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付小蕾

    說說我跟我婆婆的相處經歷吧,雖然不是榜樣模範型,但起碼沒有太大的矛盾,也算是心往一處想的整個家庭著想吧。

    第一,我覺得,婆媳關係融洽的前提是,婆婆和媳婦都是真心愛著那個共同的男人,愛屋及烏就不會太過為難他愛的人。

    我老公是個孝順的孩子,跟婆婆的感情也好,所以婆婆也尊重和愛惜自己兒子所喜歡的一切,包括媳婦。我記得還未結婚的時候去他家,他都會交代他媽媽做我喜歡吃的菜,婆婆都會滿足。結婚後,婆婆也會記住兒子的囑咐,把我的喜好之類的放在心上,不管什麼事情都會徵求我的意見,保持足夠的重視和尊重。老公對我好,婆婆從來沒有不高興,反而在老公做得不足的時候還會數落他。沒生孩子前,過年的時候婆婆還會給我壓歲錢,把我當孩子一樣對待。懷孕的時候,也是變著花樣給我做吃的,好吃好喝地供著,生孩子的時候也是洗澡餵飯,悉心照顧,不比親生媽媽差多少。

    這樣的婆婆,我當然也會將心比心的對她,我媽也時常跟我說,婆婆沒有兒女,要對她貼心一點。所以,在噓寒問暖和一些老公忽略的細節上,我都會格外留意。婆婆生日的時候或者母親節、婦女節的時候都會給她買禮物或者發紅包,換季都會主動給她買各類衣服,每年給我父母買什麼,都會給公婆買同樣的一份。反正,就是把她當作自己的家人一樣用心對待吧。對婆婆用心,老公也會更加感覺和愛惜媳婦。

    第二,父母子女之間都有爭吵,婆媳矛盾是再正常不過的,不必刻意放大。以真心還真心,才會創造幸福的家庭。

    我跟婆婆相處的這十一年,也有不少不愉快的經歷。比如育兒方式和觀念的不同,生活習慣的差異造成的不快,以及婆婆為了自己的幸福不幫忙帶小孩等等。但是,終歸只是心裡有不滿和抱怨,並不會上升到吵架和撕破臉,我們有意見一般都會透過老公來傳達,不會正面起衝突。老公也不會刻意偏袒哪一方,儘量從中斡旋。都是講道理的人,看在男人的份上,也不會太多較真,畢竟讓你愛的人夾在中間左右為難,也不是我們所願意看到的。

    對於我的意見,我婆婆大多數都是接受的,可能跟她的性格也有關,什麼事情都看得開,不會把事情都放在心上。所以,基本上我們之間沒有無法調和的矛盾,而且很多時候,婆婆也會真心為我付出。去年底我媽住院,為了方便我照顧媽媽,婆婆主動搬到醫院附近的後老伴那裡,每天給我做飯送去醫院,孩子纏著我的時候,婆婆就幫我送去醫院給媽媽,盡心盡力,我非常感激。媽媽生日的時候,婆婆還買了蛋糕和禮物給我媽媽慶祝。其實,這些她都是看在我的份上,或者說看在兒子份上,但是不管怎樣,她都付出了真心,我也會付出我的真心。

    婆婆和媳婦的相處,其實也是要靠緣分,要三觀一致才行。

    婆媳關係跟婚姻一樣,都需要經營,彼此懂得對方的退讓和遷就,也承認對方的付出和犧牲,更要堅定共同的目標和理想,相知相惜才能和平相處。

    家和萬事興,一家人有矛盾的時候,多站在那個將你們聯結在一起的共同的愛人的立場上想想,就不會那麼耿耿於懷了。不過也要慶幸我的婆婆也是個明事理的人,不會挑撥離間,興風作浪,才能一直和和氣氣友好地相處。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要想家庭幸福,肯定是要搞好婆媳關係的。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婆婆和媳婦,不同的老公,都會有不同的相處之道,別人的模式不可複製,借鑑一下吧。

  • 22 # 走進真實的空間

    我認為婆媳之間的關係,是衡量一個家庭是否和睦的重要因素,也是這個家庭幸福指數高低的晴雨表。人們常說:家和萬事興。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就有些不易了。每個家庭中的主體是女主人,女主人的為人處世,言談舉止決定著這個家庭的興衰,表現最突出的是,在處理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上,那麼究竟該如何去處理婆媳之間的關係呢?下面我將結合案例作一具體回答:

    一,婆婆把兒媳當女兒看待,以慈母的胸懷去感化兒媳。

    婆媳之間的關係好壞最重要的一點是傳承,只要有好的家風,好的傳承,婆媳關係就會很融洽。因為婆婆是由媳婦熬成的,只要婆婆是賢惠善良類形的,再不說理的媳婦也會被感化,因為人必竟是感情動物。再一個說:環境能改變人,這不是空穴來風,是中華幾千年來的總結。例如:我奶奶和我母親之間的關係親如母女,從我記事起,從沒有見過她們伴過嘴,更不用說鬧彆扭的事啦,在奶奶的眼裡,我母親就是她的親閨女,試想母女之間會有什麼隔和?我成家了,母親完全傳承下來奶奶的做法兒,待我愛人比親女兒還親,大事小事總是先想著我愛人,從不讓我愛人受一點委屈,母親常說:過了門兒,就是一家人,這一家人那能說兩家子話?

    有了母親的傳幫帶,我愛人也做的很好。結婚三十多年了,從來沒有和母親紅過一次臉,逢年過節首先想得是父母,早早就給了父母買好了過年衣服,我愛人說:體貼老人就是責任。

    現在我愛人也當了婆婆,她又傳承著母親的大愛,用愛去感化兒媳,兒媳雖然年輕,但也受大家庭的影響,做得也很好!

    親戚朋友們,鄰居們都很羨慕我們家和諧、和睦,我母親總是說:都是兒媳做的好,都是兒媳孝順!

    二,兒媳把婆婆當母親對待,以孝為先,讓愛融化生活中!

    我認為每個和諧幸福的家庭都有大家共同的擔當,共同的付出。特別是做兒媳的更應該默默地付出些,因為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出真智,只有在不斷的奉獻時,才會感悟到人生的不易,家庭的不易。

    作為兒媳到底該怎樣做才能讓家庭幸福呢?我認為首先要做的就是孝敬公婆,把公婆當成自己的親生父母,坦誠地、無拘無束地和公婆相處,只要自己不把公婆當外人,公婆自然也會把兒媳當親生女兒待。

    現在的年輕人,大多對過去的禮義都不瞭解,但是這不能成為藉口,成家啦,立業啦,就得有所為而有所不為!且不能由著性子來,要在看中做,在做中學,在學中領悟做人的真諦!

    三,互相理解,和諧共處。

    無論是再和睦的家庭,在生活中也難免有意見不一,彆彆扭扭的事候,做為婆媳之間的任何一方,都應該大度一些,多為對方著想。當婆婆的應該大度一些,去慈母的愛去包容兒媳,去關護兒媳。反過來說:當兒媳婦的更應該去理解婆婆。假如說婆婆年齡大了,你可以這樣想:人老返童了,老小孩就應該是這樣,我不能和老人叫真兒,要用溫暖去關護婆婆,用行動去感化婆婆,用好聽的話兒去哄婆婆,直到老人高興為止。

    和諧才是福,快樂才是家,和諧是付出的碩果。婆媳之間只有互相理解,互相支援才能共建幸福美滿的家庭!

    總之,幸福和諧的家庭,婆媳關係肯定會讓人羨慕的,但是這羨慕的背後需要婆媳共同的努力才會實現。希望天下所有的婆媳都能用愛來呵護和諧的家庭,用愛來營造美好幸福的明天!以上是我對“婆媳之間如何做到讓人羨慕?且心裡都為對方著想"的回答,希望會對你有所幫助。謝謝誠邀!

    (文字原創,圖片來自網路)

  • 23 # 炎火炸l情感

    第一點,非常重要的容易忽略的一點,第一印象很重要,儘量給婆婆留下好印象。人際關係就是這樣,先入為主。如果你第一次就表現的很得體,很體貼人,很討人歡心,那麼就會在以後的相當長的日子裡,婆婆會對你很好,青眼有加,如果你再能無論大事小事都站在婆婆的立場上考慮,那就更完美了,以後夫妻有個小吵小鬧的,婆婆肯定也會站在你這邊指責他兒子的。

    第二點,提高自己的境界,多一些理解會快樂很多。有人說,我婆婆我行我素,不顧其他。我只能說你的境界有待提高,當你到達一定高度的時候,你就會影響到她,即使影響不到她,我們也會覺得她是正常的。她出生在那個年代的人,不都那樣嗎!我們在用我們自己的價值觀(對事物的看法)對她說你屢教不改,你想想她對我們是不是也是這樣想的呢?你看這孩子這麼不聽勸屢教不改。我們出生的時代不同,價值觀不同,她是正常的。能改變就改變,不能改變就不改變,只有這樣,我們自己才不痛苦啊!舉個簡單例子,我們有時候嫌老一輩生活太摳了,太節儉了,那是因為我們沒經歷過捱餓的日子,她摳點又有什麼錯呢?然後,老人就要求我們一定要節約一些,她只是價值觀不同,那來的對錯,為什麼我們就一定要認為她是錯的呢?那是她的生活方式啊!

    第三點,婆媳之間儘量做到相敬如賓,禮貌有加,才能避免猜疑,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如果婆婆跟媳婦太隨便的話,容易引發不滿,女人的心很小很細,什麼鎖事都能引發一場戰爭。而且她們一般感情用事,情緒來的快,直接表現在臉上,藏不住事,有不順意的事就愛嘮叨。嘮叨又解決不了問題,只會引發爭吵。所以,相互理解,互相尊重能讓雙方感到被重視就輕易不會發脾氣!

    言而總之,如果你想真的改變她,不妨從思想觀念上去引導她,而不是從行為上改變她,不讓她幹這個,不讓她那樣做。只有我們的心念發生變化了,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了,我們才願意去改變呀!思想指導行動,觀念進步了,行為跟著就進步了。否則,你一味的要求指責有什麼用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特朗普的保鏢發動軍事政變,剛動手就遭生擒!美國卻拒絕迴應!如何評價?