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雲煙華夏之子

    現在很多教師育人的初心沒剩多少,一心就是工資低工資少的,一天到晚就是錢,不去看看打掃街道的那些工人他們才領千把元,教師們應該知足了。

  • 2 # 可猛

    我覺得這個問題問的很無語,是老師要求多少錢還是法律規定給教師的錢根本沒有給教師呢?我們是法治國家,一切按法律來,錯了嗎?這和初心有什麼關係?大部分老師,絕大部分老師走向講臺的時候都是有良心的,都是兢兢業業,認真去教學和服務自己學生的,牢騷那是因為你既然給了他法律規定的權利待遇,你就好好實現。

  • 3 # 東昇西落皆規律

    個人認為掙錢和初心並不矛盾!就如同我們的黨,是建立在無產階級的基礎上的,是為了讓人民共同富裕的初心相同!難道說無產階級就該永遠無產過貧窮的日子嗎?

    有了富裕的生活物質保障,才能夠更加有精力去面對初心,難道不對嗎?餓著肚子做事情能做到更好嗎?

    你所理解的初心難道就是永世貧窮下去?

  • 4 # 豆豆哥談教育

    我覺得這兩者並不矛盾,物資是生活的基礎,也是工作的基礎。衣食住行是一個人在社會上生活必須要面對的問題,也是對家庭的責任。

    前段時間,有老師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送外賣補貼家用,卻遭到部分人的譴責,說老師不務正業,有違師德,應該清除出教師隊伍······這不僅僅是對教師的道德綁架,更是對教師這一職業的歧視,對教師該享有權利的漠視。老師也是人,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老師也要為柴米油鹽操心,也有老人小孩要負擔。希望更多的媒體弘揚正能量,不要一看到老師兼職,就給一記悶棍!

    不可否認的是,如今老師的待遇遲遲得不到提高,經濟地位相對是較低的,人們選擇當老師的意願也在減少,特別是男老師不願報考師範類院校,導致一些地方的男師範生的錄取分數一降再降,男生定向分配的分數比重點高中的分數要低很多。導致有些被錄取進師範院校的都是分數較低的,進入教師隊伍人員的素質也降低了。近段時間有關老師的負面新聞增多,不知道是這個原因還是社會看老師不順眼的原因。

    只有確實提高老師待遇,才能讓老師安心從教,不為生活所困。如果有關部門還是採取不聞不問,能拖就拖的辦法,還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的。如果等到老師為生活所迫紛紛兼職,靜不下心來教學的老師比比皆是,到時候就會清退難辦,留下難看,對教育也會產生不良影響,對教育事業發展也是一個瓶頸。

  • 5 # 強哥談教育

    看到這個問題我感到很無語!!!不用說我就能想象到很多答題者都會說老師現在沒有初心了,只是注重名和利了全部鑽到錢眼裡去了!下面我就談談我自己的觀點看法:

    首先:目前和一些事業單位或者政府部門公務員比較教師現在在社會上總得來說算是弱勢群體,無論從工資福利待遇,還是社會地位上。當然一些一線城市或者發達地區和私立學校教師工資待遇福利也很好,但是要考慮發全國的教師大部分都是在基層農村的,他們的收入還不如一些文化低(沒有看不起文化低的人的意思就事論事罷了)靠體力去打工的人。

    其次、現在確實有一些老師去辦輔導班掙外快,但是和全體老師全國老師比起來這個比例還是少的吧,畢竟只有一少部分人在違法違規辦輔導班,有償家教等。並且教師法也沒有說教師不能經商,不過教育部在2015年發文禁止教師有償補課,有圖自己看:

    另一個檔案就是高校教師可以兼職,可以取得報酬。高校老師享受的待遇全國老師都有資格享受吧?如果老師不耽擱工作,不違反法律法規有償家教或者辦輔導班而透過自己的知識能力或者勞動兼職取得報酬有何不可?還有一點也請大家要注意,老師也是一個人,他也有喜怒哀樂、也有家庭,他也是父母的孩子,妻子的丈夫,孩子們的爸爸。

    最後:我希望大家公平客觀的去看待一些問題,不要帶著有色眼鏡去批判老師更不要給老師一些道德綁架。那行那業沒有蛀蟲,哪裡沒有違法違紀的,總的來說我感覺教師隊伍還是純潔的!

  • 6 # 賈新超博士

    先要看教師的初心是什麼,教師職業是需要有奉獻精神的,基本職責是傳道授業解惑,道德要求是行為世範,為人師表,敬業樂群。

    掙錢是為了保障基本的生活需求和更高的自我價值體現,更多的錢也有助於這些方面的體現。

    初心和掙錢並不衝突,體制內的教師掙錢需要教育系統和財政支援,讓一線教師中的佼佼者拿到更多的錢也無可厚非,這樣才能在體制內留住教師。

    體制外的教師,各種輔導機構內能夠掙到更多錢的教師也是非常優秀的,有些也是從體制裡出來的教師,有些是社會招聘到的老師,他們掙到很多錢也是家長認可,學生認可的結果,供需雙方平衡的結果。

    結論,只要是教師價值的正當體現,掙錢和初心並不存在傾斜的問題。讓優秀的教師掙到錢是非常合理的。

  • 7 # 天曉33

    在馬思洛的人類需中,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所以每個職業中都有著難足生活需要和自我實現的作用。

    每個報考教育的學生會報著教書育人的心理去學習、去努力奮鬥,這裡必然有著教育學生的初心存在,但職業的吸引力中又怎麼會少了工作待遇這一項那?每個老師在面對著房貸、車貸、贍養老人、養育子女這些生活壓力時,怎麼能不渴望獲得更多的報酬那?但是要說教師們就失去了初心,一心求財,那就失於公正了。

    當然,雖然國家對教育投入的持續增加,更多的優秀人才也會投入到教育行業,教師們也能更加安心於教書育人。

  • 8 # 成語新說

    教師掙更多錢和保持初心是否發生了嚴重傾斜?我的看法是:這個問題本來就是偽命題!混淆視聽!

    一,“更多錢”是多少錢?參照對比的標準是哪些人群?不要動不動就拿環衛工人,保安員來比,說:你們老師工資比他們高的離譜!還成天嚷嚷要求加工資,知足吧。

    職業本身沒有高低之分,這我信,但不同行業的入門資格,知識技能要求,責任風險是肯定不同的,而現在的基層老師,特別是農村基礎教育的老師,負得是孔聖人的道德要求,擔的是人民警察的風險,拿得卻是環衛工人和保安員的薪水。甚至不能和在工廠流水線的工人待遇相比。高在哪裡呢?

    我們有同學從教師行業出來,做了公務員,待遇自不必說;沒有門路乾脆辭職,在外打工,回家買樓買鋪不在少數。

    二、國家關於教師待遇的法律頒佈實施十幾年了,明文規定教師的工資收入不得低於甚至高於公務員工資,可是年年空談,不能落地,法律的嚴肅性和權威性早就被被唾棄。

    三,掙更多錢和老師初心嚴重背離,言下之意,就是教師工作不值現在的收入待遇。真的嗎?

    教師保持初心和掙更多錢本來是不衝突的。尤其當今知識和資訊經濟時代,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知識更應該獲得尊重,得到應有的價值和回報,而現實卻是造導彈不如賣茶葉蛋,拿手術刀不如拿剃頭刀。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淪為口號和宣傳標語。

    我國教育事業能發展到今天的局面,是千千萬萬個普通教師幾十年如一日耕耘付出的結果,不容抹殺。但是,以教師隊伍太過龐大,提高待遇沒有現實條件,財政能力不足為理由,是在踐踏教育,踐踏知識,踐踏師尊,讓老師群體心寒失望。

    一群彎著腰的教師肯定教不出直立的學生,一群卑微的老師群體肯定教不出脊樑挺直的未來一代。

    我期盼:在有生之年,能看到全社會人群都眼紅老師的收入和待遇,不同行業的人群擠破腦袋都想當老師,尊師重教不再是紙面上的文字,而是一幅幅鮮活的教育盛景。如此,中華民族的復興和強盛指日可待。

  • 9 # 使用者singerzhangzhao

    教師教學也是一種勞動方式。在過去國家經濟比較困難的時期,教師的待遇普遍很低,於是給教師很多的精神榮譽。而隨著經濟環境的改善,教師的待遇逐漸提高了,一些人開始對教師從事其他活動持有批判意見。

    這也從側面反應了,當下就業的競爭激烈程度。我們對違反規定的公職人員應該給予監督,這一點是應該的,但是對於教師假期送外賣,不應過於職責,社會上兼職的人有很多,為什麼教師就不可以呢?教師只是普通職業,也都是普通人,也是上有老下有小,有些貧困地區的教師還無法保證最基本的生活。

    我們不能否認教師中有不良份子,但是還是不要一竿子打翻一船的人,任何行業裡都有好人,也有惡人。

    初心,可能對於大多數人來講,都不是在從事自己理想的行業,職業只是謀生的必須手段和途徑,在這樣的狀態下能保持初心的人在實際生活中其實很少,所以也不存在所謂的傾斜,資訊科技的發達讓我們看到了更多問題教師的報道,其實大多數教師對這個稱呼是很在意的,不願被人說是不稱職不合格的。

  • 10 # 馬蹄蓮仰望長頸鹿

    我認為,絕大部分老師都是有些良好的職業道德的,並不僅僅為了謀生。業餘時間,能利用專長賺更多的錢為什麼要受到指責呢?搞不明白。鼓勵醫生利用專長多處執業,為什麼教師多處執教就變成與職業道德相背而馳?

  • 11 # 千年州橋映望月

    其實這個問題的根本不在於教師要多少錢。無論教師是10萬元一月工資還是兩千元一月工資。十多億人口,都能找到人教書。問題的根本就是國家和社會對教師的定位,是應該將教師納入中產階層還是溫飽階層,還是掙扎於貧困線,或是能享受小資生活的問題。因為教師工資不由教師定,不由大眾定,也不由教育局定,連教育部也沒有權力,所以不要一天到晚瞎操心老師的工資了。回家看看鍋裡有米沒,藥箱裡還有幾隻口罩。

  • 12 # 哦哦1423

    立志做教師的人初心都是好的。熱愛教育,樂於奉獻;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但現行的教師評價制度導致了教師功利化,特別是教師職稱工資制度。教師有了高職稱就有了名和利,誰不向往呢?這種制度使一部分教師心態發生了變化,為了自己的名利就違背了教書育人的初心。

  • 13 # 13576068

    現在敢有償家教的老師還是少數,搞不好飯碗就掉了。其實只要把教師的工資、津補貼和年終獎一切向公務員看齊,那個教護提高10%的都可以不要(省得總說老師工資比公務員高),然後禁止教師有償家教的政策再加碼,這個問題就很好解決了!但現在存在一個一棍子打死的情況,有償家教禁止的應該是不能對自己的學生進行有償家教,假設工作在朝陽區的學校,然後利用下班後的時間利用自己的學識在房山區給學生輔導,這樣算不算有償家教呢?

  • 14 # 楚天959

    曾經拿駕照在一個大廳內和一起領駕照的朋友們宣誓″嚴守交通法規",駕車要遵規守法是初心。公務員入編宣誓特別是主官赴任與手下見面發言表態,這應該是初心。

    但教師法和教師入職從來沒有過說"教師要守住清貧,甘於貧窮做穿長衫站著喝酒的酸儒"。教師掙錢養活自己從來不違什麼"初心"。小區物業服務業主是″初心",但教師入住小區不免物業。醫院″仁心仁愛救死護傷是初心",但教師生病入院沒有優待。機關工作人員″為人民服務是初心",但從沒說要為教師特事特辦過。要求教師守住清貧這社會就該反思為教師優待過什麼。

    某縣"落實教師待遇巡查",指定查2018年,其教師平均年工資僅6.2萬元,比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少0.98萬元。這是官方資料姑且相信,但與國家法律承諾相距不是一般的大。

    當然,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昧著良心掙自己學生的錢有失職業道德。除此而外寒暑假節假日打零工,是沒有什麼可笑的,更無所謂別人的指責。

  • 15 # 貳先生123

    題主聽了莫怪,我覺得你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一個詞:“槓精”。

    人在這世上混,首先得活下去。掙錢養家是天經地義的事,也是不得不做的事。要是連生活都成問題,不要奢談什麼保持初心,初肺、初肝都沒用。

    對於生活的最高境界,有人說是想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也有人說是不想做什麼就可以不做什麼。不管哪種論調,總歸是先要達到一定程度的財務自由。如果老師的生活可以不為三鬥米操勞,那麼保持初心是很簡單的事。我們很難想象,一個貧病交加的人怎麼可能會有精神上的無私奉獻!

    所以,不要說老師掙更多錢有什麼不對,只要他不掙昧良心的錢。也不要說老師忘記了初心,你必須明白,教師工作是良心活,若沒有那份初心,又何必早上6點出門,下午六點進門?

    老師是人,不是神!

  • 16 # 諾之舟

    我認為教師掙錢和保持教室的初心並不衝突,在經濟社會發展的今天,老師也是這個社會中的一員,教師保持初心的基礎是自己的生活保證,但是教師的初心不能改我們黨的教育方針政策是為社會培養更多的有用的人才為我們的經濟建設和基礎建設做出更大的獻,在中國經濟發展的今天,經濟的高速發展推動了社會各方面的消費在不斷的增加,當然,國家也為教師這個群體做出了各種各樣的待遇的提高,保證了教師這個群體的穩定性,所所以在國家大量投入的基礎之上,我們的教師要時刻保持我們對教育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我們教育工作者對黨的教育事業的一份忠誠,我們要有一顆平凡的心態,對待黨的教育事業和社會的發展不均衡,要克服社會發展的不平衡,就要我們教師向社會輸送更多的人才,合格的人才,建設祖國需要的人才。

  • 17 # 嶺南散淡的人

    專門職業與普通職業的區別-----教師是專門職業

      1.從事專門職業需要以掌握系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為前提,按照科學的理論和技術行事;而從事普通職業無需專門知識和技能,只需按例規行事。

      2.專門職業的從業人員需要接受長期的專業訓練,而且這種訓練是在大學裡進行的,是以是否接受過高等專門教育為標誌;而普通職業的從業人員無需接受長期的專業訓練,主要透過個人體驗與個人工作經歷而積累工作經驗。

      3.專門職業與普通職業相比,更多地提供一種特有的、範圍明確的、社會不可或缺的服務,在自主的範圍內對於自己的專業行為與專業判斷負有責任,以高質量的專業服務獲得報酬,並且把服務置於個人利益之上。

      4.專門職業把服務和研究融為一體,即專業人員不僅要提供優質的專業服務,同時為了保證服務品質和服務水平的不斷提高,還要在服務中不斷進行研究,透過研究提高專業水平,並且對專業人員而言,這種研究是一種自覺的行為;而普通職業僅提供一種服務,沒有研究的意識。

      5.在專業問題範圍內,有明顯的內行和外行的差異,非專業人員對專業內的事物瞭解極為淺薄,正如“隔行如隔山”;而普通職業無內行和外行之別。

      6.專門職業的從業人員把工作看作是一種事業,是一種生活方式,不同專業的從業人員有不同的生活方式;而普通職業的從業人員僅僅把工作當作是一種謀生的手段。

    7.專業人員一般具有較高的職業聲望,在社會職業聲望的排位中處於最高層。

  • 18 # 龍的傳人

    “德高為師,身正為範”,這是我國曆史上對教師的總體評價,在物質橫欲的今天一樣不顯得過時。但是,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不能將教師職業過於“神化”,因為畢竟教師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也需要最起碼的生活保障。所有教師的初心都是教好書、育好人!這與教師掙更多的錢沒有關係!教師掙更多錢,只是說明社會重視教育,從而使教師成為全社會一個非常熱門的職業,人人嚮往的職業!使得更多、更優秀的人願意投身於教育!一個真正的教師,永遠不會因為更多錢的原因,失去當初從教的誓言與初心!因為經濟地位與價值觀和人生觀是兩個不同概念!有錢不等於有價值,教師的價值就是透過培養更多、更優秀人才來實現。相反,如果教師連生活都不能保障,因為生活的柴米油鹽醬醋茶把自己壓得喘不過氣來,他還能安心教好書、育好人嗎?其他優秀人才還願意進入教師行業嗎?所以說,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希望就在於對教育的投入,對教育的尊重!因此我們要懂得跪著的教師永遠培不出歷史的偉人!

  • 19 # 在天勿用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如有不到之處見諒。

    首先講一下思想品德課。韓愈的《師說》曰: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老師,不只是簡單的教書匠,還要教授學生為人處事的道理與主動學習得可貴品質。

    “傳道”,要求老師言傳身教,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人格品質。對於學生來說,教師影響到學生們的健康成長與發展,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在情感、態度、價值觀上對學生進行激勵、鼓舞,在平時的用自己的良好品質與精神氣質去感化同學,逐漸培養學生的獨立人格,形成他們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

    “授業”,傳授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這是老師與家長最關心的主題。身為老師,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並採用恰當的方法傳授給學生,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接受、吸收與利用。如果內容有點枯燥,那可以採用不同的教學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教學任務更好的進行下去。

    “解惑”,學生透過主動學習提出他們的疑惑,老師要有效地解決知識的困惑。採用恰當的方法調動了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進而發掘培養學生勇於質疑的精神。對他們生活中的問題,也要注意觀察,必要的時候給出自己的建議,使他們很好的走出困惑。在解惑的同時也要意識到,解惑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獨立的人格並使他們自己掌握一定處理問題的能力,在幫助的時候要留有空隙讓他們自己去探索、去發現。

    一名教師要真正做到“傳道、授業、解惑”,還要具備三顆心:“愛心、耐心和責任心。

    以上可以說是老師責任的名詞解釋。至於說老師掙更多的錢?我不知道更多是幾多?現在小學中學老師的基本工資是向事業單位的公務員看齊的,高中更高,大學老師、叫獸(教授,對不起打錯了)就更不用說了!這幾年國家對教師待遇不錯了,老師工作輕鬆,一年半年的假,五險一金執行國家標準,可以說老師的待遇在國家體制內是中等偏上的。現在的老師絕對不是清貧,而是有點小資,至少這次疫情對老師工資沒有影響吧?大多數人民群眾在坐吃山空羨慕嫉妒恨呢!

    而且現在有點資歷的老師是哪個沒有搞課外輔導,搞點外水什麼的?(不要說沒有,大家都懂的不說破而已),如果是班主任,更好辦了,中國是個講人情世故的社會,望子成龍的家長們都會為人的,學生的坐位,上課時盯緊點,刻意的點撥一下……效果不一樣的!至於校長等校領導更好辦了,我相信我們至少有三成左右的家長交過擇校費,還有的有關於和諧,就不必說那麼清楚。

    最後說一點,我們的高校老師工資絕對不低,但是這次疫情中曝光出高校教授級別的老師人品問題,如方方、王小妮、梁豔萍等等……的港獨精日舔美,這些表裡不一,表面上為人師表,暗地卻恨黨怨國的害群之馬要早日清理出教師隊伍,真擔心它們教壞了我們祖國的花朵!

  • 20 # 微生滿天

    不矛盾,每個人都想掙錢多,沒有人會覺得自己待遇高,嚮往富足生活是好事!但要憑自己勞動拼搏來的!不是靠喊的!!教師薪資制度要改革,按勞分配,量化績效,大鍋飯的時代早就過去了!國企為什麼除了壟斷行業都不行了?!你一個學校1個校長,多個副校長,n個主任/副主任,全是官員……幹活的就那麼幾個……能行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同事鬧離婚,我該不該勸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