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川書

    燕蕤您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歐陽詢(557年~641年),字信本,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氏,初唐楷書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書風險勁峻拔,人稱“歐體”,與顏真卿(唐)、柳公權(唐)、趙孟頫(宋)合稱楷書四大家。《九成宮醴泉銘》於貞觀六年(632)刊立,文章由魏徵撰寫,歐陽詢奉唐太宗李世民敕書丹,文章記載李世民在九成宮避暑時發現湧泉之事。碑高270釐米,上寬87釐米,下寬93釐米,正文24行,滿行50字!原碑現存西安碑林。此碑為歐陽詢晚年76歲所作,用筆乾淨利落,點畫瘦硬方峻而不失圓潤,結體險中求穩,法度森嚴,筆筆皆書法,風格鮮明,素有“楷法極則”之美譽,也被稱為“天下第一楷書”,乃為學楷者上佳之範本!其點畫,如高山墜石,堅實且有動感。橫畫如千里陣雲,其特徵是兩端粗,中間細,起筆輕且方,收筆略重且圓潤。撇如陸象之犀角,堅實有力又帶飄逸!豎畫如萬歲枯藤,力乘千鈞,豎不可直其筆!捺畫則是一波三折,厚重!折筆方而忌肩,折而不塌!

    上面是你寫的和原碑的九字,原碑九字,寬扁,右揚,左收右放,布白均勻,氣勢昂然,如雄鷹展翅!你撇畫起筆,形態取勢和原碑都有差距,你的長短和取度都不夠,橫折鉤,你的橫長度和抗肩也不夠,顯的拘謹,放不開,轉折處寫低了,造成右上塌陷,字失去了向右昂揚的起勢,出鉤的寬度不夠,但出的鉤還是有樣子的!寫毛筆字,有個意在筆先,你第一筆,甚至落筆就出事了,後面也就不用寫了,也就是說,想好再寫!你在字的大小把握上還是不錯的,布白上也均勻,點畫也乾淨,路還較長,一起努力吧!個人愚見!且細甄別!祝燕蕤書友學有所得!

  • 2 # 墨硯餘生

    不當如此補,在最後落款位之前註明某字後缺某字兒既可,雖有遺憾,也影響不大還算完整。但丟字兒、錯字兒、未發現、或未補遺、就不是一件完整作品了一一至少態度不嚴謹。個人觀點,謹供參考。

  • 3 # 碧海驚濤48

    臨摹得如此精緻,一個字的遺漏,影響不了作品魅力。但是,如果參賽,就需要重新寫,因為畢竟參賽要求標準比較高,即便是內文,也應該注意完整。

  • 4 # 使用者江湖夜雨

    不僅是後面漏一個字,中間錯漏字都無妨成為好作品,古今有之,理由如下:

    一,整體書法水平很重要,否則難以錦上添花。

    二,找一恰當空白處補上一字,或小或變體或添閒章,以通文理。學問就在這一添墨不僅不影響整體畫面美,而且更凸顯美感。

    三,一般來說,行草書好作為一點,即使錯字,依順筆墨成就一字為佳,達到天然渾成效果。

    結論:書法作品錯漏一字多字不影響好作品問世,書者修養,書法閱歷才是好作品的關鍵之處。

  • 5 # 柏安硬筆

    從章法上講,儘量不要添補字,以免顯得太突兀。字數多的作品,錯一兩個或少一兩個字對作品影響不大。主要是做好章法佈局。最後一列字還多了點,顯得落款比較擠。(個人淺見 ,不對之處請見量。)

  • 6 # 宇宙之光7

    什麼叫好作品,首先得經起推敲,章法工整,筆法到位。尤其取自名家傳世作品,更應該謹慎。何況你還少字怎麼能稱之為好作品。

  • 7 # 濤聲851

    看評論一個都沒講到點上,在這裡給你講解下字如其人吧!你寫的是楷書,楷書是寫人的五官,一筆一畫都得到位分毫不差才算上品。好的作品當代然不能多不能少不能錯了!行書是寫人體,字只要超出人體許可權或站或坐或走亦可。少一個加上,多一個劃掉,錯一個改正自由多了!草書寫人動作,爬、跑、跳等,此時我認為也不能多,也不能少,更不能錯了。

  • 8 # 為Ta寫字

    你在基本筆畫上下的功夫不夠。要多練基本筆畫。基本筆畫不過關者,結構必定鬆散無力。

    以下是我臨的<九成宮>節選。

  • 9 # 手機使用者50041555581

    中國的事兒有時候也很奇怪,如果你已經是名人了,有缺憾的作品甚至可能成為更有價值的稀罕物,但是,如果你沒什麼名氣,別說少了一個字,既便是很完美的作品,也會被一些人噴得什麼都不是。

  • 10 # 一點禪心劍膽存

    從內容來看,屬於初入門的水平,是一副臨摹練習。首先我們應該明確臨摹與創作是有區別的,如果是創作,缺字是不行的。或許有人說古代好多作品都有缺字後補的情況,是的,比如《顏真卿祭侄稿文》和蘇軾的行書等等,但是作者當時書寫只是草稿或者隨意之作,與現代所說的創作作品有很大區別。其次,臨摹的要義在於透過學習,體會原作的筆法、結字、章法精意。從作者展示的臨摹情況來看,有一些領悟,尚需下較大功夫。三是如果是創作作品出現缺字,可以補提,說明缺字內容,也是一種異趣;或者在裝裱時挖補,尤其是最後出現的缺字,屬於可以調整的範疇。

    以上,僅供參考!

  • 11 # 金館長123

    只要不是用來參展應該沒問題,因為它不會影響書法本身的美感,同樣具有欣賞性,當然前提必須是有一定價值的書法作品!

  • 12 # 雲中龍211

    謝邀

    書法作品漏掉字是常見現象,且自古有之。它不會影響作品的好壞,一幀作品的好壞,主要是作者的基本功及文化修養。漏掉的字可找適當的位置新增上,亦不失大雅。

  • 13 # 古津新歌

    原則上說,有沒有錯字、漏字、補字不是影響一副書法作品好次的關鍵因素。影響或決定一副書法作品質量、境界、層次的主要因素是書寫者的基本文化修養和書法藝術造詣。

    從中國書法史上看,書聖王羲之的傳世作品《蘭亭序》(馮承素摹本),唐朝顏真卿的《祭侄稿》、《爭座位帖》,米芾的《苕溪詩帖》《吾友帖》乃至現代毛澤東的許多詩詞手跡,都有錯字、漏字、多字、補字情況。

    提問作者這幅臨作,已有歐楷幾分形神,但是有些點畫還不夠精純、結構精準、字形有點兒鬆散,尚須繼續努力。

    下面附上幾幅相關書法資料圖片,供朋友參考。

  • 14 # 齊天大聖91687

    漏字是不會影響整幅作品的品質的,這就叫遺憾美吧。世界萬物都未必完美,可恰巧的缺失,顯得各種事物的內在函養。

  • 15 # 八封小王愛勞動

    我們對王羲之的《蘭亭序》都有所過目吧那可是千古絕唱啊。那裡面也有漏字漏了再補,但一點也不影響他的歷史地位和書法價值。作品好不好好主要看他的字本本身的好壞。再一個看是否有名人效應。如果說在書法本身很差但是五代十國很無名的一個皇帝寫的!也很值錢。

  • 16 # 墨瑜書齋1

    漏字應屬於正常常,但算不上佳作品。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

    書法的審美標準

    一般地說,“形”包括點畫線條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書法空間結構;“神”主要指書法的神采意味。

    (一)書法的點畫線條

    書法的點畫線條具有無限的表現力,它本身抽象,所構成的書法形象也無所確指,卻要把全部美的特質包容其中。這樣,對書法的點畫線條就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要求具有力量感、節奏感和立體感。

    1、力量感

    點畫線條的力量感是線條美的要素之一。它是一種比喻,指點畫線條在人心中喚起的力的感覺。早在漢代,蔡邕《九勢》就對點畫線條作出了專門的研究,指出“藏頭護尾,力在字中”,“令筆心常在點畫中行”,“點畫勢盡,力收之”。要求點畫要深藏圭角,有往必收,有始有終,便於展示力度。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強調藏頭護尾,不露圭角,並不是說可以忽略中間行筆。中間行筆必須取澀勢中鋒,以使點畫線條渾圓淳和,溫而不柔,力含其中。但是,點畫線條的起止並非都是深藏圭角不露鋒芒的(大篆、小篆均須藏鋒)。書法中往往根據需要藏露結合,尤其在行草書中,千變萬化。欣賞時,既要注意起止的承接和呼應,又要注意中段是否浮滑輕薄。

    2、節奏感

    節奏本指音樂中音符有規律的高低、強弱、長短的變化。書法由於在創作過程中運筆用力大小以及速度快慢不同,產生了輕重、粗細、長短、大小等不同形態的有規律的交替變化,使書法的點畫線條產生了節奏。漢字的筆畫長短、大小不等,更加強了書法中點畫線條的節奏感。一般而言,靜態的書體(如篆書、隸書、楷書)節奏感較弱,動態的書體(行書、草書)節奏感較強,變化也較為豐富。

    3、立體感

    立體感是中鋒用筆的結果。中鋒寫出的筆畫,“映日視之,畫之中心,有一縷濃墨,正當其中,至於折處,亦當中無有偏側。”這樣,點畫線條才能飽滿圓實,渾厚圓潤。因而,中鋒用筆歷來很受重視。但是,我們不能發現,在書法創作中側鋒用筆也隨處可見。除小篆以外,其他書體都離不開側鋒。尤其是在行草書中,側鋒作為中鋒的補充和陪襯,更是隨處可見。

    (二)書法的空間結構

    書法的點畫線條在遵循漢字的形體和筆順原則的前提下交叉組合,分割空間,形成書法的空間結構。空間結構包括單字的結體、整行的行氣和整體的佈局三部分。

    1、單字的結體

    單字的結體要求整齊平正,長短合度,疏密均衡。這樣,才能在乎正的基礎上注意正欹朽生,錯綜變化,形象自然,於平正中見險絕,險絕中求趣味。

    2、整行的行氣

    書法作品中字與字上下(或前後)相連,形成“連綴”,要求上下承接,呼應連貫。楷書、隸書、篆書等靜態書體雖然字字獨立,但筆斷而意連。行書、草書等動態書體可字字連貫,遊絲牽引。此外,整行的行氣還應注意大小變化、欹正呼應、虛實對比,以及由此而產生的節奏感。這樣,才能使行氣自然連貫,血脈暢通。

    3、整體的佈局

    書法作品中集點成字、連字成行、集行成章,構成了點畫線條對空間的切割,並由此構鹹了書法作品的整體佈局。要求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疏密得宜,計白當黑;平整均衡,欹正相生;參差錯落,變化多姿。其中楷書、隸書、篆書等靜態書體以平正均衡為主;行書、草書等動態書體變化錯綜,起伏跌宕。

    (三)書法的神采意味

    神采本指人面部的神氣和光采。書法中的神采是指點畫線條及其結構組合中透出的精神、格調、氣質、情趣和意味的統稱。“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兼之者方可紹於古人”。說明神采高於“形質”(點畫線條及其結構佈局的形態和外觀),形質是神采賴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礎;因此,書法藝術神采的實質是點畫線條及其空間組合的總體和諧。追求神采,抒寫性靈始終是書法家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

    書法中神采的獲得,一方面依賴於創作技巧的精熟,這是前提和基礎;另一方面,只有創作心態恬淡自如,創作中心手雙暢,物我兩忘,才能寫出真情至性,融進自己的知識修養和審美趣味。

    二、書法欣賞的方法

    書法欣賞同其他藝術欣賞一致,需要遵循人類認識活動的一般規律。由於書法藝術的特殊性,又使書法欣賞在方法上表現出獨特性。一般地說,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從整體到區域性,再由區域性到整體。

    書法欣賞時,應首先統觀全域性,對其表現手法和藝術風格有一個大概的印象。進而注意用筆、結字、章法、墨韻等區域性是否法意兼備,生動活潑。區域性欣賞完畢後,再退立遠處統觀全域性,校正首次觀賞獲得的“大概印象”,重新從理性的高度予以把握。注意藝術表現手法與藝術風格是否協調一致,作品何處精采、何處尚有不足,從宏觀和微觀充分地進行賞析。

    2、把靜止的形象還原為運動的過程,展開聯想。

    書法作品作為創作結果是相對靜止不動的。欣賞時應隨作者的創作過程,採用“移動視線”的方法,依作品的前後(語言、時間)順序,想象作者創作過程中用筆的節奏、力度以及作者感情的不同變化,將靜止的形象還原為運動的過程。也就是摹擬作者的創作過程,正確把握作者的創作意圖、情感變化等。

    3、從書法形象到具體形象,展開聯想,正確領會作品意境。

    在書法欣賞過程中,應充分展開聯想,將書法形象與現實生活中相類似的事物進行比較,使書法形象具體化。再由與書法形象相類似事物的審美特徵,進一步聯想到作品的審美價值,從而領會作品意境。如欣賞顏真卿楷書,可將其書法形象與“荊卿按劍,樊噲擁盾,金剛眩目,力士揮拳”等具體形象類比聯想,從而可以得出:體格強健——有陽剛之氣——富於英雄本色——端嚴不可侵犯的特徵,由此聯想到顏真卿楷書端莊雄偉的藝術風格。

    4、瞭解作品創作背景,正確把握作品的情調。

    任何一件書法作品都是某種文化、歷史的積澱,都是特定歷史文化背景下的產物。因而,瞭解作品的創作背景(包括創作環境),弄清作品中所蘊含的獨特的文化氣息和作者的人格修養、審美情趣、創作心境、創作目的等等,對於正確領會作者的創作意圖,正確把握作品的情調大有裨益。清王澍《虛舟題跋·唐顏真卿告豪州伯父稿》雲:“《祭季明稿》心肝抽裂,不自堪忍,故其書頓挫鬱屈,不可控勒。此《告伯文》心氣和平,故客夷婉暢,無復《祭侄》奇崛之氣。所謂涉樂方笑,言哀已嘆。情事不同,書法亦隨而異,應感之理也。”可見,不論是作者的人格修養、創作心境,抑或是創作環境,都對作品情調有相當的影響。加之書法作品受特定時代的書風和審美風尚的影響,更使書法作品折射出多元的文化氣息。這無疑增加了書法欣賞的難度,同時更使書法欣賞妙趣橫生。

    總之,書法欣賞過程中受個性心理的影響,使欣賞的方法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以上所述僅是半部論語欣賞書法的一種方法,欣賞過程中可以將幾種方法交替使用。另外,欣賞過程中還必須綜合運用各種書法技能、技巧和書法理論知識,極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審美評價能力,盡力按作者的創作意圖體味作品的意境。努力做到賞中有評、評中有賞,並將作品放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中去考察,對作品作出正確的欣賞和公正、客觀的評價。當然,掌握了正確的欣賞方法以後,多進行欣賞,是提高欣賞能力的重要途徑,揚雄謂,“能觀千劍,而後能劍;能讀千賦,而後能賦”,說的正是這個意思。

  • 17 # 覚修

    書法藝術就是美的藝術,是書家的各種修養的的綜合體現。如果你把她當成一幅畫,你還會覺得缺一個字,少一撇捺,不是好的作品了嗎?

  • 18 # 希凡學書

    漏字很正常,不會影響整體的,如今毛筆寫字稱為藝術,作品的連貫性使得內容不是太重要。不像古代的毛筆寫字是實用性。所以,不必在意漏字。但是學習書法結體尤其重要,還需要多練多讀貼,看準後再下筆書寫。

    歐楷遵循"取法乎上"的原則,不少初學書法的愛好者將歐陽詢的楷書碑帖作為入門的臨摹範本,但練了很長一段時間,仍然寫得不像,或者字型雖有其形,卻無其神。

    歐楷字字形端莊,筆存隸意,內緊外鬆,結體和章法雖然森嚴有度,但卻方正險峻,所以要練習歐楷字,要掌握其靈魂,深究其格體,方能領略精要。

    歐體碑帖中,其字型用筆以方筆為主,初學者臨摹其字型時,沒必要為了過分追求稜角,而將每個筆畫的起收筆都作刀切處理。練習歐體字特別要注意用筆的方圓結合,做到方中帶圓。比如,以橫為例,收筆時輕頓之後,筆鋒輕提,但不離紙面,朝著回鋒的方向回收筆端。記得動作要小,不宜過粗過快,使之表現出方中帶圓的形態。歐楷其他筆畫,如豎畫的收筆處、橫折鉤的折處,都帶有隸書豎彎鉤的收筆方法,略帶圓筆。初學者,如果初臨歐體字,要善於分辨出筆畫的輕重變化,比如橫畫和豎畫的兩頭重,中間輕等。但是有些字型略有不同,比如垂露豎:一種是兩頭重,中間輕,如"中"字 ;還有一種是起筆輕,行筆較細,收筆較重,常用於字型當中有多個長豎,如"國"字的左豎等。

    學歐體字,最難的是整體架構,也就是把一個字的所有筆畫,按照筆畫順序和間架結構寫完,最後形成的字型。不少初學者習慣在臨摹碑帖時,寫一筆再臨一筆,整個筆畫沒有連貫起來,字型之間的聯絡鬆散,這就失去了筆勢。所謂"筆勢",就是書寫字型筆畫的時候,筆鋒在運動中所形成的筆畫相互之間的關係。所以,學習書法,首先要看清筆畫,然後估計字型的間架結構,再背貼,寫出其大體的形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是這個道理,要想寫好一種字型,必須要把握其精髓。如書寫歐體字的"三點水"旁時,第一點收筆後接著開始寫第二點,第二點寫完又同樣開始寫第三點,所以前兩點都是向下頓筆回鋒,收筆出鋒也都向下,而第三點寫完後的回鋒方向是右邊的筆畫,所以呈上提出鉤的趨勢。

  • 19 # 王源之書法

    本身一件藝術品沒有絕對的完整,只有相對的經典。而書法作品漏字,古也有之。問題的關鍵是作品本身是否經典,若是瑕不掩瑜,則可以,若是作品本身尚缺經典,則為不妥。歷史上遺留的經典不僅書法一流,而且稀少,又有歷史作用,故一分為二來看待。一點個人拙見,望君多指點

  • 20 # 敬愛堂書畫

    首先肯定作者的臨帖水平高,才臨說明對自已的心血之作非常珍惜。

    有幸回答:

    一、臨作不必過於糾結漏錯字,就是正兒八經創作也難免有這種情況。再說歷史名人也多錯漏字,不影響其書家地位

    二、其作品確實臨的不錯,關鍵是不能臨的太死板,解決此類問題可上溯晉、魏。魏碑古茂、晉尚韻之佳作可多臨寫。

    三、把臨寫這態度、時間用到唐之前更高古,楷未成固式的佳作上,假以時日必有成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土荔枝可以拿來泡酒喝嗎味道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