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幼兒園已畢業
-
22 # 一人獨釣一江湖
第一位,明太祖朱元璋,明朝開國皇帝,應該也是中國歷史上出身最低的皇帝,二十五歲時參加紅巾軍反抗元朝,公元1368年在應天稱帝,建立大明,結束了元朝的統治,統一了全國,朱元璋在位期間社會生產逐漸得到了恢復和發展,史稱“洪武之治”,公元1398年去世,享年七十一歲,在位三十一年。
第二位,明惠宗朱允炆,明太祖朱元璋之孫,懿文太子朱標次子,洪武二十五年其父朱標死後被立為皇太孫,朱元璋去世後繼位稱帝,是為建文帝,後因削藩遭到燕王朱棣的反擊,靖難之變後下落不明,共在位四年。
第三位,明成祖朱棣,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明惠宗朱允炆的叔叔,早年被封為燕王,朱允炆繼位後採取削藩政策,朱棣趁機發動靖難之變,最終稱帝,並遷都北京,共在位二十二年。
第四位,明仁宗朱高熾,明成祖朱棣長子,生性端重沉靜,深得朱元璋喜愛,永樂皇帝駕崩後登基為帝,不過在位僅十個月便去世了,雖然在位時間短,但平反了許多冤獄、廢除了許多苛政,因此後世對他評價很高。
第五位,明宣宗朱瞻基,明仁宗朱高熾長子,永樂九年被立為皇太孫,多次追隨朱棣征討蒙古,朱高熾去世後繼位,共在位十年,就在他和他的父親在位的這短短十一年間,政治清明,經濟得到了空前發展,卻被史學家們稱之為“功績堪比文景”,史稱“仁宣之治”!
第六位,明英宗朱祁鎮,明宣宗朱瞻基長子,繼位時年僅九歲,早期的國事由賢臣“三楊”代為處理,隨著三楊的相繼去位,再加上他寵信太監王振,導致宦官專權,後來於土木堡之變中被瓦剌俘虜,在此背景下他的弟弟朱祁鈺登基稱帝,遙尊其為太上皇,釋放回京後被軟禁於南宮,直到發動奪門之變第二次稱帝,前後共在位二十二年!
第七位,明代宗朱祁鈺,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鎮異母弟,明英宗於土木堡之變中被俘後,朱祁鈺登基稱帝,共在位八年,期間啟用於謙等賢臣,擊退了瓦剌的入侵,是明朝社會由動亂逐漸走向中興。
第八位,明憲宗朱見深,明英宗朱祁鎮長子,未滿兩歲時被立為太子,朱祁鈺即位後被廢為沂王,明英宗復位後又再度立為太子,繼位後共在位二十三年,期間平反了于謙冤案、任用賢明,社會經濟逐漸復甦。
第九位,明孝宗朱祐樘,明憲宗朱見深第三子,在位十八年,期間勤於政事、重視司法、大開言路,努力扭轉朝政腐敗狀況,史稱“弘治中興”,歷代史學家對他評價極高,明朝萬曆年間的內閣首輔朱國楨就說:“三代以下,稱賢主者,漢文帝、宋仁宗與我明之孝宗皇帝”!
第十位,明武宗朱厚照,明孝宗朱祐樘長子,後世史書對他的評價呈現兩極分化,一方說他處事剛毅果斷,另一方面說他為政期間荒淫無道,共在位十六年!
第十一位,明世宗朱厚璁,明憲宗之孫,明孝宗之侄,明武宗堂弟,因明武宗朱厚照死後無嗣,朱厚熜得以繼承大統,在位早期整頓朝綱、減輕賦役,重振國政,開創了嘉靖中興的局面,後期崇通道教、寵信嚴嵩等人,導致朝政腐敗,共在位四十五年!
第十二位,明穆宗朱載垕,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繼位之後在高拱、張居正等大臣的輔佐下實行隆慶新政,但因沉迷媚藥,導致荒廢政事,共在位六年!
第十三位,明神宗朱翊鈞,明穆宗朱載垕第三子,繼位時只有十歲,共在位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在位之初的十年,首輔張居正主持政務,開創了“萬曆中興”的局面,張居正去世後逐漸變得荒於政事,曾長達二十多年不上朝,明朝逐漸走向衰亡!
第十四位,明光宗朱常洛,明神宗朱翊鈞長子,在位近一個月就因病去世,被稱為“一月天子”!
第十五位,明熹宗朱由校,明光宗朱常洛長子,十六歲繼位,在位七年。朱由校可以說是一個被皇位耽誤了的木工天才,在位期間導致魏忠賢專權,不斷激起民變,社會矛盾激化!
第十六位,明思宗朱由檢,明朝作為全國統一政權的最後一個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異母弟,繼位後大力剷除閹黨、勤於政事,可惜生性多疑,最終無法挽救積重難返的大明王朝,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時於煤山自縊身亡,共在位十七年!
-
23 # 我有我的世界觀
明朝的皇帝,沒有一個得到善終,或病死,或非正常死亡,或其他情況的“桀運”,其命運不禁令人唏噓!但今天我不想就這些方面發表“感慨”,只想如實回答題主的提問。
明朝是我國曆史上繼周朝、漢朝和唐朝之後的黃金時代。從1368年朱元璋消滅元朝,建立大明王朝開始,至1644年被清朝取代,共享國祚276年。
在這近300年的時間裡,明王朝共經歷十二世,傳十六帝。這十六帝中,有13帝是因病去世;有1帝是因國亡而自縊而死;還有1帝是因為內亂戰敗,從此下落不明;另有1帝在位時被廢黜。
現在,我就同大家一起,按照時期先後順序,來一一瀏覽明朝十六帝的“檔案”概況。
1.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398)朱元璋是明朝開國皇帝,1368年登基,在位30年。
朱元璋祖籍是江蘇沛縣,到朱元璋祖父和父親時,定居濠州(今安徽鳳陽)。幼名“重八”,參加農民起義軍以後,改名“元璋”。
1368年8月,朱元璋領導的起義軍在大將徐達、常遇春的指揮下,一舉攻下元朝的大都(今北京),宣告了元朝的徹底滅亡。
當年正月,朱元璋在應天稱帝,是謂“明太祖”,國號“大明”,年號“洪武”。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閏五月病逝,享年71歲,葬於南京“孝陵”。
其主要成就是:推翻元朝,建立明朝,開創“洪武之治”。
2.明惠帝朱允炆(1377~?)朱元璋在建立明朝的當年,便按照封建宗法制,立長子朱標為太子。但無奈白髮人送黑髮人,朱標僅當了25年的太子,便因病去世。這使得朱元璋不得不重新考慮皇位的繼承問題。
朱元璋有26個兒子,每個人都得到了分封,而且分轄全國各要害之地,手握重兵。若一旦因爭儲而發生內訌,後果將非常嚴重。於是,朱元璋只得把已經去世的太子朱標的次子朱允炆立為皇太孫。
朱允炆於1398年登基,年號“建文”。次年,他進行削藩,此舉“惹惱”了諸王。實力最強的朱元璋第四子朱棣打著“清君側,誅齊、黃(兵部尚書齊泰、太常侍卿黃子澄)”的幌子,舉兵南下。建文四年六月,朱棣率軍渡過長江,攻佔京師(今南京)。這就是歷史所稱的“靖難之役”。
朱允炆戰敗,從此下落不明。有人說他是在宮火中自焚,另一種說法是他經由地道出逃,改換僧裝,流浪各地。
可朱棣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卻到死前都沒有朱允炆的半點訊息。朱允炆就這樣不明原因地從人間消失了。
所以,諸位看到我上面標註的朱允炆的死亡時間為“?”。
主要成就:建文新政。
3.明成祖朱棣(1360年~1424年)朱棣是朱元璋第四子,洪武三年(1370年)時,受封為“燕王”。朱元璋去世後,他與侄子建文帝為爭皇位,而發動了“靖難之役”。
建文四年,朱棣從侄女建文帝手中奪取了皇位,是謂“明成祖”。次年改年號為“永樂”。1421年,遷都北京。
永年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在北征回師途中,病卒於“榆木川(今內蒙古烏珠穆沁)”,時年65歲,葬於“長陵”(今北京昌平)。
主要成就:編修《永樂大典》;經營東北;派鄭和率領船隊出使西洋;佔領安南(今越南);五徵漠北。
4.明仁宗朱高熾(1378年~1425年)朱高熾是明成祖朱棣的長子,徐達的外孫。其母為“仁武文皇后”。朱元璋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時,被冊封為燕世子,後守衛北平。
明成祖即位後,於永樂二年(1404年),立朱高熾為皇太子。1424年,明成祖病卒,朱高熾即位,是謂“明仁宗”,次年改年號為“洪熙”。
明仁宗登基後在位僅八個月,就一病不起,於洪熙元年(1425年)駕崩於“欽安殿”,時年48歲。
5.明宣宗朱瞻基(1398~1425年)明宣宗是明仁宗長子,1425年登基,改年號為“宣德”。明宣宗即位之初,皇叔、漢王朱高煦反叛,明宣宗率兵親征。抵達樂安(今山東廣饒)時,漢王出降,叛亂被平定。
在位期間,推行“與民休息”的政策,重視發展農業生產,減免災區田賦,開倉賑饑,注意節約。政治較為清明,君臣關係融洽,經濟穩步發展,國力較為強盛。
歷史上把明宣宗與他父親明仁宗的治政,並稱為“仁宣之治”。病死於1435年,時年38歲。
明宣宗在位11年。
6.明英宗朱祁鎮(1427年~1457年)明英宗是明宣宗長子,1435年登基,年號為“正統”。由於明英宗時年僅9歲,宦官王振專政。1449年,瓦剌大舉南犯,由於聽從王振之言,二十出頭的明英宗御駕親征。於土木堡兵敗被俘,史稱“土木堡之變”。
景泰二年(1451年),被釋放回京,隨即被弟弟朱祁鈺軟禁於南宮。景泰八年,英宗發動兵變,成功復位,改年號為“天順”。病死於1464年,時年37歲。
主要成就:廢除了“殉葬”制度。
7.明代宗朱祁鈺(1428年~1457年)朱祁鈺是明宣宗次子,明英宗弟弟。英宗即位後,封弟弟朱祁鈺為“郕王”。英宗在土木堡被瓦剌俘獲後,兵部尚書于謙主持防務。因英宗兒子朱見深尚年幼,朱祁鈺臨危受命,被擁立為帝,是謂“明代宗”,年號“景泰”。遙尊英宗為“太上皇”,立英宗兒子朱見深為皇太子。
景泰二年(1451年),英宗被瓦剌釋放回京,代宗將其軟禁於南宮。景泰八年。代宗病重,英宗被石亨等人從南宮迎擊,發動“守門之變”。猶在病中的代宗被兄長奪位,後不久病逝,時年30歲。
英宗復位後,剝奪了代宗的帝號,降為“親王”,葬於金山。後英宗的兒子明憲宗朱見深於1475年,追諡叔父代宗為“恭仁康定景皇帝”。
8.明憲宗朱見深(1447年~1487年)朱見深是明英宗長子。父親被瓦剌扣留時,以皇太后之命被立為皇太子。景泰三年(1452年),代宗廢掉朱見深的太子位,降低“沂王”,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皇儲。
天順元年,英宗復位成功,再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深為太子。英宗死後,朱見深於1464年登基,是謂“明憲宗”,年號“成化”。
為彌補父親對叔父的過失,明憲宗恢復了叔父朱祁鈺的帝號,諡為“景帝”。
明憲宗於1487年病死,時年41歲,在位23年。
9.明孝宗朱祐樘(1470年~1505年)朱祐樘是明憲宗第三子,1487年登基,年號為“弘治”。
明孝宗即位以後,努力扭轉憲宗時的腐敗狀況,驅逐奸佞,提倡直言進諫,多次修省,求直言。注意節約,勤於政事。多次減免災區糧賦,重視司法,慎處刑案。
弘治十三年定《問刑條例》,十五年編成《大明會典》。執政期間,社會矛盾有所緩和,統計階級內部亦較穩定,外患平定。後世將明孝宗的治政稱為“弘治中興”。
明孝宗病死於1505年,時年36歲,在位18年。
10.明武宗朱厚照(1491年~1521年)明武帝是明孝宗的長子,1505年登基,年號“正德”。即位之初,寵信宦官劉謹等人。
明武宗在位期間,社會矛盾激化,爆發了劉六、劉七農民起義。在統治階級內部,安化王朱寘潘、寧王朱宸濠也起兵反叛。堤外衝擊,堤內潰散,這加速了明王朝的衰落。
朱厚照好逸樂,貪女色,在明朝的帝王中,是有名的荒唐皇帝。因荒淫過度,死於1521年,年僅31歲,在位16年。
11.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1566年)因明武宗是明孝宗的獨子,且明武宗早死,沒有子嗣。經過首輔和皇太后張氏的反覆“酙酌”,將繼位人選鎖定了明憲宗的庶孫朱厚熜。
明世宗——父:興獻王,母:蔣氏,明武宗堂弟。1521年登基,年號“嘉靖”。前期頗有一番作為,節物儉用,寬厚待民。但後期卻轉了向,荒淫無度,政治腐敗。由於社會矛盾激化,全國多次爆發農民起義。
由於幻想得道成仙,明世宗服用了大量丹藥,結果中毒而死,時年60歲。在位45年。
12.明穆宗朱載垕(1537年~1572年)明世宗第三子,1566年登基,年號“隆慶”。病死於1572年,時年36歲,在位6年。
主要政績——①革除弊政,修改政令。召用世宗時因直諫而獲罪的大臣,釋放兵部主事海瑞出獄,為冤死的人平反昭雪。
②懲辦方士,罷齋祭之禮及各種例外採買,減免賦稅,與民休息。
④隆慶二年,調戚繼光北上防邊,加強對京城地區的防衛。
⑤韃靼部俺答汗受封併入貢。
⑥與蒙古諸部互市。
13.明神宗朱翊鈞(1563年~1620年)明神宗是明穆宗第三子,1572年登基,年號“萬曆”。
明神宗即位時才十歲,由首輔張居正專政。張居正透過改革,使明王朝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都有所振興。
張居正死後,業已成人的明神宗開始親政。但他深居宮中幾十年,少有上朝。荒淫享樂,政治腐敗。
神宗危機——東北地區的女真族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後金,窺視中原。在明王朝與後金的戰爭時,明神宗曾三次下詔增派捐稅,加深了對人民的剝削,階段矛盾更加激化。
明神宗病死於1620年,時年58歲。在位48年,是整個明王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14.明光宗朱常洛(1582年~1620年)朱常洛是明神宗長子,1620年登基。在位僅29天,就因服用紅丸而死。留下的“紅丸案”至令仍是一團迷霧。
死時僅23歲,葬於“慶陵”。
15.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627年)朱由校是明光宗長子,1620年登基,年號“天啟”。朱由校寵信宦官魏忠賢,讓其統領東廠,並任由魏忠賢與乳母客氏勾結,把持朝政,致使政治腐敗。
在位期間,土地兼併劇烈,苛捐雜稅繁重,社會矛盾激化。此時,明王朝的統治已岌岌可危。
天啟七年(1627年),爆發了農民起義。同時,後金勢力強大了起來,嚮明朝進攻。並先後佔領遼陽,攻取瀋陽,進逼寧遠(今遼寧興城)。
明熹宗病死於1627年,時年23歲,在位7年。
16.明思宗朱由檢(1611年~1644年)明光宗第五子。兄長明熹宗因無子,便遺詔傳位給時為“信王”的朱由檢。次年改年號為“崇禎”。
崇禎皇帝頗有一番雄心壯志。他罷黜魏忠賢,不近女色,勤於治政,勉力振作。但無奈積重難返。
此時,後金政權日益強大,皇太極不斷騷擾內侵。同時,各地的農民起義也相繼爆發。終於,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於1644年攻入北京。
崇禎帝見已無法挽救大明王朝,於是在煤山(今景山)自縊身亡,時年35歲。在位17年。
至此,明王朝經歷了276年,便走到了盡頭。後來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李自成也在與清兵作戰的山海關一役兵敗身亡。清兵又逐步消滅了明朝的“尾巴”——南明,建立了中國又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清朝。
-
24 # 車蹤迷影
明朝從明太祖朱元璋於1368年在南京建都稱帝開始,到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明思宗朱由檢在煤山自殺結束,共經歷了276年,十七朝、十六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鎮幹了兩朝,早普京五百多年就玩老大換著幹)。
第一位上臺的是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自已創位),生於1328年,1368年登基, 1398年逝世,年號洪武(他和8很有緣,生、死、登基的年份都帶8,家族排行老8,曾用名是朱八八,朱元璋是後來自己改的)。
他的名氣最大,有很多關於他的影視題材,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他是一名軍事奇才,總能做出非同凡響的決定,創業初期在需要決定張士誠和陳友諒兩個先打誰的問題上,朱元璋表現出了他的過人之處。當時幾乎所有人都認為要先打容易攻打的張士誠,待吃掉張士誠的地盤壯大後再打強大的陳友諒。按照從眾效應,一般人都會選隨大流,接受甚至改變自己的觀點。但朱元璋真不是一般人,他擺脫從眾效應,清醒地告訴大家應該反過來,因為他篤定張士誠“器小無遠見”,不會在自己攻打陳友諒的時候抄自己後路,而陳友諒“志驕愛生事”,肯定會趁火打劫,將自己陷入兇險的局面。能跳出從眾效應而證明二八定律,充分表現出了朱元璋的不尋常,也解釋了為什麼偏偏是他在亂世中能夠脫穎而出,消滅所有敵人開創了大明王朝。第二位上臺的是朱元璋的孫子明惠宗朱允炆(祖傳孫位),生於1377年,1398年登基,1402年遜位,年號建文(被他四叔造了反),逝世年份不詳,至今仍是明朝的歷史謎案。
他在位時間不長,在歷史上沒有留下太多的記錄,但在野史上留下了很多關於他下落的說法,如今都無法進行考證。他是封建主義世襲制中立嫡立長觀念的犧牲品。第三位上臺的是朱元璋的第四子明成祖朱棣(叔奪侄位),生於1360年,1402年登基,1424年逝世,年號永樂。
他是明朝的第二號傳奇人物,如果沒有他的傳奇經歷,那麼估計就沒有今天的北京故宮了。他出生時朱元璋還在打天下,從小朱棣就跟隨著父親的武將們習兵法、練武藝、縱橫戰場,鑄就了他勇猛好戰、敢打敢拼的性格。20時到北京任燕王后,更是常年與蒙古人打仗,多次為國家建立戰功,所以在明朝軍隊系統中有著很高威望,這也是他能夠成功起兵造反的重要原因。第四位上臺的是朱棣的長子明仁宗朱高熾(正常父傳子位),生於1378年,1424年登基,1425年逝世,年號洪熙。
他是明的朝在位時間第二短的皇帝(在位不到一年),他很胖所以心很寬,在他不到一年的執政期內,做了一件足以讓他流芳的好事,就是為他父親造反時冤枉的官員平反。第五位上臺的是朱高熾的長子明宣宗朱瞻基(正常父傳子位),生於1398年,1425年登基,1435年逝世,年號宣德。
他和他的父親一樣是一個心地善良的好人,在位十年重點是與民休息,發展農業經濟。他和他父親在位的十一年間,歷史評價很高,史稱“仁宣之治”。第六位上臺的是朱瞻基的長子明英宗朱祁鎮(正常父傳子位),生於1427年,1435年第一次登基,1449年被敵俘後下野,年號正統(第一屆)。
他是明朝唯一當過俘虜的皇帝,而且和宋朝“欽、徽”二宗還不一樣。他是在國力鼎盛時期,率二十萬大軍御駕親征在土木堡不幸被俘的,史稱“土木堡之變”。但他福大命大,當了一年的俘虜後回到北京,經過七年的軟禁生涯後,再一次登上了帝位,所以明朝16帝,17朝。第七位上臺的是朱祁鎮的弟弟明代宗朱祁鈺(臨危受命),生於1428年,1449年登基,1457年逝世,年號景泰。
他在哥哥正統皇帝被俘後,國家危難時刻登基的。上任後,他迅速穩定動亂局面,啟用名臣于謙,打贏了北京保衛戰,最終讓大明王朝渡過了建國的第一個難關。第八位上臺的還是明英宗朱祁鎮(復辟),生於1427年,1457年第二次登基,1464年逝世,年號天順(第二屆)。
第九位上臺的是朱祁鎮的長子明憲宗朱見深(正常父傳子位),生於1447年,1464年登基,1487年逝世,年號成化。
他兩為太子,在兩歲時是作為交換條件而被立的太子,五歲被廢,十歲父親復辟再度立為太子,八年驚心動魄的歲月留給他肯定是一極度不快樂的童年。第十位上臺的是朱見深的三子明孝宗朱佑樘(正常父傳子位),生於1470年,1487年登基,1505年逝世,年號弘治。
他是一個勵精圖治的皇帝,其勤奮程度絲毫不亞於太祖朱元璋。在他的積極治理下,大明王朝再一次走向了鼎盛時期。值得一提的是,聖人王守仁和大才子唐伯虎都是出生在這個年代。第十一位上臺的是朱佑樘的長子明武宗朱厚照(正常父傳子位),生於1491年,1505年登基,1521年逝世,年號正德。
他是明朝最瘋狂的皇帝,參加過“跑男”(跑到關外去看世界),平息過“寧王”叛亂(他比朱允炆幸福,因為他有王守仁),親自帶兵上陣取得的應州大捷(還親自手刃一人)。第十二位上臺的是朱佑樘的侄子明世宗朱厚熜(堂兄傳弟位),生於1507年,1521年登基,1566年逝世,年號嘉靖。
他是一個知名度較高的皇帝,有一些影視題材。他的性格堅定,意志力堅強,具備做大事的條件。即位後改變了前朝遺留的一些弊端,推動改革、發展經濟、與民休養,鞏固了朱明王朝的統治地位。著名的抗倭名將戚繼光、清官海瑞就是在這個時代。第十三位上臺的是朱厚熜的三子明穆宗朱載垕(正常父傳子位),生於1537年,1566年登基,1572年逝世,年號隆慶。
他的在位時間不長,沒有什麼特別之處,有一點值得說得就是,張居正就是在他的內閣工作,後成為內閣首輔主事天下。第十四位上臺的是朱載垕的三子明神宗朱翊鈞(正常父傳子位),生於1537年,1572年登基,1620年逝世,年號萬曆。
他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爭議最大的一位。史學界有著“明雖亡於崇禎,但實亡於萬曆”之說。他在位前期,由張居正主政,推行“鞭法”、“考成法”等重要改革舉措,極大的增強了國家的經濟實力。但萬曆十五年(1568年)開始,皇帝罷工了!大明王朝開始走向衰亡。第十五位上臺的是朱翊鈞的長子明光宗朱常洛(正常父傳子位),生於1582年,1620年登基,1620年逝世,年號泰昌。
他在位不到29天,是明朝在位時間最短的一個。第十六位上臺的是朱常洛的長子明熹宗朱由校(正常父傳子位),生於1605年,1620年登基,1627年逝世,年號天啟。
他是一個被當皇帝耽誤了的建築師,尤其擅長木藝。第十七位上臺的是朱由校的弟弟明思宗朱由檢(兄傳弟位),生於1611年,1627年登基,1644年逝世,年號崇禎。
他是明朝的亡國皇帝知名度很高,有著“國破君何在”的不凡氣概,太多的影視作品演繹過這段歷史。
回覆列表
明太祖朱元璋
明惠帝朱允炆
明成祖朱棣
明仁宗朱高熾
明宣宗朱瞻基
明英宗朱祁鎮
明代宗朱祁鈺
明憲宗朱見深
明孝宗朱佑樘
明武宗朱厚照
明世宗朱厚熜
明穆宗朱載垕
明神宗朱翊鈞
明光宗朱常洛
明熹宗朱由校
明思宗朱由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