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紫甘藍8568

    結合上下文譯成白文:村裡的人問漁人現如今是什麼朝代,他們不知道有漢朝,更不用說魏、晉兩朝了。

    這是《桃花源記》裡的兩句。

    作者筆下的桃花源,虛構了這樣一種理想社會:這裡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風俗淳樸;這裡沒有壓迫,沒有戰亂,社會平等,和平安寧。

    我們應當怎樣看待這樣的理想?

    這理想反映了廣大人民的反對剝削壓迫、反對戰爭的願望,也是對當時社會黑暗現實的批判。但他又帶有一定的復古傾向,在階級社會中只能是一種空想,是不可能實現的。

    我上學的時候不好好學習,沒能理解其中意思。現在陪孩子學習,反而學的比孩子還吃苦、還帶勁,也更能理解“白首方悔讀書遲”了。

    祝君學習愉快!

  • 2 # 三養齋

    (村裡人)問現在是什麼世道,(他們)竟然不知道有漢朝,更不必說魏朝和晉朝了。

    這句話是為了強調桃花源與外界隔絕已久,翻譯要注意補充省略的主語,注意“乃”和“無論”兩個詞的意思,“乃”是竟然的意思,“無論”的意思和現代漢語中不同,是更不用說的意思。

  • 3 # 小逗李

    意思是:

    他們問漁人現在是什麼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晉兩朝了。

    這幾句話出自桃花源記: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譯文是

    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人以打漁為生。他順著溪水行船,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長在溪水的兩岸,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花草鮮嫩美麗,落花紛紛的散在地上。漁人對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詫異,繼續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盡頭。桃林的盡頭就是溪水的發源地,於是便出現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裡彷彿有點光亮。於是他下了船,從洞口進去了。起初洞口很狹窄,僅容一人透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明亮了。(呈現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沼,桑樹竹林之類的。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鳴狗叫到處可以聽到。人們在田野裡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樣。老人和小孩們個個都安適愉快,自得其樂。村裡的人看到漁人,感到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兒來的。漁人詳細地做了回答。村裡有人就邀請他到自己家裡去(做客),設酒殺雞做飯來款待他。村裡的人聽說來了這麼一個人,就都來打聽訊息。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領著妻子兒女和鄉鄰來到這個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他們問漁人現在是什麼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晉兩朝了。漁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詳盡地告訴了他們,聽完以後,他們都感嘆惋惜。其餘的人各自又把漁人請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飯來款待他。漁人停留了幾天,向村裡人告辭離開。村裡的人對他說:“我們這個地方不值得對外面的人說啊。”漁人出來以後,找到了他的船,就順著舊路回去,處處都做了標記。到了郡城,到太守那裡去說,報告了這番經歷。太守立即派人跟著他去,尋找以前所做的標記,終於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南陽人劉子驥,是個志向高潔的隱士,聽到這件事後,高興地計劃前往。但沒有實現,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後就再也沒有問桃花源路的人了。

  • 4 # 武功文刀

    這幾句話出自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全文是: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譯文如下:

    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人以打漁為生。有一天,他順著溪水行船,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花林在溪水的兩岸有幾百步,中間沒有一棵雜樹,花草芳菲,鮮嫩美麗,落花繽紛散落在地上。漁人對此美景感到十分驚奇,就繼續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盡頭。

    桃林的盡頭就是溪水的發源地,便出現了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裡彷彿有點光亮。於是他下了船,從洞口進去了。起初洞口很狹窄,僅容一人透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敞亮了。眼前土地平坦寬廣,房舍整整齊齊,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沼、桑樹竹林之類的。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鳴狗叫到處可以聽到。人們在田野裡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男女女的衣著服飾跟外邊的世人完全一樣。老人和小孩們個個都安適愉快,自得其樂。村裡的人看到漁人,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兒來的。漁人詳細地做了回答。村裡有人就邀請他到家裡做客,準備酒席殺雞做飯來款待他。村裡其他人聽說來了這麼一個人,就都來打聽訊息。他們自稱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領著妻子兒女和鄉鄰來到這個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他們問漁人現在是什麼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晉兩朝了。漁人把自己知道的事情一一詳盡地告訴了他們,聽完以後,他們都感嘆惋惜。其餘的人各自又把漁人請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飯來款待他。漁人停留了幾天,向村裡人告辭離開。村裡的人對他說:“我們這個地方不值得對外面的人說啊。”

    漁人出來以後,找到了他的船,就順著原路回去,處處做了標記。到了郡城,到太守那裡去說,報告了這番經歷。太守立即派人跟著他去,尋找以前所做的標記,但最終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南陽人劉子驥,是個志向高潔的隱士,聽到這件事後,高興地計劃前往,但沒有實現,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後就再也沒有探問桃花源道路的人了。

  • 5 # 顧隴桃園廣

    好像是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句子,意思是說:問老鄉們現在是什麼朝代,沒人知道還有漢朝,就更沒人知道魏朝、晉朝了。由此描述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百姓生活安寧,祥和幸福;沒有外界的來往,自給自足。或許現實中並沒有這樣的地方,而是作者的願望和夢想。

  • 6 # 陵南雲水謠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這是《桃花源記》中的句子。“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這幾句的意思是:“問當今是什麼朝代?則不知道有漢朝,更不用說魏和晉這兩個朝代了”。從這幾句來看,說明桃花源中人,已經脫離現實久遠,沒有真正瞭解過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子。進一步襯托出,外面和桃花源之間形成了一條天然的隔閡。遠離戰爭的紛擾,避開了與世無爭和無窮的外界煩惱,過著一種理想中“烏托邦社會”。暗指去桃花源的人心理充滿了無限的嚮往和憧憬。

    桃花源,是人們心目中理想的心靈歸宿。

  • 7 # 唐叟聯畫

    請問如今是什麼朝代哦?竟然不知道已經有過漢朝,更不要說魏晉朝代了……

    這是陶潛著名的桃花源記的句子。翻譯過來是容易的。本人曾於十多年前用陶潛的相關作品掌故撰寫了一上聯——

    陶令胡不歸?源上桃花思五柳

    或者

    陶令胡不歸?桃花源上思五柳

    其中陶令對陶潛曾任縣令的尊稱,“胡不歸”對應《歸去來辭》,桃花源就不必說了吧。五柳是暗指陶令的別號五柳先生,但桃花和柳樹剛好又都是代表春天的有特色的植物。而且,陶桃同音,此聯雖然平仄不是很嚴格,但還是有一點文學性,有一點難道哦,歡迎各位朋友賜對哦。

  • 8 # 候塞雷的歷史手札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出自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著名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意思就是存利潤問武陵漁人問當今是什麼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漢朝,更不必說魏朝和晉朝了。

    原文如下: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不過現在網上有人有了不一樣的另類的解讀,《桃花源記》實際上是一個恐怖故事,網上已經有了很詳細的解答,大家有興趣的可以去看一下https://www.sohu.com/a/303833747_371469

  • 9 # 老張吃在老家

    問到:現在是哪個朝代?

    答到:現在是晉朝,太元年間!

    問到:不是秦朝統治嘛?

    答到:已經經歷了漢朝和魏晉南北朝時期!

    答到:哎,竟然不知道有漢朝,更不要說魏晉時期的變化了!

  • 10 # 楚塞江郎

    (當他們)向我詢問現在是什麼世代時,(告知他們後)卻(發現他們)根本就不知道有過漢朝(代),更別說什麼魏晉了!

  • 11 # hey小煤球

    翻譯:(村中人)問(漁人)現在是什麼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別說魏晉時代了。

    這句古文出自晉代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這句話隱含了作者預設的歷史更迭,就是漢朝之後是三國的曹魏,接下來是司馬氏的晉朝。

    陶淵明是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陶淵明深處動盪的年代,政治腐敗,其詩集表達了詩人守志不阿的高尚節操、對淳樸的田園生活的熱愛以及對勞動的認識和對勞動人民的友好感情,對理想世界的追求和無比嚮往。

    大家在初中的時候一定被要求誦讀過陶淵明寫的《桃花源記》吧。對於文章裡面描繪的場景,當我已經參加工作,進入社會之後才發現,那該是一個多麼美好閒適的地方啊。因為那裡沒有網路,沒有一切電子裝置。你過著日落而息,日出而作的生活。但是可以我覺得現實生活應該是沒有這樣的地方了,只能存於幻想啊。

    依稀記得陶淵明詩人歸園田居的名句: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這是一首真真正正勞作的詩,非久居田家而不可得,寧靜平和充實的天趣使然。又雖累得半死也不忘說一句“但使願無違”,可見其率性的人生。

  • 12 # 韓江之東2018

    問(捕魚人)現在是什麼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漢朝的存在,更不知道有魏朝和晉朝了!——這應該是《桃花源記》上的句子。以前是能夠全篇背下來的,現在不行了[流淚][流淚][流淚]

  • 13 # 致淵閣

    這句話是東晉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句子。翻譯該句之前我們先來了解兩件事,一是作者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約作於永初二年(421),即南朝時期。{給大家貼上一個魏晉南北朝的時間軸看一下:魏晉南北朝(220年—589年),又稱三國兩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只有37年大一統,而餘下朝代替換很快並有多國並存的時代。這個時期由220年曹丕承東漢漢獻帝禪讓,建立魏朝(曹魏)開始,到589年隋朝滅南朝陳而重新統一結束,共369年。可分為三國時期(以曹魏正統,蜀漢與孫吳並立)、西晉時期(與東晉合稱晉朝)、東晉與十六國時期、南北朝時期(南朝與北朝對立時期,共150年)}

    第二件事是村民們進入桃花源的時期,原文中說:“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說明村民們只知道有秦朝,其他朝代一概不知。有很多人將“問今是何世”譯為“問(漁人)現如今是什麼朝代”,這個顯然是有問題的,村民與世隔絕,怎麼會知道朝代更替?所以要問也只能問秦朝怎麼樣了,絕對不會問是什麼朝代。

    瞭解了以上兩件事,該句翻譯過來就是:“(村民)問(漁人)現在的秦朝發展到什麼時期了?還有戰亂麼?(漁人非常驚訝),(村民)竟然連漢朝都不知道,更不要說什麼魏朝和晉朝了。”

    “桃花源”是作者理想中的社會,是陶淵明虛抅的理想境界。其實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又何嘗沒有一個自己的“桃花源”?

  • 14 # 駝峰

    這是陶淵明《桃花源記》裡的話,用來表現世外桃源裡的人與世隔絕的程度。

    他們破天荒看到“天外來客”漁民到訪,就好奇的問:

    現在是什麼朝代啊?

    漁民聽下來呀,這真是世外桃源啊!竟然不知道有漢朝,更不要說知道魏朝晉朝。

    這不連鼎鼎大名的漢武帝、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什麼的,一點也不知道了嗎?

    哈哈沒事,世外桃源,活得安寧得了,良田,美池,桑竹,雞犬相聞,老的小的怡然自得……

  • 15 # 開門說事

    【一】陶淵明生平簡介

    陶淵明,公元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字淵明,又名潛,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官僚家庭出身,曾祖陶侃官至大司馬,祖父、父親官至太守、縣令。陶淵明官至參軍、縣令等。

    自陶淵明始,家道沒落 ,當朝正處南、北分裂局面,東晉和劉宋王朝政治腐敗,門第森嚴,官僚齷齪,41歲任彭澤令時,棄官隱居。

    【二】陶淵明文學思想簡介

    陶淵明,少年時代受家庭和儒經影響,對當朝抱有幻想,立“大濟蒼生”之壯志。但是家境沒落,政治腐敗,政治理想無法實現,至29歲才出仕。此後十餘年,做過參軍、祭酒、鎮軍、建威參軍,但濟世抱負無由施展,後在為彭澤令八十餘日時,因厭惡與郡督郵相見,憤而辭職,徹底結束仕宦生活,定心歸田隱逸。

    陶淵明避世,是在對汙濁的現實完全絕望之後,走的一條潔身守志的道路,這是儒家“獨善其身”的思想蓄佔其行。從放棄實現自己的抱終天下、濟世蒼生的理想看,具有消極性;但從堅持高尚志趣、不與當政者同流合汙看,則具進步性。

    正因為陶淵明把壯志埋藏在心裡,所以一直沒有忘卻現實,在詩文中常常流露出對腐朽現實的不滿 和壯志不得施展的焦灼與悲憤。同時,由於道家思想的影響,詩文吸收了樸素唯物論成分,認為萬物是按照自然規律而生滅變化,否定道家的長生永視之說和佛教的神不滅思想。

    當然,在很多詩文中,也流露出了超脫現實、逃避現實、消極遁世的消極思想。

    【三】陶淵明詩文的藝術價值

    陶淵明的作品,現存詩一百二十多首;散文六篇;辭賦三篇;《讀史述九章》和《扇上畫贊》兩篇,屬四言韻文。

    陶淵明最突出的文學成就是詩歌,詩歌的最突出成就是開創了我國文學的田園詩體,是我國田園詩派的創始者,是唐朝田園詩派的宗師。

    陶淵明長期隱居田園,寄情詩酒,作品平和,流露出逃避現實、樂天知命的老莊思想,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真正的“田園詩人”。

    陶淵明詩文,田園詩氣濃郁,語言樸素,抒寫率真,風格獨特,洗淨鉛華,自由恬靜心境流露自然,對後世田園詩派影響深遠。有《靖節先生集》傳世。

    【四】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1]《桃花源記》簡介

    《桃花源記》是《桃花源詩》的序言,是一篇優美的散文。作者運用浪漫主義創作方法和白描手法,描繪出一個理想社會。在這個與世隔絕的理想社會中,人們不必負擔賦稅徭役,不受王朝更替影響,過著自給自足的淳樸、安樂的生活,這是“烏托邦”式的空想。

    全文表現了作者對當時黑暗現實的不滿,也反映了在動盪混亂的時代 ,人民要求過上安定生活的迫切願望。

    [2]《桃花源記》原文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白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原,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 ,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

    後遂無問津者。

    [3]《桃花源記》的思想內涵

    《桃花源記》作於晉亡之後,是作者的晚年作品。

    作者身處黑暗時代,飽經喪亂,非常盼望有一個美好的社會出現。於是,他根據自己的理想和長期生活在農村的感受,在文中描繪了一個幸福美好的理想社會———桃花源。

    在這個桃花源中,沒有壓迫,沒有剝削,沒有戰亂,人人勞動,家家富足,生活安定愉快,風氣淳厚朴實。這個美好的社會,與當時的黑暗現實社會形成鮮明的對比,對現實社會具有批判和譴責作用,反映了廣大人民的強烈願望和迫切要求。

    但是,這個桃花源畢竟是一個空想社會,是不可能實現的。“遂迷,不復得路”,通向桃花源的道路實際上找不到的。

    [4]《桃花源記》的藝術特色

    《桃花源記》語言樸素精煉,結構緊湊嚴謹,想像豐富奇特。

    【五】《桃花源記》中“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一句的譯文

    [1]譯文

    問現在是什麼朝代,不知道有漢朝,更不用說魏朝和晉朝了。

    [2]涵義

    這句話實際上是表明文中所描寫的桃花源這個理想世界與秦漢魏晉等社會相對立。

    這句話充分反映出廣大人民對現實社會的強烈不滿和對追求和諧幸福生活的強烈願望。

  • 16 # 天地之大任我遨遊

    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出自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著名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意思就是存利潤問武陵漁人問當今是什麼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漢朝,更不必說魏朝和晉朝了。

    原文如下: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 17 # 最吧啦剪輯

    最歷史來回答。

    我們都學過《桃花源記》,作者寥寥幾百字為我們描述了一個嚮往中的世外桃源。

    原文不再贅述,其中有一句“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是什麼意思呢?

    文中說桃花源的人都是為了躲避秦朝戰亂才在此隱居,可見秦朝時他們已經住了進來,知道的也只是秦朝,自此也跟外邊的人斷了聯絡。歲月悠悠,可是外面的世界早已歷經滄桑,不再是原來的世界。

    於是都在問打漁人,現在是什麼朝代呢,經過了解,他們連漢朝都不知道,更不用說魏晉了。

  • 18 # Celticer2020

    原文: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乃” 竟然,”無論” 文言文多為單音節詞,其實是”無”和“論”,“無”沒有,不用,”論”說。結合前面的“乃”,語意遞增,可翻譯為“更不用說”。問他們現在是什麼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漢朝,更不用說魏晉了。側面反映了當時桃花源遠離塵世,自給自足,與世隔絕的場景。

    歷史背景:秦→西漢→東漢→三國→魏→西晉→東晉。

  • 19 # 考古牌歷史挖掘機

    我們都知道,這句話出自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要對這句話進行翻譯,必須把握兩個重點詞,第一是“乃”,翻譯成“竟然”,第二是“無論”,這是一個古今異義詞,應翻譯成“更不用說”。除此之外,文言文的翻譯還要遵循到“增、刪、留、補、換”的原則,努力做到“信達雅”,那麼這句話連起來翻譯就是“村裡人向漁人詢問現在是什麼世道,他們竟然不知道有漢朝,更不用說魏和晉這兩個朝代了。”

  • 20 # 孤燈寒門客

    補充說明:陶淵明寫的《桃花源記》是描寫了一種世人都想去往的一處世外仙境。在那裡,沒有爾虞我詐,沒有你爭我奪,沒有朝代更迭,沒有苦難,沒有戰亂。大家都相處的親如一家,自給自足,安居樂業。這是詩人陶淵明幻想出來的一種生活景象,是他對美好生活嚮往所勾勒出的一個夢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母親節到了,卻有人把母親活埋。社會到底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