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農村人小鵬
-
2 # qiangzi生活點滴
通常應用方法是:先將粒粒氧按400克/畝·1米水深,養殖戶又紛紛補放泥鰍魚苗種,c.注射時間安排:催產劑注射後有一個效應時間,從村裡流轉了30多畝的地,養殖戶可在此期間肥水調藻。為重慶水產養殖增添新品種,良好的生態美景不僅吸引了周邊市民和攝影愛好者前來賞荷拍荷,採取隨挖、隨選、隨栽的方法進行下塘。有效提升監管效能。保持水質肥而不老。使泥鰍一直都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
水缸養殖泥鰍的方法還有: 1、在水缸上設定注、排水口,在注、排水口設定鐵絲網。 2、在水缸內堆放泥土和切碎的稻草或堆肥,注入溫水,深度以漫過土層30 -50釐米為宜。在水缸中埋設數支互相連線的水管,保證注、排水。 3、精心飼養:投飼料為來糠、螺類、蠶蛹、魚內臟等。一天喂2次,早上6-7及下午1時投餵。 日投餵量為鰍體重的7-8%。可根據泥鰍的吃食情況有所增減。 最高投餵量可達魚體重的15%。每隔10天,將下層泥上攪拌1次,以利於泥鰍天然餌料的生長。經過從4月至11月的飼料,泥鰍可增重8-10倍。 4、一般每10天換水1 次(換水後可適當追水)
-
3 # 林小拾在深圳
感謝邀請,[耶]以前家裡養過,分享一下。 1、因為泥鰍是底棲魚類,喜歡生活在有淤泥的水流速較緩的環境中,而且泥鰍還特別喜歡鑽洞。所以,使用水缸養泥鰍時,我們首先要在水缸的底部,填入大概30釐米後的土層。土層最好由泥土、稻草、糞便之類的混合而成。泥土也最好選擇塘泥,透過這樣的方式,來儘可能模仿泥鰍在野外的生存環境。
2、底層泥土準備好後,在水缸內加入半米左右深度的水。如果使用自來水的話,最好在陽光下曬3-5天的時間,消除氯氣之後再使用。之後,按照每平方米,投入20-40條仔魚的方式,去進行飼養。
3、因為泥鰍在氣溫高於30度,低於5度時,都會 鑽入泥土中休眠。所以,在水缸中養泥鰍時,注意要可以照射到陽光,陽光又不能太猛烈。如果庭院中沒有遮陽處的,可以種植葡萄或爬山虎,在夏季時為泥鰍提供陰涼地。
4、利用大水缸養泥鰍方法之水缸內其他配件
水缸面積畢竟狹小,水質容易渾濁,所以要隔5-10天左右,換水一次。每次換水,要換掉三分之一左右的缸水。水缸內要有出水口和入水口,大概2-3釐米直徑就可以了。注意,出、入水口都要用鐵絲網罩住。防止泥鰍鑽入。由於泥鰍喜歡跳缸,不僅是出、入水口。水缸缸面也要蓋上一層鐵絲網,防止泥鰍跳出。
5、除了定期換水外,水缸內還要安裝上氧氣泵。千萬不要透過種植水草的方式,為水缸內提供氧氣。由於泥鰍喜歡翻土,就算種植上水草,也會被泥鰍翻土給搞死,反而影響了水質。安裝氧氣泵就可以了。
6、利用大水缸養泥鰍方法之食物。
泥鰍是雜食性魚類,在養殖過程中,既可以投入菜葉、米糠、水草、豆餅之類的素食性餌料,也可以投入蚯蚓、動物內臟、魚粉、蠶蛹粉之類的動物性餌料。但由於水缸內面積狹小,水質環境容易變差,且泥鰍活動較少。建議主要投入素食性餌料,防止水質變差,泥鰍消化不良。
-
4 # 勇哥品生活
養泥鰍必須知道泥鰍的生活環境和習性!因為泥鰍系淡水水域的溫水性小雜魚,生存水溫15至30攝氏度,最佳水溫24至27攝氏度。不能在瓶子裡養,一定要在泥裡養的~
如果,真的想在缸裡養,必須模擬泥鰍的野生溫度和環境,否則泥鰍則可能生長很慢,或者容易得病死亡。
-
5 # 佳琳麻麻
因為泥鰍是底棲魚類,喜歡生活在有淤泥的水流速較緩的環境中,而且泥鰍還特別喜歡鑽洞。所以,使用大水缸養泥鰍時,我們首先要在水缸的底部,填入大概30釐米後的土層。土層最好由泥土、稻草、糞便之類的混合而成。泥土也最好選擇塘泥,透過這樣的方式,來儘可能模仿泥鰍在野外的生存環境。
底層泥土準備好後,在水缸內加入半米左右深度的水。如果使用自來水的話,最好在陽光下曬3-5天的時間,消除氯氣之後再使用。之後,按照每平方米,投入20-40條仔魚的方式,去進行飼養。
因為泥鰍在氣溫高於30度,低於5度時,都會 鑽入泥土中休眠。所以,在水缸中養泥鰍時,注意要可以照射到陽光,陽光又不能太猛烈。如果庭院中沒有遮陽處的,可以種植葡萄或爬山虎,在夏季時為泥鰍提供陰涼地。
利用大水缸養泥鰍方法之水缸內其他配件
水缸面積畢竟狹小,水質容易渾濁,所以要隔5-10天左右,換水一次。每次換水,要換掉三分之一左右的缸水。水缸內要有出水口和入水口,大概2-3釐米直徑就可以了。注意,出、入水口都要用鐵絲網罩住。防止泥鰍鑽入。由於泥鰍喜歡跳缸,不僅是出、入水口。水缸缸面也要蓋上一層鐵絲網,防止泥鰍跳出。
除了定期換水外,水缸內還要安裝上氧氣泵。千萬不要透過種植水草的方式,為水缸內提供氧氣。由於泥鰍喜歡翻土,就算種植上水草,也會被泥鰍翻土給搞死,反而影響了水質。安裝氧氣泵就可以了。
利用大水缸養泥鰍方法之食物
泥鰍是雜食性魚類,在養殖過程中,既可以投入菜葉、米糠、水草、豆餅之類的素食性餌料,也可以投入蚯蚓、動物內臟、魚粉、蠶蛹粉之類的動物性餌料。但由於水缸內面積狹小,水質環境容易變差,且泥鰍活動較少。建議主要投入素食性餌料,防止水質變差,泥鰍消化不良。
-
6 # 草根生活365
首先了解下這類魚的生活習性:
1:泥鰍類相對皮實,但都比較膽小,缸裡最好有藏身處,躲避罐,石頭,水草等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2:泥鰍類魚比較神經質,受驚嚇容易跳缸,所以水位不要太高,泥鰍喜歡鑽砂,有底砂較好;如果你想混養的話可以和溫和的小魚(燈魚,鼠魚,底棲魚幼魚)、觀賞螺混養。
3:雖然是原生魚,但是為了保證體質健康建議水溫不能低於20℃,否則魚抵抗力下降,白點水黴等病症容易出現;吃熱帶魚糧或底棲魚糧,紅蟲豐年蝦之類更好,養魚的觀念不能還停留在小時候小金魚喂饅頭渣不換水活個兩天死了的情況。
4:還有一點,因為喜歡鑽的習性,底沙太多魚把底沙翻開吸到過濾器進水口,建議過濾器進水口不要離底沙太近。
5:小空間養魚是一定需要過濾器的,這一點不用試圖去省略或者改變。預算充足可以配置滴流多養點魚,兩條泥鰍未免單調些;預算少可以配置個瀑布過濾或者水妖精,某寶幾十塊錢包郵的沒壓力。不過我覺得如果你只養兩條泥鰍的話,一個瀑布過濾或者水妖精完全足夠。
6:如果只是想隨便養養覺得好玩新鮮勁,以上的1234點都可以不採納,只用一個隨意的魚缸和過濾器就行了。
再說下魚缸需求的配置,2條泥鰍的尺寸都不算太大,所以30或者40尺寸的魚缸是足夠的。
另外再強調下,不要走一些新手彎路,比方圓形魚缸,彩色塑膠裝飾,直接新增自來水等問題
-
7 # 不說話的鸚鵡3
水缸的底部放上一層土,讓泥鰍鑽潛棲息,水深保持50釐米左右。每平方米放養1公斤仔鰍。 養殖過程中可投餵菜葉、水草、米飯、糠、豆餅、菜餅及絲蚯蚓、動物下腳、蠶蛹粉、魚粉等動物性餌料。有條件的最好做成配合餌料並攪攔成塊狀投餵。養殖成鰍,不宜投餵太多的動物性餌料,因泥鰍吃得太多不易消化。
-
8 # 膠州娟子
因為泥鰍是底棲魚類,喜歡生活在有淤泥的水流速較緩的環境中,而且泥鰍還特別喜歡鑽洞。所以,使用大水缸養泥鰍時,我們首先要在水缸的底部,填入大概30釐米後的土層。土層最好由泥土、稻草、糞便之類的混合而成。泥土也最好選擇塘泥,透過這樣的方式,來儘可能模仿泥鰍在野外的生存環境。
2.底層泥土準備好後,在水缸內加入半米左右深度的水。如果使用自來水的話,最好在陽光下曬3-5天的時間,消除氯氣之後再使用。之後,按照每平方米,投入20-40條仔魚的方式,去進行飼養。
3.因為泥鰍在氣溫高於30度,低於5度時,都會 鑽入泥土中休眠。所以,在水缸中養泥鰍時,注意要可以照射到陽光,陽光又不能太猛烈。如果庭院中沒有遮陽處的,可以種植葡萄或爬山虎,在夏季時為泥鰍提供陰涼地。
-
9 # 香水802364
泥鰍還特別喜歡鑽洞。所以,使用大水缸養泥鰍時,我們首先要在水缸的底部,填入大概30釐米後的土層。土層最好由泥土、稻草、糞便之類的混合而成。泥土也最好選擇塘泥,透過這樣的方式,來儘可能模仿泥鰍在野外的生存環
-
10 # 東蔡阿明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庭院挖池養鰍;有條件的家庭。可在房前屋後、庭院天井中挖設水面積魚池或放置水缸養殖泥鰍。養殖池或水缸的底部放上一層土,讓泥鰍鑽潛棲息,水深保持50釐米左右。每平方米放養1公斤仔鰍。 養殖過程中可投餵菜葉、水草、米飯、糠、豆餅、菜餅及絲蚯蚓、動物下腳、蠶蛹粉、魚粉等動物性餌料。有條件的最好做成配合餌料並攪攔成塊狀投餵。養殖成鰍,不宜投餵太多的動物性餌料,因泥鰍吃得太多不易消化
家庭養殖也可以自繁自養。在繁殖季節,只要在飼養的小水體中有微量的水流刺激,泥鰍就能產卵繁殖,並孵化為稚鰍,有成鰍種。
木箱養鰍:
①木箱結構:養鰍木箱規格長2-3米,寬1-1.5米,高0.8米,要求內壁光滑,在箱的一面或二面開設3釐米直徑的注、排水口,在注、排水口和箱上蓋設定鐵絲網。
施肥及放養:在箱內堆放泥土和切碎的稻草或堆肥(每箱3公斤左右),注入溫水,深度以漫過土層30 -50釐米為宜。在箱內泥土中埋設數支互相連線的水管,保證注、排水。每箱約注水1.8-5升左右。3-5天后,每平方米放鰍種2000尾左右。放養前最好先行魚體消毒。
精心飼養:投飼料為來糠、螺類、蠶蛹、魚內臟等。一天喂2次,早上6-7及下午1時投餵。 日投餵量為鰍體重的7-8%。可根據泥鰍的吃食情況有所增減。 最高投餵量可達魚體重的15%。每隔10天,將下層泥上攪拌1次,以利於泥鰍天然餌料的生長。經過從4月至11月的飼料,泥鰍可增重8-10倍。
6
日常管理:由於木箱養殖密度較高,故水質管理工作很重要。每天要清除殘餌,經常觀察泥鰍吃食及活動情況,如發現泥鰍出現腸呼吸頻繁,突然停食等反常現象,應立即換水。一般每10天換水1 次(換水後可適當追肥)。如發現病鰍,死鰍要及時撈取,以防魚病傳染。飼養後期,應適當新增新水或將已達上市規格的泥鰍取出,以降低密度,促進生長。
-
11 # 川鄉小楊妹兒YQ
首先要了解泥鰍的習性以及生存條件!
1:泥鰍類相對皮實,但都比較膽小,用水缸最好有藏身之處。躲避罐、石頭、水草等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2:泥鰍類比較神經質,受到驚嚇容易跳缸,所以水位不能太高,一般40到50cm就可以。
3:泥鰍喜歡鑽沙,缸底有沙比較好。
4:水溫不能超過30°,否則會出現死亡,夏季高溫用遮陽布遮陰。
-
12 # 盛世滄桑
泥鰍是比較好養的,飼養泥鰍需要準備好泥鰍生長的環境,並需給泥鰍餵食。
一、準備一口稍大的水缸。泥鰍比較能長,個頭大的會到20公分左右,根據泥鰍數量來選定缸的大小。
二、缸底鋪上泥沙或碎石,白沙。泥鰍喜歡有底沙或泥沙的水底,如果是觀賞就別缸泥沙,泥沙會被泥鰍攪動起來一片混濁,無法觀賞,所以不推薦泥沙,用小碎石或者白沙或細沙都可。
三、準備有氣孔蓋子。泥鰍喜歡跳缸,所以沒有魚缸蓋的需要加蓋,蓋需要留氣孔。
四、餵食。泥鰍喜歡吃紅蟲、豐年蝦,也可喂各種魚飼料都,切記不要喂多,會渾水。平時它也會吃魚缸壁上的青苔和一些微生物。雖然它很好養,但最好還是準備增氧泵和過濾器。
-
13 # 害羞的獼猴桃
泥鰍很皮實,對於水溫、水質沒有特殊的要求,甚至還可以過冬,屬於比較容易飼養的生物。適合沒有飼養經驗的
根據泥鰍的種類不同,個頭也有差別,大的能夠長到20公分左右,選用多大的魚缸要根據成年泥鰍的體長而定。那麼泥鰍該怎麼養呢?
如果將其他魚類,類比成嬌滴滴的少女,養殖時需要精心伺候,一不小心就會得病的話。那麼,泥鰍就是魚界的糙漢子。能吃能睡好養活。甚至,在院子裡弄個大水缸,都可以進行泥鰍養殖。那麼,利用大水缸養泥鰍方法有哪些呢?在養殖過程中,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讓我來告訴你。
利用大水缸養泥鰍方法之環境
因為泥鰍是底棲魚類,喜歡生活在有淤泥的水流速較緩的環境中,而且泥鰍還特別喜歡鑽洞。所以,使用大水缸養泥鰍時,我們首先要在水缸的底部,填入大概30釐米後的土層。土層最好由泥土、稻草、糞便之類的混合而成。泥土也最好選擇塘泥,透過這樣的方式,來儘可能模仿泥鰍在野外的生存環境。
底層泥土準備好後,在水缸內加入半米左右深度的水。如果使用自來水的話,最好在陽光下曬3-5天的時間,消除氯氣之後再使用。之後,按照每平方米,投入20-40條仔魚的方式,去進行飼養。
因為泥鰍在氣溫高於30度,低於5度時,都會鑽入泥土中休眠。所以,在水缸中養泥鰍時,注意要可以照射到陽光,陽光又不能太猛烈。如果庭院中沒有遮陽處的,可以種植葡萄或爬山虎,在夏季時為泥鰍提供陰涼地。
利用大水缸養泥鰍方法之水缸內其他配件
水缸面積畢竟狹小,水質容易渾濁,所以要隔5-10天左右,換水一次。每次換水,要換掉三分之一左右的缸水。水缸內要有出水口和入水口,大概2-3釐米直徑就可以了。注意,出、入水口都要用鐵絲網罩住。防止泥鰍鑽入。由於泥鰍喜歡跳缸,不僅是出、入水口。水缸缸面也要蓋上一層鐵絲網,防止泥鰍跳出。
除了定期換水外,水缸內還要安裝上氧氣泵。千萬不要透過種植水草的方式,為水缸內提供氧氣。由於泥鰍喜歡翻土,就算種植上水草,也會被泥鰍翻土給搞死,反而影響了水質。安裝氧氣泵就可以了。
利用大水缸養泥鰍方法之食物
泥鰍是雜食性魚類,在養殖過程中,既可以投入菜葉、米糠、水草、豆餅之類的素食性餌料,也可以投入蚯蚓、動物內臟、魚粉、蠶蛹粉之類的動物性餌料。但由於水缸內面積狹小,水質環境容易變差,且泥鰍活動較少。建議主要投入素食性餌料,防止水質變差,泥鰍消化不良。
-
14 # 搞笑李
1、乾淨的水源
養殖泥鰍的時候,雖然對水源的要求並不是很高,但是也不能讓水源有汙染。所以水質要乾淨,池塘最好是能靠近水源,這樣才能方便後期往裡面加水。池塘水的深度不需要太多,差不多在40至50釐米就行了。
2、健康的泥鰍苗
泥鰍苗一定要健康,這樣才能讓後期的養殖更加省心。泥鰍苗可以用食用鹽加水來試,在水裡面加入適當的食用鹽,將泥鰍放進去,如果蹦躂的厲害,這樣的泥鰍是不宜選購的,如果能正常的活動,才能挑選。
-
15 # 城市發展解說
泥鰍池面積以150-250平方米較好,水深應保持40-50釐米。魚溜處水深60-70釐米,泥鰍池可新建,也可利用舊池塘、水坑或其它養魚設施。水泥池或三合土坑,池底要鋪20釐米左右厚的肥泥。土池的池壁和底部要夯實捶緊,進出水口要裝防逃罩。
放養前,魚池同苗種池一樣,要用生石灰等清塘消毒,並施肥培肥水質,待毒性消失後,每畝放養鰍種2-3萬尾。
要根據水質情況,經常投施一些有機肥料和無機肥料,培育水中的天然餌料。除施肥外,每天還要投餵人工飼料、投餵量可依季節不同而異,3月份為泥鰍總體重的1%,4-6月份為4%,7-9月份為10%,10月份為4%。池塘內要設食臺,將飼料投在食臺上。
養泥鰍的水要“肥、爽、活”,溶氧量要保持在2毫克/升以上,PH值7左右。日常要勤觀察,根據水色、天氣、攝食量的變化適時換水、加水。發現水色發黑、過濃或泥鰍游到水面呼吸空氣時,要立即換水。
做好防病防逃工作,每天或隔天打掃食場一次,刷洗食臺上的髒物,定期對食物用漂白粉消毒。發現死鰍及水面漂浮物,要及時撈掉。經常巡塘,發現池塘有漏洞,應立即堵住,泥鰍體小且滑,即使漏洞很小,也會鑽洞逃跑。
-
16 # 九洲江周哥
你好,水缸養殖泥鰍的方法如下: 1、在水缸上設定注、排水口,在注、排水口設定鐵絲網。 2、在水缸內堆放泥土和切碎的稻草或堆肥,注入溫水,深度以漫過土層30 -50釐米為宜。在水缸中埋設數支互相連線的水管,保證注、排水。 3、精心飼養:投飼料為來糠、螺類、蠶蛹、魚內臟等。一天喂2次,早上6-7及下午1時投餵。 日投餵量為鰍體重的7-8%。可根據泥鰍的吃食情況有所增減。 最高投餵量可達魚體重的15%。每隔10天,將下層泥上攪拌1次,以利於泥鰍天然餌料的生長。經過從4月至11月的飼料,泥鰍可增重8-10倍。 4、一般每10天換水1 次(換水後可適當追
水缸養泥鰍的方法:拉動國內泥鰍消費市場。施藥後到捕撈前不能注水、排水,具有在泥中運動的體形結構。將自家的4分多稻田開挖成魚塘,注重田埂或欄柵周圍出現漏洞。對漁網工具進行收繳。今年永川區在來蘇、南大街、何埂等鎮街實施了稻泥鰍、藕泥鰍和魚菜工程專案。一般不常活動於水體的上層和中層,只有在水體溶解氧缺乏時才衝至水面呼吸空氣。用竹竿固定在水面上。至8月底平均規格約40尾/斤,投餵人工餌料的時間
-
17 # 八步美食
鰍魚,又稱泥鰍,體細長,前段略呈圓筒形。後部側扁,腹部圓,頭小,口小,下位馬蹄形。眼小,無眼下刺。須5對。鱗極其細小,圓形,埋於皮下。體背部及兩側灰黑色,有許多小的黑斑點,頭部和各鰭上也有黑色斑點,背鰭和尾鰭膜上的斑點排列成行,尾柄基部有一明顯的黑斑。
泥鰍喜歡棲息於靜水的底層,常出沒於湖泊、池塘、溝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層,對環境適應力強。
泥鰍有效降低轉氨酶,有效防治肝炎,可治療傳染性肝炎等疾病,能使肝炎患者乏力、厭食油膩、噁心等症狀消失,肝脾腫大消退,肝功能恢復正常,療效明顯優於一般保肝藥。特別是對急性肝炎患者療效更為顯著,可以促使黃疸迅速消退,轉氨酶下降,對慢性肝炎的肝功能恢復同樣有較好的改善作用 。
泥鰍比較好養活,不像其他魚類嬌滴滴的。好多人都喜歡在家院子放一個水缸養泥鰍。那麼水缸養泥鰍的方法有哪些呢?我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因為泥鰍是底棲魚類,喜歡生活在有淤泥的水流速較緩的環境中,而且泥鰍還特別喜歡鑽洞。所以,用水缸養泥鰍時,我們要在水缸的底部,填入適量土層。土層最好由泥土、稻草、糞便,塘泥等混合而成。
底層泥土準備好後,在水缸內加入半米左右深度的水。如果使用自來水的話,最好在陽光下曬3-5天的時間,消除氯氣之後再使用。
泥鰍在氣溫高於30度,低於5度時,都會 鑽入泥土中休眠。所以,在水缸中養泥鰍時,要找到有陽光的地方,但陽光又不能太猛烈。
水缸養殖泥鰍水容易渾濁,要定期換水,除了定期換水外,水缸內還要安裝上氧氣泵,保持水缸內有氧氣。
泥鰍是雜食性魚類,可以餵養菜葉、米糠、水草、豆餅之類的素食性餌料,也可以投入蚯蚓、動物內臟、魚粉、蠶蛹粉之類的動物性餌料。投入素食性餌料可以防止水質變差和泥鰍消化不良。
-
18 # 冬濁
我以前養過拿泡沫箱養的和鯽魚混養,啥也沒加幾天的功夫魚類糞便就把下層鋪滿了。泥鰍在糞便裡鑽的可開心了~
後來養的太多都放一起養都掛了@_@
可能太擠了←_←
-
19 # 咪咪M
水缸養殖:用糞肥、泥土、稻草和泥土混合物填入底層,厚30公分,水深30~50釐米,有進出水口,可連成一串或者一片集中養殖。
-
20 # 北極小夏
泥鰍是需要在水有泥的地方生活,之前家裡院子裡有個小水池,我是在野外河邊雜草堆裡,像運動場草坪一樣挖幾塊帶著雜草的泥塊,鋪在水池裡,全部鋪平,然後放水剛好漫過雜草,靜置一段時間,水清了之後,把泥鰍放進去就好了,養了好長時間。另外也要處在陰涼的地方,有草有泥,非常適合泥鰍生存,有條件的也可以放點小魚,很不錯呦,在水缸裡也可以這樣放養哦,只是水放少點,就可以了。
回覆列表
1.泥鰍屬溫水性魚類,生活在15—30℃範圍內,飼養在最適24—27℃的水溫範圍。
2.雌雄泥鰍的鑑別方法,可觀其外表:雄的頭尖,胸鰭窄長,身體與尾端一樣粗細,尾尖上翹鰭條基部有一骨質薄片;雌的頭呈橢圓平型。雌鰍的產卵力極強,一條雌鰍初夏至初秋能產4000粒以上的卵,一般年產2—3次,產卵萬粒以上。
3.由於泥鰍屬雜食性魚類,所以無論米糠,或者麥、蠅蛆都可以作餌料投餵,一般日投三次即可。投餵量一般據採食情況自行確定。
4.泥鰍的飼餵過程中,可以適當地補施些有機肥,但在施肥時,一定不能過多過頻,並且要勤換池水,一般10—15天換水一次。
5. 隨著鰍種的生長,逐漸加深水位到應有的深度,平時淺一些,炎熱高溫時可加深一些,並經常注入新水,保持良好的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