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象牙塔裡講故事

    如果沒有做科研的打算,還是去工作吧。

    高學歷帶來的實惠肉眼可見:就業前景好,待遇高,福利政策好。而且讀博期間,也會有較高的收入,不會因為經濟上的問題受到困擾。

    但是如果是以就業為目的去獲得高學歷,必然比較痛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科研。而讀博階段,你要做的事情就是科研,科研做不好,就可能無法正常畢業。一般情況下博士4-6年畢業都屬正常。

    科研人員真正的價值在於他對所研究利於的創造性工作,一項科研成果就能帶來領域的進步和發展,甚至促進社會的改變。當然,有了顯著的成果,必然也會帶來經濟上的收益,但這不該是讀博的主要目的。

    當然也有學而優則仕的說法,比如最近學校裡幾位考選調生的博士,到省直單位兩年選調期滿後,透過考核就直接是副處級待遇,這樣的職務對很多碩士研究生來說,終其一生也可能就不過如此,所以博士的不但待遇好,起點也高,發展前景更好。

    但還是那句話,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讀博,也不該所有想要有好工作的人都去讀博,這樣科研的隊伍裡就不純粹了,充滿了利益的味道,而且也要明白,讀完博也不一定就能找到好工作,決定自己未來發展的,終究不是文憑,而是實力。

    有一份不錯的工作,同時有一份名校的錄取通知書,讓你糾結了,就已經說明讀博不是你的第一選擇,你只是害怕錯過了讀博的機會,將來錯過更多。

    只能說你要是珍惜了,你也許會獲得更多。但是即便是選擇了工作,也不一定就會錯過很多,畢竟在工作崗位上你也會發展,只是與讀博、科研走的路不同而已。如果你的內心更傾向與直接就業,你投入的時間精力必然會更多,相應獲得的收益也會更多。

  • 22 # 高校人才真經

    對於升學還是就業,真經認為答案因人而異,求諸於己,也就是要問自己的“初心”。

    真經研究生畢業時也面臨相似的選擇,當然,比題主還差點。一方面,導師說要推薦我去清華、哈工、上交讀博士,只要上線就能走(不開玩笑,因為我師弟就是這麼去了清華讀博士)。另一方面,當年就業還是很容易的,而我又特別想趕緊出來工作掙錢。

    後來我選擇了更容易的那條路,放棄了讀博士,還自己騙自己,說工作以後再考博也不晚。但實際上,一旦工作了,人就懶了,下班後就想玩玩遊戲、看看閒書,根本就沉不下心來學習。而且,工作也還不算差,也沒把自己逼到那個份上,所以就這樣溫水煮青蛙過了十幾年。

    但實際上,我工作了十幾年,仍然發現自己原本是做學術做技術的料,並不適合做行政工作。有些別人做得輕而易舉的事,我做起來就非常痛苦。自己的一些特長和優勢也發揮不出來,所以職業發展也不太順。而自己的一些同學走了學術路線,現在都是副教授、教授,有的甚至自己還搗鼓公司,也讓我非常羨慕。不過,現在讓我轉型,完全是不可能的事了。

    所以,真經要給題主的建議就是,一定要看清自己。

    如果題主不太擅長人際交往,屬於比較內向的人,建議不要猶豫,選擇讀博士。博士雖然有畢不了業的風險,但首先要相信自己努力終有回報。做學術,是內向者最好的選擇之一。

    如果題主對學術感興趣,學術能力也比較強,同時其他方面能力也不錯,那題主可以回憶一下自己曾經的理想,最想做一個什麼樣的人?不要用你現在的局面來影響自己,要回憶自己剛上大學、剛上研究生時的想法,如果那個時候你就立志做一個學者,那就繼續上博士,如果那個時候你就只想混個文憑,那千萬不要輕易入博士的坑。

    特別要提醒一句,選擇讀博士,並不代表畢業後就一定比碩士時更好,也不代表一定就是高收入。只不過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能夠符合自己的性格特點,能夠不辜負自己的初心和理想。

  • 23 # 義哥說教育

    這是一個美好的兩難選擇。在當前疫情這麼嚴重的情況下,就業非常難,如果誰能夠有這樣的選擇,應該說是非常幸運的,雖然選擇起來比較痛苦,但是我覺得選擇哪一項都是不錯的選擇。

    選擇工作的優缺點

    現在就業非常困難,能有一份不錯的工作,確實是非常的好的。如果選擇參加工作,就意味著你能夠提前佔據一個比較好的工作崗位,對將來的發展也會比較明確,可以腳踏實地的踏踏實實的工作和生活。缺點是,博士畢竟是人生最高學歷,如果有機會去獲取,不但將來可能有比較好的預期,也是人生的一大快事。

    選擇讀博士的優缺點

    現在讀博士,這就意味著你的人生進入了另外一個平臺,從當今社會來看,總體上從統計意義上來看,學歷更高意味著你將來的發展會更好,將來你可供選擇的餘地也會更大,而且博士是最高學歷,也能夠充分證明你的學習能力,這也正是為什麼有那麼多人願意去爭取博士學位的原因。

    讀博士的缺點就是,你可能要增加一段痛苦的人生經歷。現在國家對於博士畢業的要求越來越嚴,不僅僅是博士論文字身,而且還需要有很多的公開發表的文章,你才有資格申請博士學位。同時如果遇到一個不是很好相處的導師,也許你的博士階段也是一個糟糕的經歷。

    綜合各方面考慮,如果是我來選,我可能更傾向於會選擇讀博士,你覺得呢?

  • 24 # 周學文老師

    研究生畢業,能夠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還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倒底是工作還是讀博,確實是比較糾結的問題。如何選擇,你應該結合自身實際,謹慎決策。

    工作與讀博,兩難的抉擇 家庭環境的制約。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部分學生來源於經濟不發達地區,從小學到大學,家裡背上了沉重的經濟包袱,拮据的窘境無力為自己讀博提供支撐,選擇工作,回報父母也不失為明智之舉。

    而那些家庭環境優越,沒有沉重經濟壓力的學生,為了追求自己夢想,讀博也未嘗不可。

    婚姻愛情的侷限。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幹,愛情婚姻是學子們必須面臨的挑戰,選擇讀博,畢業就已經30 來歲,這無疑會加重婚姻的危機 ,特別是部分女博士,忙於工作,忙於學業,無暇顧及家庭,為婚姻不幸埋下了隱患。

    興趣愛好的影響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自己喜歡學術研究,能夠忍受科研路上的孤獨寂寞,能夠忍受求學路上的窮苦寒酸,選擇讀博也不失是優秀的選擇。

    學無止境,讀博成就人生圈子決定人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圈子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它決定了自己今後的走向和發展方向,選擇讀博,所接觸的老師與同學幾乎都是社會精英,今後事業的發展起點也會更高一籌。

    競爭力日益強大。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知識經濟時代更多是需要高素質高技術人才。研究生畢業,技術含金量明顯偏低,而博士畢業,文化層次已經遠遠超過了同齡人群,工作的競爭優勢也是大大增加。

    生活待遇豐厚。

    嚮往優越的生活工作環境是每個大學生的夢想。博士畢業,工作單位相對來說都是省級市級重點單位,職業優越感強,待遇也是十分豐厚。

    現實充滿無奈。

    漫漫求學路,並非是一帆風順,放棄不錯的工作,選擇去讀博也有一定的風險。

    求學要求苛嚴。隨著囯家對高等教育的重視,博士的培養也是日益嚴格,不同專業的差距,很多崗位的不適應,導致許多博士生認識不足,好進難出成為了部分博士生難以跨越的溝渠。科研壓力巨大。博士生要承受著巨大的學習壓力,科研課題、科研論文無一不是困難重重,學業的壓力致使身體狀況不堪重負。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標,是科研還是工作,我們要結合自身條件,長遠地考慮。無論是怎樣的選擇,我們都要謹記:學無止境。

  • 25 # 愛吃橘子的小生

    樓主一定要好好選!

    恰好也是我目前的問題,目前已經26歲了,剛拿到港大全獎博士offer,等牛津結果,同時有國內年薪45萬offer。

    很早就明白選擇是大於努力的,雖然大部分想清了該選哪條路,但仍然有小部分糾結中,因為這將會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人生髮展方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偉大母親的節日!你最想對母親說的一句話是什麼?會送什麼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