這就有很大的差距,當然糧食價格也會有差距。
要說出現“天價”小麥讓農民高興,那也是前幾個月的事兒了,何況也是給消費者售賣的價格,而不是收購價的上漲而變成“天價”。
那麼“天價”小麥讓農民高興的時候,但收購價取下跌了,小麥咋就又“降溫”了呢?來談談我的看法:
第一:出現“天價”小麥的價格還是由於疫情的影響而讓大家造成盲目囤積搶糧造成的
大家還記得三月份的時候吧,那時候疫情還沒有完全過去,各地都還在封鎖的狀態中,出門不方便,本來大家購物都是抱著囤積的想法,因為出門一次也不方便,也不安全,這時候正好越南等東南亞國家釋出禁止大米出口,不知道被誰給誤解成了,會造成我們國內糧食的短缺,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大家開始瘋狂的囤積糧食,不管需不需要,一個勁的囤積,這就導致糧食的價格上漲不少。
而出現這個漲價的原因就是那是交通等還處於管制狀態,車輛無法來往,物流無法運輸,也就導致糧食等不能跨區域運輸,在大家的瘋狂搶購下,本地原本不多的庫存就會告急,也就會導致價格上漲。而現在各地放開了,盲目囤積糧食的勁頭過去了,糧食能夠自由運輸了,量補充足了,價格也就又下去了。
第二:夏糧開始收割,各地國庫糧食開始出售,預騰新糧庫存
我國每年到夏糧收割的時候,國庫都會出售一批舊的糧食,從而來進行儲存新糧,確保到達新糧舊糧更替,保證庫存糧食是在保質期內的新鮮糧食。
而國庫的糧食庫存也是非常大的,國庫放糧騰庫,那對於市場糧食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補充,那麼在糧食充足的時候,收購價格肯定就會有下跌的現象。
第三:新糧豐收,供給增加
每年到新糧收割的時候,糧食供給量都會增加,那麼這時候也會出現供給大於需求的情況,這就會導致價格下跌。
糧食的成熟,是從南到北一次成熟的,也就說糧食的供應是源源不斷的,等全部大量上市,這樣肯定就會導致價格下跌。
總結
糧食價格的變化,不會像其他產品的變化那樣大,它是我們的基本生活保障必需品,價格太高也不行,但價格太低對於農民來說也不好,只希望每年的糧食價格能保持一箇中間價位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